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文言断句题做真题了解高考动态【2023年新高考Ⅰ卷】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2022年新高考Ⅰ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选C。“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16—2022年所有全国卷及2020—2022年所有新高考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客观题】①所选句子多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人物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50字左右。②设6~8处停顿,有两处难度大的不同。③侧重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2023年所有全国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主观题】①所选句子多为议论性句子,展示对人或事发表观点或看法;25字左右,句子较短,降低了难度。②字母定位法,设置8个字母,只需断3处,有1处难度大。③侧重语意停顿,结合语法停顿,不能单纯依靠答题技巧得分,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理解断句。考生要在“可断可不断”与“非断不可”之间要做出正确取舍。知识图要知识图要动词断句(选择题)找标志掌握“六大断点”

断点(一)名词和代词

[揣摩教材]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参考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习得规律]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会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会断句。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即时体验]1.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于名词和代词进行断句。语句中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有“贾生”“谊”“年”“诗”“书”“郡中”“吴廷尉”“河南守”“秀才”“门下”等,这些词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具体分析语境可知:“谊”前有动词“名”,“谊”作宾语,其后应断开;“郡中”前有动词“闻”,其后需断开;“吴廷尉”后有动词“为”,作主语,其前需断开;“河南守”前有动词“为”,作宾语,其后应断开。“秀才”“门下”也可以此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判断即可进行断句。参考答案: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他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太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器重(他)。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政绩是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曾向李斯学习且侍奉过他,就征召他担任廷尉。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2023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答案解析】“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G处断。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断点(二)动词和形容词[揣摩教材]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参考答案: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习得规律]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即时体验]2.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解析:语句涉及的动词或形容词:迹、去、出、遇、缚、讼、考掠、诬服、知、按、出、抵等。这些词语可能作谓语,根据这些谓语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应当注意的是,“民有惊出与卒遇”的主语是“民”,后面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且文意是说“惊出与卒遇”,故“惊”“出”后皆不可断开,只能在“遇”后断开。其他动词皆能找到其主语(或省略)和宾语,以此即可进行断句。参考答案: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参考译文:不久,他从秘书少监被授任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开封巡逻的士兵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脱了,有个百姓受惊出门正好和士兵相遇,士兵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这个百姓到开封府诉讼,经受不住严刑拷打,于是无辜服罪。王安中调查到这个案件,审察后得知百姓受冤的情况,立即放走这个百姓,治官吏之罪。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2023届湖南省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说而不顾万世之利。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胜名而有亡之实,是何故也?齐大而鲁小。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涉河关指博关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孰计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悉A赵B兵C涉D河E关F指G博H关I虽J欲K事L秦M不N可O得P也悉A赵B兵C涉D河E关F指G博H关I虽J欲K事L秦M不N可O得P也【答案解析】“涉”的宾语是“河关”是地名,在“关”后断开;“指”的宾语是“博关”;“虽”有转折之意,其前断开;“不可得也”,是结论,单独成句,“不”前断开,综上断句处为FIM。

句意:全部的赵兵渡过河关,长驱直入向博关,到那时您即使想侍奉秦国,(也是)不能够的了。(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二模)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有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景龙二年,封韩国公。还朝,卒。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直功罪后人思之,为立祠受降城,出师辄享焉。

(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九》)仁A愿B为C将D将E吏F信G伏H按I边J抚K帅L赏M罚N必O直P功Q罪仁A愿B为C将D将E吏F信G伏H按I边J抚K帅L赏M罚N必O直P功Q罪【答案解析】第一个“将”是名词,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所以D处断句;“将吏信伏”是主谓句,“信伏”后断开,所以H处断句;“按边抚帅”“赏罚必真功罪”是赞颂张仁愿的两个方面,L处断句。

句意:张仁愿担任将领,受到将士们信服,巡视边境,慰问将领,赏罚一定按照真功罪。断点(三)虚词[揣摩教材]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参考答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习得规律]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类别断句技巧常见例词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且、斯、今、凡、窃、请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向之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复句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句末语气词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乎感叹句末尾哉、夫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其后一般断开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其前一般断开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2.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1)“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2)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5)

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句首标志词,其前断句:①发语词:2021年八省联考“/唯光任大重/”2019年全国卷Ⅲ“/夫鲁小国/”“/且鲁卫兄弟之国也/”②关联词: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③时间词: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祖逖与刘琨)同寝/中夜闻鸡鸣/”2021年全国甲卷“/时以虏寇深入/”2021年全国乙卷“/未几有诈冒事觉者/”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拟十一月二日上之/”2018年全国卷Ⅰ“/俄而起为并州刺史/”④疑问词:2020年全国卷Ⅲ“/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高考真题单音虚词,用于句中,前后不断:

于:介词,对。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遍封宗子/(此)于天下利乎/”

介词,在。

2019年全国卷I“/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为:介词,给。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以:连词,来。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诸:兼词,之于。2020年全国卷Ⅱ“/民讼诸府/”复音虚词,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2020年全国卷Ⅰ“/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2020年全国卷Ⅱ“/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3.虚词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圈圈(。)。“邪”“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表情形,

各自位置要记清。[即时体验]3.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

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解析:要给画线部分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则、也、且、者、乎、若、者、则、于、矣、也、则、而、者、乎、而。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则、且、若、而(表转折)”属于句首虚词,“也、乎、者、矣”属于句尾虚词,“于、而(表因果)”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参考答案: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参考译文:这些只是老妇人老菜农所做的事,尚且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阴阳变化无穷,阳气、阴气处在弥漫无际的广阔空间,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就像车轮和纺织机(不停地运转),难道有谁能了解吗?还说:“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百姓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那么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况且所说的是自然现象呢,还是人为的原因呢?如果说是自然现象,那么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了;如果说是人为的原因,那么缺乏财物而导致灭亡,不也有其他的原因吗?却说这是三川所犯的错误!还说:“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限度(十年)的。”这就更加荒谬了!(2023年全国2卷)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苻坚之类G是也。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苻坚之类G是也。【答案解析】“欲”的宾语是“胜敌”,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问题,表示对对方的看法或态度不太肯定,故此应独立成句。所以“胜敌”后应断开。

“乎”后应断开;“焉”用在句末,此处表陈述语气,因此“焉”后应断开。

句意: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这种人就是这样的。断点(四)对话词

[揣摩教材]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鸿门宴》)参考答案:(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习得规律]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对话词来判断人物间的对话,从而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即时体验]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答案:A

解析:四个选项的前三处断句均一致,从第四处开始不同。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舞阴大姓李氏不肯投降,皇帝派人去招降,他仍不肯投降,故应断为“不肯”;“云”在此处意为“说”,“云”字以下为不肯投降的理由,故其前后均需断开,排除B、C两项。在“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中,“孤孙”表示辈分(南阳赵氏家族单传的孙子),“憙”是人名,“孤孙憙”一起作为该句的宾语;如果将“孙憙”作为人名(姓孙名憙),将其作为“信义著名”的主语,则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县人。他年轻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又没有儿子,赵憙当时(只有)十五岁,常想着为堂兄报仇。于是准备兵器,结交门客,后来终于前往复仇。但是仇人都患病了,没有能够和他相抗的人。赵憙认为趁其生病来报仇杀人,不符合仁者心意,就释放他们离开了。他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将来如果恢复健康,要远远地避开(我)啊。”更始帝即位,舞阴(地名)的大户人家李氏坐拥城池而不投降,更始帝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仍不肯投降,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天下,我们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便征召赵憙。(2023年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日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答案解析】“之”是代词,指代前文“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的内容,“母异之”主谓宾齐全,B后应断开;“曰”是“说”的意思,习惯上“曰”后即D处断开;“多”是“很、非常”的意思,修饰的是“知孝养”,“如此”是“这样”的意思,从语意上看,这是周母感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此“如此”后即G处应断开。句意: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断点(五)特殊句式[揣摩教材]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参考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习得规律]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固定结构,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即时体验]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答案:C

解析: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式,“者”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重于齐”后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参考译文:晏平仲,名婴,是莱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做事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晏平仲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时从来不吃两份肉,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慎言回答;没问到他,他就谨慎小心行事。有利于国家政治清明的,他就遵从政令行事;不利于国家政治清明的,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于各诸侯国。[即时体验]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202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的方框内。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节选自明•方孝儒《深虑论》)

盖A虑B之C所D能E及F者G人H事I之J宜K然L而M出N于O智P力Q之R所S不T及U者V天W道X也【答案解析】盖A虑B之C所D能E及F者G人H事I之J宜K然L而M出N于O智P力Q之R所S不T及U者V天W道X也“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者,……”判断句,故“者”后断开,即GL后断开;“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者,……也”判断句,故“者”后断开,即V后断开。

句意: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超出智力所能而人不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断点(六)常用修辞[揣摩教材]请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参考答案: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习得规律]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表现在语句运用上,具有前后相连、句式整齐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对偶:《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排比:《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顶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