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依据县委展开“讲党性、守纪律、强素养〞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乡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安排布暑,要求全体工作干部务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展开“双深入〞活动。为此,我通过采纳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村的民生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1、西充沟村地处__乡场镇的西边,与珠槽沟村、杨柳沟村、降龙村、乃堂坝村相邻。全村现有七个社,耕地面积979亩,总人口1315人,其中劳作力680个,五保户8人,低保户23户。目前,该村外出人口达三分之二,且多数为青壮年劳作力。2、该村的经济状况处于全乡中等水平,因临近场镇商业经济比较发达。1、西充沟村现撂荒耕地达数百亩之多。2、该村农户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为主,有种植大户只有1户。其余都是小面积农田耕作。3、该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大大小小的'山平塘有5口,竹节堰2处,全村公路里程达5公里,其中硬化只有2.89公里,其余为土路。二、民生工作落实状况1、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已落实到位。2、村级活动室已建修完工。3、村级五保户供养房屋已俊工,现已投入使用。4、全村道路硬化2.89公里。5、一社屯水田正在整治,估计年底投入使用。三、存在问题1、村级道路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畅通网络,出行不方便。2、产业化工作推动困难,速度慢。3、农民增收渠道少。四、存在问题原因1、公路现状改变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历史规划造成本该接金三公路经四社、连接一、二、三社的村道路先却舍近求远借道岳家沟村,致使四社村民出行困难。二、四社道路长,社员人均筹资上千元,致使这条民心路也难以贯穿2、因历史原因,该村的水利设施差,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农民基本上是靠天生活。假设筹资筹劳搞水利建设,因外出人员太多,在家多是老弱病残,思想又不统一,筹资筹劳几乎成难以筹簇到足够的资金。而传统的小农意识也令搞基础建设的土地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3、产业化工作推动难,主要是因为:一、曾经过去也进行过一些产业化推广,都以失败告终,农民群众已对县委政府的产业化政策产生了抵触情绪,二、是产业化结构调整中,技术跟不上,导致农民的生产效益低下,也难以为村民增收。三、缺少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来作为产业化的技术和销售服务,没有示范和带头作用也让农户没有信心。四、是土地承包到户后,如有业主想要开发,但土地难以集中集中成片,无法形成规模效益。4、农民增收难,主要因为:传统的种、养殖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而农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更谈不上增收,因土地难以集中成片,也缺少业主承包开发。而且基础设施薄弱,无大型水利工程,致使种、养殖业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五、看法和建议1、加大宣扬解释力度,改变农民的思想,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和新信息技术。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传统的调整模式,合理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引进业主开发种植和养殖。3、政府加大市场销售后续服务工作力度,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4、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教育动员群众尽量出资出劳,动员成功人士捐资,搞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重点民生工程的调研报告乡镇重点民生工程的调研报告乡镇重点民生工程的调研报告“注重民生〞是我镇党委、政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特别工作思路和理念。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依据镇党委安排,本人牵头、相关单位参加,进行了公路、镇村环境、水利工程和二次改水等重点民生工程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有关调研状况与大家交流,请指正。一、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乡村公路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累计完成了乡村公路建设达68公里。其中:列入县道20公里,乡道38公里,村道10公里。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居住点通达率到95%以上,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然而由于先期公路建设配套资金少,以及缺乏建设管理经验等原因,形成了忙建设、疏管理的现象,以致公路建设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确实保,公路损坏非常严重,损坏的里程以及修理数目比较大,损坏里程约达6公里。其中:属县道约4.8公里,即:西郊公路〔沥青砼〕20xx米,面积达15000平方;西横公路〔水泥砼〕20xx多米;西徐公路〔水泥砼〕800多米;乡道约1.2公里,即:西兴公路、徐圩公路、马吕路吕扬段等。其他村道也存在不同程序的损坏,必需要重建、修理的资金约300万元左右。仅靠乡镇财力很难支付,依据上级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专门印发《**市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看法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分级管理养护的使命,以及配套修理养护资金的计划和渠道,为实施我镇公路的管理养护和上争资金进行公路重建和维护创造了政策机遇.明年我镇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主要思路是:1、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所辖公路地段管理的原则,由各村落实主要负责人负责,对属地段公路两边做到:无违章建筑、无建筑及草堆堆积、无翻耕种植〔县道2米,乡村道1米〕、无打谷晒场、焚烧秸杆和损坏绿化等现象。2、规范乡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使命,农路办人员认真学习公路管养法律、法规,严格履行使命,使每段公路落实管护责任人,签订合同,强化养护人员《细则》的标准考核,考评与工资待遇挂钩。3、建立由农路办、交通、公安、林业、建设、国土等有执法资格的职能单位加入的有效联合管理机制,对公路违章建筑、取土损坏绿化等,特别是超载行驶车辆,损坏路面追究当事人责任,由农路办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从速查处索赔,有效地确保公路的使用年限。4、路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镇人民生产、生活和对外形象,道路的管扩和修理由市、镇两级政府共同负担,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应宜早不宜迟,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上争取资金,早日修复病障和消除隐患。5、积极实施西郊公路修建工程,重建改造预算附后。二、镇村环境整治今年我镇以整治集镇环境和展开焦家、圩岸试点村综合整治建设为抓手,带动公路沿线19个村摸索着进行了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村投入的精力、财力的不同,整治效果悬殊很大。如何有效地进行镇村环境整治,从二十字方针中的村容整洁的角度粗浅去看,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保持科学规划先行。村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暂行为,要避免今后的大拆大建,必必需按照行之有效的建设规划,按步就班的实施。20xx年《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在规划没有全面覆盖的状况下要积极请有关部门编制规划,强化对规划建设的管理,特别是老宅基地翻建,要严把规划关,有规划的要严格审批,没有规划的一律不得建设,确因特别状况必需建设可合理引导到缓冲规划居住小区。合理编制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具体规划,强化规划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2、加大环境管理力度。集镇建设三分建七分管。20xx年在实施镇村环境整治工作时,应注重强化环境管理,应该合计对整治过的集镇,执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城市的管理有规划、建设、城管、国土、环保,集镇属小城镇的范畴,也应设立相应的常年管理机构,并订立长效管理机制,责任落实到人,考勤、考核到位。否则只建不管的集镇脏乱差现状将得不到彻底的`根治,村庄建设管理也是同样。3、提升整治工作水平。新乡村建设不一定是一掷千金的大手笔,也不一定是清一色的白墙黑瓦,不能远看一枝花,进村脏乱差。要从细小处入手,按部就班,结合改水、改厕和整治水环境等,逐步消灭露天茅坑、猪圈、草堆、垃圾集中地等卫生死角,多植常绿树,让凋零的冬日村庄显现盎然生机,但也不要教条式地去为栽常绿树而砍伐落叶树种,要让植物多样化,这样才是生态平衡。我们乡村最一般的苦楝树树龄10年以上,砍伐可能买50元左右,而大城市园林绿化必需要栽种成活,最起码达5000元到8000元以上,所以,既要栽植常绿树种也要保护原始家杂树,让它们共存,否则我们的新乡村建设就四不象了。我们属里下河水乡地区,新乡村建设彰显水文化尤为重要,每个村要以河道清理竣深为抓手,从水源头抓起,清理漂浮物,整治水环境,要让水活起来,有条件的村庄可对村中河道进行绿化、美化。要以片树点,加大考核力度,以点促片,最终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三、水利工程建设1、水利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新状况〔1〕、排涝能力下降。全镇原有排涝站40座,装机总容量1726千瓦,排涝总流量57立方米/秒,而今只有32座排涝站能发挥作用,装机总容量只剩1653千瓦,排涝总流量只剩47.5立方米/秒,有的排涝站由于年久失修,只能抽抽停停。全镇平均万亩社会总面积流量4.6立方米,最高的中跃圩7.4立方米,最低的姜戴3.3圩立方米。按日雨200毫米,24小时排出的要求,尚缺流量54立方米/秒,在现有32座排涝站中建站20年以上的有16座,占50%。有的还是60年代建的排涝站。带病运行现象普遍存在,其中5座已到报废年限,亟待更新换代。〔2〕、防洪能力下降。全镇共有62座防洪闸,目前已损坏22座,多数闸门破裂,支架损伤,带病运行。内外水头差超过1.0米就只能停机不敢再排涝,全镇防洪堤总长86.5公里,真正达到4.5米高度的防洪堤不够15公里,其中有25公里低于4米。近几年来已无力组织加修。〔3〕、行洪蓄洪能力下降。圩内生产河大多淤塞,圩外主要行洪河道也大多年久失修,水花生等水生作物铺河盖水,堵塞交通,污染水体,严重影响行洪和生产生活。大多数滩地,河沟都开发成鱼池,或种上了庄稼,洪水只能在有限的行洪河道里蓄积,因而涝水的增长比例已从以前的下一涨三,变成了现在的下一涨五涨六的比例。这也是近几年来降雨不大,水位上涨快的原因之一。〔4〕、农民的收入在提升,但履行治水义务的意识在下降。农民收入的提升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肯出工出资已成普遍现象,农户因河道淤浅和水花生堵塞而无法上水灌溉时找村干部,而当村干部动员农户进行清淤和捞水生时,却往往纠缠于农户田块位于河道的上下游位置、受益与否及受益面积的多少而无人愿意出工出资。当出现涝情时,田块低的要求开机排涝,而田块比较高的农户却不肯承当排涝费用。当某处圩堤或闸站出现险情时,一些农户因为面积较少而不愿抢险,有的是村干部手上没有拿着现金就不肯出工。加之大多数劳作力都外出打工,有的村连抢险突击队都无法组织,只能由妇女、老头组成。〔5〕、上级对水利补助标准在提升,基层治水的积极性在下降。近几年来,国家对县乡河道及村庄河道疏浚实施了土方补助,每方土的补助标准从几角提升到几元,虽然标准的提升大于土方价格的上涨,但村对河道疏浚的积极性并没有能够提升。疏浚的速度与实际必需要仍有很大差距。再如圩口闸建设,1997—199年**建无坝市期间,每座圩口闸只补助4000元,全镇每年建闸5座,而现在补助标准提升到5万元,一些村也不愿意新建。〔6〕、转移支付的力度在提升,行政调控能力在下降。上级虽然增加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由于乡镇、村财力困难,寅吃卯粮,基本上都处于负债运转的状态。全镇17个行政村只有3个不负债,14个村负债,最多的负债187万元。其中20xx年税费改革后,由于村干部精减,一帐算清,新增债务占负债总额的1/3。“手中无把米,唤鸡都不灵〞在这种状况下,镇村干部的调控能力被大大弱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动员群众去搞水利工程确实难度很大。“两工〞政策取消后,上级明确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今后乡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政策,但村民议事难以形成统一的决议,从目前乡村现状分析,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60%以上外出务工或经商,筹劳行不通,筹资也收不到,收不全,甚至于有人说:“皇粮国税都不缴了,还筹什么钱。镇村干部付出的辛劳虽然多,而成效却不显然。2、对策建议〔1〕、积极向上级争取,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依据我镇现在的经济状况,向群众筹款投入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十分大,水利工程建设要改变过去的“民办公助“的做法,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镇、村的地方财政及民力只能完成土建工程。也就是说,主菜单必必需向上级争取,由国家或上级财政买单,镇、村财力及群众只能出酱油钱。〔2〕、以镇政府颁发规范性文件,统筹抗旱排涝费用,规范一事一议治水政策。抗旱排涝经费的筹集,以联圩为单位,改变过去沿用多年的按耕地面积负担的办法,按圩内的耕地面积或社会面积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负担,由镇农经站专门建帐,逐年结算,执行滚动使用,主要用于排涝站的管理、修理和排涝费用。一事一议的政策要进行具体细化,对筹资筹劳的主体、标准、程序和用途及配套措施进行明确,用政策引导和规范农民筹资筹劳投入乡村水利建设。〔3〕、积极引导社会投资,综合开发水土资源,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执行优惠政策,激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把水利建设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集镇开发、粘土制砖、植树造林和其它多种经营生产结合起来,通过以河养河、一土多用,以土换资、以地保圩、以圩植树,以树养人,多渠道扩大乡村水利建设资金来源。〔4〕、集中物力、财力重点突破,突破几个联圩,重点强化这几个联圩的督促检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真真实实的搞几个象样的工程项目,彻底改变这几个联圩的水利面貌。20xx年计划投入资金259万元,其中:①投入资金94万元,加修圩堤22.38公里,完成土方13.4万方。②投入资金106万元,分别在郭兴圩、牌坊圩、姜戴圩新建3座各4个流量的排涝站,③投入资金18万元新建郭兴、姜戴二座圩口闸,④投入资金7万元修理、郭兴圩徐官东闸、荡西圩西坝东闸中跃圩荡朱闸、养殖场闸、南沙闸、牌坊圩南祥闸、许赵南闸、许赵北闸、刘香闸5、烧饼圩西邹闸等10座圩口闸⑤、投入资金34万元,疏浚村庄河道土方86600方其中:丁沙村3000米土方15000方、金舍村2090米土方10450方、马港村2270米土方11350方、孙张村2550米土方12750方、华南村3860米土方19300方、兴西村3550米土方17750方。〔5〕、资金来源及筹集办法①上级财政已明确补助资金约100万元②向上级另外争取30万元③村及群众自筹及投入劳务111万元④以地保圩5万元,(用林下土地出让种植杨树租赁费加修圩堤)以河养河5万元(用疏浚后的河道租赁承包金疏浚河道)⑤以土换资8万元〔6〕、强化对乡镇、村干部水利建设的考核力度,把水利建设资金的完成到位状况、水利建设的完成状况、完成绩效与评优选先挂钩,与基层干部的政绩挂钩、与奖惩挂钩,加大对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工资的投入和考核力度,使他们能拿足工资,有干劲工作。四、二次改水实施方案1、饮水现状:现有水厂两座,荡朱水厂建于92年,日产1500吨,北郊水厂建于94年,日产20xx吨,95、96年两水厂分别实现了村村通水。由于两水厂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构筑物老化,制水不规范已不能生产合格的自来水,管网老化漏损严重,遇高温水压不够,边远村出现断水现象,群众反映较大,急必需更新改造。2、方案目标:在镇总体规划待市二次水办证的状况下,对全镇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纳进城市供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强化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安全确保管理体制,确保饮用水水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