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8分)1.(4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名顶级选手参加了世界无人机锦标赛。 B.这部电影讲述了七个不同叙事角度的故事,七种风格的电影美学形态。 C.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使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量不足。 D.世界级城市群的兴起是因为形成了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而产生的。2.(4分)下列说法儿有误的一项是()A.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拥有文人雅士笔下的那种历经风霜依旧顽强的意志品质,象征高雅傲霜的意义。 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C.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真实的故事寓意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其他事物。 D.《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牛郎织女》的传说与七夕有关。二、文言文阅读(56分)3.(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B.沿溯阻绝顺流而下C.清荣峻茂茂盛D.属引凄异延长(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间千二百里其如土石何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则素湍绿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故渔者歌曰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四季景象,未按时序来写,而是借文脉之势B.作者描绘三峡沉静优美的春冬景象时,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C.本文写景语言精确凝练,如“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D.本文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4.(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吏不得为奸,遂野田日辟,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请之中书省①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注释】①视事:办公。(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3)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析方克勤是如何做到“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答出两点即可)5.(12分)诗词鉴赏。[甲]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乙]四时读书乐•其一(宋)翁森山光照槛①水绕廊,舞雩②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注]①槛:栏杆。②舞雩yú:古代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1)乙诗通过山光、春风、好鸟、等景致,渲染了一种的氛围。(2)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3)这两首诗都在谈读书,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6.(10分)根据原文默写。(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2)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5)《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7.(12分)阅读回答问题。(1)《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的真实情况,被誉为“”。(2)《红星照耀中国》文中,“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三、现代文阅读(26分)8.(5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从不同年龄段来看,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从不同近视程度来看,近视的孩子中有10%是高度近视,也就是说中高度近视的比例近50%;从不同的区域来看,北高南低’。同时,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距,比农村高出8个百分点,但是(2021年9月20日《新华网》)材料二:“双减”之后,孩子的课余生活怎么度过变得尤其重要,朝阳区的学校纷纷推出精彩的课后服务。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由学校的任课老师开发了“慧玩”系列课程,涵盖音乐、绘画、科创等多种类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慧”唱课程为音乐类的课程,包含“童声合唱”“经纶天使合唱团”“童心飞扬”“百灵之声”“管乐团”五个音乐类社团,包括“华之韵”“艺术创想”“创意美术”“趣味绘画”“美术大师”五门课程,各有侧重。“慧”创课程为科技创新类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2021年9月22日《新华网》)(1)下列内容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A.材料一显示2020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令人堪忧。农村的近视情况比城市的近视情况要好一些。B.材料二“双减”之后,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材料一使用大量数字,语言准确。D.材料二“慧”唱课程、“慧”画课程、“慧”创课程,以“慧”串联,别具匠心。(2)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双减”后对你的视力有何影响?9.(21分)阅读回答问题。掌上一棵树刘月新大凡古树,多藏于深山老林,人迹罕到之处,吸山谷之灵气,纳万物之精华。站在我面前的这树,则挺立于古黄河南岸冀鲁平原上,不隐不藏这是棵果树。银杏是果树,也长寿,但必须雌雄株同存。眼前的她可不那么多情,自己授粉,自己结果是古树,又不同于一般古树,那么她的生长地,在七八千年前,是一片茫茫浅海。随着大自然几度沧桑变迁,一条奔腾咆哮的大河——黄河,夹带大量泥沙,流经此地入海,渐渐淤积成陆地。黄河在入海口平原上左突右冲,人们就跟水斗,就诞生了大禹治水的壮举。大禹在黄河下游挖河疏浚黄河水,总觉得它不像扇面,更像摊开在平原上的一只巨掌——黄河肥沃的淤泥为肉,为骨,为血管,呈手掌内沿弧线将九河串通连接,使得这片平原古树就是站在这巨掌上的一棵神树。说她是神树,一点都不为过。经历世代风雨雪霜能岿然不动,说明她自有不凡的脾性。她耐干旱,耐盐碱,是特具生存本领的皮实树。此地少雨,又是海侵区,把根扎下去,喝也不是,对她真是一种生死考验,尽管她结出的果像糖一样甜。还有,一到春秋,刮起白毛风来可真叫长驱直入。她此树懂佛。眼前的她树皮皴裂,疙疙瘩瘩,树干粗大但中空,长成一棵同样粗大的柳树槐树,只需百八十年。这棵树深谙慢生活的哲理,快长疯长不如扎扎实实一路前行。于是,她把树干长成了铁——铁的颜色,铁的密度;把自己长成了一道风景。她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然而,她又确确实实是棵母亲树——开花,成荫,规律又秩序,独立又顽强。她又极谦虚。一般的花草树木,在早春就竞相吐芳添翠。此时的她却像睡着了一般,光秃秃的干,悄不声地站立在春天的喧嚣里,不到芒种绝不开花。如果不走近细看(苞芽)都不易被发现。就是这么一棵朴实无华的树,竟学了“南橘北枳”的一套本领。本地生存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但她觉得踏实(不用太远,就在这树的边缘地带百里开外),她竟然闹情绪,要么不开花,要么干脆死去。都说狗不嫌家贫,孩不嫌娘丑,像极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众生。艰苦的环境,朴实的众生与这树世代相伴。她并不孤独。不知何时起,在她周围,又像众星捧月。老树带幼树,为众生奉上粒粒甜蜜,这果不仅甘甜,还极有营养,她身上就有18种,人称长寿果。这种果生也吃,晒干碾成粉跟糠掺在一起当干粮。在树走过的岁月里,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但这方土地上,有了她和她的子孙做庇护,还救了来此地逃荒的数多外地人。这树有灵性,懂得感恩。这棵树的子孙,就是鲁北冀南平原上的金丝小枣树。如果你来,她站在古黄河南岸,远远的就接迎着你。(有删改)(1)知内容:阅读第①到③段,“站”在我面前的这棵树有什么特别之处?(2)明内涵: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第⑤段“是古树,又不同于一般古树,那么(3)品妙语:赏析句子。①经历世代风雨雪霜能岿然不动,说明她自有不凡的脾性。她耐干旱,耐盐碱,是特具生存本领的皮实树。(从词语的角度赏析)②如果让她去到一个新环境生活(不用太远,就在这树的边缘地带百里开外),她竟然闹情绪,要么不开花,要么干脆死去。都说狗不嫌家贫,孩不嫌娘丑,像极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众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4)悟题旨:结合全文内容,你如何理解题目“掌上一棵树”的含义?(5)披情境:台湾著名作家席慕蓉的《一棵开花树》这样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你的精神家园里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结合“一棵树,一朵花,一粒沙,一滴水……”写一下你的遐想。四、写作(60分)10.(60分)作文。人生最大的进步就是不断突破自己。亚运赛场,中国健儿超越自我;疫情期间,嫦娥奔月,蛟龙潜入深海突破自我,我们才能在黑夜中看到繁星璀璨;突破自我写作要求:1.自拟标题;2.不少于600字;3.卷面整洁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8分)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解答】A.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表现了七种风格的电影美学形态。C.有误,缺少主语,使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量不足。D.有误,句式杂糅。故选:A。【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2.【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ABD.正确。C.有误,寓言用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故选:C。【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二、文言文阅读(56分)3.【分析】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上行的道路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CD.正确。B.有误,句意:下行。溯,逆流而上。故选:B。(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这/表反问语气;B.认为/用;C.就/如果;D.……的人/……的人。故选:D。(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正误的判断。ACD.正确。B.有误,作者描绘三峡沉静优美的春冬景象时,没有运用正侧面描写结合。故选:B。答案:(1)B(2)D(3)B【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4.【分析】参考译文: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特此被授予济宁知府的官位。恰逢此时开始(皇帝)下诏号召百姓开垦荒地,过三年后就要开始交税。然而当地官吏征收税率不等到三年的期限(就要征税),百姓都说(皇帝)的诏旨不可信,于是就弃田离去,田地又再次荒废。方克勤就与百姓互相约好,交税的事情一定按期限(三年后)交纳。区分田地为九等,以差等的田地征收税率,官吏不得耍奸。于是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辟,百姓的粮食日渐充足。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学文化的风尚。在十分炎热的时节里,守城将领督使百姓修筑城池,方克勤说:“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怎么能再被这种劳役困住呢?”就写信到中书省去为百姓请命,得到停止服役的意见。老百姓都称赞他。(方克勤)在这里做事三年,人丁兴旺了几倍多,整个县郡都丰衣足食。【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句意为:又设立学堂几百个,兴起教学文化的风尚,可以断句为: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字词:暇;奈何。“民方耕耘不暇,没有空闲?(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建学校。根据“盛夏。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请之中书省,可以判断出:他体恤百姓。答案:(1)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2)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3)示例:①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按照田地等级征税;【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分析】《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翁森《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翁森《四时读书乐》表现的是春天读书的优美情趣,春风送香,落花,在这美好的春光里。(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半亩方塘一鉴开”,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也就是镜子,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去不留”。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读书之乐乐何如,它好比长满窗前的绿草。运用比喻,读书可以让人变得高雅。(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却寓意深刻,可以做广泛的理解,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就得认真读书。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以开明宽阔的胸襟、鲜活的知识,方能才思不断。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翁森《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是劝学、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全诗以四季的景色衬托读书之乐,只要读出趣味来。寒来暑往,一年四季,湖光山色;夏天、绿意盈窗,明月霜天;冬日,梅花傲雪,围炉而读,情景交融。答案:(1)落花优美宁静(2)甲诗把半亩大的方塘比作一面镜子,天空的光彩和云的影子倒映在池塘水中,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读书的重要性,放眼望去,富有美感。(3)甲诗以方塘作比喻,我们要认真读书,才能达到新境界,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译文:观书有感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四时读书乐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乘凉归来的人们,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重点字:薇)(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常识。(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2)《红星照耀中国》文中,“他惊奇地发现,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延安。答案:(1)埃德加•斯诺纪实共产党和红军(2)延安【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三、现代文阅读(26分)8.【分析】本题是关于“视力”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第二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1)A.有误,结合材料中“但是。BCD.正确。故选:A。(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答案:(1)A(2)“双减”之后,我们的作业少了,有更多的时间从教室走向操场,沐浴更多的阳光,我们很高兴。【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9.【分析】文章主要写古树,她不隐不藏,绅士的很;她可不那么多情,自己开花,自己授粉,自己结果,少了那些缠绵与麻烦。一方面写出了冀鲁平原博大深厚的土壤的孕育着唐枣树;一方面写出了冀鲁平原上生长着如唐枣树一样朴实无华、懂得感恩、无私奉献的人。【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站在我面前的这树,则挺立于古黄河南岸冀鲁平原上,绅士的很”可以概括出:不隐不藏;结合“银杏是果树,但必须雌雄株同存,自己开花,自己结果,自己开花,自己结果。(2)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是古树,那么。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也是一棵母亲树,她到底是棵什么样的树呢”采用用问句的形式,引发思考。(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①“岿然不动”原意是“像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经历世代风雨雪霜能岿然不动”说明了唐枣树非常的坚贞、固守家园的情怀。②从“她竟然闹情绪,要么不开花,要么干脆死去,孩不嫌娘丑;“都说狗不嫌家贫,她这种固守家园的倔强脾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扎实生长的特点。(4)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结合“这树有灵性。这棵树的子孙,可知“掌上一棵树”中“掌”是冀鲁平原,一方面写出了冀鲁平原博大深厚的土壤的孕育着唐枣树、懂得感恩。(5)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此题是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一粒沙:沙滩上的一粒沙,枕着波涛,伴人们沙滩嬉戏,活在自己的精彩。答案:(1)不隐不藏,绅士的很,自己开花,自己结果。(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也是一棵母亲树,展开对唐枣树的思想内涵的发掘。(3)①“岿然不动”原意是“像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赞美了唐枣树热爱家乡。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扎实生长的特点。(4)“掌上一棵树”中“掌”是冀鲁平原,“树”是唐枣树;一方面写出了冀鲁平原上生长着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