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一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满足人体对多种氨基酸的需求。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磷
脂、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维生素、钙、铁、锌等,几乎不含胆固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钙、铁、锌均可构成大豆细胞中的化合物
B.蛋白质被高温破坏空间结构后,不能用双缩胭试剂鉴定
C.磷脂、脂肪、胆固醇分子结构差异不大,可溶于有机溶剂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两者结构不同
2.丁桂儿脐贴可利用透皮给药法(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
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
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丁香酚进入细胞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胃蛋白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液
D.此法可增加给药频率、避免儿童服药困难
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0
A.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小
B.染色体端粒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
C.细胞的寿命与它们承担的功能有关
D.细胞坏死是由物理、化学因素或病理性刺激引发的,不存在信号通路的调控
4.用3H标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有秋水仙素但不含
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找到圆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B.秋水仙素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影响着丝粒的分裂
C.DNA第二次复制后,3H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比例为1/4
D.可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进行计数,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5.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407个核甘酸的单链环
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B.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
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
D.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合成6407个磷酸二酯键
6.先天性色素失禁症是X染色体上的Nemo基因失常所致,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个体细胞
中只含有Nemo基因,则会导致个体病情严重,在胎儿期就会死亡,而杂合子症状较轻,因
此患者通常为女性。某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该
病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
B.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开
C.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片段互换
D.该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可生育正常的女儿或儿子
7.基因渐渗是物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捻角山羊是巴基斯坦的“国宝”,适合在高海拔
的极端环境生存。山羊大约3000〜5000年前才迁徙至青藏高原,通过与捻角山羊的杂交以及
后代与亲代的反复回交,将捻角山羊的部分基因转移和整合到山羊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西
藏山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渐渗现象可能会使得生物进化的速度减慢
B.基因渐渗不能打破生殖隔离现象
C.我国西藏山羊通过基因渐渗主动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
D.可以通过对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进行基因组测序来验证这一现象
8.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过度导致CO2排出过多,引起以血浆pH值升
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
度,呼吸加深加快,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
A.”呼吸性碱中毒”是指患者血浆由正常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B.水杨酸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升高
C.内环境中的HCO;能缓解由此引起的血浆pH变化
D.患者应增加运动强度
9.干旱胁迫下,植物根系能迅速合成脱落酸(ABA),引发保卫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
化,导致其胞内渗透压降低,气孔关闭从而降低了植物水分的蒸发,其分子机制如图1所
示。研究小组用ABA处理后,测定保卫细胞中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V
O
E
W
越
宠
蹴
时间
冈2
A.ABA需要从根部极性运输至叶片才能作用于保卫细胞
B.ABA使保卫细胞膜上Ca2+通道开放,导致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胞质Ca2+浓度出现第二个峰值,可能与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有关
D.ABA使保卫细胞中K+浓度升高和C1-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10.下图是多年生草本为优势种的某高草草原①演替成鼠尾草灌木和蒿类群落③的过程。根据
图示演替过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鼠尾草灌木、蒿类
烧荒[放牧:释放
i菇烯类化学物质
II
II
鼠尾草灌木
高草草原--->一年生草本群落一J
和蒿类群落
①②(3)
A.图中各群落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③取代②说明种间的化学信息只能起抑制的作用
C.③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定能够恢复到高草草原
D.人为干扰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而生物因素则不能
11.长臂猿是大型灵长类动物,科学家通过无人机搭载热红外图像传感器,在长臂猿生活的区
域进行样线飞行,就可以快速地监测到它们活动的迹象及其栖息范围,记录并分析相关数
据,可为生态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哺乳动物的物种组成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大型哺乳动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C.上述调查方法属于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中的逐个计数法
D.该技术通常用于调查草地、森林等生境,但对样线的选择和设计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经
验
12.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养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
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
C.为防止杂菌污染,从接种外植体到生成试管苗尽量在同一个锥形瓶内完成
D.脱分化的过程中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13.再生医学领域在2019年首次利用异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眼角膜组织,
移植到病人体内,成功治疗一名失明患者,且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同
B.神经干细胞和iPS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C.体外培养iPS细胞时培养液中不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
D.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因为移植细胞与其自身细胞的基因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科学家以糖蜜(含较多蔗糖)为原料,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在
实验室发酵生产PHA(聚羟基脂肪酸酯)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工艺流程如图。下列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搅拌器
|嗜盐单胞菌k]pH调节|
其他营养物愠度调节|
质、空气
糖里或辕厨PHA分.
垃圾等各种处‘纯化制备
理
废弃原料
开放式发酎系统
A.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选育等多个步骤,其中心环节是菌种扩大培养
B.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杂菌污染,可适当降低发酵液中盐的浓度
C.菌株H还能分泌蛋白酶、脂肪酶等分解餐厨垃圾来生成PHA
D.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菌株H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15.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lgA)穿过黏膜上
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接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抗体
B.与普通抗体相比,IgA二聚体有更多的抗原结合位点,与相应病原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C.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16.某家系中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
不位于Y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正常男性、女性
■•患甲病男性、女性
0%患乙精男性、女性
A.控制甲病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II一4与II-5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C.进一步分析II-4的X染色体的基因组成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D.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II-3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12
17.CD47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SIRPa互作使肿瘤细胞逃避吞噬清
除。研究者将CD47鼠源单克隆抗体与表达CD47的非肿瘤细胞共孵育后,加入荧光标记的
SIRPa,检测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体浓度(nM)
A.CD47通过与SIRPa互作降低了机体免疫监视能力
B.制备鼠源单克隆抗体需将鼠的B细胞与瘤细胞融合
C.CD47鼠源单克隆抗体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
D.非肿瘤细胞替换成肿瘤细胞可检测肿瘤细胞被清除的效果
18.菠菜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等多种途径从中亚和南亚等地先后传入我国的。如今,菠菜在我们
生活中非常普遍,不仅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还经常被用作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A.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
B.菠菜叶肉细胞虽有大液泡,但不适合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C.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菠菜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质流动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分。
19.强光会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造成损伤。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系
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
照时,C02吸收速率低于。2,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释放CO?的结果。0.5min后,
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才被激活。光照2min后密
闭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稳定,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如果此时改用含CO2的空气(CO2浓度不
变)培养,预期植物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2)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
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下图。
光照
<
附
区
把♦光反应相对速率
便长热能散失比例
然
米
结合C02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请从
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物学意
义:。
(3)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
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
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转移出叶绿体,并
最终在线粒体中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
伤。据图分析,推测在此过程中,eATP的作用可能是o
20.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既能异花传粉也能自花传粉结实,其苗期的叶片通常为绿
色,科研人员发现棉花黄叶突变体(M),其叶片在苗期表现出叶绿素缺乏的黄色性状,而
当植株成熟时,叶片恢复绿色。已知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i自交所得F2中有302株绿叶苗和99株黄叶苗,说明黄叶
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棉花具有杂种优势,即杂种一代在纤维品质、生长速度等方面优于双亲,但棉花为两性
花,人工去雄繁琐,科研人员以黄叶作为指示性状,对杂种一代进行筛选。
①研究表明,M品系与常规品系杂交,Fi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选育杂交种的过程如下:
I、将M品系作为_____本,常规品系作为另亲本,隔行种植,授粉后采收母本植株的种
子。
II、播种所采种子,在苗期应人工拔除黄叶苗,保留绿叶苗,即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个
体,其原因是o
②科研人员引进黄叶突变体的雄性不育品系(A),以提高棉花杂交种的生产效率。将A品
系与常规品系(T)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PA品系XT品系
I
F,绿苗、雄性可肓
F,绿苗、雄性可育黄苗、雄性不育
3.1
由杂交结果推测,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o另有研究人员用
Fi与品系(A)杂交,发现F2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则绿
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出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o
(3)野生型棉花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经过上述诱导突变的方法,研究人员获得了6个不同
的隐性突变体①〜⑥,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棉花的叶片表现为锯
齿状边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来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
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杂交组合F1叶片边缘
一①X②光滑形
二①X③锯齿状
三①X④锯齿状
四①X⑤光滑形
五②X⑥锯齿状
I、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与突变体①为同一基因位点突变的有(填序号)。如要判断
隐性突变体⑤和隐性突变体⑥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设计怎样的杂交实验-
II、第一组的Fi与第四组的Fi杂交得到的F2中,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可能为_____。
21.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下图为血压调节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
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I),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
II(AIDo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O在观看比
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
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o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
实验操作
骤
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
分组模型鼠,丙组为①______。对3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3组小鼠血压、AI
含量、All含量。
实验处对甲组和乙组小鼠按40mg/kg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丙组小鼠的处理
理是②______o
③—持续处理4周后,再次测量3组④______,并与实验前测量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分析,血压:乙组〉甲组a丙组:AI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H含量:乙组〉甲
组〉丙组。这说明卡托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_____酶的活性,
进而使All的含量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减
少,血压下降。
22.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
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
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
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
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o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O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
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
腹锦鸡种群间进行O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
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每日摄入能量每日粪便能量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
(kg)(J)(J)(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Jo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
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O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o山区中的红腹锦
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从而能在同
一区域中共存。
23.CD3D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是由CD3D基因突变引起的,该突变阻止了T细胞生长
发育所需的CD3D蛋白的合成。科研人员对第3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获
得一种超精确的腺喋吟碱基编辑系统(ABE),该系统主要由向导sgRNA、Cas9切口酶和腺
嗯吟脱氨酶组成,作用机制如图1.利用该系统在CD3D-SCID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中可以更正
约71.2%致病突变。
sgRNA
II11111HlHIM
.........yHiih、
inimi
...3切口碑
I*喋吟脱京陶
TTTTTTT
CGA
ACT
limit
图1ABE编辑技术示意图
(1)研究发现,Cas9切口酶只能对DNA的单链剪切,腺嗯吟脱氨酶催化腺喋吟核甘酸转变
成次黄喋吟核甘酸,次黄喋吟核甘酸可以和胞喀咤核甘酸碱基互补配对,据此推测,至少通
过次DNA复制可以完成修复。
(2)sgRNA是人工合成的一段能与靶基因互补配对的特殊序列,由23个连续碱基组成。研
究发现,sgRNA会识别与之匹配的其它区域,导致sgRNA脱靶,试分析其原因是。
(3)为了对改造后的CD3D基因进行研究,把CD3D基因和His标签基因(His标签由6个
组氨酸组成)连接起来构建融合基因,并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图2为载体、CD3D基因
的结构、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欲将标签基因连接在CD3D基因编码区的末
端,已知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终止密码子为UAG。
琳悯5'y
模板佬3'5,
转毋方向
■♦启动于■弊止于
限制*iR别序列及切位点:MunI:<AATTGXhoI:CTCGAGEcoR1:GAATTCSalI:CTCGAC
图2
①PCR的一般过程为,除模板DNA和引物外,PCR过程中还需要的条件有
(至少填2种)。
②写出His标签基因的编码链的碱基序列5,31
③为构建融合基因并将其插入载体,科研人员设计了一对与CD3D基因编码区两端序列互补
配对的引物,设计时需在引物(填“A”或"B”)的夕端相应的增加序列,请写出
该引物开头的12个碱基序列:5,3'o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钙是大量元素,铁和锌是微量元素,三者均可构成大豆细胞中的化合物,故A错
误;B.蛋白质被睾丸破坏空间结构后,肽键仍然存在,可与双缩版试剂反应产生紫色,故B
错误;C脂肪、磷脂和胆固醇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C错
误;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
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不同,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如图所示,丁香酚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A正确;
B、如图所示,胃壁细胞通过H+-K+-ATP酶排出H+,H+-K+-ATP酶可作H+载体蛋白,也能
催化ATP水解,可降低反应活化能,B正确;
C、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进入胃液,C正确;
D、因为该方法是利用透皮给药法(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腹痛,所以
具有减少给药频率、避免儿童服药困难等优点,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水分减少,细胞体积皱缩变
小,A错误;
B、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有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认为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
加,细胞端粒缩短,端粒内侧正常的基因序列受到损伤;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内的多种氧化
反应以及辐射、有害物质入侵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过多自由基会攻击磷脂、DNA和蛋白质,
导致细胞衰老,B错误;
C、细胞的寿命与它们承担的功能有关,C正确;
D、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
发的,也受到信号通路的调控,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在低倍镜下找到方形排列紧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A错
误;
B、秋水仙素不影响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
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第二次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只有1条染色单体的
1条链有3H标记,因此3H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比例为1/2,C错误;
D、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不含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一个DNA分子,因此可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
数,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①过程需要先合成RNA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③不需要,A错误;
B、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由图可知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
利于DNA复制,B正确;
C、据题图可知,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原来的,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单链
存在于复制型双链DNA中,C错误;
D、该DNA为含有6407个核甘酸的单链环状DNA,由图可知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
二酯键,一共合成6409个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该儿子患病,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Nemo基因,则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
在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受精的卵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Nemo基
因,A正确;
B、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
开,母亲卵细胞中提供的X染色体含有Nemo基因,B正确;
C、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片段互换不能解释所生儿子含有两条X染色
体,C错误;
D、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可生育正常的女儿或儿子,D正确。
故选Co
7.答案:D
解析:A、基因渐渗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从而使得后代表现出更多的性
状,这有助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变异,进而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A错
误;
B、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基因渐渗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隔
离,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B错误;
C、基因渐渗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主动发生的。西藏山羊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渐渗的过
程,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C错误;
D、基因组测序可以帮助我们对比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的基因序列,从而证实基因渐
渗现象的存在,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正常人的血浆pH保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
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A错误;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其
兴奋性升高,B正确;
C、过量服用水杨酸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HCO]是碱性物质,不
能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C错误;
D、适当减慢呼吸频率和降低呼吸深度可增加机体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血浆的pH,来
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而增强运动会使呼吸加深加快,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ABA不存在极性运输,ABA可以通过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系统进行长距离运输,A
错误;
B、ABA与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使保卫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进细胞
后,钙离子促进钾离子出细胞,抑制钾离子进细胞,导致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B错
误;
C、胞质Ca2+浓度出现第二个峰值,可能与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有关,因为植物缺水后合
成脱落酸,激活保卫细胞膜Ca2+通道,形成动作电位,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可以导致胞质
Ca2+浓度升高,C正确;
D、ABA的作用是使保卫细胞中K+浓度降低和C1-浓度降低,导致其胞内渗透压降低,进而
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降低植物水分的蒸发,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所以图中各群落均存在垂直结构和
水平结构,A正确;
B、化学信息不一定只起抑制作用,如性外激素和信息素等化学信息可以促进种群繁衍,B
错误;
C、若环境条件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开始不同,则不一定能恢复到高草草原,C错误;
D、由图可知,人为干扰(烧荒、放牧)和生物因素(鼠尾草灌木和蒿类释放菇烯类化学物
质)均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D错误。
故选Ao
11.答案:C
解析:A、热成像照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
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
乳动物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即物种丰富度,A正确;
B、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标记,后再次捕捉,故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
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正确;
C、上述调查方法属于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中的估算法,C错误;
D、热红外图像传感器技术通常用于调查草地、森林等生境,但对样线的选择和设计需要一
定的科学依据和经验,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自然生长茎段的消毒属于外植体消毒,先用70%乙醇,再用无菌水清洗,再用5%
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A错误;
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并不影响气体交换,B错误;
C、接种外植体到生成试管苗不能在同一个锥形瓶中完成,因为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条件以及
培养基都不一样,C错误;
D、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该过
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A、造血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前者大于后者,A错
误;
B、神经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
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iPS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取
得了新进展;可见神经干细胞和iPS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B正确;
C、体外培养iPS细胞时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C错误;
D、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因为角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不含有血管,也不含有淋巴组
织,属于免疫豁免的部位,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D
解析:A、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选育等多个步骤,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罐内发酵,A
错误;B、嗜盐单胞菌需要一定的盐浓度,其他微生物则不能在较高的盐浓度下生长,提高发
酵液中盐的浓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杂菌污染,B错误;C、酶具有专一性,发酵罐中有糖
蜜或餐厨垃圾,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故菌株H还能分泌蛋白酶、脂肪酶等分解餐厨垃
圾来生成PHA,C正确;D、发酵结束之后,对于菌体可采取适当的过滤、沉淀措施来分离,而
对于菌体的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D正
确。
15.答案:BD
解析:A、图中甲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
殖、分化来的,浆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与普通抗体相比,IgA二聚体有更多的抗原结合位点,具有更高的亲和
力,B正确;
C、slgA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从而阻断相应病原
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
D、sl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正确。
故选BDo
16.答案:BC
解析:A、甲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因此控制甲病的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
误;
B、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乙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考虑两种病
(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系谱图可知,II-4和II-5
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可见二者的基因型不同,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则二者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Bb,B正确;
C、进一步分析D-4的X染色体的基因组成,若其中含有一个相关基因,则乙病为伴X显性
遗传病,C正确;
D、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II-4和H-5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0-3为纯合子的概
率为l/3xl/3=l/9,D错误。
故选BC-
17.答案:ABC
解析:A、机体的免疫监视能力能够清除癌变的细胞,分析题意可知,CD47通过与巨噬细胞
表面SIRPa互作使肿瘤细胞逃避吞噬清除,故CD47通过与SIRPa互作降低了机体免疫监视
能力,A正确;
B、制备鼠源单克隆抗体需将小鼠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B正确;
C、据图可知,CD47单克隆抗体在较低浓度范围内,与无关抗体的荧光强度一致,抗体浓度
达到一定值后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说明CD47鼠源单克隆抗体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才能发挥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效应,C正确;
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故非肿瘤细胞替换成肿瘤细胞不能检测肿瘤细胞被清除
的效果,D错误。
故选ABC。
18.答案:ABD
解析:A、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分离菠
菜绿叶中的色素,A错误;
B、菠菜叶肉细胞有大液泡,且含有叶绿体,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B错
误;
C、菠菜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分裂旺盛,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
D、菠菜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细胞质无色透明,可通过调暗视野,即缩小光圈,用
弱光线的方法进行观察,D错误。
故选ABDo
19.答案:(1)细胞呼吸;暗反应;大于;先升高后保持稳定
(2)碳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积累导致光反应被抑制吸收的光能未
被利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可避免光系统损伤
(3)NADPH;ATP中化学能和热能;与受体结合,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1)未开始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
的结果,即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出来。光照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显著升
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才被激活,光反应此时产生的NADPH和ATP才能用于暗
反应过程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照2min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稳定,此时绿色植物叶
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改用含14co2的空气(CO2
浓度不变)培养,暗反应吸收14co2,开始时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升高,之后由于
吸收速率保持稳定,所以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保持稳定。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0.5min后才开始加快,故0~0.5min之间,应该是暗反应的速
率限制了光反应的速率,所以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积累导致光反
应被抑制。吸收的光能未被利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进而可保护光合色素、相关蛋白和叶绿
体结构等免受(光)损伤
(3)由题图可知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
体,并最终在线粒体中,参与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eATP需要与细胞膜上的DORNI受体结合才能激发细胞内的信号传
导,据此推测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20.答案:(1)隐性
(2)母;M品系自杂交获得的种子长出来的是黄叶苗,与常规品系杂交获得的种子长出来
的是绿叶苗;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i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所在染色体
发生了互换
(3)③④;②x⑤或⑤x⑥;1/4或1/2或7/16
解析:(1)已知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Fz中绿苗:黄苗。3:1,说明绿叶苗为
显性性状,黄叶苗为隐性性状。
(2)①I、如果想要收获Fi全为杂合,且免去去雄的繁琐操作,可以以M品系(隐性纯
合)作为母本,常规品系作为另一亲本,隔行种植,授粉后采收母本植株的种子,收获的种
子中有杂合子,也有隐性纯合子。
II、由于M品系自杂交获得的种子长出来的是黄苗,与常规品系杂交获得的种子长出来的是
绿苗,因此播种所采种子,在苗期应人工拔除黄苗,保留绿叶苗,用于区分“真假杂种”。
②雄性不育品系(A)与常规品系(T)进行杂交,F2中绿苗、雄性可育:黄苗、雄性不育
=3:1,并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说明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用Fi与品系(A)杂交,F2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最
有可能的原因是Fi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形成重组
型配子。
(3)I、杂交组合①与②子代为光滑形,①与⑤的子代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所具有
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杂交组合①与③子代为锯齿
状,①与④的子代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①与④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是由同一基
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如要判断隐性突变体⑤和隐性突变体⑥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让
②*⑤或⑤x⑥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II、①和②的后代与①和⑤的后代杂交,若②和⑤不为同一隐性突变,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则第一组的Fi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第四组的Fi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两者杂
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aa一的概率为1/4;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则第一组的Fi基因型可
表示为AaBb,第四组的Fi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i,两者杂交,其子代叶片边缘锯齿(带aa
或者bbD的概率为1/4+1/4-1/16=7/16;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且①和②⑤位于同源染色
体上的连锁基因,则第一组的Fi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Ab和aB配
子),第四组的Fi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i(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Abi和aB配子),两者杂
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l/2xl/2+l/2xl/2=l/2„
21.(1)答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ll和神经递质;交感神经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血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
子有AII和神经递质。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
扩张,血压升高,所以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交
感神经。
(2)答案: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进而血浆渗透压升高,
吸收水增多,血容量增加
解析: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进而血浆渗透压升高,吸收
水增多,血容量增加。
(3)答案:高血压模型鼠;对丙组小鼠按40mg/kg用含卡托普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
检测与比较;小鼠血压、AI含量、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源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目
- 胆矾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
- 标准化工程师考试分章节练习
- 廉洁文化展外宣稿
- 联通机顶盒遥控器的用法
- 包装码垛自动化生产线是一条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多个部分组成如
- 做账实操-饲料厂全盘会计处理的实例
- 瑜伽馆装修合同范本
-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基础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
- T-CEPPC 18-2024 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指南
- XX化工企业停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评价文创作品》教学设计
- 急诊科护理创新管理
- 临边防护安全培训课件
- 专题04-完形填空2023年高考英语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八省专用)-(原卷版)
- 物理治疗学(人卫三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