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材料一
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
关。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注意
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一
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
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部分
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
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耕”指用犁翻松填土
以备播种。“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
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
“深耕细作”等表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
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耙”原为名词,指
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
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
“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掉谷等特
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
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
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农耕词汇的
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语言学家王寅在其语言学理论“体认语言学”中,主
张语言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强调“体验”,凸显身
体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国人在“体认”实践中认知世界,创造并使用语言,形成了独特的
文化图景。这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深耕”“耙梳”
等源自农耕生产的词汇,生动勾勒出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热围场面,鲜活
再现了忙碌的农耕劳动场景:人们充分调动身体责源,手脚协同配合,熟练地使用农业工具
平整土地、翻松土壤。与此同时,长期的农耕生产活动使人们建立起对以土地为代表的大自
然的深厚感情,孕育出独特的中华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人
类能够抗衡大自然的“人定胜天”观念。
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对各种身体经验作出忠实记录,并在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不
断丰富完善,也反过来对身体施加重要影响。“寒耕暑耘”“精耕细作”等根植于农业生产的
农耕语言,切实指导着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农耕生产实践,引领人们在掌握时节交替变化和万
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养育方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等以语言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观念,
将天、地、人和谐统一起来,成为农业实践的参照系。这些语言文化观念深刻影响着以身体
为中介的农事活动。它们不仅间接调节身体的物理性机能,还通过不断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
界的认知,调节身体的社会性机能,让人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世界、使用语言和创造文
化。
农耕词汇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体认性,赋予此类表达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
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
(摘编自胡雯《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
材料二
语言发展究其根本有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二是认知主体认知
能力的提升;三是前两方面之间的互动对语言表达的需求。
体认对象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时空发生动态的同质或异质的改变。体认对象处于同
质时,物理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地理环境的变化使“橘生于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于是对同一事物体验的深度得以增加。异质的改变涉及物质
世界中新旧事物的更替,同样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场景。譬如电脑和网络的发明使体认
对象拓展到虚拟世界,拓宽了体验的广度。另外,身体不仅处于物质世界中,也存在于社会
世界里,语言的发展与作为体认对象的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制度更替、全球化进程等社会因
素也会丰富人们的体验,并产生以社会世界为依托的复杂概念。
认知能力的提升使认知主体对于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所获经验的心理投射能力增强,对
语言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除了受益于丰富的体验,主体的认知能力还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
且与物质世界中体认工具的优化相辅相成。譬如,原始人类所获的感觉信息仅停留在物质世
界中肉眼可见的表层,感知还受限于躯体的空间移动。但现代人发明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拓宽
了自身原有的视觉范围,虚拟现实技术使主体对事物的识解也不再局限于当前所处的空间位
置。这些体认工具辅助主体扩展对体认对象的体验和认知边界。
体认对象和认知主体的发展拓宽和加深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新生概念不断涌现,语言表
达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
理世界体验的丰富化,也受制于主体躯体和认知能力的改变,更受二者互动的影响。反过来,
语言作为思维和知识的载体,为人类的进化创造条件,最后不仅扩大了客体的体验范围,而
且帮助主体突破躯体体验和认知的极限,为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编自林正军张存《体认语言观阐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会衍生出丰富的含义,这正是词语生命力的彰显。
B.“耙梳”语义从“用耙子平土”到“整理、梳理”的泛化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
C.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作为体认对象,会随时空发生动态的同质或异质的改变。
D、人们认知能力的高低主要受生理条件和物质世界体认工具的优化与否等因素影响。
2.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播种、栽培等词汇语义泛化,或为日常用语,或为专业话语,这表明农耕词汇在不同领域
有着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B.由农耕词汇的变迁类推,当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无论在工业社会还是农业社会,相应的语
言词汇都会发生变化。
C,“深耕”“耙梳”等词使用频率升高,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可见使用频率是衡量农耕词
汇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D、从“体认”的角度看,“深耕”一词既是对人与土地互动体验过程的记录,也是经验智慧
的总结,体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挂科”指考试不及格,多被学生使用。“挂”意为“悬”,“挂科”除了表达简洁、形象、
还多了几分委婉含蓄和诙谐,易被人接受。
B.“淘汰”,原指挑选种子时用水淘洗、冲去杂质,留下适宜的种子。后通过隐喻衍生出新
的语义“甄别裁汰”等,本义不再使用。
C.“秒杀”一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它源于网络游戏,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或结
束,由此衍生“秒+V”构词词模,如秒删、秒赞等。
D.“冏”字本义指“光明”,因为该字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被青少年群体率先使用来
表达“苦闷、无奈、尴尬”等消极情绪,进而得以普及。
4.根据材料中有关“体认语言说”的阐述,对下列图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箭头表示“感知”,意味着人们在“体认”实践中认知世界,_____
语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发展和使用。
B.②处虚线部分表示“体验”和“认知”构成体认两翼,互动体验......
在前,认知加工在后,二者并不同步,各自独立。,:@3脸u体认知
C.③处箭头表示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感知经验的认知加工,形成各
「概念结构]
种概念结构。这些概念结构往往蕴含着文化。
D.④处箭头表示语言是记录、表征概念结构的重要途径。这种记录语言表征
和表征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反哺实践的过程。语言的体认基础
5.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概
括。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发挥
政府投资带动作用。”2023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实施“十
四五”重大工程。2023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拉动了全部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平
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以来,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领域重大工程铿锵突进,为稳投资,
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央企业挑大梁,一批新项目落地,增加有效投资。铁路工程建设
按下“快进键”——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
带动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5%。能源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以下简称“大项目”)
投资同比增长10.9%,比全部投资高7.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1—5月提
高10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重大工程建设,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企业,不仅能发挥稳投资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促
就业惠民生。鼓励属地用工,吸纳群众就业。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仅水利项目施工就
吸纳就业138.34万人、发放就业人员工资213.08亿元,其中农村劳动力103.24万人、发
放工资146.95亿元。实施以工代赈,帮助群众增收。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公
里,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江淮运河通道。自2017年年底开工以
来,累计增加农民工收入超过16.2亿元,有效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补齐民
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灌渠穿行沃野,大坝拔地而起。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76
万个、投资规模7208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254亿元,同比增长18.1%,有效提升了流
域防洪减灾、保障供水、复苏河湖生态等能力。
(摘编自《建设重大工程增强发展动能》〉
材料二:
推广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乡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
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乡村经济
快速高质量发展,成了重要的命题。
乡村经济生产具有农业、工业、服务业多重性,乡村经济的劳动者在长期劳动中获得了
自己的经验、诀窍等软知识。拥有且应用较多经验、诀穿等软知识的农工,可以称之为农匠,
农匠基于农历的经验、诀窍等软知识,在乡村经济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中作用显
著。通过农匠的软知识提高品质,边际成本相对最小。由此,理性与务实的选择是;乡村经
济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大力发挥大批农匠及其软知识的作用。农匠的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在乡
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大力度交流、培训与培养农工,成就大国农匠。一方面,通过“师傅带徒弟”言传身
教与潜移默化的实地现场交流方式,实现农工或农匠软知识的传承与积累,促进个体智慧汇
聚成为群体智慧;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或渠道进行交流、培训或指导,他们获得
相关的乡村经济需要的硬知识,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农匠,发挥引领示范的巨大作用。
倡导农匠精神,营造良好的农匠文化环境。在全社会倡导农匠精神,彰显表彰农匠,尤
其是大国农匠的价值、作用与贡献,鼓励他们成为伯乐培养徒弟,将软知识传承发扬光大,
造福于乡村经济,惠泽于千家万户。
(摘编自《成就大国农匠赋能乡村振兴》)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
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23年,教育部颁发了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398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和60名优秀指
导教师获得该奖项。这60名指导教师用心用情用行动引导毕业生,用爱与责任为到基层就
业的毕业生护航,让基层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更多的青春之花在盛夏绚丽绽放。
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引路人他们爱岗敬业,长期从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注
重学生求职技能训练,还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引导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他们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找准定位,在
基层一线实现人生理想。
做毕业生就业的“摆渡人”。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为了让毕业生亲
身了解基层、西部地区及重点行业建设的情况,就业指导教师成为毕业生的“摆渡人”,提
供更多基层就业信息,多渠道拓展基层岗位资源。他们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拓展基层就业渠
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将就业岗位送到毕业生身边。
做毕业生就业的“护航者”。当看到毕业生主动投身基层,服务地区行业所需,就业指
导教师成了基层就业的“护航者”,持续关心关爱毕业生在基层的发展,为他们排忧解难,
助力他们在基层“留得住
“我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动态,希望他们像胡杨一样向下扎根,在诊疗一线提升自己
的临床技能。”李杰说。
看到学生的进步,洪云心中增添了做好基层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力。多年来,她组织开展
“基层就业梦想”“我的基层就业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近30次,编写就业案例280余个,
直接指导或促成5000多名学生在基层发光发热。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就业指导教师数十年如一日,用真情扛起育人重担,播下扎根基
层的“种子”,当好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引路人”“摆渡人”“护航者”。
(摘编自《将“种子”撒向基层沃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以来,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快,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刺激了市场需求,推动
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B.乡村劳动者长期劳动形成的软知识对乡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既利于提高质量又节约成
本,值得重视。
C.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颁发了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奖励了一批扎
根基层的优秀师生。
D.优秀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到基层工作,帮他们找准定位,使他们锤炼了品格,实现了人生理
想,为祖国做了奉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多处引用了实际数据,阐述重大工程带来经济的发展,用事实说话,直观而翔实,
很有说服力。
B.乡村农匠首先要通过交流和培训进行再学习,获得相关硬知识,然后才可以言传身教,进
行实地现场交流。
C.指导教师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基层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还为学生排忧解难,持续关心
他们扎根基层的发展动态。
D.三则材料分别从重大工程拉动经济、农匠赋能乡村发展、毕业生基层就业三个角度,阐述
了当下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3.下列最不适合作为三则材料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河南省积极发挥高校在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帮扶上的优势,组织高校培训各类
专业人员49010人次。
B.15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雪萍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到基
层工作创业。
C.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领学生开展“走访第一书记”活动,让学生看
见基层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引导学生就业观。
D.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当地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约1200万群众将受益。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重大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一项是(3分)
A.重大工程增加有效投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工程,稳定投资,促进发展。
B.重大工程促进就业,各项重大投资鼓励属地用工,吸纳群众就业。
C.重大工程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D.水利项目等重大工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匠文化环境。
5.材料二的行文脉络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6分)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材料一:
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
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
好像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
却是视觉的结果。
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产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是短一点,眼
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
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因此可严格地说,“我觉得花
是红的”。
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个字略去而直接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
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
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
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
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
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
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
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
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
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晓峰有时“清
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
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摘编自《朱光潜美学文集》)
材料二: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总是无穷无尽的,这种目光似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
面,而艺术家将这种审美的眼光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在艺术的作品里,其中文学是一个重要
的方面。在文学的表现手法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所谓的移情,是这样的一种表现手
法,艺术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化去,移植到外物上,使得外物生命化,因而具有了人的情感。
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其谓之曰"迁想妙得”“悟对神通”,其实这就是对移情最早的
表述。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系统地分析了文学艺术中的这种现象,他提出的“物
我两忘”,实际上也是一种移情。
对于移情这一观点,不单单是顾恺之,另一位审美大师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也有这
方面的阐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神与物游”。而这其实
也是移情的另一种表达,这种“神与物游”的现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尤其是
在古诗词中。比如常见的有寄情于景和寄情于物,''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
护《题都城南庄》),这是典型的寄情于物;“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这是典型的寄情于景。到了后来,探讨移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吴乔,还有钱锤书都是这方
面的专家。吴乔认为情可以移景,同样景也可以移情;而钱镀书认为,“心亦吐纳”“情往似
赠”。王紫认为,古典文学中的托物见志,实际上也是一种移情。他这样认为是有道理的,
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事实上就是将自己的意志或者说是意向与情感,倾注
到了“物”中,这其实就是一种移情。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典型地运用了这样的一种
范例,当然南宋流行的咏物词也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这个在历代的文学研究者中都有相关
的表述,认识到了“兴”其实就是一种移情,比如孔颖达与郑康。
笔者认为,其实在古代文学中,还有一种也是移情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通感。所谓的通
感,是指将人类器官的情感嫁接到外物中,这样如果运用到了诗文中,就不言而喻地将审美
对象拟人化,将作者的情感完全倾注到了自己所关注的审美对象之中。这种心理情感的转化,
就是一种移情,比如像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这种文学艺术
的最好注解。这在枝头“闹”的红杏不仅写的是红杏生机盎然地盛开,更是作者自己心情的
最为真实的写照。作者写的是红杏,而表达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自己心里的情感转移到
了枝头红杏之上。
(摘编自赵丽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移情现象及其作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看待事物,常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作为标准,无视事物固有的属性,这造成人们对
同一
事物的不同知觉。
B.“移情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外物,自己欢喜仿佛外物也欢喜,自己愁叹仿佛
外物也
愁叹。
C.陶渊明将忠贞之格赋予菊,林和靖把清寒之品给予梅,这些都是移情这一普遍经验成功
运用
的典型。
D.“移情”是指艺术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审美外物上,赋予外物以生命力,使它有
了人
的情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是红的”之所以严格说是“我觉得花是红的”,是因为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投射
到了
“我”能接收这种光波的眼球网膜上。
B.我们在欣赏“云”“泉”“山”“谷”这些景物时,发生了“移情作用”,故而有云飞、泉
跃、山鸣、谷应的感受。
C.顾恺之“迁想妙得”“悟对神通”是对“移情”的最早表述,而刘勰在顾恺之的基础上
提出了“神与物游”的观点。
D.就文本来看,虽然古代文学艺术家认识到了“移情”的现象,也阐发了带有“移情”内
涵的文
艺理论,但没有提出“移情”的概念。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移情”的表现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淮左名都》)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材料一是怎样将玄妙的“移情作用”讲得通俗易懂的?请简要分析。(4分)
5.比较两则材料论述重点的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代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相对统一,极少出现分裂型人格和自毁型悲剧,虽然陶潜、苏轼
等人也有忧患和矛盾,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相对统一的整体。而在现代新诗史上,自杀、
沉沦、精神分裂等现象却频频出现。也许我们该重新审视一下诗性阅读了。
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轰轰烈烈的英雄史
诗时代已经落幕,一个更加日常化的''散文时代”开启。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生命的诗意和人
性的丰富性,大概是现阶段诗歌最重要的意义。
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体,它最富有情感性、想象性、象征性。诗歌的艺术世界与我们生
活的物理世界有着巨大的异质性,或者说它是一个超现实的艺术空间。因此,我们倡导最有
效的阅读方式——诗性阅读。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
感性、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这些特质都具有弥散性、非直接言说性。''诗
性阅读”重在体会,是读者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忘我的浸入,是不带“思想预设”和“解
释企图”的浸没。“解释”显然不是这种阅读方式的手段,更不是目的。体会往往具有瞬间
性的特征,它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第一时间,读者暂时忘记了对历史一现实的价值提问,
全身心的参与使读者的本能感受在瞬间复苏。“体会”的结果是读者接触文本时产生的“快
感”。引起这些快感的,可能是诗歌意象蕴含的“思想”“本质”,也可能是意象本身的鲜明
质感,还可能是语言本身的质地。
必须指出的是,诗歌的风格是丰富多样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应来''抚
慰”心灵。面对优美的诗,我们的心情获得愉悦;面对悲伤的诗,我们的心灵经受洗涤;面
对荒诞的诗,我们会在非理性的勘探中获得理性精神的韧性……这就有必要破除关于“诗意”
的“隼蓑管”定义——“语句优美、诗情画意、意象鲜明、主题明确”,而应该专注于各种
风格所营造的深邃而绵邈的艺术境界,去激活自己的生命感受。有些并没有直接呈现“思想
性”的作品,依然可以唤起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泰德•休斯的《马群》。我们不必匆忙地
去寻求《马群》里“马群”象征的是什么“思想”。事实上,意象自身的意味足以令人无法
忘怀。面对“马群”意象,我们犹如面对一组冷酷、犷悍的青灰色铜雕。我们在设身处地的
阅读与体味中,灵魂获得一种有效击打!这是对生命力的一种有效治愈与激活。
现代汉诗的境界越来越追求更大的审美张力,越来越趋向于更多复杂性与含混性的表
达。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去提纯“诗意”,以削弱诗歌的表现力和诗思的丰富性。现在的诗
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往往将“诗意"理解为''季蓑”,将诗意提纯为积极情感的直
接表达,而摒弃了“复杂性”。文学所表现的世界不应该只有“唯美”,越是复杂世界的表达,
越是能够加深读者的认知,使其能够形成更加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广义的“诗意”是文学
作品中呈现的独特而丰富的感性生命形态,而不是唯美的、抽象化的认知。它是整体性的生
命观照,既呈现美好的一面,也呈现并不美好的一面。譬如,海子自杀不值得提倡,但他无
论面对多么荒谬的现实,总是在自足的艺术王国里葆守着一份本真与纯粹,宁肯自毁也不愿
被玷污。这种纯洁的乌托邦精神,唤起的是积极的价值观念。正如殷国明所说,对于诗人来
说,“死亡不仅具有个体生命的意义,而且拥有群体生命的意义;个体生命能够从死亡中得
到解脱,但是群体生命却能够从死亡中获得警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尽量避
免再次堕入深渊”。所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悲剧,在悲剧中汲取精神的力量,而不是回避
悲剧。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人的具身化逐渐使人的情感创造功能
转移到技术媒介,从而让行动媒介理论主宰了“人”的精神活动,人类社会似乎进入了“后
人类时代”。当前的“后人类主义”思潮对诗歌艺术的情感价值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但
是,情感的立场、人性的立场,才是诗歌艺术最终极的立场。尽管出版了诗集的机器人小冰
和小封都声称是IQ和EQ的综合体,但是,究其实质,其创造机制都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技
术。算法是以一种“可计算”的信息产制模式将“数据转换成可读的故事”,是一种高智能
化的文字组合游戏;而诗歌艺术的情感世界远远超越了AI算法所遵循的“可计算”逻辑及
其“数据关系”。无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如何使人具身化,人自身的主体性是无法让渡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现实生活的波澜壮阔与丰富多彩,只有经由诗人主体的情感的浸润和
灵魂的重构,才能转化为优美的诗篇,触动万千读者的心灵。在高度物质化、技术化的时代,
更有必要重提诗歌的人文精神和诗教价值。
(摘编自赵思运《新媒介时代的“心学”》)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常化的散文时代替代英雄史诗时代,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后人类时代。
B.“提纯诗意”即展现情感的积极方面,因容易削弱诗歌的表现力和诗思的丰富性,完全
不值得提倡。
C.“后人类主义”思潮对诗歌艺术的最大挑战在于情感价值,唯有坚持情感和人性的立场,
我们才能守住诗歌的阵地。
D.机器人小冰、小封出版的诗集即便再受欢迎,也依然不过是高智能化的文字组合游戏,
是受制于算法法则的。
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在发掘生命的诗意和人性的丰富性上意义重大,在当下我们有必要重视诗性阅读。
B.不同风格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抚慰”效果,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诗
歌来阅读就可以了。
C.泰德•休斯的诗歌《马群》里的“马群”意象的意味足以令人无法忘怀,这提醒着我们
要专注于诗歌本身营造的艺术境界。
D.悲剧也是有力量的,它能警示我们珍视生命,珍惜美好,因此回避悲剧的做法并不可取。
3.下列对文中诗意的“唯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唯美”并不同于“唯美化”。
B.“唯美”强调的是只有美的才是值得提炼的,譬如积极的情感;其对立面是丑陋。
C.“唯美化”强调的是程序性、固定化,即诗歌的“唯美”在语句、意象、主题等层面的
笼统评价。
D.追求唯美并不算错,但相对单一,不符合生活和生命的复杂性、含混性的特征。
4.文中说“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体,它最富有情感性、想象性、象征性”,下列课本中所学
的诗句,不含“象征性”的一项是()(3分)
A.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
着我那珍爱的愿望。(普希金《致大海》)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D.制芟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节
选)》]
5.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
也;广博易良,《乐》教也请结合文本谈谈“《诗》教”对人们温柔敦厚人格形成的具体
影响。(6分)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
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
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
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
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
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
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日臻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逻辑不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
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
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善的理
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
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
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
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
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
的论证——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
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
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
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
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
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
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
练。
(摘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有删改)
材料二:
语言和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
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
就是“无理而妙”。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
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
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
能用常理来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
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
《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
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
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怫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
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
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
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
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
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
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摘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无理的一项是(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必须在逻辑同时是科学和艺术时,
这一目的才能实现。
B.人类理性的活动是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
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C.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可以从公理出发,先证明一些简单的定理,再以这些简单
的定理作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D.语言和逻辑二者密不可分,语言运用的艺术,既受到逻辑的制约,又可以突破逻
辑的束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无碑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潜在逻辑能力,这种能力具有“自然
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
B.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语言运用艺术在某些情况下,突破了逻辑规律的框框,
使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C.材料二中引用《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的例子,是为了反面论证“无理而妙”
的艺术效果具有深邃的逻辑基础。
D.人们要发挥出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
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3分)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D.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方法使论证增强说服力?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4
分)
5.有的诗句看似无理,实际上因蕴含着深邃的逻辑基础而别有理趣,产生了“无理而
妙”的艺术效果。如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写出了李白的自信和狂放,这其中就包含着一个省略三段论逻辑推理。请仿照下面对材
料二中的句子的分析示例,将这个省略三段论推理完整表达出来。(4分)
【示例】
诗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无理处:离人泪染醉霜林。
逻辑基础:
(大前提)所有的液体,都是可以用之染物的。
(小前提)离人泪是液体。
(结论)离人泪是可用之染物的。
【仿写】
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无理处:千金散尽还复来。
逻辑基础:
(大前提)天生有用之材,千金散尽后能够再得来。
①(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的重要引擎,而数据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据统计,2022年
我国数据产量高达8.1ZB,居全球第二位。据初步测算,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为3.3
万亿元。如果考虑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
如此海量的数据要素要想更好地发挥生产力作用,就需要破除数据产业在资产权属、流
通交易以及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有助于对数据进行确权,
推动数据的跨部门流通、开放和共享,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将显著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
数字化,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取材于《科技日报》《国家数据局揭牌提高数据要素治理效能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创造
力》)
材料二:
全息影像《霓棠羽衣舞》、“无人机+VR”沉浸式览古城……数字化新技术的多维赋能不
断创造着古城西安的文旅新场景,丰富着文旅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为满足博物馆全
球游客的多元性,VR影片包含中、英、韩、日四国语言,便于国内外游客全方位体验和了
解兵马俑与大秦文化。
在含元殿遗址处,遗址复原的展示方式也增添了“科技味”,通过固定装置设施与特定
观察角度、距离点位,含元殿、宣政殿等遗址的3D复原彩图,以等比例视觉呈现在游客眼
中,为游客打造出身在盛唐的沉浸式场景新体验。
在数字化发展新时代,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典
籍中的文化“活”起来,需要数字科技的创新赋能,而数字文旅所具有的资源无限、时空无
界等新特点,将会使文旅产业的形式更丰富、业态更多元、服务更便捷,实现西安文旅产业
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取材于《光明日报》《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材料三: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是全世界汉文古籍、甲骨、敦煌文献收藏最多的机构,金石拓片、
古代舆图、少数民族图籍的数量全国领先,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等特色
馆藏久负盛名。
在国家图书馆官网,不用登录就可以全文阅读超过10.3万部的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
万册的现当代中文电子图书供读者免费阅读。从传统到现代,从华夏大地到世界各国,国家
图书馆的浩瀚馆藏,记录了时代风貌。国家图书馆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和资
源开放共享工作。当文化典藏与数字技术相遇,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贵古籍实现活
化,走入了千家万户,也让经典永续流传。
(取材于光明网《国家图书馆:让文化典籍“飞”入千家万户》)
材料四:
《2023年全民阅读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影响公众阅读的因素和公众阅读渠道如图。
影响公众阅读的因K公众阅读桌m
网络平台推送tt1:阅设成学习类
各大榜年推荐线下“心的头阮所|(»
亲朋好友推尊饯上电前平价的买他加URI
工作福娈用Ntft僭阅
生活需要向亲朋好友借阅
书店阅读hBMM
基以书/U借回—aM
数据来源:有书&清研智库&调研工厂联合发布《2023年全民阅读趋势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是数据,我国是数据产量大国。
B.我国数据产量巨大,国家数据局的成立会让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领先世界。
C.数字文旅具有资源无限等新特点,它实现了西安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D.除国内游客外,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参观最多的是英国、韩国和日本游客。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有关“数字阅读”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家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和资源开发共享,让一些珍贵的古籍走入千家万户。
B.国家图书馆官网可免费、免登录阅读古今中外图书影像资源,十分便利。
C.在影响公众阅读的因素中大数据推送的影响最大,生活需要的影响最小。
D.线上阅读或学习类APP成为大众阅读的首选渠道,但依然有很多人阅读纸质书。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遗址复原的沉浸式体验虽好,但受到诸多限制,因而其技术还不成熟。
B.各类推送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推荐不同类型的好书。
C.大数据能让读者快捷地获取书籍信息和资源,但会让读者失去选择的机会。
D.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但数字化趋势下其未来的作用将大大降低甚至被取代。
答案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联考语文试卷
1.(3分)D【解析】“主要受生理条件和物质世界体认工具的优化与否等因素影响”错误。
2.(3分)A【解析】“农耕词汇在不同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扩大范围。
3.(3分)C【解析】材料二第二段是阐述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带来语言的变化。C项“秒杀”
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语言的变化。
4.(3分)B【解析】“体验”与“认知”在体认过程中二者交融,不能分离而单独存在。
5.(6分)①农耕词汇本身具有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
能够在当下交际语境中找到契合点。②当代语境体认场景丰富,人们认知能力提升,二者互
动,使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农耕词汇运用于其他领域带来新的空间。③农耕词汇体
现了独特的中国农耕文化,能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提供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也反
过来为语言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LC(“奖励了一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师生”说法错误,扎根基层的是毕业生,老师是引导)
2.B(材料二中言传身教和交流培训是并列关系,并没有一定的先后关系)
3.A(A项,各类专业人员并不一定是农匠,所以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B项和C项可以作
为材料三的论据。D项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4.D(“营造良好的农匠文化环境”在材料一中并未提及)
5.首先,提出了“如何实现乡村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2分)接着,阐述农匠对乡
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分)然后,进一步提出培育更多农匠的具体方法。(1分)最后,
提出倡导农匠精神,营造良好的农匠文化环境。(2分)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1.【答案】A【解析】“无视事物固有的属性”理解错误,文中反复表达的是把在我的感
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误认为”是对事物的认识有偏差,并非“无视”。【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2.【答案】C【解析】C项,原文并没有说刘勰是在顾恺之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与物游”
的观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判断、分析、整合、推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3.【答案】C【解析】移情,是将人的情感移到物上,C项只是表达了李白对“钟鼓馔玉”
的态度。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本题选项全部出自《普通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古诗词必背篇目,体现了教考衔接。本题将鉴赏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和理解文本有
机结合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考查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亮点题。
4.【答案】①论证思路上看,文章思路清晰,层层递进,使读者容易理解。文章的前三段
谈了人将感觉外射到物的日常生活现象,然后进一步明确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移情作用”的
概念,最后指出“移情作用”作为经验的普遍性,将玄妙的概念阐述得清楚明白。②从论证
方法上看,文章多用举例论证,并且多举生活中的事例,浅显易懂。③从论证语言上看,多
用口语,如:“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我觉得”等,使文章通俗易懂。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特征的分析、概括能力。
5.【答案】相同点:两则材料都是围绕“移情”展开论述的。不同点:材料一是从心理活
动角度分析“移情”的,阐述移情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其概念;材料二是从文学艺术鉴赏的角
度分析移情的,谈移情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同点2分,不同点每则材料各2分)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1.D(A项,行文中的“后人类时代”是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后“人”
的精神活动的主宰地位丧失相连的。B项,“完全不值得提倡”过于绝对,将诗意提纯为积
极情感的直接表达是我们当下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做法。C项,“最大挑战”错,原
文是“一定程度的挑战”)
2.B(“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诗歌来阅读就可以了”不合文意,原文只是
说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抚慰效果,强调要读不同风格的诗来激活自己的生命感
受,而不是要我们只读什么诗)
3.B(“其对立面是丑陋”错。文中诗意的“唯美”的对立面是复杂性,“唯美”只是代表
一种单一性)
4.B[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这四句不含有“象征性”。A项,“大海”象征自由
精神;C项,“红烛”象征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D项,用美丽的服饰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故处理包车运输协议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停车场广告资源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代理分成合同
- 二零二五版企业内部借款合同范本12篇
- 2025年度煤矿应急救援设施安装施工合同3篇
- 2025版跨境电商贸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煤炭运输合同运输工具维护保养协议4篇
- 2025门市房屋转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挖掘机租赁权转让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投资合作项目税务筹划协议3篇
- 《算术平方根》课件
- DB32T 4880-2024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银行2025年纪检工作计划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注射泵管理规范及工作原理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大唐电厂采购合同范例
- 国潮风中国风2025蛇年大吉蛇年模板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