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课件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课件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课件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课件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课件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概览政治(1)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难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及社会礼仪受到冲击思想文化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第14讲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纲要求1.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太平天国运动考点1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本讲考点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鸦片战争(1)原因a.根本原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

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b.直接原因:林则徐在①虎门销烟

,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2)经过:1840年6月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舰队侵入南京下关江

面,清政府被迫议和。考点1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内容危害割②

香港岛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使香港岛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由中国同英国商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为以后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3)结果: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内

容及危害(4)影响a.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经济:中国被迫卷入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拓展延伸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

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

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

的发展。(3)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

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4)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前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

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

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5)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

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

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维启迪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

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问题在于根本

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据材料,指出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提示: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

系。评价:这个观点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掩盖

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也未能揭示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图解历史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半殖民地是指中国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留了

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a.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2)主要经过a.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b.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c.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d.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⑤北京条约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b.赔偿英法巨额白银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增开⑥天津

为商埠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a.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近代化由此起步。巧思妙记两次鸦片战争及对中国的影响

巧思妙记数字法记忆“两次鸦片战争”图解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术语必背(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两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

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2)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

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

了《南京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

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主题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史料呈现

史料1

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

时期:①“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

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之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

千上万胼手胝足、辗转沟壑的②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

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2

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

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

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史料3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

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

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

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

企图西化的过程。——摘自费正清《剑桥晚清史》◆读史指导(1)史料1是现代文献史料。该史料是从背景的角度论述了鸦片战争前

中英两国的差异,为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埋下了伏笔。①主要体现了

工业革命的影响;②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晚清社会的现实和国人的心态。(2)史料2属于近代文献史料。“迷信受到……打击”“闭关自守……被打破”是史料中关键信息。依据史料可知鸦片战争造成了清王朝地

位的下降、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和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3)史料3是现代文献史料。史料强调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

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

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史料3是费正清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论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联系加强,

中国被迫卷入

。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

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

的历

程。提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化(3)根据史料2、3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提示政治上,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交

上,中国被迫走向了对外开放;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掀起

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生活上,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化。多元史观认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史学范式理解与认识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A.它有利于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B.它的开设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C.它表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迈进D.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题关键明确“全球史观”的含义。答案

DA项是用革命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故A项错误;B

项是用现代化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故B项错误;C项是用文明

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故C项错误;D项是用全球史观认识近代

中国通商口岸的,故D项正确。典例

(2017北京平谷一模)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需要运用不同史观来认识。有同学运用全球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

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1.(2017北京顺义二模)英国商人在1842年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

件,强迫中国接受。”此记载表明

()①禁烟运动成为战争导火线②英国通过战争取得了一系列权益③中国战败丧失了部分主权④否认英国对战争负有重大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材料中的“1842年”是鸦片战争结束后《南京条约》签

订的时间。材料中“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说明①正确,

“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中的“条件”指英国通过战争取得的一系列权益,这些“条件”破坏了中国的部分主权,因此②③正确。这位商人

的表述比较客观真实,并没有否认英国对战争负有重大的责任,排除

④。故选A项。A2.(2017北京顺义第一次统练考)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

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

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一转折的

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A造成近代中西关系变化的原因是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只是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中西关系的转折,故D项错误。A3.(2017北京朝阳期中)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

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

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①《五口通商章程》②《天工开物》③《天朝田亩制度》④《各国律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本题考查外国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可用排除法。依据材料

中“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可知,该学者强调外力对近代化的影响。②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③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排除②③,故选C

项。C4.(2016北京怀柔一模)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

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

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B从材料中“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

京师”可知,该条约规定两国互派公使,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是1858年

《天津条约》中的内容,选择B项。B1.背景(1)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①民族矛盾

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自然灾害严重。(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民众进行抗清斗争。2.过程(1)兴起发展a.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1853年,定都②天京

,正式建立政权。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2)达到全盛a.定都天京后,进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b.颁布纲领性文件——《③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后期斗争a.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b.任用④洪仁玕

主持朝政,他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内政和

建设国家的新方案——《⑤资政新篇

》。(5)纲领

内容评价《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式学堂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⑥资本主义

的设想;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6)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思维启迪天京变乱的必然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

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在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时代,缺乏先进

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内乱是必然的。巧思妙记《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拓展延伸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思维启迪《洪仁玕自述》记载:“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

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

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是否同意?为什么?提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失败的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中外反动势

力的联合绞杀。术语必背(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尖

锐的民族矛盾起到催化的作用。(2)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3)天京事变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历史的必然。由于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提出先进的革命纲领

和科学理论。主题从不同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史料呈现

史料1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①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

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

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显然是②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

单位……

《天朝田亩制度》的③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可能

实现,即令短暂地实行了,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史料2

应该把太平天国放在中国整个历史进程中去考虑。虽然太

平天国在④改变清朝政府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以及推动社会思潮变

化,促使人民群众反满革命斗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作用,但社会历史发

展的动力是多元的,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改朝换

代的动力。◆读史指导(1)史料1属于现代评论史料。该史料段落清晰,层次分明。三段分别揭

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三个角度。第一段中①表现了农民废除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第二段中②表明太平天国仍然固守小农经济;

第三段中③表明《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2)史料2属于现代评论史料。史料中的“但”既是转折点也是史料分

层的节点。史料主要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从④中可以看出太平

天国在推动社会思潮变化、推动反清斗争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从⑤中

可以看出农民战争并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改朝换代的

动力。◆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1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

的一面。但其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

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

,体现其落后性。同时在产品分配上实行

绝对平均分配的

制度,这体现了其空想的一面。提示革命性自然经济圣库(2)结合史料1、2,谈谈如何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有阻碍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旨

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

违背;太平天国运动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政府

的统治,减少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改变了清朝政府中央与地方的

权力结构;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少了中

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②《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

发展均有影响。③催生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

程。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

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典例

(2016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期中)“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依

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

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

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解题关键获取材料中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

A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体认识。本题可用排除

法。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北方,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是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故排

除C、D两项,选A项。A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答案

A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剥削的情况下,加

上自然灾害严重引发的农民起义,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不属于农民阶级的斗争。1.(2015北京石景山期末)下图是某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

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示意图判断该事件是

(

)A2.(2016北京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