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挖空版)-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_第1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挖空版)-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_第2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挖空版)-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_第3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挖空版)-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_第4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挖空版)-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2Chapter2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点1: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成分占大气体积作用干洁空气氮气7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21%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很少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很少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②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水汽很少,因时因地而异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杂质作为【】,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和【】,产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知识点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和【】。2.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人类生活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部【】、下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和大气中的污染物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部至【】千米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该层中的【】大量吸收太阳【】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适合【】以【】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部【】、下部【】,大气【】天气【】,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部到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密度很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离层能反射【】,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3.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顶部气温降至-60℃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B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逆温及危害(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所示。(2)危害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热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2.两个过程(1)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2)大气增温过程:地面被加热,并以【】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知识点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特点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被削弱的辐射形成的自然现象反射作用【】云层、较大尘埃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散射作用【】大气分子、颗粒微小的【】波长较【】的蓝、紫色光晴朗天空呈蔚蓝色【】颗粒较大的尘埃等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阴天、黎明天空呈【】吸收作用【】【】、【】、【】紫外线、红外线知识点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吸收作用:对流层中的【】、【】等,吸收【】的能力很强(75%~95%)。2.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3.保温作用:【】把热量传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图示名称形成机制热量来源Ⅰ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Ⅱ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Ⅲ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知识点4:大气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2.形成过程(1)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2)当地接受热量多,其他两地接受热量少时,受热较多的近地面空气【】,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形成【】;受热较少两地空气【】,上空空气密度【】,形成【】。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上空向气压低的受热较少的两地上空扩散。(3)在近地面,较热的近地面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较冷的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形成【】。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较冷的两地流回较热的地方,从而形成了【】。3.常见形式: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和下沉→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形成原因eq\b\lc\{\rc\(\a\vs4\al\co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类型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方向【】于等压线,由高压【】低压与风向【】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偏转,南半球【】偏转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最终与等压线【】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富。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温压关系(甲、乙、丙三地):(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①②③④处风向。三、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3)城市风①成因分析: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四、风的形成与分析1.影响风的三种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大小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2.风力(风速)的判读(1)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2)不同图幅,相同比例尺时,两条相邻等压线气压差值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气压差值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3.风向的确定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角的风向(近地面),或画出与等压线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