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1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2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3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4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继春秋之后,东周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同时,这一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新课导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

|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标要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战国七雄如何形成的?了解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了解商鞅变法的时空背景,内容和意义,知道改革使秦国强大起来。运用文献资料、视频,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导学提纲1、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诸侯国之间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三次典型战役?2.商鞅变法的背景、支持者、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都江堰修建的地点,修建时间,修建者,主体结构和功能?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有哪些?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互动探究(一):战国七雄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是怎么形成的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在p34地图中圈出七雄的位置。3.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战争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著名战役?研读课本、看视频快速找到答案晋楚燕秦齐韩魏赵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七国形成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避实击虚,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遭齐军埋伏,庞涓被擒,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围魏救赵庞涓孙膑魏齐马陵之战: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相救,魏国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庞涓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便轻敌猛进追到马陵。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减灶计庞涓孙膑魏齐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一带爆发战争。急于求成的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秦将白起采取了佯败诱敌,进而分割包围作战的方针,最终秦军歼灭赵军四十余万,获得战争的胜利。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赵括白起秦公元前262-260年赵军约45万秦军约50万赵材料一、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材料二、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战国时期的战争

思考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

问题思考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时期目的特点影响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会盟称霸兵力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兼并统一国家逐步趋向统一兵力多,时间长,伤亡多

评价:①消极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②积极影响: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战国的历史,就是这七个诸侯国不断进行兼而历史就在长平之战这里开始转折,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秦国势如破竹,统一六国已经指日可待。

——《中国通史·第一卷》并战争、比拼国力的历史兼并战争七雄并争一统中国各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积极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变革,促使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二互动探究(二):商鞅变法研读课本、看视频快速找到答案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影响商鞅变法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普及使得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壮大。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纷纷通过变革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以求富国强兵,使得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材料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战国铁犁战国铁制镰刀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各诸侯国统治者渴望在兼并战争中获胜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渴望获得政治权利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材料一:正是这个地处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蕞(zuÌ)尔(形容比较小的地区)小国,几百年后却打败了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异常发达的六个关东大国。——《中国通史·第二卷》材料二: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资治通鉴》结合材料一、二,找出秦国变法的原因原因:西陲小国,诸侯卑秦孝公继位,图强改革商鞅变法的原因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徙木立信】时间人物背景

1.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商鞅变法的相关信息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军事方面的因素商鞅变法背景、时间、人物县制《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①确立______,由国君派______治理②废除贵族的______特权③改革__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______,禁止私斗政治上官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世袭户籍法度《史记·商君列传》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打击旧贵族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___________②鼓励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_________经济上自由买卖耕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富国“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度量衡奖励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土地。军事上:军功《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史记》:“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鞍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触动旧贵族利益;有利于军事强兵商鞅变法内容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地主、士兵、农民、贵族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商鞅变法给你们造成的影响。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0年后:行法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20年后: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前338年)。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100年后: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130年后: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150年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2000年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商鞅变法之后材料:正是这个地处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蕞(zuÌ)尔(形容比较小的地区)小国,几百年后却打败了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异常发达的关东大国。

——《中国通史·第二卷》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个人命运,而要看改革对国家和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商鞅变法的启示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能害怕挫折和牺牲。诚信是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1、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2、应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三互动探究(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修建者,主体结构和功能?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有哪些?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研读课本、看视频快速找到答案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时间:公元前256年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作用:①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②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③至今仍在使用。鱼嘴: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泯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宝瓶口: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都江堰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都江堰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史记》

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知识小结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都江堰支持者时间BC475—BC221年秦孝公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齐、楚、秦、燕、赵、魏、韩影响时间BC356年措施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公元前256年,战国秦国李冰,地点在成都岷江,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课堂练习1.(2022·广东广州·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战争频繁 B.制度变革 C.学术繁荣 D.国家统一2.(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DD3.(2022年中考真题•株洲)观察《战国形势图》,今天的“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属于当时哪一诸侯国的势力范围()

A.齐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B4.(2022年中考真题•重庆)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