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2023·天津南开一模]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2.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3.[2023·天津市2期中考试]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A.物种交流之路B.商贸流通之路C.文明交流之路D.政治交往之路4.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国,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这主要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B.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D.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5.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A.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B.经贸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C.丝绸之路兴起之时是以河西为中心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得到明显发展6.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A.海上丝绸之路繁荣B.中外朝贡贸易体制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7.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8.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C.东南地区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9.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10.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11.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12.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知()A.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 B.经贸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C.丝绸之路兴起之时是以河东为中心 D.河西地区的民族融合得到明显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节选)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纺和造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技术的西传确实难以统计,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二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如“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摘编自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在东西方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二,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在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14分)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2023·天津南开一模]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答案:B2.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答案:B3.[2023·天津市2期中考试]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A.物种交流之路B.商贸流通之路C.文明交流之路D.政治交往之路答案:C4.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国,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这主要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B.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D.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答案:C5.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A.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B.经贸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C.丝绸之路兴起之时是以河西为中心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得到明显发展答案:B6.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A.海上丝绸之路繁荣B.中外朝贡贸易体制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答案:A7.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答案:B8.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C.东南地区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答案】A9.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答案】C10.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答案】B11.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答案】B12.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知()A.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 B.经贸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C.丝绸之路兴起之时是以河东为中心 D.河西地区的民族融合得到明显发展【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节选)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纺和造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技术的西传确实难以统计,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二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