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_第1页
(高清版)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_第2页
(高清版)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_第3页
(高清版)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_第4页
(高清版)GBT 41619-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基础研究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基础研究项目2022-10-12发布2022-10-12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4评价原则 15评价类型 5.1通则 15.2立项评价 25.3中期评价 25.4验收评价 25.5跟踪评价 26评价内容 26.1通则 26.2立项评价 2 36.4验收评价 46.5跟踪评价 57评价方法 68评价程序 78.1通则 78.2明确评价目的 78.3确定评价依据 78.4确定评价主体 78.5确定评价内容 78.6选择评价方法 78.7确定评价方式 8.8遴选评价专家 78.9收集评价信息 88.10分析评价信息 88.11确定评价结果 88.12使用评价结果 8附录A(资料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9Ⅱ附录B(资料性)同行评议法 附录C(资料性)多维指数评价法 附录D(资料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示例 参考文献 ⅢGB/T41619—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浙江大学、深圳航天科创实业有限公司、中科高博(北京)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IVGB/T41619—20220.1总则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而基础研究项目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科技竞争力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基础研究项目,支持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件为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为开展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活动的组织提供了规范性指导。本文件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评价类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根据待评价项目的特征和管理需要选择性使用。采用本文件有助于健全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提升基础研究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提高基础研究项目成效,为我国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基础研究项目实施成效的整体提升奠定良好基础。0.2基础研究项目分类《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国科发基字〔2003〕142号)区分了基础研究类别,分为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基础研究;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明确将基础研究分为自由探索类和目标导向类,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保留了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内涵;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三类评价项目(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应用示范类项目)之一,并指出该类项目评价重点,强调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从内涵上理解,该文件提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分别对应自由探索类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国科发基〔2020〕46号)基础上,把基础研究项目分为基础研究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评价重点与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基本保持一致。综上文件,针对我国科研项目开展实际情况,经过专家充分讨论,本文件将基础研究项目分为两类: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包括应用目标导向和科学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具有“0-1”原创性、非共识性和交叉学科型等特征的基础研究项目均属于自由探索类或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中的一种。1GB/T41619—2022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基础研究项目本文件提供了评价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项目的建议,包括评价原则、评价类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科研项目管理机构、承担单位、评估机构和项目其他相关方开展科研项目评价活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中具有基础研究属性的科研项目评价活动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900—2022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3术语和定义GB/T22900—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评价原则评价宜满足GB/T22900—2022中提出的评价原则,同时考虑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研究项目”)特点,还宜遵循以下原则:——创新性,评价活动宜充分考虑项目的研究内容、方法或成果创新程度;——代表性,评价活动宜按照科学价值与社会影响提升的需要,侧重代表性成果的考查;——差异性,评价活动宜按照项目特点和规律,确立评价重点,并灵活选用评价方法。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主要评价项目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贡献,适合长周期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主要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基础科学问题的效能,注重过程评价。5评价类型5.1通则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可包含四类:立项评价、中期评价、验收评价和跟踪评价。按照项目管理需要,结合待评价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类型。一般性基础研究项目(如:科研经费投入规模较小的)评价宜侧重立项评价和验收评价,可不开展中期评价,实行年度进展报告和备案制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科研经费投入规模较大的)评价宜包括2立项评价、中期评价和验收评价。基础研究项目按照需要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跟踪评价,必要时可弱化验收评价。5.2立项评价在项目实施前,针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主要评价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预期成效、项目承担团队或机构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约定项目总经费等,形成预期目标绩效指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项目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中期评价时间节点按照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中期评价按照项目评价目的多次开展。在项目完成后,针对项目总体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验收评价主要评价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成果产出和影响,是否满足研究任务要求以及是否达到结项条件等。5.5跟踪评价在验收评价完成一段时间后,可针对项目后续成果产出及其在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跟踪评价宜有时效性要求,按照项目特点确定评价时间节点。6评价内容6.1通则基础研究以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为目标。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宜侧重新发现、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的科学水平和科学价值及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基础科学问题的效能,兼顾人才培养及经济和社会价值创造方面的影响,要重视项目科技伦理、科研诚信的全过程审查。本文件给出立项评价、中期评价、验收评价和跟踪评价的推荐性评价内容。宜按照评价项目和项目特点,在实施评价时可选择、增加评价内容,也可合并评价内容或按照基础研究项目特点另行设计。评价内容宜尽可能体现项目实施能力和成果水平。评价内容要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以质量、贡献为核心评价导向,侧重于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创新。要结合基础研究的特点开展分类评价,对于“0-1”原创性、非共识性和交叉学科型等基础研究项目,宜按照项目特点,结合其特殊性确定评价重点。例如,“0-1”原创性项目宜侧重立项评价,注重研究团队的评价。6.2.1立项评价内容立项评价宜从必要性与创新性、研究可行性、预期成效与价值、研究基础与条件等四方面开展。立项评价内容及指标见附录A的图A.1。6.2.2必要性与创新性必要性与创新性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即项目是否与科学前沿密切相关,能否引领或拓展前沿科学3——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符合程度,即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能否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大需求;——研究内容创新性,即项目拟开展研究内容,研究手段,选题等方面的创新程度。研究可行性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内容设计科学性,即项目研究内容科学依据是否充分,能否实现研究目的;——研究方案可行性,即项目研究目标是否明确,研究内容是否可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是否恰当;——经费预算合理性,即项目预算编制和经费使用计划是否合理;——研究过程风险性,即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与伦理问题,以及拟采取的管控与应对预案。6.2.4预期成效与价值预期成效与价值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预期成果科学价值,即项目成果在推动科学规律发现、促进科学技术研究进步等方面预期贡献;——预期人才培养,即项目预期培养研究生、专业人才以及研究团队等情况;——预期成果学科贡献,即项目成果在健全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等方面的预期作用;——预期成果社会影响,即项目成果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如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人民生命、科学文化、持续性社会影响)等方面预期成效与效益。6.2.5研究基础与条件研究基础与条件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研究基础,即研究团队负责人与主要成员的研究经历和成果积累;——团队水平,即项目参与人员情况,如团队人员的能力、结构、规模等,项目团队能否保证项目参与人员之间协调有序;——管理支撑,即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组织、文件资料等管理及执行的规范情况,项目团队能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组织研究计划的全流程管理工作;——平台条件,即项目研究所需的数据、仪器设备等各类资源平台开放、共享、可获得情况,项目依托单位可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情况。中期评价宜从目标对标、执行进展、阶段性产出、阶段性影响、实施保障等五方面开展。中期评价内容及指标见图A.2。目标对标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研究目标的一致性,即研究内容是否针对研究目标开展,能否有效支撑研究目标实现等;——研究内容调整情况,即研究内容是否按照项目委托者需求或外界形势变化做出必要调整。4执行进展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阶段目标实现,即项目执行过程中研究目标实现情况;——阶段研究进展,即项目执行过程中进度计划开展情况;——阶段经费执行,即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费总体执行情况、各科目执行情况,以及经费执行合理合规性等;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情况。阶段性产出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阶段性成果与项目要求的一致性,即阶段性成果是否符合项目委托者要求;——阶段性成果创新性,即阶段性成果的创新程度;——阶段性成果引领性,即阶段性成果是否处于科学前沿引领地位;——阶段性经验总结,即项目实施阶段中形成的对后续研究或其他研究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包括失败经验与教训;——阶段性人才培养成效,即项目实施阶段中培养研究生、专业人才以及研究团队等情况。阶段性影响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阶段性成果科学价值,即阶段性成果(如代表性论文、论著、奖励等)在推动科学规律发现、促进科学技术研究进步等方面所产生的贡献;——阶段性成果学科贡献,即阶段性成果在健全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阶段性成果社会效益,即阶段性成果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如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人民生命、科学文化、持续性社会影响)等方面产生的效用。实施保障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研究团队保障,即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分工是否合理,团队成员是否有效参与项目研究,成员之间是否展开必要的合作交流等;——组织管理保障,即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单位的组织管理和平台条件是否有效支撑项目研究顺利开展,法人责任是否明确,内控建设是否清晰明了;——文件资料管理,即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研究阶段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在资料管理中应用了新技术,是否满足保密要求等。验收评价宜从项目完成情况、项目产出、成果影响、综合管理等四方面开展。验收评价内容及指标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5——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即研究目标是否实现并且达到预期目标,研究任务是否完成并且达到验收标准;——研究内容调整完成情况,即项目执行过程中调整内容的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即考核指标是否完成并且达到验收标准;——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即合作方在经费、人员、设备、技术投入,组织学术活动及合作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情况。项目产出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成果创新性,即项目主要成果(如代表性论文、论著、奖励等)的创新程度;——成果引领性,即项目主要成果是否处于科学前沿引领地位;——研究经验总结,即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对后续研究或其他研究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包括失败经验与教训;——人才培养成效,即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专业人才以及研究团队等情况。成果影响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科学价值,即项目成果(如代表性论文、论著、奖励等)在推动科学规律发现、促进科学技术研究进步等方面预期贡献;——学科贡献,即项目成果在健全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社会影响,即项目成果在国家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福祉、科学文化建设、持续性社会影响等方面产生的等方面产生的效益;——经济影响,即项目成果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效用。综合管理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团队组织管理,即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分工是否合理,团队成员参与项目时间配置是否合理,成员之间合作交流的频次和形式等情况;——单位组织管理,即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单位的组织管理和平台条件是否有效支撑项目研究顺利开展(如,是否运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法人责任是否明确,内控建设是否清晰明了;——经费管理与使用,即项目各项支出情况,承担单位之间的经费配置以及资金往来,经费预算与执行等情况;——文件资料管理,即项目研究中各阶段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在资料管理中应用了新技术,是否满足保密要求等。6.5跟踪评价6.5.1跟踪评价内容跟踪评价宜从成果应用及后续产出、科技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四方面开展。跟踪评价内容及指标见图A.4。6.5.2成果应用及后续产出成果应用及后续产出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6——成果应用情况,即项目产出成果(新发现、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基础科学问题中的应用情况;——后续成果创新性,即项目后续产出成果(如代表性论文、论著、奖励等)的创新程度;——后续成果引领性,即项目后续产出成果是否处于科学前沿引领地位;——后续人才发展,即项目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科技影响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延伸与衍生效应,即项目成果引发项目团队的延伸研究或衍生出项目团队其他研究的情况;——科学发展影响,即项目成果在促进科学研究发展方面所产生的贡献;——技术突破影响,即项目成果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所产生的贡献。经济效益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业等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支撑产业发展,即项目成果对于升级产业原有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支撑产业转型所产生的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宜包含以下内容:——国家安全保障,即项目成果在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即项目成果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生态环境修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效益;——人民生命健康与福祉,即项目成果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在防灾、减灾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效益;——科学文化建设,即项目成果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方法、提升科学伦理水平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效益;——持续性社会影响,即项目成果在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产生的持续性效果和影响。7评价方法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方法选择需要考虑基础研究的探索性、创造性和偶然性等特征,同时要充分考虑评价目的、评价条件和评价环境。对“0-1”原创性、非共识性和交叉学科型等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要遵循项目的特殊性,评价方法要体现项目的独特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可采用同行评议、多维指数评价法等。附录B和附录C分别描述了同行评议法、多维指数评价法及其具体使用步骤。附录D给出了基于多维指数评价法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示例。开展评价时,可按照需要选取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评价方法时宜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与评价目的要求的符合性;7——与评价对象的类型、特点的适宜性;——与所处的评价类型涵盖的评价内容的适宜性;——评价方法所需评价信息、评价资源的可获性;——评价的时效性、经济性与可操作性。8评价程序8.1通则开展评价活动前,宜明确评价要素,并对评价要素的内容进行说明。评价程序可按照8.2~8.12的过程展开。评价程序的顺序可按照项目评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8.2明确评价目的宜按照评价委托方的需求,事先明确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一般包括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促进创新和成果应用、科研诚信管理等,部分评价活动可能兼有多种目的。8.3确定评价依据宜按照评价目的确定评价依据,评价依据宜可靠合理,结合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具有动态性。评价依据可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政策性信息;——项目合同或协议文件;——评价委托方相关要求。8.4确定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宜由评价委托方遵循评价依据,按照评价需要确定。评价主体可以是评价受托方,如第三方评价机构;当评价委托方自行开展评价时,评价主体也可以是评价委托方;当项目承担单位开展自我评价时,评价主体也可以是项目承担单位。评价主体负责项目评价的实施。8.5确定评价内容结合项目类型特点、评价条件和环境等确定评价内容(见第6章),宜按照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8.6选择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见第7章)。8.7确定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会议、通信、现场等方式。按照评价目的、评价类型及内容需要,结合评价对象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同一批科研项目评价宜采用同一种评价方式,便于评价结果的可比。8.8遴选评价专家按照评价目的及项目类型特点遴选评审专家。遴选评审专家前,宜明确遴选的原则、专家组构成、8专家的专业背景与水平、选取渠道与范围,以及评审过程的相关规定和工作纪律等。项目宜侧重选择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评审,在部分前沿与基础科学领域可引入国际同行。8.9收集评价信息按照选择的评价方法要求,采取实地考察、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焦点访谈、意见征集等方式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中可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方法和工具。通常评价信息来源于以下方面:——项目申请、承担或参与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如可行性报告、进展报告、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及其证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关证明材料等;——评价委托方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国际、国内公开渠道发布的,可采信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数据、试验和报告等;——评价主体通过调查方式获取的评价相关信息等。8.10分析评价信息利用所收集的评价信息,按照所选择的评价方法的具体要求,对采集的评价信息进行整理、求证、判断和挖掘。8.11确定评价结果评价主体通过对评价信息的综合分析,在专业化判断基础上给出评价结果,并形成评价报告。评价用说明等。8.12使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委托方形成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使用评价结果时宜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评价信息和方法的局限性;——评价过程的规范性;——评价实施主体的能力水平;——评价结果的时效性;——评价结果的使用风险。9(资料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A.1总则根据基础研究项目的不同特征和不同评价目的,本文件给出了用于立项评价、中期评价、验收评价和跟踪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体在实施评价时按照需要选择使用或另行设计。A.2基础研究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包含必要性与创新性、研究可行性、预期成效与价值、研究基础与条件,如图A.1所示。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国家审大需求的符合程度研究内容创新性内容设计科学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经费预算合理性研究过程风险性预期成果科学价值预期人才培养成效预期成果学科贡献预期成果社会影响一研究基础团队水平管理支撑平台条件研究基础与条件必要性与创新性预期成效与价值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图A.1基础研究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A.3基础研究项目中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期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有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包含目标对标、执行进展、阶段性产出、阶段性影响、实施保障,如图A.2所示。研究日标的一致性研究日标的一致性日标对标研究内容调整情况一阶段口标实现—阶段研究进展执行进展—阶段经费执行国际合作交流—阶段性成果与项日要求的一致性-阶段性成果创新性一阶段性成果引领性—阶段性经验总结-阶段性人才培养成效—阶段性成果科学价值—阶段性成果学科贡献一阶段性成果社会效益研究团队保障组织管理保障文件资料管理中期评价指标体系阶段性产出阶段性影响实施保障图A.2基础研究项目中期评价指标体系A.4基础研究项目验收评价指标体系一研究内容调整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国家合作交流情况成果引领性项目产出一人才培养成效一学科贡献成果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团队组织管理一经费管理与使用文件资料管理验收项评价指标体系项日完成情况综合管理图A.3基础研究项目验收评价指标体系A.5基础研究项目跟踪评价指标体系成果应用情况成果应用情况后续成果创新性后续成果引领性一后续人才发展一项月延伸与衍生效应科学发展影响技术突破影响成果转化效益经济效益—支持产业发展一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与福祉一科学文化建设-持续性社会影响成果应用及后续产出酿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效益科技影响图A.4基础研究项目跟踪评价指标体系(资料性)同行评议法B.1概述同行评议是邀请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专家,通过现场、视频或函审的方式,采用同一种评议标准或规则,共同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和意见的评价方法。采用同行评议法时,宜按照评价目的、项目所属领域及项目复杂程度等明确以下事项:——专家具备特定的专业能力和资质条件;——专家组规模及构成比例;——评价内容与规范;——评价权利与责任义务;——评价宜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等。为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法或手段,充分利用多元信息和在线评议平台,支撑同行评议过程。B.2专家的遴选与构成遴选评价专家时宜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原则。按照评价项目内容,在专家库中科学选择同行专家进行评价;在需要情况下,如交叉项目评价也可选取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回避原则。与项目申请、承担或参与单位(或个人)有利益关系的专家宜主动申明并回避。项目申请、承担或参与单位(或个人)可提请评价专家回避建议,并说明理由。——更换原则。评价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的成员宜定期换届,成员任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届,在规定的届期内逐年按照比例更换专家。B.3实施步骤同行评议所采取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由评价委托方对拟评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其符合同行评议的基本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评审规则;——选择评审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通过评审会议或通信的形式,组织评审专家组对项目和科研成果的有关材料进行审议、质询和讨论,给出专家评审结果和意见;——评审专家将评审结果和意见反馈给委托方,由评价委托方综合专家意见给出评价结论和决策。示例: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专家评审会意见表模板。××专家评审会意见科技项目名称:××承担单位:××会议时间与地点:××与会专家名单附后。评价内容专家意见备注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符合程度研究内容创新性内容设计科学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经费预算合理性研究过程风险性预期成果科学价值预期人才培养预期成果学科贡献预期成果社会影响研究基础团队水平管理支撑平台条件评价结论最终结论:注:示例中的指标仅为展示同行评议法在常规基础研究项目立项评价的使用方式,不代表任何指标选择倾向性。具体评价中,评价指标选择见附录A,或按照项目特点另行设计。(资料性)多维指数评价法C.1概述多维指数评价法是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评价原则,构建多层次的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给予一定的分值,根据分值情况,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如同行评议)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采用多维指数评价法时宜明确以下问题:——结合评价目的、评价类型和项目性质界定评价目标;——按照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项目性质确定分析维度、构建评估框架;——在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按照分析维度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度量和数据处理,包括缺失和异常数据处理以及无量纲处——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可以依靠专家判断,或借助其他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级别或维度的指标进行加权集成,依照加权结果对项目进行合理评价。该方法宜与同行评议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等结合使用。C.2多维指数评价法基本步骤在使用多维指数法评价基础研究项目时,宜按照如下六步骤开展(见图C.1):——界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项目类型和评价类型;—明确评价维度,按照评价目的确立评价维度,必要时可以在一级维度下建立二级或三级维度;——建立指标体系,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来反应评价维度,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计算方法,选择对指标信息进行综合集成的方法(如加权集成法);——数据采集加工,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计算评价结果,按照所确定的指标权重,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明确评价维度明确评价维度②建立指标体系③计算评价结果⑥数据采集加工⑤①④图C.1多维指数评价法流程图(资料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示例D.1界定评价目标综合考虑研究任务计划设计和研究基础与条件,对基础研究项目进行立项评价。D.2明确评价维度效与价值”“研究基础与条件”四个维度对基础研究项目开展评价。D.3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主体事先按照项目立项管理要求,结合专家意见和评价信息的获得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图D.1)。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国家重人需求的符合程度内容设计科学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过程风险性预期成果科学价值预期人才培养预期成果学科贡献研究基础团队水平管理支撑新性研究基础与条件立项评价指标体系预期成效与价值研究可行性注:此处指标仅为展示多维指数法在常规基础研究项目立项评价的使用方式,不代表任何指标选择倾向性。具体评价中,指标选择见附录A,或按照项目特点另行设计。D.4选择计算方法评价主体事先按照影响项目成效关键因素的重要性,结合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结果见表D.1。表D.1各指标权重结果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必要性与创新性与科学发展前沿的符合程度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符合程度研究内容创新性研究可行性W₂内容设计科学性W₂₁研究方案可行性W₂₂研究过程风险性W₂₃预期成效与价值W₃预期成果科学价值W₃₁预期人才培养Wg₂预期成果学科贡献Wa₃研究基础与条件研究基础团队水平管理支撑W₄3平台条件评价主体选择加权集成方法计算评价结果,加权集成法计算按公式(D.1):式中:S——评价项目得分;i——评价项目指标;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