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_第1页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_第2页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_第3页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_第4页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秦之变一、导言我们将中国古代史的第一幅导图命名为周秦之变,意在突出总纲部分的导言中所提及的分期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六个方面的一一对应,我们希望各位能初步体会到高中历史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特征的定义是从哪几个角度出发。事实上,这些角度也可以成为诸位从宏观上建立有关不同历史阶段特征框架的基础。在确定某种分期理论后,史学书写往往会突出过渡时期的断裂性,如我们在导图中所显示的那样,春秋战国时期方方面面的变化都显示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而导图中周与秦衍生出来的诸多角度之间的一一对应,也正突出了这一变革。此外,我们完全可以从换一个视角,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过渡期做出定义。如部分学者将秦与汉初视作后战国时代,认为文化上的统一是在汉武帝时才出现的,而秦朝与汉初则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即后战国时代。在理解后战国时代的特点时,学者往往从分封观念在社会上的普遍存在、诸侯集团作为政治体制的现实存在以及对汉初政局的强大影响、思想学术在官方制度架构中的多元共存、东西文化的冲突等多方面出发。有学者还据此推断,正是秦与东方六国之间的文化冲突推动了秦的最终灭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后战国时代看似只是对历史分期的再认识,实则蕴含着对秦灭亡问题的思考,对周秦之际的历史延续性的观察以及对社会多领域的认识。我们刚刚简单介绍了后战国时代理论,并非希望读者多记住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希望大家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收获。一、理解学术理论的生成与背后的逻辑,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与历史事件背后所涉及的诸领域;二、明确过渡时期的重要性,在总结教材或研究高考中所涉及的过渡期时,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出发,思考过渡性的具体体现;三、发现自己没文化后开始阅读秦汉史方面的相关书籍,在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培养真正的历史感。(2)先秦威权的诞生解释:氏族政权诞生之后,控制着与天地相沟通的手段的人握有统治权力;与天地进行沟通的手段便是祭祀,而巫觋便是这类掌握沟通手段的中间人,群巫之首便是王;巫觋通过对与祭祀紧密相关的艺术与文字的独占,完成对与天地沟通渠道的垄断,话语权的垄断使统治者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上述运作,政治权威最终崛起。(3)家国同构解释:在封邦建国时代,以家为国,家国同构。周天子是最大的家长,诸侯国也都各自为家,所以在治国方面只需管好自己的家务,当时各诸侯国内的臣子又被称为家臣。当秦统一六国之后,天下就剩秦一家,也就成为了唯一的皇室,原来的家务就不可避免地向政务转变。创设于此时的九卿制度也不免带上了家国一体的色彩。家国同构现象是贵族政治的一种体现,自然也随着贵族政治的衰落而逐渐消退。(4)士阶层的演变解释:知识阶层在中国古代的名称是士,但是士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认作是知识阶层,士变为知识阶层经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关于士的原始字义,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士最初是指农夫,也有学者认为士最初是武士,后来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激烈社会变革而转化为文士。总而言之,士在古代初期曾泛指各部门掌事的中下层官。从阶层角度看,士最开始是古代贵族阶级中最低一级,士的下面为庶民;在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与阶层流动中,上层贵族下降,下层庶民上升,而士阶层正好处于贵族与庶民之间,成为上下流动的汇合处,士的人数不断扩大,士阶层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同一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原本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官之学散为百家,分化后的知识阶层成为新教义的创建者与传播者,即士。引申:将士作为知识阶层的观点较为传统,余先生的上述论证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但士大夫具有文人和官僚的双重性质,这一特征与西方现代文官制度以及社会学的社会分化理论存在相悖之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具有混溶性的礼文明。由汉到清一、导言本幅导图展现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和官僚帝国的发展作为这一时期政治史的两大主题。就前者而言,大一统和多民族暗含着读者应该具备的价值观或所谓家国情怀。一方面,这提醒诸位在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中,应当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统一而实行的多方面的政策以及各民族之间和平交往的事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也应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间平等往来、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作为常用的套路加以掌握。而官僚帝国则是我们对这一时期各王朝的定义。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在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史时,往往强调中国古代各王朝作为封建政权的特性,并且一般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为封建社会的突出特点。事实上,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视为封建社会的特点,这一观点的形成与上个世纪特殊的学术环境有关,并不被现在的学界所公认,所以高考的选择题中极有可能出现对这一传统模式化观点的反叛。在此,我们更想提醒各位读者的是中国古代官僚制的特性,即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代政治运行的过程中也具有现代社会学所论的理性行政的因素,具体而言,这种理性可能体现在职业文官制度的发展(官员的选拔、考核、监察)、法律的完善、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行政事务的合理分工等方面。而高考考查的也正是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不常注意到的这些方面,各位读者往往只记住了中国古代某些以知识点形式呈现的特点,如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封建统治渐趋腐朽一类的套话,却忽视了历史的具体情境。况且,在强调文化自信的现实关怀意识下,命题者常常将古代某一制度、法律或机构的不断发展健全、不断理性化的过程作为背景材料,在这时,明确统一、多民族的价值观和官僚帝国内部的运作机制就尤其重要。下面,我们以导图中的君主专制为例,简单讲解如何理解官僚帝国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历史情境。不难归纳出,教材中所论的君主专制是指在中枢行政机构中,皇帝拥有独断的权力。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则是君相关系,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各位读者只是仅仅记住了这一定义,它只能帮助你对中国古代所有历史事件都做出加强君主专制或削弱君主专制的简单评价。各位读者更需要做的有两点。第一,在阅读相关书目或材料的过程中思考具体历史进程中的运作机制,了解在此过程中涉及的政治势力、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演变,从而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第二,回过头来研究教材和高考中的君主专制有哪些理论和价值观的预设。那么,诸位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研究呢?我们仍以君相关系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就前一方面来说,长期的阅读和积累当然是最扎实的积累历史工夫的方法,但在时间紧迫时,读一篇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或许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一般来说,读懂一篇权威的研究综述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底子,而这种底子离不开此前的阅读、思考与总结)。在君相关系问题上,引起学术界较多争议的一个问题是有关宰相的问题。比如,我们举出如下两种学术观点:学术观点一宰相一直存在,分为实位宰相(有实际的名分)和虚位宰相(掌握实际权力)。前者:秦汉丞相、隋唐三省长官、元左右丞和宋参知政事;后者:唐参知政事、北宋同平章事、明内阁大学士、清军机处。学术观点二内阁与军机处不属于宰相。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在于对宰相一职的定义不同。第一种观点从笼统意义上强调宰相掌握极大的权力,因此把明以前部分不具有宰相名号的官员也视作宰相,把明以后的内阁和军机处也视为虚位的宰相;而第二种观点则与我们教材中的观点一致,但所不同的是,高中教材可能只是单纯从制度的存废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将「朱元璋废宰相」视作宰相制度的终结。而部分学者则更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他们对宰相身份的定义强调其双重性:一方面,一人之下,参与决策过程,对皇帝负责;另一方面,万人之上,统领百官,负责政务执行和监督。在此意义上,内阁与军机处虽然参与了决策的过程,却并非位于百官之上,不是官僚机构政务执行的最高负责者与代表,因此不能被称作宰相。以上的例子不是为了告诉大家新的学术观点(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观点都不能被称作新颖的学术前沿,但是对经典观点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历史逻辑的关键),而是向大家示范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遇到新的观点时应当如何处理。简单来说,你需要尝试理解每一种观点的理论预设(简单而言,理论预设是明确这种理论对分期问题、历史发展动力、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性质的特征等问题的认识,比如说,唯物史观指导下对生产力的重视;文明史观下对农业文明特点的强调等)、推导逻辑和史料支撑(跟随作者思路理解史料到史论的推导过程),并明确不同观点的分歧之处。一般来说,这种分歧或争论产生的原因是:从根本上看,不同的观点针对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仍是以宰相制度为例,两种观点对「宰相」的定义和关注点都不同,第一种观点更倾向于以掌握的实际权力来界定宰相,而第二种观点的关注点则是制度的沿革这种鸡同鸭讲的分歧同样广泛出现于同学们解题的思路和命题者意图之间。有的同学在做错题后总是一遍遍强调自己思路的合理性,似乎一定要和命题者争个对错,以证明自己的正确。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哪里是谁对谁错呢?大家所坚持的合理思路也许确实是合理的,但这和命题者所想要考查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对于高考题来说,做错往往是因为没有理解命题者对这一问题的定义和逻辑;而有些模拟卷中的错题,不过是因为命题者自己对考查问题的理解有漏洞,所以在题目材料和选项的设计中出现不严谨之处,这时的争论对错就更没有意义了。因此,与其通过几道并不能算有多大思维难度的历史题证明自己的对,我们更建议读者尝试去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一个较为社畜的功利办法是,纠正自己的答题思维,比如,你可以回忆自己的做题思维,再与高考命题者的思维进行比较,改变自己的思维路径(这一方法不适用于大多数模拟题,否则你的脑子可能会迷路)。在此过程中,你会加强对高考考查知识点的理解,而在做了足够多相关试题后,你也许会发现贯穿教材和高考的一些套路和框架这便是上文所提及的诸位应当做的第二点,研究高考和教材中的理论及预设。以君主专制为例,教材观点背后的框架,最主要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最基本的预设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这一预设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如设置内朝以削弱外朝权力,设置多个宰相机构或宰相以分割相权等。在此过程中又涉及其他层面的问题,如宋代在通过二府三司进行分权并进一步实现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的同时,又同时存在着事权的集中、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职责的分工。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在上文解释导图时所提及的官僚制的发展。又比如,我们在导图中已经列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行评价时,会得出得出相反的价值判断。从大一统国家的角度,我们承认中央集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在封建社会渐趋腐朽的近代化视角下(近代史观强调传统社会的专制与近代社会的民主之间的对立),我们又会对其做出消极的评价,认为其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与某方面的进步(如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阻碍思想自由…对近代化史观的进一步讨论参见世界近代史导图的导言部分)。有的读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上文并不仅仅是对君主专制和官僚帝国的拓展,我们更希望以此为例提供给大家一种积累和反思的方法。(2)汉代循吏与酷吏解释:循吏与酷吏是汉代行政体系中两种不同的官僚,一般认为循吏代表儒家的礼教、施教导民,重视对民众的教化;而酷吏则代表着法家的法治,但酷吏大多属于按君主旨意行事的鹰犬,所作所为多超乎法律之外,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酷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以杀伐立威,而且其苛酷的程度远远超出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令人发指。除了循吏和酷吏的对立外,西汉时的儒生与文吏之分也可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儒法之争。(3)布衣将相与军功受益阶层解释:赵翼指出,秦汉之际为天地一大变局,因为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多亡命无赖之徒,也就是说,秦朝时传统贵族仍有较大势力,而西汉建国君臣皆为布衣,代表着统治集团性质的转变。此外,李开元还指出,西汉初年存在军功受益阶层,西汉初年的中国是一个脱胎于武力的政治优先的社会,武力产生了政权,政治决定着经济、身份、文化等其它方面。引申:基于对秦汉之际变革的强调,部分学者将秦朝到汉初或秦末汉初视为「后战国时代」。(4)东晋门阀政治解释: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膨胀,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门阀政治在皇权势弱的情况下形成,门阀士族的存在以大田庄为物质基础,其土地依靠政治势力得来,同时又成为维持其实力的物质基础;文化因素在门阀士族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有些豪强地主虽然会在经济、政治层面具有权势,但因为缺少学术文化修养不被人所重视,其势力无法长久维持;门阀政治在皇权稳定后,又走向崩溃。故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此时期的变态,是政治体制演变的回流。门阀士族一般又都是文化世家,通过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对政权形成垄断。简单来说,东晋门阀政治是魏晋时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士族/贵族垄断多方面的权力,势力庞大,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气。(5)奏折制度解释: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官文书制度。奏折,亦称密折、折子、奏帖,作为臣工直接上奏给皇帝的上行文书,虽与清代以前各朝代臣工上呈给皇帝的奏章、奏疏等有一定的联系,但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清朝特有的。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朱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执行。雍正朝规定,凡中央和地方的所有重要的或机密的军政公私事务,都须由各部门主管官员以奏折的形式上报皇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除题本制度,奏折遂成为臣工向皇帝奏陈政务的唯一文书。高中历史教材指出,奏折具有密、速、详的特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了解下情,对官僚机构和官员个人的控制也大为强化。世界古代史一、导言本幅导图名为世界古代史,同时涉及经济(如希腊殖民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私法对商业纠纷的解决等)、文化(民主观念、罗马的法律文化与社会法律观念等)领域。对该部分的学习侧重点有三。其一是对一些价值观」(如民主、法制等)的理解,明确这些概念与现代价值观内涵的区别。其二是关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一方面是关注其民主、法治观念和人文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注意在近代化历程中,中国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有哪些阐释和解读,以及这种解读对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思想进步的促进作用;其三是关注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相关特点,思考其形成原因和影响,通过特点建立对二者的整体把握。此外,我们希望以对古希腊文明的理解为例,简单谈谈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整体感」。何谓历史的整体感呢?以对古希腊的认知为例,当提到古希腊时,如果你能想到的是民主政治、工商业、法制、城邦等干巴巴的知识点,那么你在考场上便只能应对直接考察某一知识点的题目。而现在的高考题考察的更多是考生对整体历史情境」的掌握,换句话说,最好的状态应当是你能从古希腊这三个字联想到一幅生动的画面,联想到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作过程,社会上人们的心态与文化如果要用跨学科思维来解释的话,也可以把这种方法视作对地理学科中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全方位掌握。在本部分的名词解释中,我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各选取了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扩展,希望大家能顺此线索阅读更多的相关资料或书籍,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该段历史的更生动的认识。二、名词解释(1)殖民运动解释:希腊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规模殖民活动,其中公元前750年至公元前550年是希腊人向海外移民的高峰时期,被称为大殖民运动。殖民的原因可能有人口增加造成的土地压力、粮食紧张、政治动荡等,但学界普遍认为殖民的最主要原因是商贸需求。殖民城邦的建立者保留原城邦的公民身份,但可以吸收外来人加入新城邦,殖民城邦与原城邦之间的关系犹如子与母,情感上联系密切,文化上相承袭,但政治上基本独立。引申:商业活动在希腊的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很大,希腊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仍是农业生产,战争所获得的战利品和神庙所获得的贡品也在城邦的经济生活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2)城邦政治解释:与近代以国家为基础和中心国体的政治相比,城邦政治的特殊性体现在如下两点。其一,「希腊的政治活动具有直接、不假思索和参与性的特点」;其二,不同于近代自由的国家共同体条件,城邦相对而言处于「无国家形态」,不存在「市民社会」,也没有正式的、制度化的权力分离,「在希腊城邦中,无论是谁(不管是一个部分还是全体)进行统治,他在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域都如此。」引申:在理解城邦政治前,需要明确的是,古希腊的政治及公民等概念与现代政治科学理论不同。近代西方政治理论所研究的政治视作一种工具或由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的权力。而对希腊人来说,政治的「公民空间处于中心地位,公共事务被视为共同体的核心;反过来,共同体被视作具有强烈包容性的、积极参与的和相互竞争的公民所组成的政治社团。(参见《剑桥希腊罗马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一编第一章。)(3)城邦经济解释:使希腊城邦实现高度文明的是发达的工商业,但这种工商业的发达建立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特别是希腊城邦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少数发达的工商业城邦外,大部分地区仍以农业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的农业也是市场农业而非自给自足农业,即农业生产与市场贸易紧密联系在起。引申:希腊面积较大,地理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间存在较为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一般来说,希腊本土主要生产葡萄和橄榄,并做成葡萄酒和橄榄油输出,而谷物不能满足自给,需要依靠输入。(4)斯多亚学派解释:斯多亚学派(又称斯多葛学派、画廊学派),从公元前3世纪芝诺创立算起,斯多亚主义一直流行到公元2世纪的罗马时期。该学派的经典主张——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平等的结论(在西方历史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人类社会也是有理性的。(5)荷马史诗古希腊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昂记》(一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一译《奥德赛》)两部史诗。一般认为荷马生于公元前9至前8世纪之间,出生地是希腊东部的某地。《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都是洋洋万言的史诗,前者长达15693行,后者亦有12110行。两部史诗最初只是一些零散篇章,其依据是古代的传说;由于乐师们在民间说唱得以流传,荷马应该是初步将这两部史诗定型的人。艺术上,荷马史诗内容丰富,风格古朴自然,节奏感很强。2000多年来,西方人始终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2、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这项政策是由大农令孔仅和大农丞桑弘羊创行的。起初是由官府专营盐铁的运输销售,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领大农事),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购置当地物产,转运到外地牟利,亦或运到首都长安,储于大农令(大司农),供给国家各部门的需要或作出售之用。3、丝绸之路汉武帝时,随着对于边疆的经营,更推进了陆路交通的发展。当时的重要陆路约有四条,其中的一条便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其路线大致如此:自长安出发,西经河西走廊、今之新疆,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今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可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由于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货物多丝绸,故名之曰丝绸之路。4、东汉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豪强与世家大族势力迅速发展,作为其物质基础的庄园经济也得以膨胀。地方豪强与世家大族依靠政治势力获取大面积土地,形成大庄园;庄园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庄园里聚集起了大量因土地被兼并而失去土地的流民,庄园内的依附民无需向政府缴税,也不用服徭役、兵役,只需要向庄园主人交租、服劳役。东汉田庄除了经济职能以外,在建筑布局上也具有武装堡垒式的军事色彩,相比之下,东晋南朝庄园更多呈现的是以生产为主的经济因素。同时期,佛教因统治者提倡等因素而盛行,加之佛教寺院在经济上享有特权,导致寺院广占良田,占有大量劳动力,形成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体。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存在确实给当时大量的贫民以一定的荫庇,但是在该时期赋役和力役仍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而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人口脱离了政府的直接接制,影响到了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行。领兵复客制三国时期,吴国豪族势力进一步发展。孙吴政权是依靠“朱、张、顾、陆”等大族支持建立的,为保障大族的特权地位,吴国实行了领兵制和复客制。领兵制允许大族建立私人部曲并可世袭。复客制是政府将土地上的农民一起赐给豪族作为其私属,使士族势力进一步膨胀。6、大索貌阅南北朝时期人民脱离户籍或佃客为豪强隐瞒户口的很多。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清查的结果,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7、南北互市西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南北关系紧张时,双方都在边界设置重兵,禁断一切商贾往来,以防奸细。南北气氛缓和时,则放松禁令,听任南北民间商人往来,有时还由政府出面,在边界开放通商地点,进行大规模的官方贸易。这种南北双方的贸易在当时叫做互市。南北互市的主要经营者都是政府派遣的官吏,交易的货物数量庞大,获得之利润非常丰厚,双方互通有无,官方贸易关系建立后,民间的商贾多随之而来,客观上对南北商业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8、大运河大运河是隋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扬州)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之京口(今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9、租庸调制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这种以绢、布折役的方法称作“输庸代役”。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圩田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和南唐的劳动人民共同发明了“圩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一圩方圆几十里,沿堤建水坝,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从而把涝地改沃土。至宋代,圩田大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量圩田。明清时仍然使用。这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大创举。11、榷场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互相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要受官方的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此外官府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因此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榷场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诡名子户、诡名寄产、诡名挟佃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一般地主或富裕农民为了达到减轻赋役负担的目的,便把自家的土地与人丁分散为许多户头,以降低户等,谓之“诡名子户”。有的人家把土地假称献纳于僧寺、道观,叫“诡名寄产”。有的假立契约,诡称把士地典卖给官户、形势户,冒充佃户,逃避职役,叫“诡名挟佃”。13、鱼鳞图册即明朝的田亩清册。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按“随粮定区”的原则,以税粮一万石为一个编制单位,称一区。挑选纳粮多的地主充当粮长,负责征收该地区税粮,督运到京。每区的土地经过丈量后绘制成图册,册上载明各户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田主姓名。因图状似鱼鳞,故称《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相印证,互为补充,是明初调整赋役和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有力措施,对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社会经济也起到了积极作用。14、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又称一条编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中实施的赋役征收办法。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具体说分为以下四点: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2)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由政府用钱雇人应役。一条鞭法的实施减少了赋税征收的环节,简化了手续,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弱了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5、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即将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是清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历代均以人丁、地亩作为双重征税标准。虽有明朝一条鞭法规定代役丁银摊入地亩,但未普遍实行。清初赋役制度十分混乱,弊病丛生。为厘清积弊,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依照上年所报丁数,固定丁银税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五十五年四川、广东等地首次试行将丁银摊入各府州县地亩征收。雍正元年(1723),世宗从直隶巡抚李维钧所请,准于直隶地方一体仿行,次年令各省次第举行。惟奉天府(今辽宁)以民人入籍增减未定,仍行分征。此法虽各省实施程度不一,但到乾隆十年(1745),除山西个别地区外,已基本通行全国。摊丁入亩使地丁合一,田亩成为单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减轻了无嗣、少地农民的负担,在赋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一田三主又称一业三主。封建土地租佃形态之一。行于明清南方某些省份,如福建、江西等。三在户为拥有土地所有权的租主,又称苗主、骨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赔主,又称税株、皮主;耕种土地的佃户。租主向赔主收租并向国家纳赋;赔主向佃户收租;佃户种地纳租。一田三主的具体形态各地不一,名称亦不尽相同。17、公行制度清政府基于公行的对外贸易制度。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主要内容。公行,亦称官行。是鸦片战争前官方特许的经管对外贸易商人的同行组织,也是专办外洋商船来广州贸易的组织,具体经办清政府对外商的一切联系事宜。成立于1720年,它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也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既有商业职能又有外交政治职能。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订立后分局相关条约而撤销。中国古代文化史1、“儒”与儒学学派《说文解字》中对于“儒”的解释是:“柔也。术士之称。”最开始“儒”指代春秋时期从巫、祝、史、卜中分化出来、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直到西汉初年,才有学者把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的学派统称为“儒家”,所以说“儒”这一概念的出现要远远早于“儒家学派”,而且《诗》、《书》、《礼》、《易》、《乐》这些儒家经典的形成也在孔子之前。儒家学说成为治国思想后,势力迅速膨胀,后多用“儒”来称呼有学问的人。2、华夷之争华即华夏族,是上古的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逐渐融合许多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族体。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华夷之争,强调的是中原华夏族与四邻周边较为落后的民族的对抗,是贯穿春秋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但就种族、血缘而言,华夷往往存在联系。二者同时存在斗争与联系的两面。双方通婚的记载颇多。长期的杂居、邻居过程使得华夏对四夷产生很大影响,四夷文化也丰富了华夏文明,春秋时期齐、晋、秦等国的霸业,对于华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也起到重要作用。总之,华夷之争体现二者的对抗与联系,这二者最终都促进华夏文明的丰富发展,使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的族群,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基。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儒家、道家各不相同。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孔孟。孟子把人的道德意识赋予天,然后又将这种有道德意识的“天”作为人伦道德的本体论根据。而老庄思想中的天,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是将人身的各种数字与天数相对应,又将人的情感与天地阴阳相副。这样的结论,为其进而申发的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天人感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础),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包括四个命题: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界有普逅规俚,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3)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致的;(4)人生的理性是天人的调谐。4、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东汉时谶纬之学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更是受到历朝查禁。5、经学(今文经与古文经)经学,即对儒家经典《易》、《书》、《诗》、《礼》、《春秋》进行研究的学问,在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汉代经学根据经书版本、解释的不同,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派所据经书为师徒、父子口耳相传,到汉代才用当时同行的隶书笔录下来,称今文经学。另一派根据汉代渐次重现于世的先秦典籍旧本,皆用秦以前的文字书写,称古文经学。西汉时期多今文经学流行于世,其特点是讲求“通经致用”,借用阴阳五行等学说来发挥经书的“微言大义”,鼓吹大一统、正名分、天人感应等思想,但不免空疏之弊。随着谶纬的广泛流行,今文经与其结合,趋于迷信、荒诞。同时,儒学发展带动图书搜集整理,在刘歆的推动、王莽托古改制的影响下,古文经的社会影响大增。东汉时,官学仍用今文经,并编订《白虎通德论》,更系统地将阴阳五行、谶纬与今文经结合。但此时今文经学弊病已相当明显,而古文经学解经重在“通经识古”,考索经文字句本义,不胡乱穿凿比附,其传播反而愈益广泛。曹魏之时,今文经早已衰落,古文经趋于僵化,玄学兴起。魏晋玄学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儒学内容逐渐走向空虚荒诞,丝毫无助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此后,“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长期的战乱和残酷的政治斗争以及门阀士族腐朽而无聊的生活,使得统治阶级中不少人思想消沉,试图在玄虚淡泊之中求得精神寄托,于是玄学应运而生。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后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玄学的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立言玄妙,专门探讨“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行事玄远,远离具体事务。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统称为玄学。玄学家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举止和虚无玄远的“清淡”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一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伦理观念。7、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中期兴起的一场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学运动。古文是唐朝人对先秦两汉散文的称呼。古文运动名义上是要求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唐初的陈子昂是这个运动的奠基者。古文运动的主将韩愈和柳宗元强调文章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力图用新颖的文学语言,创造出一种新散文体,并且身体力行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成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夷夏之辨又称“华夷之辨”、“夷夏之防”,是中国传统的族类观,用以辨别华夏和夷狄,主要有血缘、地缘、礼义文化三个标准,其核心表现为儒家礼义文化的区别。只要接受中原礼教秩序和儒家文化,即可“化夷为夏”。在古代中国,多强调夷夏之间的单向转化。在近代,夷夏之辨既表现出保守的一面,如近代化初期人们对学习西方的强烈反对,又表现出开放的一面,如魏源、王韬等利用夷夏观念寻找学习西方的理论依捆。在列强的侵略过程中,夷夏之防也在逐渐崩溃。2、买办鸦片战争之后,在广州外国商行和中国公行里,有经由中国官厅特许的为外国商人经管账目或购办物品的“管事”人,通称买办。这些在各通商口岸的外国商人直接雇佣中国人充当居间人或代理人为其推销商品和收购出口货物,从中获取大量的佣金、回扣和巨额财富,并自己经营商业,成为中国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前身。3、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制度是清政府为了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饷而征收的一种特殊商业税,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又名捐厘。厘金创始之初,本是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间,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备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1853年7月,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雷以诚首先在扬州仙女庙一带开设厘局,向商贾征收厘金。对坐贾抽征商品交易税,称板厘;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后为清政府推广,成为经常的税收制度。厘金制度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4、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1月,清政府为办理译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主管外交关等事务,简称总理衙门,首任总理衙门的大臣是奕诉、文祥、大学士桂良。总理衙门成立后,即设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与总理衙门有关的机构还有总税务和同文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对外体制的变化,结束了督抚兼办外交的局面。清政府通过总理衙门加紧了与西方列强的勾结,而西方列强则通过这一机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1901年改为外务部。5、同文馆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主要宗旨。1862年,经奕诉等奏准设立,附设于总理衙门。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1867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天文算学馆的设立使同文馆变成一所近代化多学科的外语和自然科学兼备的新式学校。毕业生多充任外交官或其他洋务机构官员。1902年,并于京师大学堂。6、癸卯学制1903年(癸卯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订《奏定学堂章程》,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此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按照日本的教育模式,将整个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是清末民初新式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7、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的行径,激起了粤、湘、鄂、川四省人民的强烈反对,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激烈,逐渐发展为武装起义,给武昌革命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8、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期间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袁世凯进行的和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出任清廷内阁总理,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进行和平谈判。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斡旋下,南方军政府代表伍廷芳和北方袁世凯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和谈。在内外迫协下,革命势力做出让步,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清帝退位,即举袁为大总统。袁答应逼清帝退位,表示拥护共和。1912年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同意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9、北洋军阀与军阀割据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人以军队为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割据分裂,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袁世凯死后,列强为维持和扩大在华利益需寻找新的工具,各派军阀也需要选择帝国主义作为依靠,于是军阀成为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这一阶段,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合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最反动、最腐朽的时期,军阀割据与连年混战使得民不聊生。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北洋军阀的统治,关注到其矛盾的另一面。北洋政府在袁世凯去世后政局动荡。派系分化,却一直设有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国会,大总统、副总统名义上均依法“民选”产生,组阁与倒阁,均属正常。混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程序的建立与遵守,对民意政治资本的看重,反映辛亥以后民主共和的深入人心。经济上北洋政府有制定政策鼓励实业、完善法律、提倡国货、兴办金融等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外交上妥协与抗争并用,屈辱与成果并存。思想文化上,既有封闭报馆、控制舆论、秘密暗杀,也有新闻自由,和对新文化运动的少有干预。要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主体等,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11、问题与主义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思想辩论。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应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不要高谈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进行反驳,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研究实际问题与宣传主义必须结合,改造社会必须“根本解决”,才能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谈什么主义,用什么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争论实质上是社会改良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名词解释(1)京汉铁路大罢工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工人争取自由、争取人权的政治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目的是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主要领导人是张国焘、罗章龙。京汉铁路收入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京汉铁路总工会原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军方制止开会,捣毁总工会会所,会议无法举行。2月4日,京汉铁路2万余名工人举行了全路总同盟罢工,造成全路瘫痪。2月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屠杀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2)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指的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3)工农武装割据解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基本内涵是在武装暴动后,首先在一部分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以作为与周围反动政权相对抗和进一步发展革命力量的基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同时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引申: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而深刻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奠定了直接而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石。(4)全面抗战路线解释: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召开洛川会议,提出了动员一切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区别于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强调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独立自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进行全面抗战。引申:全面抗战路线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动员和发动群众,组织和依靠群众,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强调的是参与抗战的主体力量。全面抗战路线,强调的是抗战的方式。全面抗战路线顺应了抗战的客观形势和人民的总体期望,是抗战期间的唯一正确路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5)统制经济解释: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模式,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一出现,便引发不同学者对其内涵的争论,但学界普遍认同其本质是国家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引申:对统制经济含义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统制经济是指国家对经济实施干预,并以政治的力量组织、统率和指导全国经济;从狭义上说,统制经济是指政府对于生产、交易、分配实施有计划的管理和限制。它的反面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与一般的计划经济相比,统制经济更强调以国家政权力量和行政的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业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各个环节,带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它适用的范围一般是战争、重大灾荒或经济危机时。因此,在大规模战争期间,实行统制经济,是各国的普遍做法。(6)中共二大解释:1922年7月,中国二大在上海召开,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前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国情,制定了科学的纲领,体现党的成长。大会指出民主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支部,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受共产国际很大影响。引申:中共二大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以及实现这一纲领的政治主张和行动方针,被许多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开始和起点。(7)瓦窑堡会议解释: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引申:瓦窑堡会议的一个背景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张浩到达瓦窑堡,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与《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正确认识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变化,批判了党内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的转变。(8)论持久战为了驳亡国论”和“速胜论”,澄清混乱思想,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毛泽东预言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论持久战》还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在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9)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通过大生产运动,根据地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不仅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也改善了军民生活,给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0)三三制解释: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三制,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一定严格按照比例。)引申: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进行民主建设,启动民主选举,逐渐建立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扩大了民主范围与政权基础。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共产党凭着自己较高的威望得到根据地人民的普遍拥护,以致在初期的选举中党员当选的比例过大,出现了清一色的共产党员掌权的现象;另一方面,少数地方由于旧势力影响较大,导致基层权力被豪绅地主所把持。这些情况的存在既不利于团结所有愿意抗日的人士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不利于根据地政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三三制便应运而生。三三制的施行,回应了民主革命中的民主诉求,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批判与超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有益尝试。它加强了各阶层的团结,调动了各方的抗日积极性,增强政权民主性的同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读者在认识三三制时,需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三三制在两个不同方面的重大意义。(11)中共七大解释: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引申:《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七大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李君指出,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在于三个统一:1.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统一;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决策层的形成——党的政治统一;3.党的民主集中制最终确立——党的组织制度统一。(12)中共八大解释: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借鉴苏联经验与兼顾中国国情相结合。1956年9月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出了党与人民的主要任务。大会确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也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引申:虽然这次大会有局限性,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分析和正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初的探索。1956年,国内一五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变化;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解放。中共八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对苏联经验借鉴的同时,坚持按照本国国情实际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后来由于对形势的错误分析,对理论和思想缺乏深刻认识等种种原因,八大的正确路线并未有效执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13)西柏坡会议解释: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确定了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将采取的基本政策;全会批准了由我党发起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等。引申: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凯歌行进的时期,主旋律是党的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中央在西柏坡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民主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形势下创建新社会新国家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一次中央全会。综观全会内容和一系列决策,它的主题是: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就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新中国,就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这是一次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决策会议,又是一次建国理论创新的会议。中国现代史一、导言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导图打破了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板块分别列为三张导图的做法,我们以三代领导集体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并梳理了每个时间段对应的重大事件。事实上,对现代史的把握尤其需要从史观或价值观出发。比如说,在掌握中国现代史的经济发展时,只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明确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对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掌握应该联想其他相关方面,如一五计划时期有关工业化建设的政策、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应的生产关系(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与改革过程)的改革。而从价值观出发意味着,各位可以尝试对现在社会倡导的一些观念和原则(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主法制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进行溯源,掌握其变迁脉络。更进一步说,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在阅读中了解这些价值观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些价值观不仅会对当时人们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社会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往往希望考生通过当时人们的某种言行判断背后的社会观念与风气,并进一步推测产生这种社会观念或风气的社会经济动因),还会对现代历史研究与史观产生无形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残余的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不再强调阶级斗争,但很多历史著作在续写历史时遵循的基本观念还是用阶级的方法分析问题,用阶级斗争社会矛盾尖锐来解释部分历史演进)。而与专业历史著作相比,在同学们研究的教材和高考卷中,传递价值观的意图自然更加明显。以重劳动这一价值观为例。对劳动价值的强调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存在,五四时出现劳工神圣一类的口号,还有人造访工厂与农村以表现出支持劳动者的姿态,此时的劳动价值主要在知识领域内被讨论。而建国以后,劳动作为中心话语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可以在当时的一些文艺作品与宣传画报中体现。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发展到极端形式就是否认形而上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劳动形式能够产生价值,劳动概念被简化为肢体运动,而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既在这种观念下产生,又助推了劳动内涵只具备体力活动的单一正当性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对劳动的重视源于人民史观对人民和群众的重视,因此各位也可以将这两种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理解。在传统观念下乃至于五四以后对劳动价值的愈发重视,群众也常常被视作启蒙、动员或被解放的对象,在新中国建立后,在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影响下,群众的含义从知识分子的定义中脱离出来,被视作政治参与的主体。在本部分的名词解释中,我们增加了对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解释,但我们还想提醒各位读者的是,注意对现代史部分中的党史的梳理和认识。二、名词解释(1)抗美援朝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的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中苏交恶解释: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从友好走到了对抗的地步。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隔阂与不和谐产生的开始。中苏在对斯大林的评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苏美缓和战略三方面都存在分歧。之后的一系列事件都体现着中苏两国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二者逐渐由合作走向对抗。引申:国家利益间的分歧,表现在苏联的大国主义与大党主义政策、干涉内政或是牺牲中国利益的行为,与中国维护本国利益、坚持独立自主的要求冲突;中国对美国等帝国主义的坚决态度,同苏联希望缓和与美国关系的想法冲突。意识形态间的冲突,表现为对彼此主义、做法的争论等。中苏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中国在六十年代面临美苏的双重压力,也间接推动了后来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分析理解近现代国家间关系时,读者需明确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差异也会影响国际关系。(3)南方谈话解释:1992年春,邓小平开启南方之行,并在视察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判断各项工作的三个标准,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这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人们的疑问,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了重大深远的意义。引申:从国际上看,苏联解体从外部对中国造成强烈冲击,苏东剧变使得国际上兴起一波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在国内,自由化思潮仍未绝迹,另一股怀疑改革开放会走向资本主义,而强调要抓阶级斗争和反和平演变,从而有可能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左的思想倾向又迅速兴起。无论是左还是右的思想,都对改革开放的深入造成干扰。南方谈话在反右反左间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战略走向,回答困扰人们的基本理论问题,改变了束缚人们的陈旧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它既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坚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南方谈话对市场经济的提出、建立,以及之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解释:在实施一五计划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涉及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自上而下、条块结合的完整的计划管理体制;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财政管理(分级财政体制)、物资管理与流通管理(重要生产资料实行中央统一分配制度)、劳动工资(对城市职工工资实行统一管理)、物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外贸(对外贸易部集中领导和管理全国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引申:建国以来,在经济管理的体制上,长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条条与块块(部门管理和地方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世界近代史一、导言课上介绍的几种史观(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作为指导,宏观把握三副世界近代史导图所展示的世界近代史演进的脉络与框架。在此,考虑到部分读者对本书前述所讲的史观的内涵及其运用或许还存在疑问(我们再次强调,深入理解本书所论的多种「史观」的最佳途径是自行查阅相关论文或阅读相关书籍),我们将对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进行进一步介绍,并指出其对我们理解西方近代史演进脉络的帮助。在文明史观的视角下,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过渡。广义而言,现代文明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三个方面的统一。现代文明这三方面的特点也正对应着近代化史观下近代化历程中文化、经济和政治三方面的进步/发展。下面我们对这三个特点进行简单总结:(1)科学化/理性化:①最初建立:牛顿科学革命(对其起源有不同的学术观点,该观点为较为普遍的一种)②内容:提倡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③演变:此后科学演变成合理、正确的含义。但科学化不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一种现代迷信,认为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忽视直觉、感情等非理性因素。(2)工业化①最初建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大机器工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带来以现代工厂制度为代表的先进管理制度,以及提高效率、注重经济效益的理念)②内容主张社会进步必须通过工业化来实现,工业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它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实现社会的多元化和民主化。(3)民主化①最初建立:由英、法、美等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创造。②内容:自由平等是两大原则。英国革命重自由轻平等,法国革命重平等轻自由,美国革命较好地结合了两者。法国革命由于偏重平等,开启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政治潮流,成为划时代的历史事件。除了以上两条线索,各位读者还可以用全球史观去宏观把握西方近代史。此外,文明史观对各文明间交流的强调还要求各位读者重视中西文明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一些并不直接的影响,如中国古代文明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要关注这种影响涉及的具体领域)等。在名词解释部分,我们选择了一些常规概念,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也正是最容易被同学们忽视的。二、名词解释1、近代政治(1)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与帝国、宗教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政体形式;与传统帝国、王国或宗教世界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由一个民族构成的政体,或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可能的结合形式。15、16世纪,欧洲各国产生了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新君主制是市民阶级和王权结盟的产物,推动了分裂割据政治模式的结束,促进了拥有主权的、统一民族国家的诞生。(2)阶级解释:从词源学上看,阶级最初是以财产标准对社会人群的一种分类,是一种人群分类方法。在很多历史或政治中引用的「阶级」意指「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财富、劳动形式、生活方式、或其他社会、经济、或文化因素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多个社会性群体」,通常不同阶级之间都存在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关系。引申:中国古汉语中的阶级没有人群分类的意思,中国传统社会层级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如君臣、贫富、士农工商、官民、亲疏、长幼等,都不是近代意义的阶级划分,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因财产差异引起的社会差异不明显,也没有自觉的阶级意识。近代以来,阶级概念被西方学者引入社会学知识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完整地论述了阶级起源、本质,不同阶级存在的历史条件,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等问题。列宁对阶级概念做出进一步解释,并被前苏联发展成所有制决定阶级——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模式(这一模式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思路仍有较大影响)在。阶级观点中国化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是一个关键节点。毛泽东在新形势下发展了阶级观点的内涵,一方面,认为阶级斗争应该服务于民族斗争的需要(可以联想高中教材中常见的以阶级矛盾为主或以民族矛盾为主);另一方面,为争取和团结更多力量,扩大抗日队伍,唯物史观阶级观念中很重要的「人民」概念形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阐释中的重要命题。2、近代经济(1)资本主义解释:一般来说,资本主义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制度,是一种通过运用特殊商品资本进行财富增值的方法。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小规模生产、教会干涉和行会限制三大障碍。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是西方近代化的主要线索之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思考高中历史的框架时,「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可作为中西近代历史发展大多数事件的背景。引申:有关资本主义的几种学术观点:①马克斯·韦伯:资本主义起源于新教伦理。路德、加尔文宗思想中部分内容为代表的一些重视劳动、追求财富、提倡勤俭勤奋的观念,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兴起密切相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彼此吸引,互相促进。②松巴特:资本主义产生的动力是中世纪贵族对奢侈品的追求。③蒲鲁东: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为收入来源的资本不属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资本发挥作用的人。④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的产生需要两个前提——拥有主要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和除了劳动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当二者结合在一起从事商品生产时,就有了资本主义。⑤其他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主要靠市场来调节的经济制度,市场中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平等法律身份的自由个体,能够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在市场上自由地追逐利润。「自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3)欧洲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解释:欧洲商业革命是指16世纪由地理大发现而引起的欧洲商业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欧洲资本的流通范围和海外贸易的地域急剧扩大,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和贸易额迅速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性质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价格革命指地理大发现之后,美洲廉价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欧洲出现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引申:价格革命对欧洲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16世纪的价格革命并没有使所有价格同样上涨,在英国,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这种特点也大体存在于整个西欧。在农村,采用租佃制的地主因地租上涨最快而获利最大;相反,按传统方式征收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受损失。租地经营的农场主和部分农民因工资低廉、农产品价格高昂而获得利益,还因向地主缴纳固定货币地租而享有价格上涨的好处,经济实力增强,16世纪末英国形成富有的大租佃农场主阶级。在工业上,工业品价格上涨不及农产品,但由于实际工资下降、产品销路扩大,手工工场主和商人成为新兴经济贵族。而雇佣工人和被夺去剩余产品的贫苦农民则在物价上升中被迫降低生活水平。由此,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4)教皇子午线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6)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开始于意大利,并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的利益,求得发展,日益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文艺复兴就是这种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许多知识分子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猛烈冲击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表面上这种新文化仿佛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历史上把这中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它为资产阶级服务,但是却把人民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7)清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清除英国国教内部天主教残余的运动,16世纪末期。当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增强,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持反对态度,要求消除残存的天主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清教”的称谓即由此而来。清教徒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理想生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8)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英国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英国贵族地主自十五世纪末开始,纷纷采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