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统编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_第1页
2024届统编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_第2页
2024届统编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_第3页
2024届统编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_第4页
2024届统编版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一)羁旅思乡诗

解连环・孤雁

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

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②。料因循③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

眼。谁怜旅愁荏苒?谩④长门⑤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

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⑥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

卷。

【注释】①张炎:南宋末年词人,号玉田,宋亡后曾寄居浙江。②写不成书,

只寄得、相思一点: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

“一点”。③因循:迟延。④谩:漫,徒然的意思。⑤长门:汉宫名,汉武帝

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⑥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江空晚”,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

“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

“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

B.“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是孤雁自怜神态的写照。“顾影”,表示深自珍

重。其中一“欲”字,对孤雁犹豫迟疑的神态刻画地惟妙惟肖。

C.“残毡拥雪”,用苏武“武卧啮雪,与旃(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的

典故,表现孤雁怕耽误为在北方苦寒之地的故人传达心事。

D.“谁怜”三句,写孤雁旅途之劳顿和思群之愁无人理解,只有自己暗自埋

怨,那优美的古筝曲回响于孤夜,完全不体会羁旅者的孤寂之情。

2.有人评价“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三句,表达了诗人

内心深切的情感,甚为精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通读全诗,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

分析。

同长安君钟山望

王安石

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

残雪离披山根玉,新阳杳霭草含烟。

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

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篇。

注:①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

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本诗写

于此时。长安君,即作者之妹王淑文。钟山,位于南京东郊。②棣华:出自

《诗经•棠棣》,后以“棣华”喻兄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两次变法失败,作者同胞妹一起登山远望,足见其踌躇满志已被绝望

代替。

B.“解装”本义指卸下行装,此处暗指自己的被罢相赋闲,饱含辛苦之后的轻

松。

c.“一望江南”句照应标题并开启下文的写景,“万里”视野开阔,暗含思

乡之情。

D.作者意识到时日无多并担心被疾病击倒,因此希望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再次

光临。

6..作者在尾联中为什么强调自己“惟有爱诗心未已”?请结合全诗简析。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逢入京使》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

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B.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

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8.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二)爱情闺怨诗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②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反旅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秦城:泛指中原之地。秦城

一作“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流沙,其妻苏

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

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

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

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

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

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

一起来,陵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蝶恋花

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睡起夕阳迷醉眼。新愁长向东风

舌L。瘦觉玉肌罗带缓。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望极不来芳信断。音书纵有争

如见。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睡起夕阳迷醉眼”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愁情。

B.“瘦觉玉肌罗带缓”是通过写人瘦衣宽表现主人公深受思念之情的折磨。

C.”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正值早春,亮丽的景物,消减了主人公内心的

烦躁不安。

D.末二句是说,望眼欲穿也收不到来信,其实即使有信也不行,因为见信不如

见面。

4.本词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5.词中“恨极在天涯”是指什么?

6.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

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

的冬衣。

7.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8.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9.概括上片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

10.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三)咏史怀古诗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

说法?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纤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

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纤:旋绕曲折。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作简要分析。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①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金谷涧中。

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绿珠。孙秀要抢夺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就假传圣

旨,要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

5.诗人描绘的金谷园遗址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思?

6.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并

说出它的作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8.“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水殿龙舟: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出游的船,他自己乘坐的称船“龙舟”,

高四层,还有高三层的“水殿”九艘。

9.本诗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两词的用意是什么?

10.诗人对隋炀帝修汴河这一历史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四)咏物言志诗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2.词的下阕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注释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遇》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3.简析本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情感思想的手法。

4.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

古风(其五十九)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

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

“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

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

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

6.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高松

曾巩

高松高于云,众林安可到?

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蠡①。

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盹②。

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

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

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

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煮③。

君求百常④柱,星日此可造。

般匠⑤世有无,方钟野人好。

[注]①蠢(da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②盹(mdo),眼睛昏花不明。③煮

(dao),

覆盖。④百常:言极高。“常”,古代长度单位。⑤般匠:指鲁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扣题写松之高,三四句从声、形、色等多方面描写松,表达赞美之

情。

B.五六句诗人通过写倾听松涛、仰望树冠的视听感受,正面描写松之高大茂

盛。

C.诗歌将高松分别与众木、涧中浮萍、墙角槐树进行对比,以凸显其美好品

质。

D.松树虽为栋梁之才,却无名将赏识;诗人以物喻人,为人才被埋没鸣不平。

8.诗中描写的高松具有哪些美好品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五)送别怀人诗

蝶恋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

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

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合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

别体,因此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B.本词开篇中的“西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

“西风”暗指春天。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

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一分对前

途的迷茫。

D.“人间第一耽离别”一句直接抒情,写出了人间最令人伤心的事莫过于离

别。

2.赏析“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一句的妙处。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送魏万之京

唐代李顽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院。

5.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

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6.“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

达效果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

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

【注】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

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一幅天缀碧云、地铺黄叶、水浮寒烟的秋景

图。

B.“芳草无情”一句把“芳草”拟人化,直接点明了诗人瞩目望乡的“有

情”。

C.“黯乡魂”“追旅思”互文对举,强调主人公漂泊时间之长与乡思离愁之

深。

D.该词上阕侧重写景,借景抒情;下阕则主要用“黯”“思”“愁”直抒胸

臆。

8,“明月楼高休独倚”这句话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9.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10.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六)征战诗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节选)

岑参

轮台①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②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知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③西门伫献捷。

【注释】唐天宝十三年冬,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于轮台率兵征播仙,抗击吐蕃

入侵,岑参作此诗送行。①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市境内。②五花、连钱:指马斑

驳的毛色。③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风在夜晚的景象,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乱”字显示出风

力之猛,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恶劣勾勒了出来,足见行军的艰苦。

B.四、五、六三句写敌人侵犯,封常清出征。敌人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休养生

息以待合适的战机。“汉家大将”出师西征是为了防止敌人侵略。

C.“半夜军行戈相拨”是刻画士兵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摸黑前进的群像;“风头

如刀面如割”是表现全军上下冒凛冽寒风而斗志不减的威武阵容。

D.“幕中草檄砚水凝”诗人巧妙地抓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

傲雪的战斗豪情。

2.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边塞诗的特点是雄浑壮阔。岑参的这首边塞诗的

“奇”和“壮”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具体分析。

白沟行①

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②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穆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濯上③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注释】①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出使辽国,来回经过白沟,有感于现实,写了

这首诗。②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起,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作为

“岁币”,两国岁岁通使。③棘门、7霸上,均为汉时军事地。公元158年,匈

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刘礼分别驻守棘门、满上,视察后,说:“潘

上、棘门军,若儿戏尔,其将固可袭血虏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点题,点出白沟为两国边界;后句写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的

事实。

B.颔联前句写辽国人经常来边境狩猎野兽,暗示了两国通使后民众之间互有往

来。

C.颈联写宋辽边疆万里农田,无险可据;幽燕则桑林密蔽川野,表现了诗人的

担忧。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古今将领的对比以及南北边境地区情况的对

比。

4.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台,耳闻目睹汉营笳鼓声声,喧天动地,气势非凡,

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惊惧之感。

B.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登台远眺汉将军营,蓟城重镇,临台俯望万里

雪原,而尾联则抒发“望”中感受。

C.诗歌尾联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

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格调高昂,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

之气,读来振奋人心。

6.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凉州,也作“梁州”,治所在今天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

地。岑参作此诗时在此地作客。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中两个“月出”不同,首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

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B.诗歌七、八句运用顶针的手法,连用两个“故人”,形成了衔接流畅的音

效,突显朋友多、情谊深。

C.诗歌九、十两句流露出作者面对时光流逝,不愿与朋友相互看着在贫贱中渐

渐老去的伤感。

D.诗歌最后两句从人物神态着笔,不仅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气,也透露出盛唐的

时代脉搏。

8.这首诗的前六句在意象的选择上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长烟落日

孤城闭”“羌馆悠悠霜满地”相似,但在意境却有不同,请赏析二者的不同之

处。

回中①作

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释】①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

之路中的一段。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

来表情达意。

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

以排解的愁绪。

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

己遐想体味。

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

境含蓄深远。

10.《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

“纯净”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七)山水田园诗

归田园四时乐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①密啼晚莺,海石榴②红唯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跑已衰老。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棠梨:是一种野梨,落叶乔木。②海石榴:又名赤丹,茶花的一个品

种。

1.下列对欧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夏天小满节气的田园之美,充满闲适、悠然的乡村野趣。

B.起笔工丽绚烂,描绘出一幅夏风吹拂青草,婆娑绿影掩映茅舍的景象。

C.近处麦田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像小孩那样娇憨可爱。

D.“乞身”也叫作“乞骸骨”,就是请求退隐,使骸骨归葬故乡的意思。

2.鉴赏“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嘴山鸟”。

3.同样是描写田园生活,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敝,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草堂环境,离城郭远,庭园开阔,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

远眺。

B.颔联诗人凭槛远望,远近结合,写出江水碧澄浩荡,树林葱郁花朵盛开的

景象。

C.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反衬,更显繁荣

热闹。

D.全诗八句对仗,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蕴含对大自然春天的热

爱。

5.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诗句“缘情体

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就诗句中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简要分析其妙处。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注释:①储光羲,盛唐诗人,其诗以田园山水诗成就最高,诗风比王维更接近

陶渊明。②菱白的果实像米,可以做饭,古人以它为六谷之一。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种桑种黍,为下文表现田园生活之乐做铺垫。

B.诗人用“菰米饭”待客,用“菊花酒”饮客,足见其真诚热情,又暗示其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

C.他的妻子懂得阿谀奉承客人,小孩也知道讨好客人,殷勤之余多了些市份

气。

D.“清浅”两句倒装,意思是仰看河汉又清又浅,北斗忽高忽低。

7.你从这首诗看出诗人有何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正初奉酬研象州刺史邢群

杜牧①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注】①当时杜牧由京官外放到睦州任刺史。②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③

刀尺:剪刀和尺子,比喻做官后大权在握。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于正月初一,是诗人酬答歙州刺史邢群而写作的,诗题交代了写

作时间和缘由。

B.新州峰峦峻峭,重岩叠嶂,溪水环绕,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汉代严光曾在

这隐居垂钓。

C.诗人希望能在这幽静地方有一方独处的田园,栽种梅花,可以用来寄托自

己有限的人生。

D.这首诗前四句写山水风光,后四句抒发情感。写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景

与情完美结合。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春日即事

耿津①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①耿漳于唐宝应二年(763年)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

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此时。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居住在郊外,种着几亩薄田,过着隐士般的田园生活,日子很是清

贫。

B.颔联以通俗的语言道破人情世故之淡薄:家贫官罢则僮仆怠慢、朋友见疏。

C.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美酒,诗人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

书。

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本诗可谓大异其

趣。

1L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

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八)生活哲理诗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尊前①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②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

离的佳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把”“欲语”从心理和神态上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归期在即主人公内心的

不舍、不忍又不得不离别的痛苦。

B.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

叮咛恳切,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C.“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与“直须”和“始共”相呼应,只有欣赏

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

D.整首词通过记叙、抒情表达了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又从儿女柔

情中提出带有哲理的问题。

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本词的名句,有人评价说这两句

“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请结合全词对此进行理解。

论诗五首

赵翼

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①,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注:①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3.下列对这组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满眼”句以转轮为喻,言世界化育万物,生生不息。

B.“天工”句言天工造化与诗人巧思竞相争新,创造无穷。

C.“预支”两句写再有新意的诗歌,千年后亦或使读者觉得陈旧,体现了诗的

发展特征。

D.“熊鱼”一句借“鱼与熊掌”之典,写出诗人既想把诗歌写好又担心贫穷的

矛盾心理。

4.论诗五首(其三)阐述了哪些道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箴①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

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

《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

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

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

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

能动关系。

6.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秋日偶成

(宋)程颍①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景页,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

律。形,物质。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

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

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

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

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8.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颍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作者在此诗的尾

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

这个道理的。

【甲】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②

杨万里

莫言③下岭便无难,赚得④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②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

区。③莫言:不要说。④赚得:骗得。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亚强的一项是()

A.甲诗整首合看,写小溪是无法被万山阻拦的,只要有一溪存在,就宜让出一

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

B.乙诗用“赚”字幽默风趣地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与“空”字呼

应,为后两句蓄势。

C.甲、乙两首诗都用到了“拦”字,巧妙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万山人的情

感,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

D.两首诗歌作者都从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十分敏锐地发现和领悟了某种

新鲜的人生经验。

10.诗人杨万里在这两首诗中均以“万山”设喻说理,而寓意不同,请分别说

出这两首诗所蕴含的道理。

劝学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①无烟。

人学始知道②,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①元:原本、本来。②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诗前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侧重说明学习的方法,即不断探索获得知识。

B.孟诗强调了学习必须自己去实践,说理非常充分而又平实,使人易于接受。

C.颜诗中“正是男儿读书时”为上句作补充,勉励人们年少要珍惜时间,刻苦

读书。

D.两首《劝学》诗都是劝人学习的,但是体裁不同,孟诗为五言律诗,颜诗为

七言绝句。

12.两首《劝学》诗都阐明了“学习要趁早”的问题,但内容和手法有所不

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九)题画抒怀诗

题许道宁画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骋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骋:唐玄

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

门。⑤斯须:一会儿。

3.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

析。

4.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

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5.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

的气氛?

6.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

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释: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司马弟〃。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

荡,令人浮想联翩。

B.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

半现。

C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

憾。

D.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8.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画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释::①李唐,宋代画家,精于山水画

②脂: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燕,本作“胭后亦泛指红色。

9.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类似的作品还有杜甫的《春夜喜雨》。

B.第一句写作者眼中看到的村落实景错落有致,画面淡雅清新。

C.第三、四句作者慨叹人们只对花鸟感兴趣,对自然山水视而不见。

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抒发出作者内心的种种感慨。

10.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十)酬答唱和诗

酬滕子京同年

[宋]范仲淹

谢家①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疏懒几忘传笔梦②,寂寥仍有负薪忧。

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③竞急流。

如共茂先④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注①谢家:东晋谢安、谢玄家族鼎盛,名人辈出。②传笔梦:南朝梁纪少瑜

曾梦见陆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

思精进之典。③簪轩:形容显贵。④茂先:西晋张华字茂先,以博闻广识著

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题,以“谢家风雅”称颂滕子京,以“散吏”指代诗人自己。

B.第三句婉劝年龄与自己相同的滕子京不要太过疏懒,而应追求文思精进。

C.第四句从诗人自身角度,说明自己处境不佳,寂寞之余,仍有忧心之事。

D.尾联借用张华的典故,将滕子京比作张华,表达了欲与好友同游的愿望。

2.诗歌颈联与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信念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①

[唐]杜牧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②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③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注①写作此诗时杜牧由京官外放到睦州任刺史。②严光:字子陵,东汉隐

士。③刀尺:剪刀和尺子,比喻做官后大权在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于正月初一,是诗人酬答歙州刺史邢群而写作的,诗题交代了写作

时间和缘由。

B.新州峰峦峻峭,重岩叠嶂,溪水环绕,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汉代严光曾在

这隐居垂钓。

C.诗人希望能在这幽静地方有一方独处的田园,栽种梅花,可以用来寄托自己

有限的人生。

D.这首诗前四句写山水风光,后四句抒发情感。写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景与

情完美结合。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①

[唐]刘禹锡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绘斐亶②,水墨两氛氤。

好与陶贞白③,松窗写紫文。

I注】①此诗作于刘禹锡任太子校书时,因父忧家居期间,其友柳宗元(字子厚)

曾寄叠石砚以表慰问。②斐亶:文彩绚丽貌。③陶贞白:陶弘景,字贞白,古

代书法名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砚席”点明二人之间的情谊,“离群”写出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也

是友人寄砚的缘由。

B.中间两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叠石砚声如寒玉、形若叠云,而且纹理绚

烂、氛氤有致。

C.尾联表面写宝砚应赠予陶贞白那样的书法名家,实则是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才

华浅薄的婉拒之语。

D.本诗为丁忧期间所作,有独居的寂寥之感却无浓重的忧伤之词,格调清朗、

画面清丽。

6.友人寄砚以表慰问,诗人对此有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H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8.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2020年全国2海南卷】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0.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十一)投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