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277-2022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_第1页
(高清版)GBT 41277-2022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_第2页
(高清版)GBT 41277-2022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_第3页
(高清版)GBT 41277-2022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_第4页
(高清版)GBT 41277-2022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medicinalplants)newbreedingvarieties2022-03-09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41277—2022前言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内容及依据 25品种试验 36评价要求 47评判规则 48记录资料 4附录A(资料性)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田间观测项目与记载要求 5附录B(资料性)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质量性状观测项目与记载要求 参考文献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1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本文件界定了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评价内容及依据、品种试验、评价要求、评判规则和记录资料等。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的田间鉴评和登记。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植物药medicinalplants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药材。中药材的基原物种中,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药用植物群体。品系strain同一中药材基原物种内,起源于同一祖先,具有特定基因型和表型,成为品种之前的植物群体。中药材品种评价Chinesemedicinematerialsvarietycertification由中药材品种评价机构对品种进行鉴评和登记的过程。经过育种形成,与种内其他品种在一个或数个特征特性上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的品种。引进品种introducedvariety从国外引进,在国内试种成功,并具有优良的性状和利用价值的品种。地方品种localvariety在某一地区长期栽培,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良好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品种。野生植物经过引种驯化,成功栽培,并具有利用价值的群体。2适应性adaptability品种对其栽培地区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的适应能力。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和忍耐能力。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同一生态类型区,在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具备良好代表性的已知品种。丰产性yielding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注: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的百分率和差异显著性表示。品种在地点间和年际间试验中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稳定性表现。注: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占汇总试验点总数的比例进行评价。品质quality中药材品种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以及与加工品质有关的性状。特异性distinctness一个植物品种有一个以上性状明显区别于已知品种。一个植物品种的特性除可预期的自然变异外,群体内个体间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表现一致。一个植物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主要性状保持不变。品种比较试验varietalcomparisontrial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参试品种与对照品种进行的比较试验。为确定中药材品种的适宜栽培区域而进行的多个地点的联合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为评价中药材品种的经济性状和其他特性而进行的较大面积试验。4内容及依据致性、稳定性、抗病虫性和栽培技术等。34.2中药材品种评价依据4.2.1品种或品系的基原、来源、特征特性、生育期和栽培技术,以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调查记载结果和DUS测试结果(有DUS指南品种)为主要依据,并参考申请鉴定或登记时提供的材料。4.2.2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主要依据。4.2.3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以品种评价委员会指定专业检测机构的鉴定、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区域试验田间记载结果为参考。4.2.4品种的药材品质,以指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结果为依据。5品种试验5.1品种比较试验5.1.1品种比较试验应安排在道地产区或主产区进行。5.1.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不少于3次。5.1.3根据中药材种类设定适当试验小区面积。草本试验小区面积为10m²~50m²;藤本和灌木试验小区面积为20m²~100m²;木本试验小区面积为50m²~150m²。全部试验地块四周设1m~2m宽的保护行。5.1.4栽培措施和田间管理与当地大田生产相似。5.1.5一个试验组的同一项田间操作宜在同一天内完成。无法在同一天完成时,同一区组的该项田间操作应在同一天内完成。5.1.6一年生和二年生品种的试验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多年生品种的试验时间不少于3个生产周期。5.1.7对照品种应是已登记(鉴评、认定)的品种,或当地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品种,或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和亲本。5.1.8参试品种应不少于2个(包括对照品种)。5.1.9基本情况、田间观测等所有与试验相关的内容应详细记载。观测项目与记载信息见附录A和附5.1.10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产量结果和品质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5.2区域试验5.2.1应根据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安排3个或3个以上跨地市域(包括道地产区或主产区及拟推广种植区),试验点要有区域代表性。5.2.2其他要求应符合5.1的规定。5.3生产试验5.3.1完成品种比较试验后,可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安排生产试验。5.3.2应符合5.2.1的要求。5.3.3每个试验点的种植面积在500m²~3000m²。46评价要求6.1育成品种6.1.1新品种产量或有效成分应高于对照品种10%以上,并经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产量或有效成分提高显著;或其药材性状、品质、成熟期、抗病抗虫性、抗逆性等一项或多项指标表现突出。6.1.2育种者拥有可满足2hm²播种量的原种种子或种苗。6.1.3有完整的品种选育报告、道地产区或主产区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报告。6.1.4品种命名时应与相同或者相近的植物属或者种中已知品种的名称相区别。6.1.5新品种药材的基原、性状、鉴别和浸出物与含量测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2地方品种6.2.1在当地栽培历史达10年以上的农家品种。6.2.2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2.3现有栽培面积应达到7hm²以上。6.2.4有完整的整理研究报告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报告。6.2.5品种命名时应在种名前冠以主要栽培地区地名。6.3野生驯化品种6.3.1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3.2试种面积应达到7hm²以上。6.3.3有完整的栽培驯化研究报告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报告。6.3.4品种命名时应在种名前冠以原采集地名以区别不同的生态类型。6.4引进品种6.4.1试种面积应达到6hm²以上。6.4.2有完整的引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报告。6.4.3应提供原所在国或组织评审通过的品种证明及相关资料。申请品种为申请品种权的品种或申请新品种保护的品种时,还应提供品种权人授权在中国申请品种鉴定或登记的证明文件。6.4.4品种命名时应采用原有名称,不能另立新名。7评判规则符合第4章的评价内容和依据,完成第5章的试验后,分别达到第6章不同品种的评价要求,则可判定为相应的新品种。8记录资料记录资料应妥善保存以便溯源。记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品种研究报告、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报告和专家评价意见等。5(资料性)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田间观测项目与记载要求A.1基本情况的记载A.1.1试验地概况A.1.2气象资料记载主要包括多年及试验年度的年均温、年降雨量、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最热月均温、最冷月A.1.3播种情况后是否覆盖等。A.1.4移栽定植情况植物学形态特征观察记载需提供彩色照片并对主要特征加以描述,植物学形态特征观察记载项目小区编号品种名称植株形态特征根部形态特征茎秆形态特征叶片形态特征花形态特征种子形态特征果实形态特征6A.3农艺学特征观察记载A.3.1农艺学特征观察记载项目生物学特性观察记载项目见表A.2。小区编号品种名称对环境温度要求对光照要求对水分要求对土壤要求需肥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物候期观察记载项目见表A.3。小区编号品种名称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生长期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结实期种子成熟期生育天数注:物候期以(日/月)标注。A.3.1.3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测定记载项目见表A.4。表A.4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种子质量测定记载表品种名称种子形态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纯度种子含水量种子千粒重(或百粒重)7表A.5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种苗质量测定记载表品种名称外观形态特征苗龄苗高地径叶片数根系状况整齐度整体感(长势、新鲜程度、茎叶色泽)分枝数表A.6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种球(茎、根)质量测定记载表品种名称外观形态直径饱满度整齐度整体感(长势、新鲜程度、茎叶色泽)A.3.1.6植株田间生长植株田间生长记载项目见表A.7。表A.7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植株田间生长记载表品种名称田间种植密度生长势整齐度采收期熟性单株产量群体产量丰产性稳产性8A.3.2农艺学特征观察记载项目说明A.3.2.1需肥特性中药材品种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情况。A.3.2.2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干物质积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机体在60℃~90℃恒温下充分干燥,干物质的变化量。分配规律:用干重比表示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干重比的计算公式见式(A.1)。式中:a——干重比;m;——某器官某时期的干重,单位为克(g);m:——某时期干物质总重,单位为克(g)。A.3.2.3出苗期50%的幼苗出土后为出苗期。A.3.2.4生长期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A.3.2.5现蕾期50%的植株有花蕾出现为现蕾期。A.3.2.6始花期20%的植株开花为始花期。A.3.2.7盛花期80%的植株开花为盛花期。A.3.2.8结实期50%的植株结实为结实期。A.3.2.9种子成熟期60%的植株种子成熟为种子成熟期。A.3.2.10生育期中药材品种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期,以所需的日数表示。A.3.2.11种子净度种子的清洁干净程度。用种子批或供检样品中净种子的重量占试验样品各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重量总和的百分比表示。9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粒数达到高峰时的发芽总数占供测种子粒数的百分率为种子发芽势。A.3.2.13种子纯度种子特征特性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按规定程序把种子样品烘干所失去的重量占供检样品原始重的百分率。A.3.2.15种子千粒(百粒)重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称其重量,计算其1000(或100)粒种子的重量,并换算成国家种子质量标准水分条件下的重量,称为千粒(百粒)重,以克(g)为单位。通过种子繁殖而得的种苗。由田间健康母本苗分株而得的种苗。A.3.2.18扦插苗由健康母本苗生产的插穗,经过扦插生根后所得到的种苗。A.3.2.19嫁接苗使用健康母本苗生产的接穗,通过嫁接技术生产而得到的具完整根、茎、叶的植株体。A.3.2.20组培苗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具完整根、茎、叶的幼小植株体。种苗植株在离根、茎结合部最近一节的中间处的最大直径,主要针对实生苗、分株苗、扦插苗和组培苗。育苗的天数或年限,以天或年来表示。种苗上着生的有效叶片数量。根系的生长状况,包括根系的长度,匀称、完整和发达程度,色泽及形态,变异或缺损等情况。种苗地径粗度和苗高度的一致性程度或种球(茎、根)围径大小的一致程度。A.3.2.26田间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内各样方内植株个体的数量平均值。药用植物的药用部分采收的年限及时期。单个个体药用部位的收获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群体的药用部位的收获量。A.4抗性观察记载在自然干旱季节测定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能。采用目测打分法,分级及评分标准见表A.8。表A.8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抗旱性分级表等级评分评分标准1强2较强3中等4较弱51弱连续降水造成田间积水时植株存活率可作为试验品种耐涝性的评价指标。分级及评分标准见表A.9。表A.9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耐涝性分级表等级评分评分标准(存活率/%)18~926~775~9034~550~74430~4951A.4.3抗病性病害发生较严重的季节试验品种病害发生情况。采用目测打分法,分级及评分标准见表A.10。表A.10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抗病性分级表等级评分评分标准1高抗2中抗3低感4中感51高感A.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