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63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XXXX—XXXX

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和关于推进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编制组依据《青海

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青市监标[2021]86号),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现

状与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和其他省市的相关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青海省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青海省地域特点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标准,规范和科学指导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

本标准共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调查与评价;4.规划;5.保护;6.利

用;7.保障。

本文件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授权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建筑

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将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1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荣玥芳郭思维贺婧高春凤

张羽贾梦圆林浩曦刘峘

范光华王海滨成露依梁晓航

见若南程廷刘芳陈巍

熊颖丁新坤詹孟霖孔贞

杜志超毛坤孙明郭全民

周景峰石天杰刘琛宇文超琪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晁元良卢平利芦熙斌孙鸣生

贾鸿键王亚峰田发春

5

1总则

1.0.1为规范和科学指导青海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全面提

升青海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青

海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包括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青

海省的省级传统村落和市(州)级传统村落。其他未被识别的,但具有传统村落特点且需要保护的村落

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遵循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应强化对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

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整体保护,合理发挥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2应遵循尊重传统、体现特色的原则。应尊重青海省地区传统,注重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

和延续性,保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景观绿化和传统建筑的真实历史信息,切实反映传统

村落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

3应遵循惠及民生、活态传承的原则。应以民生为本,符合青海省农村农区、牧区、农牧结合区

实际,坚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相结合,在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促进发展适宜产业,鼓励村民在传统村落生产生活,遏制并扭转传统村落空心

化的趋势,实现人、物、生活相交融的活态传承。

4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应着眼于青海省传统村落的不同地域条件、民族特点、文

化特征、资源禀赋、历史背景和发展水平,准确掌握传统村落的特征和问题,采取差异化的保护与利用

措施。

5应遵循村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应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鼓励村民和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

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

1.0.4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青海省现行有关法规与标准的

规定。

1

2术语

2.0.1传统村落

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2核心保护区

传统村落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或者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

2.0.3建设控制地带

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的,允许建设,但需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态、色彩的

区域。

2.0.4环境协调区

在建设控制地带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等环境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2.0.5文物保护单位

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2.0.6历史建筑

经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

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

2.0.7传统风貌建筑

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历史、科学、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反映时代特色

或地域特色的建、构筑物。

2.0.8传统民居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信仰及审美观念的住

宅建筑形式。

2.0.9历史环境要素

构成村落整体环境,具有空间形态特征、景观美学特征、环境艺术特征的诸多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

存,服从村落整体演化规律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物质元素。

2.0.10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

3调查与评价

3.1一般规定

3.1.1应对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现状及建村年代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建立

传统村落档案。

3.1.2应对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保存状况和管理条件等做

出评价。

3.1.3应多听取乡镇、村级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建议。

3.2调查内容

3.2.1调查范围应包括传统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

3.2.2调查内容应包括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文献资

料、保护与利用基础资料等方面。

1村域环境调查:包括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风景

名胜等。

2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包括与传统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水系、村落

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3传统建筑调查:包括村落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传统民居等的位置、建

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

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

4历史环境要素调查:包括反映村落历史风貌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

寨墙、堤坝涵洞、水利工程、石阶铺地、碑幢刻石、古代墓葬、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

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5非物质文化调查: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青海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生

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如族长、活佛、非遗传承人、老手艺人等),传承了

传统建造技术、手工艺的工匠及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6文献资料调查:包括志书、族谱、历史舆图、碑刻题记、地契、匾联等;吟咏描述村落风物的诗词、

游记等;村落沿革、变迁、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曾起过的重要职能、传统产业等的相关

图、文、音像资料;当代有关村落研究的论文、出版物等资料。

7保护与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包括既有保护管理机构、规章制度、行政管理文件、乡规民约等;既有

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保护资金等情况;已公布的村庄规划、保护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道路交

通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等的规划成果;人口、用地性质、交通状况、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等社会环境。

3.2.3调查途径应包括资料收集、座谈研讨、村民访谈、现场踏勘专家和社会各界推荐等方式。

3.3分析评价

3.3.1应综合分析村落自然环境、传统资源、传统街巷、建(构)筑物,以及建设用地、道路交通、基础

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和阻碍村落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总

结影响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突出问题。

3.3.2应对村域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

化遗产特征和传统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3.3.3应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

3

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

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3.4建立档案

3.4.1在调查与评价后,应按照“一村一档”的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相关示例见附录A)。传统村落

档案应明确村落基本信息、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等方

面的内容。

3.4.2传统村落档案成果应以纸质和电子文件形式进行制作和保存,两种文件的数据要完全一致,电子文

件应做好备份(光盘、硬盘等)。

3.4.3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传统村落档案的保存与管理,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充更新。

4

4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编制和审批青海省各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

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规划编制导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1.2传统村落认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所在地应组织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并报相关部门

审批。

4.1.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调控传统村落的

人口数量,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对于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和环

境应予以整治,完善传统村落防灾减灾设施,开展防灾减灾项目评估和建设工作。

4.1.4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村(牧)民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

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指导,举行听证。

4.1.5规划审批前应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审查。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要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涉及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要由保护单位制定保护措施。

4.1.6经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不得擅自修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4.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4.2.1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内容包括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提出实施要求等。

1应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

保护。

2应在对村落传统资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中传统格局与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划定

为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按照不同的保护和控

制要求将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提出各区的管控要求,重点

明确建设活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点,并对各区的风貌进行整体管控。同时,村域范围

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也应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定。

3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应明确村域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

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街巷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

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

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技艺、场

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明确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4提出实施要求

1)应提出保障保护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2)应明确3年或5年内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和资金估

算。同时应提出远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

4.2.2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内容包括目标定位及利用措施、空间布局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建筑及辅助

设施规划、实施要求等。

1应制定目标定位及利用措施,应通过分析青海省传统村落的区位条件、规模等级、文化特色、产业

发展特征及上位规划等要求,结合传统村落自身传统资源和利用现状,综合评估其优劣势,确定传统村落

在资源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方面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传统村落利用措施。

5

2空间布局规划

1)根据传统村落的目标定位和利用措施要求,应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对传统村落的建

设用地和功能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

2)在对传统村落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时,应对建设用地进行评价,在保持传统风貌不变、延续传统

村落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应依据传统村落的目标定位,结合传统村落用地现状,符合国土空间规

划的三区三线划定要求,调整传统村落的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类性质用地的范围和面积。

3)在对村落功能结构进行规划时,应结合村落的目标定位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其传统资源、发展状

况进行综合分析。

3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1)一般规定:应在不改变传统村落格局和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传统村落环境进行整治规划,提

升人居环境品质。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应整体考虑传统村落的传统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的文

化背景、生活生产特点以及气候、地形地貌和建成现状等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远期结

合,对传统村落内各项环境设施建设做出综合全面的规划,规划内容应符合《青海省高原美丽乡

村建设标准》相关规定。

2)道路交通规划:在保护传统街巷走向、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出行的需求,

应提出道路交通组织要求,公交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应设于村落外围,过境机动车辆不得穿

越保护范围。

3)绿地景观规划:应对传统村落现有河塘水系、灌溉水渠、自然植被进行适度整治,宜选用当地

绿化植被,采取符合村落传统景观特色的营造手法,结合村民生活习惯,营造出符合传统景观风

貌且有利于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的绿地景观。

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在保护村落传统风貌前提下,结合村民生产生活习惯,采取恰当的方式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建设方式及规划控制要求。

5)基础设施规划:应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公厕、环卫设施等规划。核心保护区内的市

政管线宜地下敷设,露明设施宜数量少、尺寸小、造型简洁,应尽量布设在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

的位置。

6)综合防灾规划:应包括消防规划、防洪规划、抗震防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4建筑及辅助设施规划

1)核心保护区内,应根据建筑物的保护分类提出建筑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材料等方面

的控制要求。

2)建设控制地带内,应按照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要求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

3)环境协调区内,应对与传统村落外部环境特征相关的设施提出设计引导,并对重点地段的设计

提出构想。

5实施要求

1)应提出保障村落利用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2)应明确近期内拟实施的利用规划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和资金估算,并提出远期实

施的利用规划项目以及其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

4.3成果要求

4.3.1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成果应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

4.3.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附件和传统村落档案,以

及依据各院落建筑现状制定的基本信息表等内容。其中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参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4.3.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图纸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现状分析图: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巷现状图,反映传统建筑年代、质量、风貌、

高度等的现状图,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现状图。

6

2保护规划图:传统村落保护区划总图和建筑分类保护规划图。

3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和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图。

7

5保护

5.1一般规定

5.1.1传统村落聚集区域宜划定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区域进行整体保护,推动区域传统村落面貌全面

改善。

5.1.2传统村落保护应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尊重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禁

止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已构成破坏的可在符合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在原场址范围内进行历史记忆性建

设恢复,方案应遵循原结构、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设计原则。

5.1.3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分出轻重缓急,确定保护等级,公布保护名单,分别落实保

护措施。

5.1.4传统村落保护应注重多元性、包容性和社会性,坚持保护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相结合,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5.2分区保护

5.2.1应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评价分析的结果,应分别从村落的村域自然环境、

村落风貌格局、历史环境要素、传统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明确传统村落的传统资源保护对

象,并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5.2.2一般要求

1确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

措施。

2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应划为保护范围加以保护。

3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不得擅自拆除。

4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按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5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并依

法办理建设许可,不得破坏其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标识、广告的形式、位置、体量、风格、色调应与传统村落

整体风貌协调一致,不得破坏传统村落景观环境。

7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应沿用青海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阳光、

风、水、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环境条件,为建筑提供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供暖、自然降温、

自然除湿等环境调节功能的场地规划或建筑设计措施,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5.2.3对于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应体现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和生活的延续性,确保建

筑、巷道、环境及构成历史风貌的各种构成要素不受破坏;建设活动以不改变风貌的维修、整理、修复

和内部更新为主;根据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制定方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对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建筑

物和构筑物,逐步整治、拆除或搬迁;合理控制游客量和引导游览行为。

5.2.4对于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控制建设密度,对新、

改、扩建建筑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以及环境尺度、比例上与传统建筑风貌协调;保证原有山水格局

的完整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

5.2.5对于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应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进行整治

改造;限制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项目,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

障和景观背景。

8

5.3分类保护

5.3.1村域环境保护

1山林景观

1)应保护山体的自然景观特征,严格保护山体轮廓线、制高点,保护山体与村落之间的视线走

廊。

2)不宜开山釆石,强化绿化复育。

3)应保护村落林木资源,维持自然韵味,做好监管和维护工作。

4)不宜随意砍伐,做好防火、防虫等防治工作。

5)宜丰富林相,鼓励种植乡土树种。

6)严格控制山体中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与强度,强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水体景观

1)应保护生态水体及河道,避免因建设活动而侵占、改变原有河道的自然流向。

2)应从宏观层面考虑河道水体在村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改善村域整体生态环

境、控制地下水资源攫取来保证水系统的完整性。

3)应在雨水汇流形成的山沟、河道两侧划定控制范围,引导两岸的农田、林地、园地形成一体

化系统。

4)不得向河道内抛扔垃圾、排放污物;应通过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

5)应坚持生态原则,不宜对自然河道、溪流的驳岸进行随意硬化。注重河道水生生物及微生物

对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营造生态绿色河道。

3田园景观

1)应保护传统村落周边原真的田园风貌,保持其古朴的自然韵味。

2)应保持田园生态肌理、地形地貌,减少人工干预。

3)应结合村落产业特点,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农牧业有机结合。

5.3.2传统村落风貌格局保护

1整体风貌

1)不宜在村落内建设影响传统风貌的建筑,控制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构)筑物的

体量、高度、造型和色彩,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不宜因道路、管网等工程建设而破坏村落地形地貌。

3)在环境整治、开发利用等过程中,应保持村落原有的风貌特色。

2结构肌理

1)建筑群体:应保护建筑群体的风貌格局完整。

2)街巷空间:应保护传统村落街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应保护传统街巷的结构、走向、宽度以

及与街巷两侧建筑物的空间比例关系;应保护街巷建筑界面和景观视廊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

整性;核心保护区内应保持原有街巷格局与尺度,不宜随意拓宽;在开挖、填埋等基础设施改

造以及建筑物的改建、扩建时不宜破坏街巷结构,街巷铺装宜采用当地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

宜通过转折、对景、借景等手法丰富街巷空间,采用适当的绿化形式和小品,美化街巷环境。

3)水系保护:应保护河道岸线、水塘形态,保持水体清洁,保护水生植物、鱼虾等构成的生态

系统;在加固驳岸、增设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时宜采用传统做法,并与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

4)场所空间:应保持村落内重要场所空间景观视廊通透,保障依托场所空间的传统表演、民俗

节庆等活动正常开展;场所的铺装美化宜采用生态友好形式。

3历史环境要素

1)一般要求:对历史环境要素均应妥善保护,除非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庄建设造成重大负面

影响,否则不应拆毁;对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

建筑,应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加以保护,对一般的历史环境要素,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景观改

造等措施,但应限定改造的方式和方法,维护其乡村特征。

2)分类保护

驳岸:应维护驳岸自然岸线的格局。

古桥:应定期开展古桥质量安全鉴定,有安全隐患的及时加固,修缮时维持原貌。

9

古井:应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与利用措施。

古塔:应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与利用措施;增设消防、防雷等防灾设施。

牌坊亭阁:构件等破损时应及时修缮,修缮时维持原貌。

宗祠寺庙:应采取技术措施以提高其安全性,己有的建筑可根据功能需要进行现代提升,增

加相应的配套设施。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地面宜为自然地面或采用透气铺装,不宜修筑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地面;

增设避雷设施等保护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更新复壮管理,并符合QX/T231-2014《古树名

木防雷技术规范》和DB36/T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的要求。

石阶铺地:村落内原有铺装形式,应尽量保留;新建石阶铺地不宜采用色彩饱和度与对比度

高的现代铺装材料;宜选用石板、卵石、块石、条石、青砖、瓦片等乡土材料;宜采用传统

工艺,拼缝不宜过大,粘合材料不宜外露,铺装效果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院落墙体:墙体色彩应符合村落的传统风貌特点,不得自行粉刷为其他颜色,影响整体风貌;

对现存的土坯墙、石砌墙与夯土墙等进行结构稳定性的评估,结构破败的墙体,宜采用传统

工艺进行加固;若用现代技术加固时,外表可用草泥抹灰、石灰粉刷等方式加以修饰,以协

调建筑整体风貌;围墙宜采用村落当地传统材料,如石块、砖、夯土等,并根据院墙结构的

实际情况,按需要增设砖柱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5.3.3传统建筑保护

1一般要求

1)宜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整治。

2)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宜采用传统建造技术、传统建筑材料,并在传

统村落保护专家的指导下由传统工匠修缮维护。

2文物保护单位

1)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青海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

行保护,采用修缮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保护修缮整治方案评审通过后方可按设计方案进行修缮。

2)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应遵守最低限度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等原则,最大程度保护其历

史信息。

3)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依据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必要的

保护措施。

3历史建筑

1)历史建筑可采用修缮、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2)应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全面普查、整理、确定,

并应提出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建议。

3)应科学评估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保存状况,提出历史建筑的场地

环境、平面布局、立面形式、装饰细部等具体的修缮维护要求,所有修缮维护、设施添加或结

构改变等行为均不得破坏历史建筑的历史特征、艺术特征、空间和风貌特色。

4)保护规划应对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提出管控要求,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新

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并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5)历史建筑应保持和延续原有的使用功能;确需改变功能的,应保护和提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

征,并不得危害历史建筑的安全。

6)保护规划应对历史建筑周边各类建设工程选址提出要求,应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

避开的,应实施保护,并提出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

4传统风貌建筑

1)传统风貌建筑整治,不应改变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建筑的立面形式、空间格局、结构形态、传

统材料、传统工艺和细部等,可采用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2)传统风貌建筑外观毁损的应按原有形式进行修复,内部损坏的结构和装饰由专业人员负责修

缮方案,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代替,高度、体量、色彩、形式应与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

3)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遵循能保则保的原则,按照旧房可修、危房可拆、空房可用、新房

可整、建房可控的思路开展保护与利用。

5其他建筑

10

1)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其他建筑应采取拆除重建或拆除不建的整治方式,当采取拆除重建时,

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当采取拆除不建的方式时,宜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升传统村落

的宜居性。

2)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应采用保留、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3)新建各类建筑,应服从村落历史环境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需求,其形式、髙度、体量、

色彩等应与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风貌一致,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融合。

5.3.4传统民居修缮

1分类修缮:应按照价值优先、整体优先、使用优先的原则进行修缮。结合传统村落发展前景、

传统建筑实际情况及产权人的意向,将保护修缮工作分为保护类、修缮类、改造类三种不同的类型进行

修缮。

1)保护类:应对继续使用的传统建筑进行维修加固和功能修复。

2)修缮类:应对暂无利用意向、量大面广的传统建筑进行抢险保护。

3)改造类:应对价值突出、有明确激活利用方向、能够服务社会的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维修和功

能改善。

2传统民居修缮措施:传统建筑的修缮应以消除现状残损病害及各种隐患为主,尽可能不扰动现

有结构,能修不换,并对局部受损部位进行有依据修复。具体实施时特别注重保留地方做法和被修缮对

象的个性特征。

1)入口及门楼:建筑的入口及门楼在建筑风貌中占据重要地位,应结合不同地域特点进行保护。

在入口与门楼的翻建中,可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参照传统样式并可简化应用。

2)建筑立面:建筑立面的修缮与翻建宜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在不改变风貌特征的前提下,可对

立面式样进行适当简化。

3)建筑屋面:在屋面形式上,宜采用平屋顶为主要形式;屋面形式宜选用与传统建筑整体风貌

相协调的土屋面形式。

4)建筑色彩:传统村落应延续原有传统建筑色彩,新建、翻建建筑的色彩应与当地传统建筑色

彩相协调,宜采用与传统建筑相近的白、灰、赭石、土黄等色彩。

5)建筑材料:建筑用材宜以村落当地块石、木构、砖瓦等传统材料为主。

6)门窗:大门以及外露附件粉刷颜色应符合传统特色或与传统村落建筑细部颜色相近;窗户式

样、颜色等应与村落传统建筑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7)雕刻:木雕、砖雕、石雕等建筑细部应保留其地域特色,修复时宜采用村落当地传统匠艺。

5.3.5非物质文化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

例》执行,分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与特征分析,结合传承程度划分为良好、一般、濒危三

个等级,作为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的依据。

2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应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项目、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继承发扬提出规划要求。

3保护传统村落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对其生活状态和日常行为模式应作充分的考察及记录,

对传统的民风民俗、地方节庆、传统工艺、风俗礼仪等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

传承人、传承方式提出保护要求和措施。

4挖掘、抢救、整理、研究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对承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相关物质、文化空间提出保护与利用要求和措施。

5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档案

和数据库。

6应设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场所,对相关的管理机构和专项资金支持提出规划建议。

11

6利用

6.1一般规定

6.1.1应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社会情感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科学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根据当地居

民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使用功能。

6.1.2将传统村落利用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利

用方式。

6.1.3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提出合理有序的利用方式和措施,改善居民生活,实现经济平缓增长、

人与环境相对友好、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6.2利用模式

6.2.1空间分区利用

1应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区利用。

2核心保护范围应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

3建设控制地带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适当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

4环境协调区可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

6.2.2建筑分类利用

1应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利用。

2文物保护单位应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针对文物保护建筑可建立博物馆等,发展观光旅游。

3对历史建筑应进行文化宣传与发扬传承;注重社会效益,保用并举,可采取集体供养等适当的

方式将建筑改造为村落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委员会、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礼堂、健身活动室等)。

4传统风貌建筑应进行修缮整治,可结合街巷空间打造民俗步行街,发展观光旅游。

5一般建筑在与整体格局一致的情况下,可改造为商业旅游服务设施【农(牧)家乐、商业经营、

民宿客栈、文化会所、乡村茶室酒吧等)】、办公场所(教学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家之屋、民俗

手工设计坊等)、民宅等。

6.2.3文化分类利用

1应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般传统文化开展分类利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保护与传承,建立完善的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

体的传承体验设施,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民俗手工展览、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3一般传统文化应加强宣传与传承。

6.3利用途径

6.3.1村落居住

1应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鼓励传统村落居民在村落内居住。

2应活化利用长期闲置的传统建筑资源,在保持传统建筑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建的基础上,通

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3应完善传统村落的消防、防灾避险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6.3.2产业发展

1应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转变传统产业生产方式、扩大

传统产业规模、创新传统产业组织方式,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传统产业基础。

2宜针对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和就业水平等因素,挖掘传统村落资源禀赋优势,

整合各类资源,按照“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中,通过专业化生产、前后向延伸、

12

规模化建设等措施,提高附加值。

3宜利用本地农牧业资源,整合历史、文化、风俗等社会元素,开发具有本地特色、打上本地烙

印的产品,从而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

6.3.3文化传承

1应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手工文化、园艺等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特色

与产业特色融合发展。

2应挖掘和整理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等各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可通过建立村史馆、博物馆、文化馆、展示中心、文化活动场所等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

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

3应根据传统村落的节庆活动、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

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

4应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传统村落村(居)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

艺创作生产,应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传承,实现

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鼓励传统文化进课堂,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落,可开展创建民间传统

文化艺术之乡的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

6文化产业涉及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休闲娱乐、影视文化基地等文化相关行业,

可通过在传统村落中设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措施,促进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产业化。

7应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数字化建设,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文化产品,

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共享、展示和传播,带动传统村落文化传播展示消费、地域品牌形象塑造、

特色农产品销售。

6.3.4旅游休闲

1可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山水风光,充分采用最新的运营模式和参与体验式

的旅游模式,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乡村体验游、农(牧)业生态游,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良

性循环。

2可利用传统民居发展旅游民宿,打造绿色产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牧)家乐,避免

同质化,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牧)家乐生态旅游模式。

3可利用传统村落特殊的历史背景,为游客提供了解学习传统村落文化智慧的途径,发展具有当

地特色的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4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应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流量、容量,避免游客拥挤导致传统村

落遭到破坏。

5应确定传统村落旅游管理制度,引导游客遵守传统村落及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6.3.5教育研学

1对于保存较好、区域集中的传统村落群,可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学习、摄影、写生等教学基地,

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2应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基地

和实践基地,可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专业人才。

13

7保障

7.1资金保障

7.1.1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资金投入。

7.1.2应设立专项传统村落保护经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实行补助,支持传统村落保护修缮,

引导村民对自有住房进行修缮保护。

7.1.3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7.1.4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投入本村保护发展。

7.2人才队伍

7.2.1青海省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负责传统村

落评定、规划评审、项目审查、技术指导等工作。

7.2.2传统村落所在县(市、州、区)人民政府应当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中聘请1-2名驻村

专家,负责其驻地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规划编制、修缮整治、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7.2.3传统村落村(居)民委员会在村(居)民中推荐1名村级联络员,负责宣传传统村落相关政策、

监督项目实施等工作。

7.2.4应加强建设高素质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才队伍,开展多层次的传统工艺工匠教育培训,培育一批

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文化匠人,包括传统建筑匠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

7.3信息系统

7.3.1有条件的村落可开展智慧乡村建设,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信息系统,完善农牧民生活圈综

合功能。

7.3.2登记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现状等情况,记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村内基础

设施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7.3.3可结合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建设信息化平台及发展电子商务。

7.4宣传推广

7.4.1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州、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传统节庆、民间习俗、传统体育赛事以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展示和宣传活动。

7.4.2应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知识,展示

传统村落价值、内涵、特色,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增强全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

7.4.3可建立传统村落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传统村落的宣传、研究和保护工作。

7.5激励机制

7.5.1对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酌情给予奖

励或公开表彰。

7.5.2对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怠慢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批评;对违反保护要求的行为,按

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7.5.3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区内的按原貌修缮房屋的村民,可参照乡村风貌改造的做法实行以奖代补。

14

附录A传统村落档案

A.0.1传统村落档案总目录

序号题名内容形式数量备注

1村落基本信息村落基本信息表文档页

村域环境分析描述文档页

2村域环境村域环境分析图图纸张

村域环境照片册页照片张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描述文档页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

传统村落图纸张

3图

选址与格局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照片

照片张

册页

传统建筑基本信息表文档页

传统建筑分布图图纸张

4传统建筑传统建筑登记表文档个

传统建筑照片册页照片张

重要传统建筑测绘图图纸张

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信息表文档页

历史环境要素分布图图纸张

历史环境要素登记表文档个

5历史环境要素

历史环境要素照片册页照片张

古树名木登记表文档页

重要历史环境要素测绘图图纸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文档个

目登记表

照片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录音个

目照片、录音或录像册页

录像个

6非物质文化

其他非物质文化项目登记

文档个

照片张

其他非物质文化项目照片、

录音个

录音或录像册页

录像个

古书籍图书册

当代正式出版物图书册

论文等文档篇

7文献资料

复印、翻拍件等文档页

拓本、摹本等拓片张

其他材料

村落人居环境现状表文档个

保护与利用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照片册张

8照片

基础资料页

保护管理现状表文档份

15

规划文本和行政管理文件文档份

其他材料

9其他补充材料

及说明

二、村落基本信息表

村落名称村落属性□行政村□自然村

经度:□元代以前□明代

地理信息纬度:村落形成年代□清代□民国时期

海拔:□建国以后

村域面积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亩

户籍人口人

地形地

貌特征

常住人口人

村集体年收入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元

产值较高的2-3个

主要民族族

主要产业

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

村落是否列入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

各级保护或示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

范名录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有,规划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规划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无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及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规划

保护与发展状况

□无规划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规划及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保护与发展状况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