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甲辰龙年,是中华民族的生肖年。“龙”这一图腾,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承续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龙”自何来,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进与流布历程若何,所代表的中华文化象征为何,在新一轮生肖龙年,似乎又有了重新说道的理由。《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游天地,主司雨水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考古发现,中国农作物的栽培有长达万年的历史。在人类力量幼弱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敏锐地观测到雨水来自东南亚的季风。为了农业的丰收与生存的安定,先民们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之象。《说文解字》还做了如下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上可见,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多见龙与雨水的记载。在传世文献中,龙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一记载。上古太昊伏羲属于春天之神,号称“春皇”,也是上古历法的开创者。八卦最先可能是用来测度天时的历法。乾卦六爻也被称为“六龙历”,即“时乘六龙以御天”。六爻历中初九“潜龙勿用”象征阳气在下,龙角尚未出东方地平线;九二“见龙在田”表示龙星已经显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阳光温暖,文德光耀;九五“飞龙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节,人事也达到最好的状态。在神话历史化的汉、魏时期,龙与上古部落国家首领密切关联。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上古人文先祖,无不与龙有着切近的联系:有的形似,如“伏羲龙状”,黄帝“龙颜有圣德”;有的直接成为龙的传人,如神农母亲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山,而生神农”(《河图稽命征》)。闻一多先生曾论述,龙是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龙的九似形体,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民族信仰的融合,也象征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对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纳。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在“龙”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除汉民族崇龙外,羌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都奉龙为图腾。龙为农业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时也是农业国家的保护神和王权的象征。秦王嬴政号为“祖龙”,《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母亲因野外赤龙所感孕育了刘邦。龙与中国帝王结缘,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为帝王信仰。此后,“真龙天子”也成为神化帝王权威的社会习语。虽然汉代王充等反谶纬迷信的思想家专门在《论衡·龙虚篇》中予以辨析,但社会上的龙神信仰传承不息,连满清都是以黄龙旗作为王朝政治的标志。近百年来,龙依然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源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龙之精神鼓舞军民上下一心,救亡图存。今天,我们更以龙的传人为信念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复兴华夏民族。(摘编自萧放《神行天地意融九州——甲辰说“龙”》,有删改)材料二:据央视新闻,现在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牛津英语词典》也已收录“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是魔力和邪恶的化身,而中国龙则寓意尊贵、力量、活力和吉祥。因此为了体现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本质区别,如今人们常常把中国龙翻译为“Loong”,而不是西方世界里的“Dragon”。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这使得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B.“龙”作为象形字最早出现于殷商甲骨文,作为文献记载对象则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C.汉魏时期,人们已将众多人文先祖与龙密切关联,进而发展衍生出龙的传人这一民族信仰。D.嬴政、刘邦等帝王与龙结缘是龙成为帝王信仰的典型事件,“真龙天子”由此成为社会习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二段引述《管子》《说文解字》等内容可以说明“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B.材料一第四段分别列举了闻一多和费孝通的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性。C.材料二从翻译上区分了“Loong”和“Dragon”,突出中国龙的文化寓意,与材料一相关内容吻合。D.材料一引述丰富有力,材料二陈述简明清晰,二者互相印证补充,充分彰显了龙之精神的文化自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辰龙年既是生肖纪年,也是干支纪年,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B.“亢龙有悔”是乾卦六爻“上九”卦辞,指事物发展到极致,容易走向反面,应当警惕。C.龙作为虚拟生物从古到今均被人们质疑过,但并未因此影响到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D.《牛津英语词典》用“Loong”取代了“Dragon”,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的认可。【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强加因果,“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并未直接“使得”龙成为生存保护神。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二者互相印证补充”错误,材料一是对“龙”文化的多角度阐述,材料二是对东西方“龙”概念的对比,二者不存在互相印证补充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常识错误,干支纪年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排序,没有“乙辰、丁辰”等纪年;C.“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夸大其实,是部分民族;D.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说“现在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牛津英语词典》也已收录‘中国龙’”,“Loong”并未取代“Dragon”;“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的认可”于文无据。故选B。(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何谓“蜀道”?蜀道有狭义、广义之分。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指从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交通网络,号称“北五南三”,包括秦岭段的故道、褒斜道、榄骆道、子午道与阴平道,大巴山、汉中盆地的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此外,峡江古道、川滇古道、川黔古道、川藏古道等都属于广义上的蜀道。蜀道中通行最早的故道,也就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大部分路段是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形成的。褒斜道、榄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经过险江峡谷,秦汉时期,人们在临江的石壁上开凿栈孔,插末为梁,立水为柱,架设桥阁以通行,形成栈道。栈道近水架设,爆发山洪时很容易被冲毁。大约从元代开始,一些路段改为“编道”。“编道”开挖土石,盘山而上,险峻程度较栈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东汉初期,朝廷诏令拓展褒斜道。史志记载,当时采用“火焚水激”的办法,开凿了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通车隧道“石门”。在古代,蜀道对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明清时期,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雍正十二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护送达赖喇嘛归藏,即取道陕川蜀道,过川入藏;清代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期间,多次下诏维护蜀道交通,以保证粮草军饷运输。蜀道也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自陕西宝鸡经甘肃陇山、天水、兰州,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沿连云栈道经陕西汉中、广元进入云南,可连接西南丝绸之路。蜀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蜀道文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朝乐府诗中即有“蜀道难”这一诗题,大多描写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唐宋时期更是留下无数描写蜀道之旅的著名诗文,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陇蜀羁旅诗,白居易的巴地诗,薛能、孙樵、韦庄等的蜀中诗,宋代苏轼父子、黄庭坚、陆游的蜀道诗等。蜀道石刻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汉隶“汉三颂”——甘肃天井山麓的《西狭颂》、陕西灵崖寺的《邮阁颂》、陕西褒谷口的《石门颂》,北魏书法经典《石门铭》以及两宋明清文人的大量石刻题记,都是我国书法史上珍贵的石质标本,反映了从汉隶到魏碑,再到两宋以来楷、行书的演变轨迹。如今,蜀道还是一条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带。蜀地古史传说遗迹、三国文化古迹、古代著名军事关隘如剑门关、白水关、天雄关、阳平关、大散关等,都是现代蜀道保护与文旅开发的重要资源。(摘编自《“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为何如此重要?》,《道中华》2023年8月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意义的蜀道号称“北五南三”包括秦岭段和大巴山、汉中盆地的交通网络。B.王国维认为,故道,即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C.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因为它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D.蜀道石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我国书法史上珍贵的石质标本;地位极其重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从蜀道的交通网络、开凿创建、历史作用、文化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蜀道及隧道的开凿、营建方式。C.文章提到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护送达赖喇嘛归藏,说明蜀道是明清交通要道。D.文章认为蜀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论述了文学、书法、旅游方面的价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A.广义的蜀道除了从长安至成都平原传统意义的路段外,还包括峡江、川滇、川黔、川藏等古道。B.秦岭段中的故道是通行最早的蜀道,大部分路段是商周时期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而形成的。C.栈道因近水架设,很容易被山洪冲毁,所以大约在元代,一些路段改为开挖土石,修建盘山道。D.李白的《蜀道难》,借用南朝乐府诗中的“蜀道难”旧题,描写了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王国维认为”错误。由原文“蜀道中通行最早的故道,也就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大部分路段是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形成的”可知,原文说的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而“故道,即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是作者的观点。C.“因为它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明清时期,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蜀道也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可知,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蜀道石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错误。由原文“蜀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蜀道文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知,“蜀道文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不是“蜀道石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错误,文章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论述。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描写了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错误。由原文“南朝乐府诗中即有‘蜀道难’这一诗题,大多描写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唐宋时期更是留下无数描写蜀道之旅的著名诗文,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可知,描写了旅人的悲伤的是“南朝乐府诗”,李白的《蜀道难》只是描写蜀道之旅,没有描写“旅人的悲伤”。故选D(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究竟是越来越一体化、趋同化,还是更应该注意保存文化的多元性?在文化层面,我认为要有主体意识。如果缺乏主体意识,这个民族的灵魂就没有立足点。我们只有确立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够去跟其他的文化交流、对话,才能够去向别人学习和吸收。正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不坚定,或者不明确,所以对外来文化吸收也就非常盲目。进而对文化走向不明确,所谓的主体意识,其实就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近百年来,我们一方面不停地在批判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削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了解。文化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的价值,而中国文化更多地重视群体的价值,强调个人利益及从群体利益。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生命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认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所谓天地合气。阴阳之气一合,万物就生长,所以天地是生命的根源。而生命是分类的,每一类都有它自己的根源,就是祖先。天地是生之本,祖先是类之本,所以每个个体生命只是价值生命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整体的生命链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个体生命有生有死,但族类生命是要不断延续的。我们常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人的这种生命观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生命观,你做事情一定想到要给后人留有余地,应该给后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是我这一代用完就完了。文化还体现为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比如说,强调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当各个部分集合成一个整体以后,整体里面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跟其他的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我们不能够再把它从整体中还原出来;强调我们思考问题、读书、倾听人讲话时,不要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而是要去体会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精神、含义,因为中国人讲文以载道,所以我们要去发现语言文字里面承载的道理;强调在动态中看待问题,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等。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它确实缺少像西方近代理性主义那样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实证科学思维模式到了20世纪相对论出现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庄子所谓的混沌理论、模糊逻辑的理论,把中国的阴阳、道家的自然、禅宗的修禅这样的概念都用到现代物理学中去了,科学的研究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研究,而是把很多动态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关联进去了。我们现在很多人还留恋科学的、静态的、逻辑的线性思维模式,他们难以明白中国原来那种人文思路。所以说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树立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重新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方式,文化还体现为生活样式、衣食住行的方式,以及信仰习俗等。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生活样式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样式、信仰习俗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对来讲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一种文化,这四个方面两两相生。比如说香港比内地洋化得多,但是他们的传统习惯方面又比我们深刻得多,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了,但是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而在我们内地,“文化大革命”彻底从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两个层面铲除了传统的根子,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要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必须要从这四个层面来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它重新落实到我们的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里面去。(摘编自楼宇烈《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以“仁者自爱”说开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缺乏自尊和自信,将会导致文化主体意识缺乏,文化走向不明确。B.文化主体意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立足点,是与其他的文化交流、对话、学习的基石。C.我们认为个体生命必须在整体的生命链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生命观。D.要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要从价值观念、生活样式的坚守方面着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三个方面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对文化是应该一体化、趋同化还是多元化虽然没有直接作答,但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C.文章以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中国的理论及概念一事来解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就必须认真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B.不同的生命观使得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的价值,而中国文化更多的是重视群体的价值。C.我们要抛弃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的思维方式,学习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D.当前,实证科学思维模式已发生了变化,它把很多动态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关联进去了。【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首先要从价值观念、生活样式的坚守方面着手”错误。由原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它重新落实到我们的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里面去”可知,应是先从生活样式、信仰习俗方面着手。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错误,逻辑上是并列的。C.“来解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错误,文章以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中国的理论及概念一事来解释西方思维模式的变化。D.“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错误,论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我们要抛弃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的思维方式”错误,由原文“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可知,应是要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抛弃。故选C。(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4(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敏锐的创作者总是能不断感知时代的新变化与新趋势,在充分认识生活、全面开掘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匠心和审美创造,创作呼应时代、引领时代的优秀作品,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②以文学凝聚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关键的一条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支撑。有生活基础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共通性,可以让不同接受群体产生共鸣。恩格斯谈文艺,特别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突出的是艺术创作对生活的提炼和凝聚。文学是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感知,是艺术家情感的外化。作家开展创作,需要对社会生活和自我体悟进行凝练与升华。为人民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不同时代,人民对世界的关注不同,文学创作的重心和主题也应有不同的侧重。回顾过往,经过筛选留下的文学精品大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汇聚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为后世提供缅怀或传承的精神力量。③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以“拧成一股绳”。文艺创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影响时代的走向。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少文艺作品,本身就是党的光辉历史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期间,《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街头剧,就是以爱国和抗争主题凝聚人们的愤慨,召唤民众的抗日热情,用简短的文艺创作凝聚起抗日力量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近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收获,是鼓舞激励数代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力量来源,更是当代中国人确立信仰的重要构成。通过文学作品形象化地、创造性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与鲜活生命力,可以鼓舞中国人更广泛地凝聚共识,凸显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拧成一股绳”。④在大格局下关注文学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不仅是现实主义创作关注时代,其他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无法漠视对时代的参与和概括。《三体》塑造了罗辑、汪淼、章北海、云天明等英雄,这些形象超越了以往的道德英雄,他们关注的不再是个体或特定群体的价值,而是人类生存延续的责任,是人类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作品凝聚的是人类文明的价值。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出现突破了“异化”理论的阐释范畴。科技进步让“物”越来越具有“人”的特征。重新认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审视和发展人类已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文明走向等,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要思考的新论题。刘慈欣的小说突破了自我和单纯书写人的叙事追求,关注整体人类与外在的关系,是宏大叙事在新时代的新表现。如果现在的文学创作继续漠视人的整体性和共通性,忽视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联,恐怕就与时代有点“隔”了。(摘编自王瑜《凝聚是文学作品的原生品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江好》等街头剧用简短的文艺创作凝聚起抗日力量,说明文艺创作影响社会发展和时代走向。B.文中的“精气神”是比喻,而“拧成一股绳”则是拟人,这样的表达化抽象为形象,便于读者理解。C.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为创作者指明了为谁创作的方向。D.凸显对祖国、中华民族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为了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能够从正面阐述文学作品应当凝聚共识、人心的道理,也从反面指出漠视文学作品整体性和共通性之弊,论证客观辩证。B.文章第①段简要分析创作者的自身条件和努力方向并提出中心论点,呼应了标题,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论证方向明确。C.文章第②段引用恩格斯的话,阐述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凝聚的道理;而第③④两段都使用了例证法,论证方法多样。D.文章整体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②一④段采用层进式结构,逐层深入地阐述文艺作品如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论证结构明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文学作品凝聚共识、人心的路径是以文学凝聚时代的“精气神”,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关注文学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B.科技的发展进步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促使创作者重新认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新问题,突破自我和单纯书写人的叙事追求。C.时代不同,文学创作的重心和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文学精品全部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跨越时空,为后世提供精神食粮。D.《三体》等优秀作品成功说明,当今时代,不仅现实主义创作,其他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关注时代,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说明文艺创作影响社会发展”错,原文是说“文艺创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B.修辞手法理解错误,文中的“精气神”是拟人,而“拧成一股绳”则是比喻。D.“凸显对祖国、中华民族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为了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错,原文“通过文学作品形象化地、创造性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与鲜活生命力,可以鼓舞中国人更广泛地凝聚共识,凸显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是手段、方式,不是目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D.“②一④段采用层进式结构”错,②一④段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文艺作品如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文学精品全部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错,原文是说“经过筛选留下的文学精品大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C。(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5(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因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那么,人生最终的解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势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会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到了还是一个有情人。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2025年度智能办公大楼绿色物业全面承包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长期借款合同印花税申报期限及延期申报规定3篇
- 物流快递的课程设计
- 2025版企业员工工作环境改善与安全防护协议3篇
- 2025版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合伙协议书3篇
- 2024消防工程验收涉及的争议调解与法律适用合同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2025版集装箱式临时展览中心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4深圳汽车租赁合同书范本(含车辆租赁争议解决)3篇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五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风能发电对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的影响
- 2024年海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10M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电站项目电站的技术设计方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新冀教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ISO∕TR 56004-2019创新管理评估-指南(雷泽佳译-2024)
- 2024年全国房地产估价师之估价原理与方法考试高频题(附答案)
- DL-T5142-201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程
- 2024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