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制学校2024年八下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底面积为S1和S2的两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现在将质量相等的甲、乙实心小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液体不溢出).已知两小球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以下条件中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的是()A.S1<S2ρ甲=ρ乙 B.S1=S2ρ甲<ρ乙C.S1=S2ρ甲=ρ乙 D.S1>S2ρ甲>ρ乙2.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h1等于10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为0.8×103g/cm3 B.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C.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8×104pa D.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N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A.正确B.错误4.下列工具中,不是利用浮力工作的是A.轮船 B.电动车 C.密度计 D.热气球5.下列有关物体浮沉的实例,分析合理的是()A.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C.乒兵球从水中上浮至水面上的过程,所受浮力不变D.橡皮泥捏成瓢状后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自身重力改变6.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工人用200N的拉力F在1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物体没有露出水面,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露出水面前,工人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率为40W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20NC.物体的体积为8×10-3m3D.物体露出水面后,此滑轮组提升该物体的机械效率将小于80%7.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一一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标准大气压的值为B.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较低,因为那里的大气压较大C.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大气压是由大气的重力产生的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可见它不受重力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不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可见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力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二、多选题9.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F甲F乙10.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至箭靶。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B.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C.箭由于受到惯性作用,离开弓弦后仍能继续飞行D.在空中飞行的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三、填空题11.重为0.6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N,甲的密度____乙的密度(选填“>”、“<”或“=”).12.如图所示,一艘驶入港口的货轮,卸下8106kg的货物后,轮船所受的浮力改变了______N,轮船的“排水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在竖直木板上固定橡皮筋的上端,当在橡皮筋下端挂一重为6N的重物时橡皮筋下端伸长至E点。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同时向下拉橡皮筋,使其下端再次伸长支E点,这时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N和3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N,两次都将橡皮筋下端拉升至同一点E目的是保证力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同。14.如图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m2、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A的密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液体的密度,若A的密度为0.5×103kg/m3,体积为4×10﹣4m3则A的质量为_______kg。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kg/m3。15.由表可知,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Q为________焦;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同时加热,水升温比煤油____(选填“快"或“慢”);1千克铜温度升高20℃,它的比热容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比热容:焦/(千克•℃)煤油铝水铜16.小明先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但没推动,此时的摩擦力__________20N(大于/等于/小于).用3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小明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该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____30N(大于/等于/小于).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___)1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了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19.(10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2)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中,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5物距μ/(cm)302015105像距v/(cm)15203040/①第3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②第5次实验光屏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③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____次数据是编造的.④在第1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向小丽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小丽视力的缺陷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4)下列是小明实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A.发现无论怎样移动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镜选择的焦距太小了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实验时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则光屏上所成实像将被遮挡一部分D.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像大小没有变化但是变暗一些五、计算题20.(6分)有一个石块重25N,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g取10N/kg,求:(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2)石块的密度;(3)它浸没在酒精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酒精密度为0.8×103kg/m3)21.(6分)如图所示,光滑的弧形轨道竖立固定于水平面,一个小球由A点以速度vA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整个过程小球的能量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

A.当两个容器的底面积S1<S2时,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根据柱形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可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在没有放小球之前,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当ρ甲=ρ乙时,根据ρ=可知,V甲=V乙,又因为小球均浸没在液体中,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相同,根据△h=可知,S1小,则水面升高的高度大,水增加的压强大,即放入后水的压强比酒精的压强大,故A不符合题意;B.当两个容器的底面积S1=S2,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在没有放小球之前,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等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当ρ甲<ρ乙时,根据ρ=可知,V甲>V乙,又因为小球均浸没在液体中,所以甲球排开水的体积较大,根据△h=可知,则水面升高的高度大,水增加的压强大,即放入后水的压强比酒精的压强大,故B不符合题意;C.当S1=S2,ρ甲=ρ乙,与B项同理,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等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当ρ甲=ρ乙时,根据ρ=可知,V甲=V乙,又因为小球均浸没在液体中,所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h=可知,则液面升高的高度相同;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根据△p=ρ液g△h可知,水增加的压强大,即放入后水的压强比酒精的压强大,故C不符合题意;D.当两个容器的底面积S1>S2,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力相等,在没有放小球之前,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球浸没时,要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由于S1大,根据F=pS可知,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较大,则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即:△F水>△F酒,又因为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即△F水=F浮甲,△F酒=F浮乙,所以F浮甲>F浮乙,即:ρ水gV甲>ρ酒精gV乙,又因为ρ水>ρ酒精,所以体积关系可能为:V甲<V乙,或V甲=V乙,或V甲>V乙,小球的质量相同,根据ρ=可知,当V甲<V乙,ρ甲>ρ乙;当V甲=V乙,ρ甲=ρ乙;当V甲>V乙,ρ甲<ρ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1)先根据容器底面积关系和液体质量相等利用p=判断在没有放小球之前,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题意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判断出增加的压力,再结合浮力公式得出两小球的体积关系,进而知道密度关系;(2)先结合选项中两个容器底面积的关系,根据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得出没有放小球之前,水和酒精的高度关系,然后根据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比较液体高度的关系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两球密度关系即可判断出正确的选项.2、B【解析】

AC.根据题意知道,正方体的上表面积是:S=L2=(10cm)2=100cm2=0.01m2,由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N,所以,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是:由p=ρgh知道,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故AC不符合题意;BD.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p下=ρgh2=0.8×103kg/m3×10N/kg×(0.1m+0.1m)=1600Pa,由知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F下=p下S=1600Pa×0.01m2=16N,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F浮=F下-F1=16N-8N=8N,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3、A【解析】

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选A。4、B【解析】

AC.轮船、密度计都是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所以是利用浮力工作,故A、C不符合题意;B.电动车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即不是利用浮力工作,故B符合题意;D.当热气球升空时,热气球里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即利用浮力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

A.气球向上飞,说明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潜水艇体积固定,故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故B符合题意;C.乒兵球从水中上浮至水面上的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故所受浮力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橡皮泥捏成瓢状后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自身重力不变,通过改变形状增大排水体积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

A.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s/t=4m/10s=0.4m/s,拉力的功率:P=Fv=200N×0.4m/s=80W,故A错;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F浮)h/Fs=(G−F浮)h/F×2h=G−F浮/2F=400N−F浮/2×200N=80%,解得:F浮=80N,故B错;C.由F浮=ρ水V排g得物体的体积:V=V排=F浮/ρ水g=80N/1×103kg/m3×10N/kg=8×10-3m3,故C正确;D.物体露出水面后,没有了浮力,相当于增加了提升物体的重,增大了有用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变大,此滑轮组提升该物体的机械效率将大于80%,故D错.7、B【解析】

A.1标准大气压的值为,A正确,不符合题意;B.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较低,因为那里的大气压较小,B错误,符合题意;C.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气压是因为大气的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A.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斜坡上的汽车向下滑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上;故C错误;D.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越大,故D正确。二、多选题9、BC【解析】

AB.因为甲球漂浮,所以ρ甲>ρ球,因为乙球悬浮,所以ρ乙=ρ球,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故B正确,A错误。CD.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故C正确,D错误。10、AB【解析】

A.箭受到弓弦施加的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拉开弓弦,弓弦发生弹性形变,具备弹性势能,松开弓弦,恢复原状,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使箭飞出去,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本身具备的一种物理属性,不能说是惯性作用;箭是由于本身具有惯性,离开弓弦后仍能继续飞行,故C错误;D.在空中飞行的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B。三、填空题11、0.6<【解析】

根据浮沉条件,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根据浮沉条件知,悬浮时,鸡蛋的密度等于甲液体的密度;漂浮时,鸡蛋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12、8×107不变【解析】

[1]轮船漂浮在水上,由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受到水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轮船所受浮力变化量等于自身重力变化量,为[2]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于轮船满载时排开液体的重量等于自身总重量,故轮船的“排水量”保持不变。13、6作用效果【解析】

[1][2]由合力的定义可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两个力相同,则这个力就可以认为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小球对橡皮筋的拉力为F=6N,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拉力的作用效果与小球对橡皮筋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大小也为6N。两次都将橡皮筋下端拉升至同一点E目的是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4、小于0.20.9×103kg/m3【解析】

[1]已知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即因为,所以或直接根据浮沉条件也可知,漂浮时A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2]根据可得,A的质量为[3]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根据得增大的压力为增大的压力即物体A液面以上部分排开液体的重,等于浸没时排开液体的重与A的重之差,即解得【点睛】第三问是个难点,关键是理解物体A被压入液体中时,液面上的部分排开液体的重即为增大的压力,即浸没时排开液体的重与物体A的重之差为增大的压力,列出关系式即可求解。15、慢不变【解析】

[1]由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J/(kg•℃),则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Q=cm△t=J/(kg•℃)×1kg×10℃=J;[2]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由Q=cm△t得△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升高的温度低,即水升温比煤油慢;[3]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1千克铜温度升高20℃,它的比热容将不变。16、等于30小于【解析】

第一空.桌子受到水平方向的大小为20N的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桌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和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摩擦力为20N;第二空.用3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桌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水平方向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推力是30N,滑动摩擦力是30N;第三空.若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30N。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解析】

根据杠杆原理分析出杠杆所示动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支点为点O,分别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详解】由图和题意可知,O为支点,水对浮标的向上作用力为动力,入水口对B端的向上作用力为阻力;入水口处的水对塞子产生竖直向上的压力,所以过杠杆B点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阻力;浮力竖直向上,所以过浮标重心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动力,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如图所示:18、【解析】

由题可知,滑轮组应由3段绳子吊着物体,绕线情况如下图所示.【考点定位】滑轮组的绕线19、10同一高度让像呈在光屏中央放大投影仪不能4凹近视D【解析】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要想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找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得到凸透镜的焦点,然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目的是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判断出物距大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分析,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详解】(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量凸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由图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①由表格可知第3次实验中物距是15cm可知物体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成像情况与此类似.②有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5次实验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像.③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