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地表形态变化(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地表形态变化(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地表形态变化(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地表形态变化(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地表形态变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度电盘06地表形态变化

;重难导航

!一、命题导向

i二、思维构建

!三、重难诠释

;重点0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重点02内力作用及其地貌

■重点03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难点01河道的冲淤平衡

!(1)含义

1(2)影响因素

:(3)冲淤类型

■难点02冻土地貌与冰川地貌

i(1)冻融作用与冻融地貌

1(2)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i(3)冰磺地貌

;四、限时检测

01命题导向

【命题规律】高考考查本考点时常以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为载体,考查地表形态的变化,侧重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考查。

【命题预测】区域图是高考试题必不可少的图示,试题情景的背景往往隐藏在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

等中,将定位与区域认知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人地协调观融入试题。

02思维构建

03重难诠释

重点oi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三大类岩石:

I.L石-LiM浆Z/U石Lj:

(1)概念: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

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

(2)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3)典型岩石:花岗岩和玄武岩。

2.沉积岩:

(1)概念: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

(2)典型岩石:按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

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

3.变质岩:

(1)概念: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2)典型岩石:页岩变质成为板岩,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重点02内力作用及其地貌

一、地壳运动与地貌

地壳运动也称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

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作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

概念垂直于地球表面的

的方向运动

方向运动

运动地壳下沉

水平挤压水平张裂

方向地壳抬升、

对地

形成巨大的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表的形成裂谷或海洋

褶皱山系和海陆变迁

影响

运动盆地/\________

X>7陆书受造

形态

喜马拉雅山、意大利那不勒斯湾

东非大裂谷、大西

举例阿尔卑斯山海岸三根大理石柱

洋、红海等

等的升降变化

相互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

关系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二、褶皱、断层与地貌

1.褶皱基本形态及地貌:

地形

名称形态未受判断依据

久经侵蚀形成地形倒置

侵蚀

岩层一般向形成中部岩层较老,两

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形成谷地

上拱起山岭翼岩层较新。

岩层一般向形成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形成山中部岩层较新,两

向斜

下弯曲谷地岭翼岩层较老

2.断层的位移及地貌:

图1图2

位移类型表现举例

水平方向(图1)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垂直方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向(图2)相对上升发育成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三'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碰撞

板块运动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相互挤压碰撞

生长边界

边界类型一

对地球面貌

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的影响

东非大裂谷、红海、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

举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大西洋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海岭___邂涔/

图示11^?/律、

林嘉凝迎邓席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特别提醒】

①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②中南半

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

③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④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⑤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⑥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⑦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⑧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⑨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⑩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

四、岩浆活动与地貌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

岩浆沿管道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貌,如长白山、五大连池

岩浆侵入岩石

火山火山群、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

岩浆活动圈上部或喷出

岩浆沿裂流出,形成熔岩高

地表印度德干高原,冰岛

原,地形起伏小,地势较高

重点03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一、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

侵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

流水蚀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石地区

侵蚀溶

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冰川]旻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

二、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三、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强烈

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

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

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

三、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磺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

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风力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大的先堆积,

堆积和黄土堆积颗粒小的后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

堆积,具有分

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

选性

难点01河道的冲淤平衡

一、冲淤平衡含义

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

本保持相等的现象。

二'影响因素

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上游来沙量,二是河段的水流携沙力(河段泄沙量),冲淤平衡需求这

两个变量基本相等。

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

则发生淤积;而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时,河床则被冲刷。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

淤不平衡才时常态。当然,就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来说,河床形态经过调整有可能与流域的来水来沙条

件相适应,河段趋于相对的冲淤平衡状态。

①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②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③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

水期),以堆积为主。

④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

海浪堆积。同时会引起海岸线进退变化。(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三'类型

1.纵向平衡:即来水含沙量与河段挟沙能力平衡。分为不冲不淤平衡以及冲淤平衡;主要研究的是河水深度

的变化问题。

河面

一深度

河底」.「

2.断面平衡:断面平衡是指在对抗流水侧蚀与堆积过程中,由于河段情况特殊,断面形状并没有改变。主要

研究是汛期河流水面宽度的扩张问题。

3.平面平衡:主要指的是游荡型河流的稳定问题。其呈现的主要是辫状河道整段或局部无明显的摆动变化。

难点02冻土地貌与冰川地貌

一、冻土地貌

1.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指冻土层中水分的冻结与融化,是冰缘地貌发育的最活跃因素。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发生正负

变化(图7—16),地下水分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石的破坏,沉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从而引起

冻土层的变形,产生冻胀、融陷和流变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冻融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

泥流。

图7-16活动层不同深度地温的季节变化

(阿拉斯加)(根据Price,1972)

(1)冻融风化

在冰缘地区的岩层或土层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裂隙和孔隙,它们常被水分充填,随着冬季或夜晚气温的

下降,水分逐渐冻结、膨胀,亦可形成脉冰,对围岩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裂隙不断扩大。至夏季或白

昼因温度上升,冰体融化,地表水可再度乘隙注入。这种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频繁交替

出现的冻融风化,造成了地面物质的松动崩解。它不仅形成了冰缘地区大量的碎屑物质,而且在沉积物或

岩体中还能产生冰楔、土楔等冰缘现象。

(2)融冻扰动

一般发生在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内。每年冬季,活动层由地表向下冻结时,由于底部多年冻结层的阻挡,

水分不能下渗,所以使活动层下部未冻结的含水层,因受冻胀挤压而引起塑性变形,产生了各种不规则的

微褶皱、袋状构造成包裹体等冰卷泥现象。

(3)融冻泥流

融冻泥流是冰缘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几度至十几度的斜坡上,当

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

定的可塑性,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融冻泥流,年平均流速一般不足1m。由于

泥流顺坡蠕动时,各层流速不一,表层流速大于下层,所以有时可把泥炭、草皮等卷进活动层剖面中,产

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2.融冻堆积

B

图7-17冰楔的演化(根据Lachenbruch,1962)

冻融作用形成的堆积物中,以冻融泥流堆积分布最广。它是由冻融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频繁的

冻融交替,顺坡缓慢地搬运、堆积而成。一般由大小不等的碎石和泥沙混杂组成,不含巨大块砾,缺乏分

选性。

在融冻堆积的剖面中,可保存有冰楔、冰卷泥、揉皱、断裂和圆柱体结构等冻融作用产生的构造痕迹,

冰楔分布于极地高纬地区。由于地表水周期性地注入多年冻结层裂隙,水体相应的多次重复冻结,因而形

成了上宽下窄的楔形脉冰,叫做冰楔(图7—17)。它常使围岩层理受挤压而发生向上弯曲变形。

当冰楔内的脉冰融化后,裂隙周围的沙土或砾石充填楔内,形成沙楔、土楔或砾楔。但它们也可能与

冰楔无关,是反映在严寒气候的冰缘环境下直接由多次冻裂作用所造成的裂隙中发生填充的结果。

二,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1.冰蚀作用

冰川挖蚀,冻融破坏底床,冰石冻结带走,大陆冰川漂砾;磨蚀:压碎、冻携碎屑挫、刮底床,基岩磨光

面,擦痕与运动方向平行,交切则冰改石转。

(1)冰川的挖蚀作用

主要因冰川自身的质量和冰体的运动,致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从而使裂

隙扩大,岩块不断破碎,冰川就像推土机铲土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并与冰冻结一起带走。在冰川的

后背和冰体越过冰阶跌落处,或基岩节理发育的地区,挖蚀作用表现明显。它形成的冰磺物比较粗大。大

陆冰川作用区的大量漂砾,一般是冰川挖蚀作用的产物。

(2)冰川的磨蚀作用

是由冰川对冰床产生的巨大压力所引起的。通过冰川的运动,就可促使底部石块压破磨碎,再加上挖

蚀作用所产生的碎屑,冻结于冰川的底部,成为冰川对底床进行刮、削、锂、磨的工具,从而形成了粒级

较细的冰磺物。当冰川运动受到阻碍或遇到冰阶时,磨蚀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产生了基岩或砾石表面的

磨光面。在磨光面上,常常有冰川擦痕、磨蚀沟和新月形裂隙。冰川擦痕与冰川运动方向大致平行,基岩

或砾石磨光面上的几组交切擦痕,表明了冰川流动方向的改变或冰川夹带砾石方位的转动。新月形挤压裂

隙也可指示冰川的流向,裂隙面本身皆倾向于冰川的上游。

3.冰蚀地貌

(1)冰斗、刃脊和角峰

在冰川作用的山地中,冰斗是分布普遍而明显的一种冰川地貌。冰斗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下坡的一面

是个缺口,外形呈围椅状。它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坎所组成。当冰斗进一步扩展,或谷地

源头数个冰斗汇合时,冰坎往往不明显或消失,这种地貌叫做围谷,或称冰窖。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随着温度的季节和昼夜变化,使得常年积雪区的冰雪融水渗入裂隙,

在冰融作用的反复进行下,岩块崩解破碎。这些碎屑物质通过融冻泥流向下缓慢移动,并导致凹地不断扩

大,冰斗底部日趋平坦,其后壁开始形成。

当雪蚀凹地中的冰雪积累量不断增加,形成冰川冰时,冰斗后壁的挖蚀作用,使斗壁逐渐地进行溯源

侵蚀,与此同时,冰斗相应拓宽,后壁变陡;而冰斗底部的冻融风化和冰川磨蚀作用,进一步使冰斗底部

拓宽和加深。在其出口处形成向内侧方向为逆坡,向外侧方向为陡坡的冰坎。

因而,当冰川消退后,冰斗底部往往积水产生冰斗湖。由于冰斗底部高度与雪线分布高度基本一致,所以

经常以古冰斗来推断古雪线的位置。

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两个冰斗或冰川谷地间的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薄而陡峻、刀

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当不同方向的数个冰斗后壁后退,发展成为棱角状的陡峻山峰,叫做角峰。

如珠穆朗玛峰,外貌呈巨大的金字塔形,由于坡度陡,上部冰雪难以堆积,外营力以冻融风化、雪崩、冰

崩作用为主,中下部则主要是冰川雪蚀霜冻作用;冻雪的磨蚀、挖蚀作用使上部坡形陡而直,下部转折为

明显的内凹;主峰与周围峰顶之间,经常有锯齿形刃脊相连。

(2)冰川谷的峡湾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它大部分仍沿袭冰覆以前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

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坡陡峻,谷底平缓,横剖面呈U形或槽形,故冰川谷又称U形

谷和槽谷。

峡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冰期前为沿构造破碎或岩性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冰期时,谷地被冰川

所覆盖,其下游即使在海面以下也能继续刷深、拓宽冰床;冰期后,受海侵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陡

峭、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称为峡湾。

(3)羊背石

冰川向下,携带冰磺物增加,消耗能量,扩宽减弱,槽谷变窄。主、支冰川汇合处悬谷:主冰川厚度、

冰蚀力、槽谷深度大,衰退后支谷高挂。羊背石迎冰面磨蚀坡缓,背冰面冻融挖蚀,坡陡,长轴同流向。

图7-7羊背石的发育(根据D.E.Sugdenetal1976)

它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

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一样,故称羊背石。每一小丘平面上呈椭圆形,两坡不对称,迎冰

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常倾向上游,表面留下许多擦痕、磨光面等痕迹;背冰面则接受了来自迎

冰面的融水压力,促进了冰下的冻融风化,致使岩石沿节理、层面破碎,在冰川挖蚀作用下,冰川把松动

的石块挖起带走,形成了表面参差不齐的陡坡。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因而羊背石可

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图7—7)。

三、冰磺地貌

图7-9大陆冰川地貌(根据H.G.Reading,1978)

(―')冰债丘陵

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表磺、中磺和内磺等都将坠落于底磺之上,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冰磺丘陵

(图7—9)。它们分布零乱,大小不等。丘陵之间经常出现宽浅的湖沼洼地。

(二)侧磺堤

侧磺堤:冰川退却,两侧碎屑出露,上连雪线,下接终债。冰川前缘终横垄内缓外陡,后期流水切割形成

系列孤立小丘,冰挤形成、稳退保存。鼓丘迎陡背缓。

(三)终磺垄

终磺垄分布于冰川前缘地带,系由终债组成的弧形垄状地形。终债垄两坡不对称,内侧缓,外侧陡,相对

高度因地区而异。

典例验证

7

重点0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19届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下左图为杭州某学校赤道式日暮示意

图(售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蕃针垂直穿过售盘中心,卷盘正面为上盘,背面为下盘)。这届亚运会奖牌

取名为“湖山”,设计灵感来自良诸文明玉琮。良诸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

后形成的变质岩。以亚运会筹办为契机,杭州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

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完成下面小题。

将方形玉琮和B1形奖章

融为一体

吉祥物“琮琮”

名字源于玉琮

此外,三个吉祥物组合名为.江

南忆”,出自唐朝诗人自居易的

"江南忆,量忆是杭州.

1.关于闭幕式当天,日辱辱针影子所在的位置及转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上盘,逆时针B.下盘,顺时针C.上盘,顺时针D.下盘,逆时针

2.上右图中能够反映良渚玉琮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的分别为图中的()

A.甲⑥B.乙①C.T@D.戊⑤

3.水弹性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水汽输送②调节地表径流③增加下渗④增加大气降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LD2.D3.B

【解析】L由于开幕式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由于辱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

劈针垂直穿过劈盘中心,闭幕式在10月8号,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闭幕式当天辱针针影所在的位置

为下盘;由于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从下盘的位置上看,日辱辱针的影子从西向东旋转,是逆时针,所以ABC

错误,D正确。故选D。

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良渚玉琮是变质岩;由沉积物经过④固

结成岩,指向的为丁沉积岩;丁通过⑤变质作用指向的为戊变质岩;由甲到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测甲

为岩浆,乙和丙为岩浆岩,①是冷凝作用,⑥是重熔再生;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由材料“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实

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可判断:“水弹性城市”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增加

下渗,减少内涝,②③正确,B正确。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运动输送,地面建设影响不大,①错误;水弹性

城市,蒸发不明显,没有明显增加大气降水,④错,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

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

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重点02内力作用及其地貌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每隔数十年就会掉落出一些与

恐龙蛋外形相似的“石蛋”,有地质专家分析推测,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原为深海沉积物,由碳酸

钙分子在特定化学作用下渐渐凝聚在一起结核形成石蛋。图为产蛋崖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石蛋成因类型相同的岩石是()

A.玄武岩B.砂砾岩C.石英岩D.花岗岩

5.该地区岩层中石蛋从形成到脱落的地质作用顺序依次是()

A.化学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崩落

B.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下降——风力侵蚀

C.海浪沉积——岩浆侵入——水平张裂——断裂下切

D.生物风化海浪搬运——水平挤压——溯源侵蚀

【答案】4.B5.A

【分析】4.根据材料,石蛋是碳酸钙分子在特定化学作用下渐渐凝聚在一起结核形成。按照岩石的成因,

石蛋属于沉积岩,与石蛋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砂砾岩,是沉积岩的一种,B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花岗

岩是侵入岩,AD错。石英岩是变质岩,C错误。故选B。

5.由材料可知,石蛋是深海沉积物中的碳酸钙分子在特定化学作用下渐渐凝聚在一起结核形成的,经过上

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深海沉积物和结核经过固结成岩都变成了埋藏于深海底的沉积岩,经过亿万年的地

质运动,在地壳抬升过程中暴露于地表。由于差异风化,由深海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

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当岩层风化剥落,石蛋就慢慢崩落而出。所以该地区岩层中石蛋从形

成到脱落的地质作用顺序依次是:化学沉积一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崩落,A项正确,BCD错。故选

A。

【点睛】沉积岩可以形成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每个沉积环境都有不同的沉积岩类型,因此,依据沉积岩

的岩性特征(如物质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类型等)、古生物特征以及化学特征,可以对古沉积环境进行

综合判断和确定。

重点03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图示意新疆塔河油田一组碳酸盐岩溶洞的发育过程。该组溶洞中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较弱,重力

崩塌和地下水滴落对溶洞演化具有关键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I~|碳酸盐岩水位线□碎石、

6.该组溶洞的发育整体表现为洞穴空间()

A.水平扩张B.向下扩张C.水平收缩D.向上扩张

7.乙、丙洞穴贯通后,在地下水的影响下()

A.乙洞扩张减缓,丙洞扩张加快

B.乙洞扩张加快,丙洞扩张减缓

C.两个洞穴扩张都加快

D.两个洞穴扩张都减慢

【答案】6.D7.A

【解析】6.据材料可知,该组溶洞中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较弱,洞穴以重力崩塌为主,顶部崩塌物质

堆积在底部,洞穴空间整体上移,故选D项;图中看不出溶洞发生水平的扩张,也没有显示出向下的扩张,

AB错误;溶洞是在向上扩张,没有收缩,C错误。故选D。

7.据图可知,乙、丙洞穴贯通后,乙洞的地下水流向更低的丙洞,乙洞受地下水的溶蚀减弱,丙洞溶蚀增

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

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

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难点01河道的冲淤平衡

黄河以高输沙量著称,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

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

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图示意1999〜201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实测水沙通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

年份

8.据图判断,以下年份未实施调水调沙的是()

A.2003年B.2009年C.2013年D.2016年

9.若调水调沙中断后,对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是()

A.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B.下游河道冲淤平衡

C.陆上三角洲向海淤进D.下游河道变宽变浅

【答案】8.D9.A

【解析】8.由材料“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

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分析可

知,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而调水调沙为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

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冲刷的同时河流入海口输沙量会变大,读图可知2016年基本没有输

沙,推断未实施调水调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

床的淤沙送入大海,从而能够减少泥沙在下游河床的沉积,从而使下游河床降低,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

减少洪涝灾害的多发。调水调沙中断后,输沙量变少,造陆功能减弱,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A正确,C错

误;“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

衡,阻止河床上涨,如果调水调沙中断,下游河道不会达到冲淤平衡,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河道变深,

BD错误,故选A。

【点睛】“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

淤平衡,阻止河床上涨。非汛期排放的清水携带泥沙入海和人为的洪峰冲淤,可进一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难点02冻土地貌与冰川地貌

亚斯蒙德半岛地处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地质历史时期邻近冰盖。由于气候冷暖反复交替,冰盖前缘处

于间歇性融冰洪水冲淤的环境,形成砾石层一砂层一黏土层互层的状态。距今2.1万年前,冰盖扩张,推挤

某处地层断裂抬升。距今1.8万年前,冰盖规模达到最大,覆盖整个半岛。下图示意亚斯蒙德半岛某代表性

的地层剖面,甲和丙的胶结程度较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表

冰磺层

9.距今2.1万年前,因冰盖前进被推挤抬升的地层分区是()

A.甲B.乙C.丙D.丁

10.甲、丙下方的不连续面的成因分别是()

A.冰川侵蚀、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流水侵蚀

【答案】9.B10.D

【解析】9.由图可知,根据砂层和灰岩层位置可知,乙地层相对于其右侧断层处于上升区,符合被冰盖推

挤导致断裂抬升的情况,故选B。

10.读图可知,当乙区域被挤压抬升后,地表凸起,在外力削高填低的作用下会被侵蚀,其上方覆盖砂层,

并未直接和大颗粒的冰硬层接壤,应该是流水作用的产物,因此该面形成于流水侵蚀。丙下方的不连续面

其上覆盖冰川融水带来的砾石,推测是被冰川侵蚀,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一、选择题

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

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

摇摇欲坠。左图为风动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

2.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压实固结一海浪侵蚀一风力侵蚀一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压实固结

C.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压实固结

【答案】LB2.C

【解析】L由材料“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可知,风动石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

入岩。右图中,风化剥蚀后的碎屑物形成④,可知④是沉积岩;①由三类岩石(物质)转化而来,但只能

转化成②,可知①是岩浆,②是岩浆岩;②岩浆岩和④沉积岩均可转化成③,可知③是变质岩。风动石是

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花岗岩,右图中②是岩浆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风动石是花岗岩,花岗岩由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应位于地壳深处,目前出露地表,说明其

形成后经历了地壳抬升过程;结合材料“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可知,其抬升后经历了海浪侵

蚀。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三大岩石的特点和代表岩石:(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坚硬致密的花岗岩(侵

入岩);疏松多孔的玄武岩(喷出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沉

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特征:有明显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3)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变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错是一种战略性金属资源,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岩浆岩。含错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

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含错重砂矿物沉积。下图示意某错采矿区及所在区域。完成下面小

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是错采矿区含错重矿砂来源地的是()

A.甲B.乙C.丙D.T

4.含错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主要原因是()

①为当地旱季,成矿物质来源地风化作用较强

②为当地雨季,河水搬运能力强,沉积矿物多

③潮汐落差大,对新生代沉积岩侵蚀作用较强

④风暴潮多发,波浪将矿砂搬运到高潮位之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3.C4.D

【解析】3.利用材料信息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岩浆岩”这一关键信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

丁(中生代沉积岩);图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岩石为新生代沉积岩,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

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错砂矿,与甲相比,丙地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

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C正确,A、B、D错误,故

选C。

4.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热带草原气候,1~3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

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得进入岸海水的含错重砂矿物多(含矿物来源多),容易被波浪带

入高潮线之上沉积,①错误,②正确;潮汐落差受月球和地球位置影响,季节变化不大,③错;夏季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大,并且受印度洋飓风影响,风暴潮多发,波浪作用强,将沉积在河口处的矿砂搬运到高潮

位之上,④对,综上,D对,A、B、C错。故选D。

【点睛】人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

源安全。如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增加区域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从而增加资

源供给和保障能力。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最大化,规避各种利用风险等,

从而节约和优化资源使用。

暂时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典型的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的,

偶尔形成突发性洪水。新疆准嚼尔盆地西部白杨河冲积扇表面发育有暂时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暂时性河

道占据着冲积扇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下图为白杨河冲积扇上两种类型河道的分布及其沉积过程模式图,1〜

6代表不同时期的季节性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二7季节性河道一个■暂时性河道E23沉积物

5.不同时期的1〜6沉积物形成的位置不同,说明()

A.该区域地壳不断下降B.季节性河道频繁摆动

C.该区域气候冷暖交替D.暂时性河道逐渐增多

6.在白杨河冲积扇顶部,与季节性河道相比,暂时性河道沉积物()

A.平均颗粒大B.颗粒棱角多C.与源地距离远D.分选性明显

【答案】5.B6.B

【解析】5.冲积扇中的沉积物主要位于河流出山口至末端沿岸,各时期沉积物的位置不同,说明各时期的

河流位置发生变动,即季节性河道频繁摆动,B正确;图文材料无法推测该区域地壳不断下降和气候冷暖交

替,AC错误;沉积物主要是季节性河流冲积形成,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的,流水作用弱,且图

中沉积物分布的位置与暂时性河道位置并不一致,沉积物位置变化不能反映暂时性河道增多,D错误。故

选B。

6.由材料“典型的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的,偶尔形成突发性洪水”可知,与季节性河流相比,暂

时性河道水流少,持续时间短,使得流水的搬运能力和侵蚀能力弱,沉积物平均颗粒更小,沉积物搬运距

离更近,AC错误;因水流较少,持续时间短,分选性不明显,河道中的砾石受到流水的打磨作用较弱,大

多呈现扁平状、棱角状,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也可出现在河流上游出山口处,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

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

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增生造山作用是多种性质的板块边缘,沿一个或者多个大陆边缘最终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大地构造过

程。北山位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南缘,西邻天山造山带,东接兴蒙造山带,

在古生代由多个微陆块或弧地质体碰撞拼贴而成。图为地质时期中亚造山带岛弧带中的沉积盆地地质结构

图。完成下面小题。

I□沉积物因陆壳臼过渡壳目增生楔、牖雕瑞鬻T)

7.构成图示增生楔的岩石主要是()

A.玄武岩B.花岗岩C.变质岩D.沉积岩

8.图示弧后盆地内的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

A.火山喷发碎屑B.洋壳碎屑物C.陆壳风化物D.岩石圈碎屑

9.弧后盆地的主要成因是()

A.受板块碰撞挤压,陆壳发生断裂下陷

B.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壳不断发生隆升

C.大陆附近浅海海水退去,海底低地出露

D.大陆附近岛弧链相连接,形成潟湖湖盆

【答案】7.D8.C9.A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增生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被大陆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

壳碎片,可知其岩石应是沉积形成,所以构成增生楔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C错,D选项正确,玄武岩和花

岗岩都是岩浆岩,AB错,故选D。

8.由图可知,弧后盆地位于陆壳间,受陆壳影响大,来自陆壳风化物数量大,其沉积物应主要为陆壳风化

物经外力搬运至盆地沉积形成,C对;火山喷发的碎屑主要影响靠近火山一侧的沉积,不是主要来源,A错;

图示洋壳距离弧后盆地远,难以提供沉积物,B错;弧后盆地沉积类型多样,存在很多非岩石圈碎屑物质,

D错。故选C。

9.由图可知,弧后盆地位于板块交界处,是受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CD错;由

图可见,其位置位于陆壳,应是陆壳发生断裂下陷形成,A对,B错。故选A。

【点睛】增生楔亦称“增生棱体”或“加积增生楔”。大洋板块在海沟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时,上部物质被大陆板

块刮下来堆积在海沟底部形成棱形楔状堆积体。往往被挤压、逆掩推覆加厚海沟的岛弧侧,构成深海钙质、

硅质沉积物和洋壳基岩物质的混杂岩体,其内在个体差别甚大。有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如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

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

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12.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答案】10.C11.A12.D

【解析】10.根据材料“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可知,草毡层可以反射太

阳光线,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地表升温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①错误,②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可以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

③正确,④错误。②③组合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II.根据材料“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可知,草毡层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温低,微生

物的分解受到抑制,所以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

进行厌氧分解,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氧气含量低但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

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不是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

Ao

12.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

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于旱区,D正确;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

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

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

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故选D。

【点睛】草毡层是连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30cm

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

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冻土活动层是指地壳表层每年寒季冻结、暖季融化的岩土层。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

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对生态环境、水文、工程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变化特征是()

A.冻土层厚度变厚B.活动层厚度变小

C.冻土层上限下降D.活动层下限上升

14.伴随青藏高原冻土层的变化,将会使()

A.湖泊水位下降B.工程维护成本增加

C.斜坡融冻泥流减少D.高寒植被大幅度增加

【答案】13.C14.B

【解析】13.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温度增加,冻土融化得更多,导致多年冻土活动层上限下

降,厚度变薄,A错误、C正确;夏季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得更多,冬季冻结,活动层厚度增加,B错误;

活动层下限为永久冻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的幅度可能还影响不到活动层下限,D错误。故选C。

14.冻土层的变化,使得该区域冻融风化、冻融侵蚀等作用加剧,会导致大型工程如铁路的路基不稳,需

要维护,维护成本增加,B正确;冻土融化,融水会汇集到低洼地带,湖泊水位可能会提高,A错误;冻融

作用增强,导致斜坡融冻泥流增加,C错误;气候变暖,高寒植被可能因不适宜气候变化而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睛】融冻泥流因为冻土融化而形成,因为多年冻土下部处于冻结状态,而近地表地面的冻土在夏季消

融,在山坡上,融化的表层土壤便沿冻土上限附近的冰层面向下滑动,从而产生泥流,与地质变化无关,

也与地震没有关系。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是中国海岸沙丘分布的典型地区,尤以集中分布于其南端翡翠岛的海岸沙丘最具代

表性,常年盛行风为东北风和西南风。下图示意翡翠岛海岸线西侧某典型新月形沙丘南北翼端点位置的变

化。完成下面小题

1515

北翼

•不同观测时间点位南翼•不同观测时间点位

12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