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名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分数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奋斗创造历史,劳动成就未来。围绕“尊重劳动,创造价值”这一主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学校想在“学稼园”旁设立宣传栏,下面是小新同学准备的前言,请你帮他完善。(6分)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造就栋梁之才的必xū方式。劳动课不仅让大家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还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走进学稼园,躬身掘土,种下希望的种子;提水浇灌,感受清泉的润泽;挥lián收割,体会丰收的喜悦……生活的答案,不在别处,就潜藏在这日复一日里。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让我们用脚踩大地的热忱,把坎坷踏成坦途。(1)前言中加点的三个字应该怎么读?请你帮他做出选择。()(2分)A.jiāqiánzhěnB.jiàqiánchénC.jiàqiǎnzhěnD.jiāqiǎnché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①必xū()②挥lián()(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2.香香同学想在宣传栏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她补写。(8分)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我们从“①,②”中感知候鸟迁徙,搭建新巢的春意(《钱塘湖春行》);从“③,④,悉如外人”体会劳动的幸福安宁(《桃花源记》);从“⑤,⑥”中看到木兰对门而织的美好形象(《木兰诗》);还从“⑦,⑧”中感受卖炭翁早起驱车,踏雪出行的艰辛(《卖炭翁》)。3.“五一”假期期间,你所在的年级组织千余名同学去安阳红旗渠纪念馆参观,老师决定由你联系场馆工作人员,沟通、咨询参观相关事宜,请你写出打算咨询的问题(写两个即可)。(4分)4.参观完纪念馆后,班级通讯员写了一篇新闻稿,请你参考范例拟写标题。(2分)新闻标题范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闻稿:2024年5月4日,师大附中组织九年级全体学生参观了安阳市劳动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同学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冲击和精神的洗礼。红旗渠纪念馆由赵朴初题写馆名,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分为雕塑区、碑林区、展馆区、游览区四部分。其中,展馆区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山壮歌、今日红旗渠和影视厅等组成。展馆内陈列有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更有影视厅全天滚动播放经典记录片《红旗渠》,让人追寻那段难忘的历史。同学们聚集在展板前聆听讲解,观看文物,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到劳动者改天换地的力量。5.年级汇演节目中,小新同学讲述了被称为“飞虎神鹰”的红旗渠特等模范任羊成的故事,接下来安排香香同学演唱影片《红旗渠》的插曲《誓把山河重安排》,请你写一段串场词串接这两个节目。(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5分)信封里的儿子那时候他不识字,班长就一笔一划地教他。时间长了,他就离不开班长了。班长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哭了,说俺也不知道俺是哪里人,就知道家离老黄河不远,爹娘走得早……班长说,我家离老黄河几十里,爹去世得早,我娘辛辛苦苦拉扯我兄妹仨……兄弟,这队伍就是咱的家……1950年秋,部队来到东北整训。入朝作战前的誓师动员大会上,阵阵口号声中,人人热血沸腾,会后纷纷写了请战书或决心书。他比葫芦画瓢地将班长的照抄下来,就是名字不一样。班长一看笑了说,刘兴根、刘敬根,念不好就念成一个人了。他也笑了,说,咱俩就是一个人。趁着一个休息日,班长说,趁出国前咱也去街上照个相,留个念。于是就去了。过了几天,照片取出来了,是黑白的。单身的一人一张,一寸;两个人的合影也是一人一张,两寸。他第一次见这照片不禁叫了起来,咋跟活的一样!班长说,这相片可金贵哩,花去我半个月的津贴,得放好。在他的注视下,班长将自己那三张照片塞进一个早已写好地址的信封里。这信封纸质韧硬,正面有红框,竖写形制。揣着这照片,两个人跨过鸭绿江。随部队急行军到了指定区域,放眼一望,满目冰山雪岭,林木间寒气重重。战斗一打响,阵地上一片火海硝烟,残枝碎石乱蹦。激战中,班长被一颗炮弹炸成重伤,融化的冰雪和冒着热气的鲜血糊满了一身。奄奄一息的班长看看他,说,兄弟,这信封你拿着,里面还有攒给咱娘的钱……班长牺牲后他被临阵任命为班长,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好像有两个人在他身子骨里发力,打起仗来十分英勇。两年后,后方战地医院又多了一名伤员。这伤员头部被弹片击中,昏迷了一个星期方才苏醒。医护人员高兴地相互传语,刘兴根醒来了,英雄醒来了……后来,他被转到国内疗养。能下地活动时,他将那信封找出,小心翼翼地抚平,再添上回信的地址,托人寄出。过了个把月,回信来了,是人代写的:你母亲接到你寄来的信和照片喜出望外,捂住脸哭了大半天。自你参军走后,这些年来你母亲天天去庄东头的大路口盼你。你两个妹妹已出嫁。四亩庄稼地有互助组帮种帮收,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读完信,他忽地捶了自己一下,我本来就是娘的儿子呀!往后再写信,他就用班长的口吻。那边回信问,合影照上的另一个是谁?他答,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也是娘的儿子。那边回信说,你母亲现在逢人就说,俺儿回来了,还多了一个,就在俺怀里。说着还掏出照片让人家看……这一提,他心里便拱出一句,我就是我就是,永远是!为尽量使自己像娘的儿子,他每天对着班长的照片进行“整容”。班长的颧骨高,他就反复夹捏自己的腮帮子,好让颧骨突出。时间长了,腮帮子还真凹陷下去了一点。护理人员奇怪,问:“刘班长,脸上怎么不舒服?”“都好着哩。”他说,“只是想娘了。”复员前,组织上派人征求他的意见,问:“安排你到本地一个大厂工会工作咋样?”他说:“我还是想回庄里给娘端端碗,洗洗脚。”背着着背包,提着网兜,他按着信封上的地址一路打听找到了这个小刘庄。还未进庄,头前身后呼呼啦啦簇拥了一群人,争相替他拿行李。被人引着,一进这农家小院,他愣了:一位衣衫打有补丁的中年妇女端坐在简易的板凳上,双手捏的竟是班长写的那个信封!丢下行李,他紧跑几步,跪伏在这位母亲的双膝前,一声憋了许久的话语,自胸腔喷薄而出:“娘啊———”“是根儿么?”眼泪扑簌簌地滴落下来,是热的。“是我,是我,娘!”粗糙温暖的手在他头上脸上哆哆嗦嗦触摸着。“俺的儿,你这脖子上的那颗痣咋没了?”“娘,扛枪磨去了。”抬头一看,娘泪湿的眼皮是合着的,眼窝里分明有什么在拱动。旁边一个妹妹插话道:“娘怕你忧心,信里不让告诉你她的眼几年前就瞎了。”“娘,明天我就带你看眼去!”背着娘上车下车跑了几个医院诊治,娘的眼还是没有起色。娘说:“甭花那钱了,有恁在跟前,俺啥都看得明白。”此时,县里给他安排好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他坚辞不去,说:“我回来就是照护娘的。”并对两个妹妹说:“有哥在恁放心,恁该忙啥忙啥。”于是就在生产队当了保管员,离家近。给他说媳妇,他就要求一条:必须对我娘一百个孝顺!婚后,两口子轻声问暖,俯身侍奉,娘的脸上就断不了笑容,直至八十六岁寿终。在操办老人家的后事时,有人好像知晓了他的经历,想写一篇稿宣传宣传。面对这些好奇者,他说:“我没啥可写的,与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作者:司玉笙。有删改)6.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他”与班长、“他”与“娘”之间的故事梳理完整。(4分)7.文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8.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描写环境的画横线语句的作用。(3分)9.文章以“信封里的儿子”为题,“信封”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0分)【文本一】马面裙的前世今生①2024年春节期间,马面裙成为最火的“新年战袍”。“马面裙卖爆了”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某短视频平台多个马面裙相关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破亿次……那么,什么是马面裙?你对马面裙又有哪些了解呢?②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袍,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③马面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的旋裙,就已具备马面形制,当时是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功能性的“开胯之裙”。旋裙发展到明代,逐渐形成了马面裙。而在清代,马面裙通过进一步的衍变发展,成为了清代女子的标志性裙式。随着裙式的不断简化,20世纪以来,马面裙逐渐在生活中被人们所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喇叭裙、旗袍等。但近年来,马面裙从历史中再度“翻红”,特别是今年新春,它成为不少人新衣的不二选择。④马面裙设计独特。明制马面裙一般用七幅布幅,每三幅半拼成一片裙幅,两片裙幅围合成裙子;裙子的前后叠合的四个裙门保持平整,两侧打活褶,用异色的裙腰固定,裙腰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摆幅上用织或绣的形式缀饰底翩……清代更是衍生出侧裥式、斓干式、凤尾式等多种形制。这些也成为了马面裙造型优美的基础。现代的马面裙,因保留了传统马面裙独特的设计与优美的造型,也受到人们的追捧。⑤马面裙的纹样可以分为单独的刺绣织物纹样和大面积的刺绣织物纹样图案,纹样不同,寓意也会不同,但都寓意美好。比如明清时期民间喜欢的由莲花和鱼组成的“连年有鱼”纹样,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马面裙上的花草类纹样,也因花的品质给予了美好的寓意,作为国花的牡丹,代表富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代表玉洁冰清……今年新春,有着松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纹样,鲜艳的“中国红”以及醒目的“龙元素”纹样的马面裙最受欢迎。小小的马面裙,满满的美好寓意,出现在新春时节,很是应景。(改编自网络资料)【文本二】马面裙背后的思考①2024年春节期间,马面裙成为最火的“新年战袍”。“马面裙卖爆了”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某短视频平台多个马面裙相关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破亿次……曾经被人们所遗忘的马面裙、为何突然“热”了起来?除掉马面裙自身带来的魅力,其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呢?②其实,马面裙的热卖也正是市场顺应消费,调整需求的结果。现代马面裙,在传统服饰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还添加了科技元素。传统马面裙的款式相对单一,但是现代马面裙已经创造出了多元新颖的款式;传统马面裙通常以纯色或简单的图案为主,而如今的马面裙则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传统马面裙通常采用丝绸、棉布等材质,如今生产企业则尝试将雪纺、蕾丝等各种新型面料运用到马面裙的制作中……这些现代设计和科技元素的融入,让马面裙更加时尚与方便穿搭,也更受到人们的喜爱。③从深层次来讲,马面裙的热销并不是偶然现象。马面裙是典型的中国风服饰,而中国风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其流行的背后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这是人们文化自信的彰显。(摘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③段采用了时间顺序清晰地说明了马面裙的发展史。B.文本二阐述马面裙受喜爱的原因是按照并列式结构展开的。C.两个文本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主要”和“相对”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D.现代的马面裙造型优美离不开明清时代的多种形制和现代设计的融入。11.两个文本都以今年马面裙事件开头,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12.下面这段文字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哪个文本中?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3分)今年春节,不仅是马面裙,越来越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进入热搜。有报告指出,在全国近200个一级博物馆中,今年武侯祠博物馆(含锦里古街)、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热度位居前列。博物馆中过大年,同样是人们文化需求的体现,这些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将以更加可触可感的模样走进生活,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殷礼①字往嗣,幼而乡里异之。七岁学书,讽诵恒不为声,潜识而已。行在舟车,手不释卷。从曲阿②往返,遂不知堤渎③广狭,及行旅喧闹,未尝视之。时人语曰“奇才强记”。(节选自《太平御览》)【注】①殷礼:三国时吴国官员。②曲阿:地名。③渎:沟渠。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嗜学”中的“嗜”指特别爱好,暗含着学习成癖、欲罢不能之意。B.“走送之”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写出了作者“遍观群书”的不易。C.“潜识而已”中的“潜识”有默默识记的意思,刻画了殷礼认真学习的形象。D.“尝趋百里外”和“未尝视之”中的“尝”都是尝试的意思,表现了宋濂和殷礼读书的刻苦。1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5.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任选两个方面,分析甲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作者尊敬老师的。(4分)16.小新和香香就这两个文段的内容展开了讨论,请帮助他们把对话补充完整。(4分)小新:宋濂与殷礼都是古人“好学”的典范,但他们“好学”的表现各不相同。香香:没错。甲文中宋濂以借书抄书来克服①、以②来克服无师之难。小新:乙文中殷礼路途中③,读书认真忘记周围环境。香香: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颇具感人力量,启迪我④。(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描写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表现出词人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形象。18.歌咏情,诗言志。辛弃疾和陈陶面对战争,均发出“可怜”的慨叹,请你结合诗词内容,说说两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链接材料】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