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加入催化剂曲线a变为曲线b

C.升高温度增大吸热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压缩容器体积不改变活化能,但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

素且无正价,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3、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溶于水得溶液,O.OlOmol/L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可能是硅元素

B.简单离子半径:Z>W>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D.非金属性:Y>Z

4、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流感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B.乳酸(?H)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可降解的聚乳酸塑料

CH,—CH—COOH

C.“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珍珠”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水泥是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为原料烧制而成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B.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就越大

C.可能存在不含任何化学键的晶体

D.酸性氧化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6、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核素质子数与质量数在数值上相等;B

的单质分子中有三对共用电子;C、D同主族,且核电荷数之比为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E的简单离子半径:D>E>C

B.A与B、C、D、E四种元素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

C.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分子D2E2中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7、常温下2mLimoil」NaHCCh溶液,pH约为8,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饱和C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

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本颂的是

++2

A.NaHCO3溶液中,c(H)+c(Na)=c(HCO3)+c(CO3)+c(OH)

++

B.NaHCCh溶液中,c(Na)>c(OH)>c(HCO3)>c(H)

C.加热NaHCCh溶液,pH增大,一定是HCCh-水解程度增大的结果

2+

D.滴饱和CaCk溶液发生了反应:Ca+2HCO3=CaCO3i+H2O+CO2T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溶解度(25℃):小苏打<苏打B.沸点:H2Se>H2S>H2O

C.密度:漠乙烷>水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9、苯甲酸钠(:COOM,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1

n

已知25℃时,HA的Ka=6.25xl0-5,H2cO3的Kai=4.17xl0,,Ka2=4.90xl0o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

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C,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HA)

C.当pH为5.0时,饮料中一二7=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c(COj)+c(OH-)-c(HA)

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B.CL的结构式C1—C1

C.CH4的球棍模型;D.C厂的结构示意图

11、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B.铁熔化C.干冰升华D.氯化钠溶于水

12、对利用甲烷消除Nth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

入0.50molCH4和llmolNCh,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别温度n/mol时间/min010204050

Tin(CH4)0.500.350.250.100.10

T2n(CH4)0.500.300.18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别①中,0〜20min内,N(h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FLfminT

B.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VT2

C.40min时,表格中T?对应的数据为0.18

D.0〜lO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

1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储B.石油的分偏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14、Na、Mg、Al、Fe四种金属中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5g(标准状况),则混合物中必定

含有的金属是

A.钠B.镁C.铝D.铁

1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SiChJ?史》H2SiO3'''vNa2SiO3

B.饱和食盐水NHgNaHCCh®上Na2cO3(S)

C.海水上空fMg(OH)2(s)_史艮AMgCL(aq)出二Mg(s)

d

D.NH----------I°AHQ一HNCh

3催化剂,△--------A

16、碘化碳(Atl)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L+MgAt2②Atl+2NH3(I)——NHd+AtNHz.对上述两个

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At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MgAtz的还原性弱于MgL的还原性

17、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NO3-向石墨I移动

B.石墨I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2+2OH-2e-=N2O5+H2O

C.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

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Ch和Nth的质量比为4:23

18、将一小块钠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的是()

A.破坏了金属键B.破坏了共价键C.破坏了离子键D.形成了共价键

19、可溶性领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锁这种领盐(俗称锁餐)作为内服造影剂。医院抢救领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

9

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Ksp(BaCO3)=5.1xl0;Ksp(BaSO4)=l.lxl0i°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2+2

A.BaCCh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BaC(h)=n(Ba)-n(CO3")

B.可用2%〜5%的Na2sO4溶液给钢离子中毒患者洗胃

C.若误服含c(Ba2+)=LOxl0-5mol・Lr的溶液时,会引起领离子中毒

D.不用碳酸钢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sp(BaCCh)>Ksp(BaSO4)

20、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1、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都是化石燃料

22、工业上可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2-苯基丙烯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

的是()

A.都是苯的同系物

B.都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

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8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药物心舒宁(又名冠心宁)是一种有机酸盐,用于治疗心脉瘀阻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等,可用以下路线

合成。

0滁0,》军

—©心舒宁

完成下列填空:

47、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②o

48、写出结构简式:A、C。

49、由ImolB转化为C,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如果将③、④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

简式)。

50、D有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E,写出E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51、写出与A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4、(12分)蜂胶是一种天然抗癌药,主要活性成分为咖啡酸苯乙酯(I)。合成化合物I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RCHO+HOOCCH2COOH4RCH=CH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化合物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G-H的反应类型是;D的结构简式是。

(3)写出化合物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化合物W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且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则W可能的结

构有(不考虑顺反异构)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21:2:1:1:1:1,写出符合要求的W的结构简式:o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ClhCH—CH2和HOOCCH2coOH为原料制备CH2CH2CH=CHCOOH的合成路线(无

机试剂及毗咤任选)。o

25、(12分)检验甲醛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银-Ferrozine法灵敏度较高。测定原理为甲醛把氧化银还原成Ag,产

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Fe?+与菲洛嗪(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出甲醛的含量。某

学习小组类比此原理设计如下装置测定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甲醛能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CO2,氮化镁与水反应放出NH3,毛细管内径不超过1mm。请回答下列问题:

(D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备NH3的原因是0

(2)B中装有AgNCh溶液,仪器B的名称为o

(3)银氨溶液的制备。关闭Ki、K2,打开K3,打开,使饱和食盐水慢慢滴入圆底烧瓶中,当观察到B中白色沉

淀恰好完全溶解时,O

⑷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①用热水浴加热B,打开K1,将滑动隔板慢慢由最右端抽到最左端,吸入1L室内空气,关闭K1;后续操作是

;再重复上述操作3次。毛细管的作用是o

②向上述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l,再加入足量Fe2(SO4)3溶液,充分反应后立即加入菲洛

嗪,Fe2+与菲洛嗪形成有色物质,在562nm处测定吸光度,测得生成Fe2+1.12mg,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为—mg-L1,

26、(10分)如图是某同学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

⑴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采用可抽动铜丝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⑵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

(3)从C试管的直立导管中向BaCL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要求填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化学式)o

(4)反应完毕,将A中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得到呈酸性的蓝色溶液与少量黑色不溶物,分离出该不溶物的操作是,

该黑色不溶物不可能是CuO,理由是o

(5)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不溶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及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品色不溶物

友行犍沿

了的椅花

品红褪色

红溶液

①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黑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②若该黑色不溶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在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推测其化学式为o

27、(12分)硝酸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易溶于水,乙醇等,微溶于浓硝酸。可用于金属表面化学抛光剂。

(1)制备硝酸铁

取100mL8mol-L-l硝酸于a中,取5.6g铁屑于b中,水浴保持反应温度不超过70°C=

①b中硝酸与铁屑混合后,铁屑溶解,溶液变黄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

②若用实验制得的硝酸铁溶液,获取硝酸铁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溶液小心加热浓缩、、,

用浓硝酸洗涤、干燥。

(2)探究硝酸铁的性质。用硝酸铁晶体配制O.lmoH/i硝酸铁溶液,溶液呈黄色,进行实验如下:

实验一:硝酸铁溶液与银反应:

i.测0.1mol・L“硝酸铁溶液pH约等于1.6o

ii.将5mLO.lmoH/i硝酸铁溶液加到有银镜的试管中,约Imin银镜完全溶解。使银镜溶解的反应原理有两个反应:

a.Fe3+使银镜溶解b.NO3-使银镜溶解

①证明Fe3+使银镜溶解,应辅助进行的实验操作是o

②用5mL__________溶液,加到有银镜的试管中,约L2min银镜完全溶解。证明N(h-使银镜溶解。

③为进一步研究溶解过程,用5mLpH约等于1.6的0.05mol-L-i硫酸铁溶液,加到有银镜的试管中,约lOmin银镜完

全溶解。

实验二:硝酸铁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pH=1.60.1mol•L1

硝酸铁溶液

i.缓慢通入SO2,溶液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仍呈黄色。

ii.继续持续通入SO2,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

已知:Fe2++NO=[Fe(NO)p+(深棕色)

④步骤i反应开始时,以Nth-氧化SO2为主,理由是:

⑤步骤ii后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由以上探究硝酸铁的性质实验得出的结论是o

28、(14分)无机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现有CL、Na、CO2>Na2O,Na2O2>NH3六种物质,完成下列填

空:

⑴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是,属于极性分子的是o

(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3)上述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根据与水反应的不同,上述物质可分成A组(CO2、NazO和NH3)和B组(CL、Na和NazCh),分组的依据是

++

⑸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加入NazCh,溶液褪色,发生反应MnOj+H+Na2O2?Mi?+Na+O2?H20

(未配平),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29、(10分)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处理与利用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汽车尾气中含有害的一氧化

碳和一氧化氮,利用杷(Pd)等金属作催化剂可以迅速将二者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1)钿与银位于同列,且在银的下一周期,钿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基态银原子的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Sth分子的VSEPR构型为_;Sth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且N2O分子中O

只与一个N相连,N2O的空间构型为一,分子中的。键和兀键数目之比是

(4)大兀键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彼此平行的p轨道从侧面相互重叠形成的7T键。一氧化氮分子中,氮与氧之间形成

一个。键、一个2电子兀键与一个3电子兀键,则3电子兀键_(填"是”或“不是”)大兀键;一氧化氮可与Fe2+生成棕色

[Fe(H2O)5NOp+离子,为检验亚铁离子的反应之一,[Fe(H2O)5NOF+离子中配位体是

(5)CO可形成熔点为-20C,沸点为103℃的配合物Fe(CO)5,Fe(CO)5分子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属于—晶体。

(6)钿晶体的晶胞如图,晶胞的边长为ap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钿单质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根据能量变化,X-Y,活化能是(Es-Ez),故错误;B、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产物不变,故错误;C、升高温度,

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错误;D、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个数,

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2、B

【解析】

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那么Y是F,X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Y,应为O,Z在周期表中

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为短周期,原子序数大于F,那么Z为AL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那么

W为Si,据此推断X、Y、Z、W分别为O、F、A1和Si。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

小,原子半径越大,即原子半径关系:Al>Si>O>F,即Z>W>X>Y,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3

和4,即最外层电子数Y>X>W>Z,故B正确;C、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

F>O>Si>Al,因此X>W>Z,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

F>O>Si>AI,即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故D错误;故选B。

3、B

【解析】

第三周期元素中,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的pH为12,氢氧根浓度为O.Olmol/L,故为一元强碱,则X为Na,

Y、W、Z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均小于7,均为酸,W最高价含氧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故为一元强酸,则W为C1元素;等浓度的最高价含氧酸中,Z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比W的大、Y对应的酸性最弱,而

原子半径Y>Z>CL故Z为S元素,Y为P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a、Y为P、Z为S,W为CL

A.Y不可能是Si元素,因为SiO2不溶于水,由分析可知Y是P元素,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S'CT和Na+的离子半径为S*

>Cl>Na+,故B正确;

C.C1的非金属性比P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1>PH3,故C错误;

D.S和P是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即S的非金属性大于P,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4、A

【解析】

A.流感疫苗属于蛋白质,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A选项正确;

OH

B.乳酸(|)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得可降解的聚乳酸塑料,B选项错误;

CH,—CH—COOH

C.“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属于无机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选项错误;

D.水泥是由黏土和石灰石烧制而成的,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5、C

【解析】

A.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

B.分子的热稳定性由共价键决定,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稀有气体分子里面不含化学键,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故C正确;

D.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它是由氧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晶体,且以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不是分

子晶体,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o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间作用力影响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稳定性属于

化学性质。

6、C

【解析】

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核素质子数与质量数在数值上相等,A为氢

元素;B的单质分子中有三对共用电子,B为氮元素;C、D同主族,且核电荷数之比为1:2,C为氧元素,D为硫元

素,E为氯元素。

【详解】

A.C、D、E的简单离子,S*与C1-电子层结构相同,-少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S2>C1>O2-,故A正确;

B.A与B、C、D、E四种元素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总上、H202>H2S、HC1,故B正确;

C.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HNO3、HNOz抑制水的电离,故C错误;

D.分子D2cL中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S-S键,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解题关键: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难点B,用上、HD两种分子也是18

电子。

7、D

【解析】

++2

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aHCCh溶液中,c(H)+c(Na)=c(HCO3)+2c(CO3-)+c(OH),A项错误;

B.常温下2mLimoFL-iNaHCCh溶液,pH约为8,溶液显碱性,溶液中HCCh-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c(Na+)>

+

c(HCO3)>c(OH)>c(H),B项错误;

C.加热NaHCCh溶液,可能分解为碳酸钠,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pH会增大,C项错误;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饱和C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为碳酸钙沉淀,促进了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离子方

2+

程式为:Ca+2HCO3=CaCO3;+H2O+CO2t,D项正确;

答案选D。

8、B

【解析】

A.在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

正确;

B.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水的沸点反常的升高,故有:H2O>H2Se>H2S,故B错误;

C.澳代煌和碘代煌的密度均大于水,故滨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故C正确;

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碳键键长:乙烯〈苯,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侧重于溶解度、硬度、密度等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的升高。

9、C

【解析】

A.由题中信息可知,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充COz的饮料中c(HA)增大,所以相比于未充CO?的饮料,

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高,故A错误;

B.提高CO2充气压力,溶液的酸性增强,抑制HA电离,所以溶液中c(A-)减小,故B错误;

c(HA)c(H+\105

C.当pH为5.0时,饮料中二_=-----------------=0.16,C项正确;

c(A)Ka(6.25x10")

++-2--+

D.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HC03)+2c(C03)+c(0IT)+c(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c(HA),两式联立,

++--2-

消去c(Na)得c(H)=c(0H)+c(HC03)+2c(C03)-c(HA),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都受外加物质的影响,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促进水解,加入碱抑制水

解。在溶液中加入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存在水解平衡,溶液显碱性,通入二氧化碳,促进水解,水解生成更多的苯甲

酸,抑菌能量增强。提高二氧化碳的充气压力,使水解程度增大,c(A-)减小。

10、c

【解析】

A.CO2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其电子式为,A正确;

B.CL分子中只有单键,故其结构式为Cl—Cl,B正确;

C.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比例模型为《3,C不正确;

D.C「的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

故选C。

11、D

【解析】

A.HC1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铁熔化破坏金属键,故B错误;

C.干冰升华发生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溶于水发生电离而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区别是解本题关键,发生物理变化时不发生化学键断裂,

C为解答易错点。

12、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平均速

率为0.0125molmin'选项A错误;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平衡所需时间越短,由实验

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XL,选项B正确;C、40min时,表格中T2应的数据为0.15-0.18之间,选

项C错误;D、0〜lO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②》①,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3、B

【解析】煤的干储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石油的分储是根据沸点不同把石油分

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烧断裂为小分子烧,

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油裂解是大分子烧断裂为乙烯、丙烯等产物,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误。

14、D

【解析】

0.5g

假设金属都是二价金属,其通式为R,金属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R+2HCl=RCb+H2T,n(H2)=y=0.25mob根据

m12g

方程式知,n(R)=n(H2)=0.25mol,则R的平均摩尔质量=一=77菰7=48g/mol,混合物中金属的摩尔质量应该有大

于48g/mol和小于48g/mol的,如果将Na换算为+2价时,其摩尔质量变为46g/mol<48g/mol,镁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48g/mol,如果将Al换算为+2价时,其摩尔质量变为18g/molV48g/moL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48g/moL其中

小于48g/mol的有三种,而大于48g/mol只有铁,所以一定含有Fe,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平均摩尔质量法”的应用,解答本题也可以采用“平均电子摩尔质量法%采用此法,金属的平

均电子摩尔质量=24g/moL其中钠、镁、铝、铁的电子摩尔质量分别为23g/mol、12g/mol>9g/mol>28g/molo

15、B

【解析】

A.SiCh和水不反应,不能实现Si(h%。>H2SiO3的转化,故不选A;

B.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二氧化碳生成NaHCO3沉淀,过滤后,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选B;

C.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镁,不能实现MgC12(叫)电解>Mg(s),故不选C;

O2

D.N%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不能实现NH3.N,故不选D。

催化剂、A2

16、B

【解析】

A.①中Mg、At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②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

误;

B.①中Mg、At元素的化合价变化,MgAtz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

C.②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约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Mg的还原性大于MgAtz,不能比较MgAtz、MgL的还原性,故D错

误;

故选B.

17、B

【解析】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I通入N(h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

石墨I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e+NO3=N2O5,则石墨II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e+2N2O5=4NO3,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4NO2+02=2N2O5O

【详解】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I通入NO2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

石墨I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e-+NO3-=N2O5,则石墨II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2砧。5=4

NO30

A.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石墨I是负极,NO3-向石墨I移动,A正确;

B.该电池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I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e+NO3=N2O5,B错误;

C.石墨I生成N2O5,石墨H消耗N2O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C正确;

D.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负极失去的电子数,故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02和NC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则消耗的。2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23,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考生做该题的时候,首先从图中判断出石墨I、石墨II是哪个电极,并能准确写出电极反应式,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

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理论上负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

18、C

【解析】

将一小块钠投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f。

【详解】

A.钠失电子生成Na+脱离金属钠表面进入溶液,从而破坏金属键,A不合题意;

B.水电离生成的H+与Na反应生成NaOH和H2,破坏了共价键,B不合题意;

C.整个反应过程中,没有离子化合物参加反应,没有破坏离子键,C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了氢气,从而形成共价键,D不合题意;

故选C。

19、B

【解析】

因胃酸可与CCM-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CV-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UBa2+(aq)+CO32-(aq)向溶解方

向移动,则BaCCh溶于胃酸,而硫酸领不溶于酸,结合溶度积解答该题。

【详解】

A.溶度积常数为离子浓度塞之积,BaCCh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BaCO3)=c(Ba2+)・c(CC)32-),故A错误;

B.根据公式c=W0°QQ得,2%〜5%的Na2s04溶液中Na2s。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mol/L〜0.33mol/L,用

M

iiio_10iixin-10

0.13moLT-0.33mol/L的Na2sth溶液给领离子中毒患者洗胃,反应后c(Ba2+)=---x--------mol/L---------------mol/L,

0.130.33

浓度很小,可起到解毒的作用,故B正确;

C.c(Ba2+)=L0xl0Tmoi・LT的溶液钢离子浓度很小,不会引起锁离子中毒,故C错误;

D.因胃酸可与CO3?一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z-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UBa2+(aq)+CO32-(aq)向溶

解方向移动,使BM+浓度增大,Ba2+有毒,与&p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注意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x10-5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20、C

【解析】

A.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NH3+H2O+CC)2=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t+H2ONH4C1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283K(5°C〜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故侯氏制碱法的工

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选项A正确。

B.氨气可以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钱晶体颗粒),选项B正确;

C.碘是人类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适当食用含碘元素的食物,但不是含高碘酸的食物,选项C错误;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组成,选项D正确。

故选C。

21、C

【解析】

A.甲烷、乙烯、苯都难溶于水,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A错误;

B.甲烷为饱和烧,乙醇为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甲烷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化石燃料,乙烯、苯和乙醇都不是化石燃料。故D错误;

故答案选Co

22、C

【解析】

A.2-苯基丙烯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

B.异丙苯不能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

C.采用定一移一法,可得出异丙苯、2-苯基丙烯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C正确;

D.异丙苯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其所连的4个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分子内一定共平面

的碳原子数为7个,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取代反应消去反应(O^CH"CHr^〉,lOmol

0CH,

1^N-KHJC-COOH-£-C-CCOOCHj

'H36-COOH

+HCI­HCI

【解析】

根据流程图中苯转化为0,为四氯化碳中的两个氯原子被苯环上的碳取代,同一碳上的羟基不稳定,

所以卤代烧水解消去得到酮根据酮和A反应生成(g'H感)^,推之

0H

酮和A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所以A为: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醇羟基

的消去反应生成B,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L,

CH-CH2~<^^>C与D反应生成心舒宁,所以D为:器;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据流程图中苯转化为o,‘丫)

,为四氯化碳中的两个氯原子被苯环上的碳取代,

3>0华0J+2HC1,同一碳上的羟基不稳定,所以卤代烧水解消去得到酮

根据酮和A反应生成推之酮和A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

4A为:k

(O^C-CH

OH

(2^32—CH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醇羟基的消去反应

OHKJ-

(O^Y4心T(O^CWH—+H。生成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h^^>+小(

,生成

H\

C>

«Q>^CH-CH2^>。与D反应生成心舒宁,所以D为:筮兰黑,反应为:

HH

HC-COOH/~\、HC-COOH

(3)CH-CH2<V>H省~COOH-(<22^CH-CH2'HC-COOH'

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取代反应、反应②是醇的消去;

A7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01,心>结合原子守恒和碳架结构可得出A的结

8_定条件

构简式:H3C^^>;c是由;妻或2々田「把经过醇的消去,再和氢气完全加成的产物,可C的结构简式

为:(<Q>^HQ<2>.;

3.B与氢气加成时二个苯环和右侧六元环需要9个氢分子,另外还有一个碳碳双键,故由ImolB转化为C,完全加

成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lOmol;如果将③、④两步颠倒,则发生反应为中间体B先与

H『CC>C)H生成盐,后再与周加成,故最后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中应不含不饱和的双键.即为

HC-COOH

4.D为H?-CC>,OH与之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E为?H,E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

HC-COOHH℃CB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