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淀区八年级练习

历史2024.01

学校班级姓名

1.本试卷共8页,共二部分,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839年6月,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一事件

A.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

B.说明清朝军队战胜了英国侵略军

C.改变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出超地位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军中校吴士礼在记述1860年的经历时说:“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这些园林时,它们使我们想起

童话故事中所描写的仙境。而10月19日我们从这里离开,身后留下了一片空旷荒凉的土地,

到处都是无法形容的瓦砾。”上文记述的“仙境”毁灭是由于

A.英法联军攻陷广州B.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C.英国强租威海卫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3.1862年,美国人白齐文打伤清朝官员、劫夺军饷,被清政府悬赏捉拿。美、英等11国领事干

涉中国司法,联合“抗议除依照美国法律以外的任何逮捕或审判白齐文”的行动。各国领事

“抗议”的依据是

A.协定关税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评价洪仁年著作《资政新篇》,“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赵烈文赞赏

《资政新篇》是由于该书

A.反映了中国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C.要求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D.首倡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5.右图表现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台湾人民抵抗美军进攻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6.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各项中可

以用于研究“致远舰沉没原因”的史料包括

①北洋舰队将领给李鸿章的报告

②参与黄海海战的官兵的回忆录

③对甲午沉舰致远舰的考古成果

④《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电影)

A.0X2)@B.0X2)④C.④D.②@@

7.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其中C

类别一:洪秀全李秀成石达开

A.关天培B.康有为类别二: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

C.陈独秀D.张学良类别三:①梁启超谭嗣同

8.李大钊写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北方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人愤恨之结果,造成一

呼即应之义和团”。李大钊表达的观点是,义和团运动

A.体现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B.由山东、直隶一带民间团体发展而来

C.“扶清灭洋”口号体现盲目排外倾向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9.右图所示格局的出现与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的签订

A.开启了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

B.使中国领土完整受到进一步破坏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历史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

渐多,其趋向是由沿海人长江,由长江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下列各项中反映

这一趋向的一组条约是

A.《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11.以下各项符合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涵义的是

A.建立民国B.驱除髓虏,恢复中华

C.实现土地国有D.解决中国贫富不均问题

12.下图是一部传记的目录(部分),这部传记的主人公是

'第三章成立中国同盟会、

革命思想的悄然萌发第七章

第四章走向民主革命之路第八章刀光剑影

第五章伦敦蒙难第九章中华民国的诞生

第六章为革命事业奔走海外第十章临时大总统的上任与让位

A.严复B.孙中山C.袁世凯D.胡适

13.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包括

①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③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④摧毁了封建道德的统治地位

A.①®B.①@C.(2X3)D.③④

14.历史学者翦伯赞提出:“护国军本身的力量虽然不强大,但既然举起讨袁的旗帜,配合上

全国人民和各派力量集成的反袁潮流,对袁世凯便成为重大的威胁。”翦伯赞认为,护国运动

成功的原因是

A.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各派军事力量强大B.全国人民维护共和,反对复辟君主制

C.北洋军阀分裂,为争夺地盘相互攻击D.帝国主义列强不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5.某同学对五四运动进行深入探究时,整理了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序排列,

正确的是

hliippteiiHUH

殿\Olli

零铐*公△全5q

IK1M

①北京大学的游行②上海工人大罢工,③中国代表团通电④袁世凯批准

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声援学生拒签和约“二十一条”的文书

A.①®③④B.②®④(DC.③O④D.④①②(B)

16.某班学生编写历史剧剧本,其中台词有:“我们要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

向尊孔复古的逆流猛烈开火,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更富有生气的思想解放潮流!”这部历史剧

表现了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17.以下示意图中的①应为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古田会议①

-•--•-■-----------■------>

打出

打响武装反抗工确立了思想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

军建党、政治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即

的第一枪建军的原则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

的领导地位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八年级(历史)第3页(共8页)

18.上海市古猗园中有一座方亭,建成于1933年。亭子三个方向的亭角分别塑成一只紧握的

拳头,而东北亭角独缺,以志国耻。设计此亭者提醒人们铭记的国耻应是

A.英国强占香港岛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九一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

19.1940年10月《大公报》发表社论《华北是我们的》。文中写道:日军只能占领华北的几个

城市,“现在看正太路被截断一月余,迄在我军控制之下。可见日军连交通线亦无法控制了”。

造成上文中形势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C.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

20.以下各项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有

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军展开血战

③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方针④在敌后战场牵制消灭大量敌人

A.①®③B.①②④C.0X3X3)D.②弧

21.右图是陈毅1945年所作《七大开幕致词诗》。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百年积弱叹华夏,

①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八载干戈仗延安。

②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奋斗方向

试问九州谁做主?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万众瞩目清凉山。

④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注:清凉山在延安城东。作者用以指延安。

A.①@③B.①②@<7

C.①③④D.(2XW

22.1945年8月28日,《新华日报》发行了号外《毛泽东主席今天到达重庆》。号外所报道的历史事

件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B.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联合政府问题

C.蒋介石公开撕毁政协决议,挑起内战

D.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3.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特定的历史事

件或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右图表现的历

史事件是

A.孟良南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作者:张仃创作于1948年1()月

八年级(历史)第4页(共8页)

24.右图是1948年3月30日东北解放区政府颁发的土地执照,

表明徐福家七口人分得四块旱田。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

②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③体现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东北解放区颁发给农民的土地执照

A.①③B.②(务C.①④D.(W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52分。

25.(18分)家书是写给家人、亲友的文字,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李相(李鸿章)创立上海、金陵两机器局,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厥功甚伟。

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如添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一串之事。

——摘自《曾国藩家书》(本信写于1868年9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曾国藩、李鸿章等推行的措施及目的。(4分)

材料二现全国抗日战争,已进到一个严重的关头,华北、淞沪抗战均遭挫败……我们不

敢(管)怎样,我们是要坚持到底,我们不断督促政府逐渐改变其政策,接受我们的办法,改善

军队,改善指挥,改善作战方法……

我军在西北战场上,不尽(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

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不敢

(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

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

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摘自1937年12月3日左权将军写给母亲的信

注: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

(2)阅读材料二,提取左权将军家书中的历史信息。(6分。可以从抗战局势、国共关系、

中国共产党行动等角度考虑)

八年级(历史)第5页(共8页)

材料三在(1949年)四月廿一日那天,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下了命令,叫我们三路解放

大军一齐过江,去把国民党反动军队消灭光,解放江南人民,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我们接

到命令后就过江了,因为队伍成千成万的很多,一时过不完,我们等到廿四日才渡过长江的。

他(参与第一批解放军渡江的水手)说:“廿一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许多解放军就来了,

船是早已预备好了的,大炮都架在船上,机关枪架在船头,岸上也架满了大炮,一阵风把船推开

江岸时候,机枪大炮就打起来了,这时候耳朵只听见轰轰地响,啥也听不见了。”

“敌人在那边也打枪打炮的。”他指着船梆上的一个洞说,“这个窟窿就是被国民党军队打的。

以后敌人没等你们上岸就逃走了,你们人一上岸就追,我开船回来的时候,是带了七个俘虏回来

的。嘿,我一辈子也没见这样多的军队,过了四天四夜都没过完。”

“嘿!”水手伸伸大拇指说,“我是和同志们第一批打过去的!”他对参加作战,觉得很光荣。

——袁志超给哥哥的家书(有删节)

注:本信件写于1949年6月1日。作者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八军政治部秘书。

(3)本信作者参加的是哪一次战役?(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说明本次战役的目标及胜利

原因。(4分)

(4)在以上家书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精神?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则说明。(2分)

26.(20分)近代思想启蒙

材料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1896年开始连载发表)中提出,不能将西学仅仅看作“器

物技能”的形态,仅以“练兵”“开矿”“通商”来求自强是行不通的。中国救亡图存必须“变

法”,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总其大成,

在变官制”。

——摘编自王飞《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本土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4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为什么提出以上主张。

(2分)

八年级(历史)第6页(共8页)

材料二

《新青年》各阶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数量统计(单位:篇)1917年至1919年5月间,《申报》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报道,多集中于北洋政府

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85

“查禁”马克思主义。而1919年五四运动爆

发至年间,《申报》经常出现宣扬乃至推

1918年10月至1920年5月|241922

崇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并开始以广告的形式

0102030405060708090

介绍马克思主义刊物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以上数据引自江巍《〈新青年〉与重要研究者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摘编自余品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早期传播研究》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和影响。(6分)

材料三

奋斗目标革命道路

马克思列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

主义理论实现共产主义全国政权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1927年1()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

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为了

部队到达②地区,开始创建第一

毛泽东思想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

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写作《新民主主义论》时,中国的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

中国国情

社会性质是:①人统治力量薄弱

(3)将表格中的①②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特点。(6分)

27.(14分)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历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张寒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

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强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

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霆。……(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

可待。”1895年,张塞开始筹备在通州(今南通)建立纱厂,在《厂约》中,他明确提出:“通州

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摘编自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寒传稿》

(1)阅读材料一,概括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目的。(6分)

八年级(历史)第7页(共8页)

材料二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名称简介

张塞1895年开始筹集资金办厂,政府将从外国洋行购买的纺

①大生纱厂织机器作价入股,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投入生产。

产品畅销,获利丰厚

1901年开始,张塞建立股份制公司,投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

②大有晋垦区格局建设、道路交通等,引进美洲优良棉种,建设大生纱厂的原棉

生产基地

1905年由张搴创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初建时,

③南通博物苑藏品分天产(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用以辅助学校

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始建于1906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一;设棉作、

④南通农科大学牧畜、农垦与农业经济四系;附设肥料、土壤两化验室、昆虫

研究所等

1914年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