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克、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A.73.4克 B.70.4克 C.66.6克 D.无法计算2.将两物体分别挂在两弹簧测力计下,示数分别为5N和4N,如果让两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和2N,则这两个物体必定有相同的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3.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4.下列事实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B.书包背带做得宽大而厚实C.用细线来分割皮蛋 D.将铁路轨道铺设在枕木上5.以下装置和物品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 B.C. D.6.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A.瓦特 B.牛顿 C.焦耳 D.开尔文7.图1中力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如图2)。此过程滑轮组()A.总功率为 B.额外功为C.额外功为 D.机械效率为8.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9.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10.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D.压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11.国产大型客机C919能够成功腾空而起的秘密在于机翼,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则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B.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D.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12.关于做功、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C.用力推物体推不动,推力做了功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功越多二、填空题13.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________;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4.如图为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世界最大的观光潜水器“寰岛蛟龙1”号。该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40m,空载时质量为24t,总长7.9m、总宽3.6m、总高4.4m,配备有供电系统、浮力调节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及导航控制系统等。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10N/kg)(1)潜水器潜入水面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浮力________,海水对它的压强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该潜水器在水面下40m处、面积为1cm2的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有多大_______?(3)该潜水器空载浮在海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______?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多大_______?(4)潜水器返回母船时,利用母船艉部起吊装置将潜水器缓缓吊上母船甲板。若潜水器在海面上被吊起的过程中,起吊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潜水器匀速竖直上升速度为0.2m/s,则起吊装置在1min内的总功为多少________?起吊装置的功率为多大_______?(设起吊过程中潜水器空载)。15.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运动员踢足球时,会感到脚也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16.红星中学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国旗的重力,旗杆末端的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7.(8分)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物质实验序号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1591.80210181.80315271.80乙4540.8051080.80615120.80(1)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2)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分析下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18.(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是否相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水和煤油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完成下列问题:(1)取相同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2)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支温度计所测的液体的初温度t1,为使两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分别预先设定好两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3)点燃酒精灯,分别同时给两液体加热,同时用秒表记下加热的开始时间。加热时用搅拌器缓慢的搅拌。(4)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______,停止加热,同时______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种液体做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19.(8分)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宁先提出了如下的猜想;猜想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B: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C: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猜想D:浮力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宁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分析实验①④,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N.(2)分析实验①③④,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或“无”)关.(3)分析实验①②③,可以验证猜想_____(选填“A”、“B”、“C”或“D”)正确.(4)分析实验①④⑤说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此处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5)为了验证猜想D,小宁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圆锥体和实心正方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这个结论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6)小宁利用上述的器材测量一块合金的密度,他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的重力G;②使合金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则合金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G、F、表示).四、作图题20.(8分)如图,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__________)21.(8分)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到浮力的示意图。(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一个质量为0.9k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放在圆筒形的容器的底部,容器的底部水平.(g=10N/kg)求:(1)物块A的重力.(2)物块A的密度.(3)物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缓慢向容器内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物块稳定时,物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23.(12分)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丝,质量为89千克,不用尺子量,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ρ铜=8.9×103kg/m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

根据题意,右边=m物+m游码,左边=m砝码=70g;左边=右边;即:m物+m游码=m砝码=70g;则:m物=m砝码—m游码=70g—3.4g=66.6g故ABD错误,C正确.2、C【解析】

根据称重法F浮=G-F拉可知,两物体浸没在水时所受的浮力F浮1=G1-F拉1=5N-3N=2N,F浮2=G2-F拉2=4N-2N=2N,两物体浸没在水时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浮1=F浮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因为它们是浸没在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相同,所以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将两物体分别挂在两弹簧测力计下,示数分别为5N和4N,说明两物体的重力不同,由G=mg可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两个物体的密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B【解析】

先分析A受力情况,得出B对A的摩擦力大小,在对B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地面对B的摩擦力.【详解】A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所以f1=F=2N,故A错误;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产生向右的静摩擦力,同时B也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B同时受向右的拉力F=2N,二力平衡,B处于静止状态,故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4、C【解析】

A.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B.书包背带做得宽大而厚实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错;C.用细线来分割皮蛋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正确;D.将铁路轨道铺设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5、D【解析】

几个底部相通、上部开口或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锅炉水位计、茶壶、U型反水弯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而消毒液喷壶利用的是水位高低产生压力差,压力使水喷出来;故D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

A.瓦特(W)是功率的单位,故A正确;B.牛顿(N)是力的单位,故B错误;C.焦耳(J)是功、能量或热量的单位,故C错误;D.开尔文是温度的单位,故D错误。7、C【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在图1中,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即F1=f;在图2中,同一物体在同一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仍为f=F1。A.由于滑轮组中有3段绳子拉着物体,即s′=3s,此滑轮组的总功为W总=F2×3s=3F2s故A错误;BC.此滑轮组的有用功W有用=fs=F1s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3F2s-F1s故B错误,C正确;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故选C。8、C【解析】A.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所以v1>v2,故A错误.B.同一物体重力相等,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在同一水平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0-6s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又因为F1=F2,根据W=Fs可得,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故C正确.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时间相同,由可得,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故D错误.答案为C.9、B【解析】

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先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原来的运动状态,进而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接着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得出结论或现象,所以该题的解释为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答案B符合题意。10、D【解析】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2)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详解】A、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如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其压力与重力无关,故A错误;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不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故C错误;D、压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D正确;故选D.11、B【解析】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故选B。12、A【解析】

A.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表示做功的快慢。故A正确。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B错误。C.用力推物体推不动,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推力不做功。故C错误。D.功是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是由力和距离两个因素决定的,所以力越大,做功不一定越多。故D错误。二、填空题13、连通器增大【解析】

[1]当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连通,形成连通器;船闸就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2]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4、不变变大40N2.4×105N3.6×106J6×104W【解析】

第一空.下潜过程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由可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第二空.下潜过程中深度不断增加,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压强增大;第三空.水面下40m处受到的压强为:压力为:;第四空.因为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为:;第五空.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第六空.有用功为:因为则总功为:;第七空.起吊装置的功率为:。15、运动状态相互的【解析】

第一空.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时,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二空.运动员踢足球时,会感到脚也痛,说明踢球的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等于动力方向【解析】

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时不省力,拉力等于国旗的重力,使用时改变拉力的方向.三、实验题17、同种物质地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解析】

(1)通过观察分析表中数据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发现不论是甲物质还是乙物质,在取不同的体积时,测得的质量都会随之发生同倍数的改变,从而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故可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3)比较实验1、2、3或4、5、6,可知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比较实验1、2、3和4、5、6,可知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故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的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18、质量t2记下加热结束时间【解析】

(1)[1]因实验是为了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是否相同”,所以要控制质量相同。(4)[2]为了保证液体升高的温度相等,已经预设好了加热过程中将液体加热到t2。[3]计算某个过程经历的时间时,应该是记录过程中的末时刻减去初时刻(一般为0)。所以,为了计算加热过程用的时间,应该是记下加热结束时间(时刻),再进行计算。19、1.4N无C控制变量法错误【解析】

[1]分析实验①④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分析实验①③④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分析实验①②③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此可知,猜想C是正确的;[4]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控制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此处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5]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必须保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