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3月月考生物 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兰州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3月月考生物 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兰州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3月月考生物 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兰州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3月月考生物 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兰州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3月月考生物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一中2023-2024-2学期高二3月月考试题

生物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oo分,考试时间

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都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Ch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繁殖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2.从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发酵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和药物等。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醋酸菌能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合成醋酸

B.无氧条件下利用大肠杆菌发酵大规模生产青霉素

C.腐乳味道鲜美是因为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

D.甜面酱、酱油、豆豉等都是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

3.获取单一的优质菌种并扩大培养是进行发酵工程的前提,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纯培养叙述错误的

是()

A.某一菌种的纯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发酵工程一般用液体培养基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将样液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由单一细胞增殖形成单

一菌落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C.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既能防止杂菌污染培养物,又能防止培养物污染环境

D.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所以培养出来的一定是纯培养物

4.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芽原基细胞发育为芽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5.油炸臭豆腐质地外焦脆、内软嫩,味鲜香微辣,是有名的风味小吃。油炸臭豆腐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

入含乳酸菌、芽抱杆菌、毛霉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发酵时会产生乳酸和CO2

B.豆腐发酵时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菌的生长

C.豆腐在卤汁中发酵时,不会有各种杂菌的繁殖

D.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产物使得该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

6.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IO'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

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将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7.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B-胡萝卜素的三抱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抱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

有B-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小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

菌种及获得隹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线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抱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快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8.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了解某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纸片扩

散法是试验的常用方法,在纸片周围会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抑菌圈越大,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生素敏感性越大

B.图1中IV的抑菌圈中出现了部分菌落可能是该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进行药敏试验,需使用涂布器将平板上布满测试菌

D.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如图2中②所示,可以防止污染

9.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它是利用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等人工发酵培养的微生物菌体,科学家

们一直尝试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微生物蛋白来替代传统肉类,以期开发一条环保、健康、可持续的肉类

生产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蛋白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糖类、脂质等物质

B.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微生物蛋白所用的菌种通常是单一菌种

C,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微生物蛋白与发酵液分离

D.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

10.下面是有关啤酒的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发芽一焙烤一碾磨-糖化一蒸煮一发酵一消毒-终止

A.啤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B.发芽的过程中大麦会产生淀粉酶,便于大麦中淀粉的分解

C.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并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以延长保存期

11.从基因型为Aa的某植物营养器官中获取细胞,显微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若将X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培养过程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将Y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可产生3种配子

C.将X和Y融合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

口.*和2细胞形态不同,但核DNA一般相同

12.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的药物。国内某团队研究光照条件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

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照条件接种干重g.L1收获干重g.r1紫杉醇含量%(干重)

光照4.339.130.0070

黑暗4.3812.100.016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生长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愈伤组织培养过程要无菌条件下进行

C.光照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并提高紫杉醇含量

D.培养基中的有机物仅能为愈伤组织提供能量

13.培养基制备在微生物培养及动植物细胞体外培养中均起重要作用,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基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

C.将未接种的平板培养并观察有无菌落,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D.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添加血清后需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14.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

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会发生

同样的变化。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单

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下图

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o

原代培养细胞单克隆培养细胞

1123456789

s型蛋白

F型蛋白

A.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XF基因和XS基因

B.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15.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甲,皮肤乙,皮肤细丙,细胞丁,细胞

小鼠组织胞悬液一群体群体2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皮肤组织,使细胞分散开

C.丙过程表示原代培养,该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丁过程表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正常动物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16.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田注射小疑B淋巴选择专T

甲一"小鼠一*细胞虺食培养田林鲤匚丁分泌抗胃癌单

骨髓一乙一"丙式一"克隆抗体

瘤细胞

A.人工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常用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

B.丁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甲抗原的抗体

C.反复给小鼠注射甲的目的是让小鼠体内产生更多的抗体

D.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早期诊断人体胃癌的发生情况

第II卷(非选择题)

17.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形成酒精的过程,糖类是怎样形成酒精的呢?十九世纪中叶,微生物学家巴

斯德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完整酵母菌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而化学家李比希则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

一种化学反应,与完整酵母菌的活动无关,仅需要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的参与即可。为了研究这个

问题,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假设,并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

骤的设计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活酵母菌细胞,葡萄糖溶液,蒸储水,专用的酒精测试仪,研钵,漏斗,试管,量筒等必要

材料。

(1)实验假设:―

⑵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部分活酵母菌细胞进行研磨,过滤得到提取液。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B,分别在各试管中加入—o

第三步:在A试管中加入适量活酵母菌细胞,在B试管中加入一。

第四步:在—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用专用的酒精测试仪检测两试管内是

否有酒精生成。

(3)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A试管中能检测到酒精,B试管中不能检测到酒精,说明―。

②A、B试管中都能检测到酒精,说明―。

18.利用微生物制作发酵食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表示泡菜的制作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利用微生物是一o发酵初期,泡菜坛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发酵初期

酵母菌生长旺盛,产生了较多的—o

(2)调味料除了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外,还要加入少量白酒以使泡菜更加脆爽、清香,同时还能起

到一的作用。

(3)泡莱制作过程中,泡菜表面的杂菌产生的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能转

变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下图表示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身6

5食盐溶液

爆--o--3%

4…•…5%食盐溶液

淋•一-7%福盐溶液

畛3

*2

m、1

g0

①与食盐浓度为3%、7%的泡菜相比较,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特点是—o

②发酵初期食盐浓度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一o

③泡菜虽然美味却不宜过量食用。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对泡菜腌制和食用的合理建议有一。

19.苯酚(C6H5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易形成污染,具有致癌、致畸和致

突变作用。苯酚降解菌能分解工业废水中的苯酚。自然界中能分解苯酚的微生物有几百种,多为细菌、

放线菌等。分离和纯化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富集培养101102IO3104105

废水

图1

图2

O.8

O,O4

(1)制作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一,除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应添加—(物

质),然后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分别取稀释倍数为102、103、104的菌液0.1mL稀释涂布平板后,

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422、389、302;36、39、42;3、4、5。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据图可得出1mL

工业废水中苯酚降解菌的活菌数为一个。平板分离得到的单个菌落大小、颜色、隆起度等不完全一致的

原因是___O

(2)要进一步分离、纯化菌种,应采用图2中一(填字母)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其正确操作过程中,划线工具至少要灼烧一次。

(3)对分离得到的某株苯酚降解菌进行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此菌

株适于降解的苯酚浓度为—g/L,判断依据是—o

20.甲植物(2n=18)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远缘植物乙(4n=32)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剂

基因,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除草剂性状的优良品种丙,途径如图所示。已知X

射线处理会使细胞分裂功能丧失但不影响线粒体功能,丙烯酸异辛酯(IOA)处理会使线粒体失活,但不

影响细胞分裂。回答下列问题:

IOA处理

甲植株甲原生质体

顶芽细胞③⑤

已融合杂种愈伤

杂种植株丙

2的细胞细胞组织

乙植株

乙原生质体

顶芽细胞

X射线处理

(1)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植物体,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o取植物的顶芽细胞进行培育,

有利于获得脱毒苗,原因是一O

(2)过程①常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利用的酶是—o过程②常用物理法促进细胞融合,如—(答出一

点)。

(3)在细胞融合体系中,未融合的细胞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原因是—o杂种植株丙的抗除草剂基因不

会通过花粉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

21.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下图为克隆

猫“大蒜”培育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从死亡的猛芍:蒜“细胞培养、小-G左小

身体取出活的组织%一ft9t炒?.

虞彳去尊/重组细胞重组胚胎

泮L——心代孕猫

\丫22采集卵

卵母细胞供体猫母细胞即J

克隆猫蚊美蒜”

(1)图中过程①和③,需要为培养细胞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为达到此目的对培养液采取的具体操作

有—(答两点)。

(2)图中过程①需用—酶等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不能用胃蛋白酶的原因—。

(3)②过程中选择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o

(4)核移植时卵母细胞应处于一期,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体外培养才能达到该期。

兰州一中2023-2024-2学期3月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都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Ch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繁殖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

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

酸。

【详解】A、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是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A错误;

B、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

C、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在密封也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错误;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时大部分乳酸杆菌已死亡,不会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B。

2.从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发酵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和药物等。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醋酸菌能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合成醋酸

B.无氧条件下利用大肠杆菌发酵大规模生产青霉素

C.腐乳味道鲜美是因为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

D.甜面酱、酱油、豆豉等都是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

【答案】B

【解析】

【分析】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的过程。

【详解】A、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能以酒精为原料合成醋酸,A正确;

B、青霉素由青霉菌合成,青霉菌为需氧型微生物,需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另外,青霉素对许多细菌具有

较强的杀伤性,不宜用细菌生产青霉素,B错误;

C、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使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

收,C正确;

D、除泡菜、果酒、果醋、腐乳外,甜面酱、酱油、豆豉等也是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D正确。

故选B。

3.获取单一的优质菌种并扩大培养是进行发酵工程的前提,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纯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一菌种的纯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发酵工程一般用液体培养基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将样液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由单一细胞增殖形成单

一菌落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C.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既能防止杂菌污染培养物,又能防止培养物污染环境

D.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所以培养出来的一定是纯培养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一

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

对pH、特殊营养物种和氧气的要求。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

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详解】A、某一菌种的纯培养一般用用固体培养基,发酵工程需要大量的微生物进行发酵,而液体培养

基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一般在发酵罐中用液体培养基,A正确;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分离纯化微生物,都是通过将微生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由

单个细胞增殖形成单一菌落,B正确;

C、培养前灭菌,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培养物;培养完成后进行灭菌,可以防止培养物污染环境,C正确;

D、选择培养基通过条件控制,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例如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

出尿素分解菌,但尿素分解菌不只一种,故培养出来的不一定是纯培养物,D错误。

故选D。

4.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芽原基细胞发育为芽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

整个体或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详解】A、玉米种子本身就是已经分化的胚,之后发育为植株,体现出了细胞的进一步分化的过程,但

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芽原基细胞发育为芽没有体现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B正确;

C、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C错误;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

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5.油炸臭豆腐质地外焦脆、内软嫩,味鲜香微辣,是有名的风味小吃。油炸臭豆腐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

含乳酸菌、芽抱杆菌、毛霉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发酵时会产生乳酸和C02

B.豆腐发酵时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菌的生长

C.豆腐在卤汁中发酵时,不会有各种杂菌的繁殖

D.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产物使得该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抱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

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详解】A、乳酸菌通过乳酸发酵可以产生乳酸,不产生C02,A错误;

B、毛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故豆腐发酵时不应密封处理,B错误;

C、家庭制作腐乳生产条件不易控制,容易受杂菌污染,豆腐在卤汁中发酵的过程中有杂菌繁殖,C错

误;

D、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产物使得该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D正确。

故选D。

6.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IO,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

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将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

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还可能是甲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也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取土壤样品不

同造成的,关键是设法排除影响结果的因素。

【详解】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正确;

污染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

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若是土样不同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甲

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操作正确,C正确;B选项的实验

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C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重复性原则,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分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重点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

计数微生物的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佚胡萝卜素的三抱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抱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

P-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B-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

及获得隹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线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抱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隹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0-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有2种,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

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

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

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

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详解】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分布均匀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接种操作,然后培养,A

正确;

B、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经①过程紫

外线照射的三抱布拉霉负菌不可能都能在含[3-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B错误;

CD、根据题干可知,未突变的三胞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0-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能在添加0-紫

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随着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

色加深至橙红色,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C正确;D正确。

故选B。

8.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了解某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纸片扩散

法是试验的常用方法,在纸片周围会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含抗菌药物的纸片①co

抑菌圈中的菌落

图1图2

A.抑菌圈越大,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生素敏感性越大

B.图1中IV的抑菌圈中出现了部分菌落可能是该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进行药敏试验,需使用涂布器将平板上布满测试菌

D.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如图2中②所示,可以防止污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抑菌圈有大有小,抑菌圈越大,说明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生素敏感性越大。

【详解】A、抑菌圈越大,说明该种抗生素对该种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越强,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

生素敏感性越大,A正确;

B、图1中IV的抑菌圈中出现了部分菌落可能是该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性,B正确;

C、进行药敏试验,需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平板上布满测试菌,使用的工具是涂布器,C正确;

D、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倒置,即如图2中①所示,倒置培养能防止冷凝形成的水珠滴入培养

基造成污染,D错误。

故选D。

9.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它是利用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等人工发酵培养的微生物菌体,科学家们

一直尝试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微生物蛋白来替代传统肉类,以期开发一条环保、健康、可持续的肉类生产

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蛋白不仅含有丰富蛋白质,还含有糖类、脂质等物质

B.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微生物蛋白所用的菌种通常是单一菌种

C.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微生物蛋白与发酵液分离

D.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

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奶或

产蛋量显著提高。

【详解】A、微生物蛋白是微生物菌体,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糖类、脂质等物质,A正确;

B、发酵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例如,灭在青霉

素生产过程中如果污染菌了杂菌,某些杂菌会分泌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B正确;

C、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

出来,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采用蒸储、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C正确;

D、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

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因此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都要

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并不是两者的区别,D错误。

故选D。

10.下面是有关啤酒的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发芽一焙烤一碾磨一糖化一蒸煮一发酵一消毒一终止

A.啤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B.发芽的过程中大麦会产生淀粉酶,便于大麦中淀粉的分解

C.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并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以延长保存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

纯等方面。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

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

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发酵的温度和

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详解】A、啤酒发酵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主发酵和后发酵,其中啤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繁殖,大部

分糖的分解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A正确;

B、发芽的过程中大麦会产生淀粉酶,便于大麦中淀粉分解成葡萄糖,为主发酵过程做准备,B正确;

C、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但不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C错误;

D、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减少微生物的活动,以延长保存期,D正确。

故选C。

11.从基因型为Aa的某植物营养器官中获取细胞,显微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若将X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培养过程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将Y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可产生3种配子

C.将X和Y融合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

D.X和Z细胞的形态不同,但核DNA一般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

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

因为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时,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如果用

X细胞离体培养成植株,需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破除其细胞壁,A错误;

B、将Y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基因型为AAaa)可产生基因型为AA、Aa、

aa的3种配子,比例为1:4:1,B正确;

C、将X(Aa)和Y(Aa)融合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AAaa),C正确;

D、X和Z细胞的形态不同,但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因而核DNA一般相同,D正确。

故选Ao

12.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的药物。国内某团队研究光照条件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

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照条件接种干重g.L-1收获干重g.r1紫杉醇含量%(干重)

光照4.339.130.0070

黑暗4.3812.100.016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生长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愈伤组织培养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光照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并提高紫杉醇含量

D.培养基中的有机物仅能为愈伤组织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该实验研究光照条件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自变量是光照的有无,因变量是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表格数据显示: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干重增

加较多,紫杉醇含量较高。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主要进行细胞生长和分裂,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

误;

B、愈伤组织培养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B正确;

C、由表格可知,两组接种干重相似,但光照条件下收获的愈伤组织干重和紫杉醇含量均低于黑暗条件,C

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机物可以为植物细胞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此外还可以调节渗透压,D

错误。

故选Bo

13.培养基制备在微生物培养及动植物细胞体外培养中均起重要作用,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基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

C.将未接种的平板培养并观察有无菌落,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D.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添加血清后需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

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A正确;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正确;

C、将未接种的平板培养并观察有无菌落,若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则培养基灭菌不合格,若

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则培养基灭菌合格,C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液先用高压蒸汽灭菌,再添加血清,D错误。

故选D。

14.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

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会发生

同样的变化。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单

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下图所

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原代培养细胞单克隆培养细胞

1123456789

s型蛋白

F型蛋白

A.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XF基因和XS基因

B.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一剪碎组织一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一制成细胞

悬液一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一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一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

成细胞悬液一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一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技

术的基础。3、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详解】A、由题意可知,原代培养细胞是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得到的,都含有

XF和XS,A正确;

B、动物细胞之间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分解,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

C、结合题干,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故一个细胞中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电泳后只显示一个条带,原代培养的细胞电泳有2个条带,故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C正

确;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增殖的细胞,故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

3、6、7,所含基因相同,表达的基因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D。

15.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甲,皮肤乙,皮肤细丙〉细胞丁)细胞

小鼠组织胞悬液一群体群体2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皮肤组织,使细胞分散开

C.丙过程表示原代培养,该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丁过程表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正常动物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中甲表示从实验小鼠获取皮肤组织,该过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乙表示用胰蛋白酶将组织

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丙表示原代培养过程;丁表示传代培养。

【详解】A、离体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甲过程表示从实验小鼠身上取下皮肤组织,该过

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A正确;

B、皮肤细胞培养前需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皮肤组织,使细胞分散开,并制成细胞悬液,B正确;

C、丙过程表示原代培养,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该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C正确;

D、丁过程表示传代培养,由于接触抑制,正常动物细胞培养时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D错

误。

故选D。

16.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中注射,卜臼B淋巴选择专

甲一"小鼠一*细胞虺食培养田林鲤匚丁分泌抗胃癌单

骨髓一乙一"丙"丁一"克隆抗体

瘤细胞

A.人工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常用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

B.丁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甲抗原的抗体

C.反复给小鼠注射甲的目的是让小鼠体内产生更多的抗体

D.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早期诊断人体胃癌的发生情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其中甲为人体胃癌细胞(抗原),乙为

融合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丙为杂交瘤细胞,丁为能产生抗甲抗原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人工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常用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丁细胞经过选择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两次筛选过程,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甲抗原的抗体,B正

确;

C、反复给小鼠注射甲的目的是让小鼠体内产生更多相应的B淋巴细胞,C错误;

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早期诊断人体胃癌的发生情况,

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17.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形成酒精的过程,糖类是怎样形成酒精的呢?十九世纪中叶,微生物学家巴

斯德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完整酵母菌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而化学家李比希则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一

种化学反应,与完整酵母菌的活动无关,仅需要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的参与即可。为了研究这个问

题,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假设,并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

设计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活酵母菌细胞,葡萄糖溶液,蒸储水,专用的酒精测试仪,研钵,漏斗,试管,量筒等必要材

料。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部分活酵母菌细胞进行研磨,过滤得到提取液。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B,分别在各试管中加入—o

第三步:在A试管中加入适量活酵母菌细胞,在B试管中加入一。

第四步:在—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用专用的酒精测试仪检测两试管内是

否有酒精生成。

(3)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A试管中能检测到酒精,B试管中不能检测到酒精,说明―。

②A、B试管中都能检测到酒精,说明―。

【答案】(1)糖类变成酒精是完整酵母菌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或糖类变成酒精仅需要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

物质的参与)

(2)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②.等量的活酵母菌细胞研磨过滤得到的提取液③.无氧

(3)①.糖类变成酒精必须要有完整的酵母菌细胞②.糖类变成酒精不一定需要完整的酵母菌细

胞,仅需要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参与即可

【解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

量称为无关变量。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中两位科学家争论的焦点可作出其中一种实验假设,即糖类变成酒精是完整酵母菌细胞代谢

活动的结果(或糖类变成酒精仅仅需要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的参与即可)。

【小问2详解】

根据题中实验材料和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已知的实验步骤,完善未知的实验步

骤。第一步:将部分活酵母细胞进行研磨,过滤得到提取液;第二步: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B,分别

在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第三步:在A试管中加入活酵母细胞,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活酵母细胞研

磨过滤得到的提取液。第四步: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经过一段充足时间后,用专用的

酒精测试仪检测两试管内是否有酒精生成。

【小问3详解】

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一定要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类预测。①A试管中能检测到酒精,B试管中不

能检测到酒精,说明糖类变成酒精必需要完整的酵母细胞;②A、B试管中都能检测到酒精,说明糖类变

成酒精不一定需要完整的酵母细胞,仅仅需要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参与即可。

18.利用微生物制作发酵食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表示泡菜的制作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一o发酵初期,泡菜坛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发酵初期酵

母菌生长旺盛,产生了较多的—o

(2)调味料除了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外,还要加入少量白酒以使泡菜更加脆爽、清香,同时还能起

到一的作用。

(3)泡莱制作过程中,泡菜表面的杂菌产生的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能转

变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下图表示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3%食盐溶液

曝…•…5%食盐溶液

醇•-^7%瓷盐溶液

*

m、

g

①与食盐浓度为3%、7%泡菜相比较,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特点是一o

②发酵初期食盐浓度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一。

③泡菜虽然美味却不宜过量食用。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对泡菜腌制和食用的合理建议有一o

【答案】(1)①.乳酸菌②.C02

(2)抑制杂菌生长(3)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大;亚硝酸盐峰值最高②.高盐浓度有利于

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产生的硝酸还原酶少,减缓了硝酸盐的还原③.使用适宜浓度的食盐水腌制泡菜;

泡菜腌制到一定程度才能食用

【解析】

【分析】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

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小问1详解】

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发酵初期,发酵初期大肠杆菌、酵

母菌等生长旺盛,产生较多的CCh,因此泡菜坛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老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装坛时往往加入老泡菜水这是为了增加接种(乳酸菌)的量。调味料除了蒜瓣、

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外,还要加入少量白酒能使泡菜更加脆爽、清香同时还能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

【小问3详解】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与食盐浓度为3%、7%相比较,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特点是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快;亚硝酸盐峰值最高,最低值最低。

②高盐浓度有利于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产生的硝酸还原酶少,减缓了硝酸盐还原,因此发初期食盐浓度

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合较低。

③泡菜虽然美味却不宜过量食用。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对泡菜腌制和食用的合理建议有使用适宜浓度

(或5%浓度)的食盐腌制泡菜:泡菜腌制到一定时间后(或9~11天后)才能食用。

19.苯酚(C6H5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易形成污染,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

变作用。苯酚降解菌能分解工业废水中的苯酚。自然界中能分解苯酚的微生物有几百种,多为细菌、放线

菌等。分离和纯化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

L.6

I

.2

S

£

S

4

0

(1)制作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一,除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应添加—(物

质),然后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分别取稀释倍数为HP、103、104的菌液o」mL稀释涂布平板后,

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422、389、302;36、39、42;3、4、5。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据图可得出1mL工

业废水中苯酚降解菌的活菌数为一个。平板分离得到的单个菌落大小、颜色、隆起度等不完全一致的原

因是___O

(2)要进一步分离、纯化菌种,应采用图2中—(填字母)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其正确操作过程中,划线工具至少要灼烧一次。

(3)对分离得到的某株苯酚降解菌进行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此菌

株适于降解的苯酚浓度为—g/L,判断依据是一。

【答案】(1)①.唯一碳源②.琼脂③.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④.3.9x105⑤.工业

废水中能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

(2)①.B②.接种环③.5##五

(3)①.②.此苯酚浓度下菌体繁殖快(或菌体数量多)且苯酚的降解率高

【解析】

【分析】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

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

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

2、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

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

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

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

【小问1详解】

在制作苯酚降解菌培养基时,为了筛选获得苯酚降解菌,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分离培养基利用

的是固体培养基,除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应添加凝固剂,通常采用琼脂,然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

进行灭菌。统计菌落时,常选择每个平板有30-300个菌落的进行统计,则1mL工业废水中苯酚降解菌的

活菌数为(36+39+42)xl03+0.1=3.9xl05个。由于工业废水中能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所以平板分离得到的单个菌落大小、颜色、隆起度等不完全一致。

【小问2详解】

A、A图很难得到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菌落,A错误;

B、B图划线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容易得到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菌落,B正确;

C、C图划线没有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接种环上没有菌种,不能得到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菌落,C

错误;

D、D图划线不全是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不容易得到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菌落,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