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國大儒——遙望那些遠去的文化山峰序:仰望並觸摸大師大師是用來仰望的。每一個大師,都是一座嵯峨的高山。或壁立萬仞,危岩高聳,逋峭幽邃,或霧鎖深谷,藤纏迷徑,蒼苔侵階,但他們都巍巍屹立,傲然橫空,獨成風景。每一位大師,又都是一條奔競的長河。或波平水闊,遠帆點點,浩浩東逝,或水急流湍,浪花澎湃,魚躍鳶飛,但他們都靜臥大地,通古接往,自成生態。因而,仰望大師,其實就是在仰望一種別樣的人生,膜拜自己難以企及的高度,體驗自己無法擁有的厚度。寬博、深邃、遼遠、浩淼……這些構成了大師群體的精神底色,同時也生動著我們因長時間張望在庸碌俗世而日益呆板、凝滯的眼睛。通過仰望大師,於是知道,人原來可以將自己活到這樣精彩的境界,人也可以將自己豐厚到如許超拔高邁的地步。做為一種人生的高標,大師以曾經的既定存在,告訴來者的是《詩經》裡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句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師還是用來觸摸的。因為每一位大師,首先是一個血肉豐滿的人。雖然頭頂的月光不一樣,吐納的空氣不同,但他們一樣品啜著人生旅途中的諸般艱辛與苦澀,一樣有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種種憂心與感傷,這就和同樣為人的我們有了根基上的貼近性。畢竟,將一個人放在像框裡,而不是供在佛龕中去打量,會更為逼真。單純仰望的視角,會讓大師獲得我們無盡的敬意與歆羨,但同時也獲得我們的慨歎與陌生。後者造成的疏離感,無論于大師本人,還是對需要認識大師的我們,均無益處。那就伸出手,觸摸大師,哪怕只是輕輕牽了一下他的衣襟,你指頭肚兒都會觸到一種分明不同的質感。仰望大師,只需崇敬就夠。觸摸大師,還需要有一份平常心。就像領袖身邊的秘書,除了有與大眾一樣的景仰之外,他還有拋開神聖與神秘之後的日常悉心照料之心。中國儒學的發展歷程,無論先秦儒學,西漢章句訓詁之學,東漢的讖緯學說,魏晉南北朝的玄學,還是三教合流的隋唐學,探究義理的宋元之學,明代心學,清朝的考據學,都大體繼延了這樣一個發展程式:興起,隆盛,衰變,末流,糾偏。然後,周而復始,進入到下一個類似迴圈。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對此有過精闢的論述,“佛說一切流轉相,例分四期,曰:生、住、異、滅。思潮之流轉也正然,例分四期:一、啟蒙期(生);二、全盛期(住);三、蛻分期(異);四、衰落期(滅)。無論何國何時代之思潮,其發展變遷,多循斯軌。啟蒙期者,對於舊思潮初起反動之期也。舊思潮經全盛之後,如果之極熟而致爛,如血之凝固而成瘀,則反動不得不起。反動者,凡以求建設新思潮也。然建設必先之以破壞。故此期之重要人物,其精力皆用於破壞,而建設蓋有所未遑。所謂未遑者,非閣置之謂。其建設之主要精神,在此期間必已孕育,如史家所謂‘開國規模’者然。雖然,其條理未確立,其研究方法正在間錯試驗中,棄取未定。故此期之著作,恒駁而不純,但在淆亂粗糙之中,自有一種元氣淋漓之象。此啟蒙期之特色也,當佛說所謂‘生’相。”那麼,全方位認識一個大師,就不能以其耀眼的光環遮照所有的陰翳,來全面謳歌;同樣,更不能以其末流時的種種流弊來蠻橫指責初興時肇始之學。只有放在具體的歷史現場,在其所處的學術環境、政治語境中,看起創樹,讀其作用,察其身量,這樣的審視才更為允當與客觀。就這樣,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荀子,下至民初的王國維、章太炎、梁啟超,一個個在中國儒家文化發展史中具有標誌性的人物,組成了中國儒學大師集團,集體走入了我的筆下,人文炳煥,雲蒸霞蔚,犖犖大觀。將他們屈尊集於一冊之中,珠串起來,自有作者一份苦心。那就是,再現大師,標定他們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中接衲傳燈的彼此座標,畫就一個以人物為載體的中國學術史圖表。而且,還奢望用一位位鮮活的人物為載體,為讀者呈現一個並不十分枯燥,但于史有征,於學有養的簡易中國儒學史讀本,或曰中國文化史另類讀本。每一顆璀璨的星星,你可能都是熟悉的,將他們星羅棋佈在一幅完整的夜空中,再去凝視,或許你會有額外的收穫。本書所遴選的大師們,基本上各自分立於不同時代,分別穩穩端坐在他所屹立的歷史時期的學術巔峰。這樣依次觸摸大師,從他的學術成就、人生履歷、歷史背景,乃至學風流變,賡續設筆,鉤玄稽要,可以更為全面而準確地反映出每一位大師在學術史上,各自的創樹,所起的傳承作用,所居的高度。其實,他們不僅僅表徵了中國儒家史。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說:“儒家思想形成中國民族歷史演進之主幹,這是無疑的。廣播下層的是社會風俗,英華結露而表顯在上面的是歷史上的各方面人物。而傳衍悠久,蔚為一民族之文化。……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之結晶,是中國民族文化之主脈。並不是儒家思想造成了中國民族之歷史與其文化,乃是中國民族之內性之發揮而成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者,期間最要的一部分,則為儒家思想。”梁啟超也在《飲冰室書話》中說:“研究儒家哲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化,誠然儒家之外,還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學,不算中國文化全體;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國文化恐怕沒有多少東西了。”那麼,一位位大儒,毋寧說就是橫亙在中國文化歷史天空中的一座座高山,就是流淌在中華學術大地上的一條條河流。攀跋其上,涉水其間,向他們致敬,其實就是在做一次中國文化發展史的遊歷,是在向中國文化史禮祀與致意,觸摸他們的思想與人生,就顯得很有必要。本書想做的,很簡單。就是想在勾勒儒家大師群體肖像,再現大師風範之余,為您間接描摹出一張中國儒家文化地圖。心嚮往之,力不能逮,這是人常犯的毛病,相信在下也是其中一個。2012年1月1日《中國大儒》目錄序:仰望並觸摸大師孔子:一個有趣兒的老頭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誰荀子:先秦最後一位儒學宗師董仲舒:天人三策罷百家戴德、戴聖:在冷學中振衰繼絕毛亨、毛萇:為《詩經》插上翅膀劉歆:雄踞西漢的一座學術重鎮楊雄:用寂寞自身重塑儒家精神王充:不妥協的現實批判者馬融:不拘儒者之節的嚴謹儒家張衡:從自然科學立場闡釋儒家精神何休:漢代《公羊》學之殿軍鄭玄:在遍注群經中綜采大成王肅:討伐煩瑣章句急先鋒劉劭:毫無窒礙的援道入儒功夫何晏:聲名盛著的清談座主王弼:孤懷獨往的注《易》大師阮籍、嵇康:竹林裡越名教而任自然向秀:向興厭世之思的玄學棒喝範縝:在釋學包圍中罄懸河之辯徐遵明:北魏後期最有影響的經學宗師劉獻之:北朝博觀眾籍的一代名儒顏之推:隋朝士林的典範陸德明:唐朝儒教為本的奠儀者劉知幾:開啟儒家經典懷疑思潮孔穎達:訓詁學上的繼往開來人啖助、趙匡、陸淳:空言說經的“異儒”杜佑:垂範後昆的典志體通史巨擘韓愈:宋明道學的先驅李翱:格物致知的發端者柳宗元:在對峙中尋求統一的思考胡瑗、孫複:力肩斯道之傳的宋學開山人范仲淹:將學問的基點設置於“疑經”王安石:經世致用中重塑儒學走向司馬光:一部《通鑒》耀古今歐陽修:在疑古惑經中堅持求是精神周敦頤:理學的開山宗師邵雍:將漢學擺向宋學的艄公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程顥、程頤:理學心學正朔朱熹:集大成的理學泰斗呂祖謙:集雅鵝湖會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許衡:元朝蒙古族漢化的推手陳獻章:靜坐中尋求悟達王陽明:中國儒學的一座歷程碑李贄:異端與叛逆顧憲成:對王學末流修正航道劉宗周:學問與氣節並重的巨匠黃宗羲:重建儒家思想新體系顧炎武:乾嘉漢學的肇始人王夫之:于六經皆有發明顏元:推翻程朱,復舊孔孟閻若璩:將學術引向實證錢大昕:經史考證的奇才戴震:學識淵博的皖派學術中堅龔自珍:啟晚清思想解放之先聲廖平:空存其說以待之康有為:晚清今文經學的集大成者梁啟超:新學泰斗章太炎:古文經學的堅定捍衛者王國維:波心蕩月冷無聲孔子:一個有趣的老頭他是一個孤獨的人。在2500年前的夕陽殘照下,他始終是以一個被放逐者的姿態,孤獨而傲岸地置身在主流社會的熱鬧人群之外。但這種游離與疏遠,卻又有著過多主觀躲避的成分,那是一種天性皎潔的高尚人格所致。前途窮蹇,四處壁壘,懷揣終不得抒的理想與抱負,跋涉在崎嶇的山路之上。周遭是罡風烈烈,一個人卻浩浩蕩蕩。雖荊棘纏腿、步履維艱,但因心有所向而樂此不疲,雖遺世獨立、衣衫襤褸,但因胸有所懷而矢志不渝。他是一個簡單的人。聽到一曲美妙的韶樂,便沉浸其中,竟然三月不知肉味;簡單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將生存的快樂簡約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甚至為向學生辯解自己內心無虧,不惜指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簡單到在落魄之中被人形容為“累累若喪家之犬”時,卻一臉嫵媚地說,“然哉,然哉。”他也是一個浪漫的人。他相信,人人如果都心底亮堂,處處都燭光閃耀,那麼世界就會光明一片。重要的,就是君子從自身做起,來啟亮人世,開解混沌,驅除低下、齷齪與鄙吝。他懂得,知識份子的全部擔當與使命,不是擁坐書城,俯仰其間,與書籍悠然獨對,在筆墨間消遣人生。而是通過博文約禮,完善自己的德性生命之後,用自己的知識與思想,化愚頑,明盲瞽,去邪佞,為他人心中植綠,為世界墾荒,通過改造人心改造世界,最終實現文質彬彬、綱常有紀的和諧大同社會。他還是一個悲劇性的人。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他從來沒有忘卻一個文化者對統治者的規勸與教導職責,他強調“政者,正也”、“取直錯諸枉”。他呼喚所有的統民之人,視民如傷,心懷黎元,蒼生在念。懷著無限的美意,持著永恆的善念,以禮律約自身,克制非分之念,在推己及人中,尋求自身的博大和真誠,將執政理念定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彬彬有禮的世風化民導眾,為淵驅魚,為心植綠,為百姓謀福祉。而這種呼喚終是空穀傳音,有去無回。但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一己之力孱若草薺,但信念在懷,大道荷肩,他守之不移,持之以恆,這便有了悲劇的色澤。他走得太遠,超越時代的睿思尚不能被他所生存時代的大眾所理解,他站得又太高,高居眾人頭頂視線之外,又絕非被時人所能看到,這些都構成了哲人永恆的生存宿命。但,凝重與莊嚴就蒸騰于其間,向四周嫋嫋揮散,雖無人觀瞻,愈顯靜穆與神聖。佇立在出雲的山巔,為眾生作亙古的瞭望,瞭望者自己便不能不承接寂寞;避開喧囂的塵世,讓思想款接天地古今,為大眾思考生命與永恆的真諦,思想者自己便不能不擁抱永久的岑寂。他就是孔丘,孔仲尼。一這些都是他,但又都不能準確概括他。雨果說伏爾泰,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時代。孔子知識的豐厚、眼光的超邁、做人的篤實、行事的執著、沛胸的道義、高蹈的人格、健全的德性生命、心憂天下的人文情懷、影響中國數千年政體與文化的思想體系……都在指向這樣一種語言學界定:孔子已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文化的標高。歷史對孔子的身份認定,是三個依次強化的學術肖像:首先,他是位老師。一個在中國教育史上首次將在官之學下移至民間,打破教育門閥,實現“有教無類”的偉大教育家。其次,他是個重要的文化拾荒人。通過潛心書齋,全面整理古典經籍之中,祖述堯舜,憲章湯武,上承三代,下啟來世,這是銜古接今的孔子所獨具的文化里程碑意義。其三,他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中國建立起一種龐大而系統的學術體系,並賦予“儒”以強烈的使命感、自尊感和內在德性力量,使之傳習不衰,構建了中國士大夫層的集體精神生命——守死善道,士不可不弘毅。不管是哪種身份認定,孔子都具有開山立宗、舉燈映路的非凡意義。決定了其在中國文化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至高至偉作用。周平王東遷之後,社會矛盾更為加劇,天下大亂。伴隨諸侯國的不斷強大,周王室雖為天下共主,但已搖搖欲墜,不復有一統天下、號令諸侯的力量。諸侯國之間弱肉強食,戰亂頻仍。表現在文化層面上,就是“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禮崩樂壞,斯文掃地,傳統文化難以為繼。《莊子天下篇》在描述這一文化道德紊亂期時說:“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感謝孔子,正是孔子潛心書齋,敏古好求,刪《詩》、正《樂》、定《禮》、贊《易》、修《春秋》等一系列文化搶救性工作,保存了傳統文化,起到了振衰繼絕、接竹引泉的歷史作用。宋代邵康節在《皇極經世書》中說,“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可以看出,沒有孔子文化拾荒行為,濫觴于堯舜禹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河早已可能枯竭、斷流。而澆鑄其萬古師表地位的,則是他開天闢地地創立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律約、以“中庸”為手段的思想體系。《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敘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說文》中解釋“儒”,為“術士之稱。”這就是說,儒在孔子時,是與其他具有六藝之能,並藉此求仕的行當並列,除了有別于躬耕於壟畝的野人,和騎士、武士、樂士、術士等完全一樣,只是一種普通的行業。儒學成為學派,也仍是孔子首創之後,經子夏設教西河,大雅傳誦,以及子思開館授徒,將儒學發揚光大之後的事情。孔子生值春秋季世,當其生年,他的學說不過名列九家之一,還遠遠不能稱之為顯學。老子的無為論,墨翟的兼愛說,法家的法統論,都與之分庭抗禮。所以,齊國的晏子、楚國的子西,以及陳蔡那些大夫們,才都可以坦然對儒學撻伐,屢屢攻擊。將孔子學說獨家掛牌為儒學,並且實現亨通、顯達,過上了好日子,是到漢高祖才有的事。自那時起,孔子才被請到祠裡享祭,受用起生牛肉大禮。在隋唐以前,孔子是跟附在周公之後享祭的,提到儒家學說,必是周孔連稱,猶如老子前面要有黃。直到唐太宗貞觀二年,詔停周公先聖,孔子才從原先的二哥位置,躋身到一哥的坐椅。這些,當然都于純學術意義上的儒家文化本身毫無干係。讓人感興趣的始終是,他獨創的系統而龐大的儒家學術體系的終極價值在哪裡?是的,就在那延宕數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為人類社會嚮往並追求的崇德貴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民本思想之中。孔子知道,只有建立一個“均、和、安”的理想社會,殺戮才會停止,紛爭才會熄滅,紊亂才會找回秩序,道德才會得以回歸。圍繞這一目標,他建構了龐大而系統的思想體系。首要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問題,每個人應當加強德性生命的塑造,即“仁”;其次要對人進行律約,各安其分,即“禮”;最終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論,即“中庸”。而如何使人具有仁、禮與中庸,那麼就是教育。儒學終究來說是一門人生實踐之學,在老師方面,是用啟發的方式,循循善誘弟子去認識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真實和謬誤,從而達到對人生和道義的了悟;而在學生方面,則需要踐形盡性,從老師教誨中得到啟蒙,然後再回到自家身心生活,對世界和真理有所體認和存養,最後實現知禮而達仁的境界。只有人人存仁體禮,由個體的人放大到組成社會基礎單元的家,繼之再放大到邦國天下,那麼就會實現“均、和、安”的理想社會。一個系統的中華文化體系就此橫空出世,巍然矗立!一個完備的中華思想譜系就此紮根民間,蔭庇萬古!錢穆說:“儒家思想形成中國民族歷史演進之主幹,這是無疑的。廣播下層的是社會風俗,英華結露而表顯在上面的是歷史上的各方面人物。而傳衍悠久,蔚為一民族之文化。……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之結晶,是中國民族文化之主脈。並不是儒家思想造成了中國民族之歷史與其文化,乃是中國民族之內性之發揮而成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者,期間最要的一部分,則為儒家思想。”孔子所創樹的儒家思想,自西漢被政體納入,因而始終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主流價值觀,其宣導的禮、義、廉、恥、仁、愛、忠、孝,不僅是中國文化的靈魂,也成為東方人類普世倫理的重要組成,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淵源。如果不數典忘祖,那麼就該承認,歷史上儒學一直為中國文化的正統和主體,儒學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和象徵。在中國內交外困的某些特定歷史時刻,比如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人們曾對儒學進行批判和撻伐,但今天看來,這些彌漫著濃郁火藥味的運動,依然缺乏學術的思辨和思想的冷靜,多的是革命名義下的呼嘯,還有就是不明就裡式的蠻橫無理。因為漢儒把孔子神聖化、讖緯化,隋唐將孔子斷章化、分裂化,宋儒將孔子印心化、教條化,這麼一路折騰下來的孔子,早已不是夫子本人能認識的模樣了。法朗士說過一句話,“生為一個偉大的人物,實在是種大不幸。在活著時,他備受苦痛,而死後,又硬被不相干的人作弄,最終使自己變成與己毫不相干的人。”讓我們聽聽這樣一些聲音: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寫道:“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聖矣!”朱熹說,“以興起斯文為己任,辨異端,辟邪說,使聖人之道煥然複明於世。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說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去何處討分曉?”法國思想啟蒙導師伏爾泰在他的《哲學辭典》中說,“我全神貫注地讀孔子的這些著作,我從中吸取了精華,除了最純潔的道德之外,我在其中未發現任何別的東西。”柳詒征在《中國文化史》中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1988年,諾貝爾獲獎者齊聚巴黎,探討21世紀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達成共識:“21世紀人類欲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必須到孔子那裡去汲取智慧。”當然,被後人泥塑成“素王”供奉在大成殿裡,孔子會為此深感訝異而可笑,他會認真地說,這哪裡是我呢?二行走在春秋末年,孔子比煙花更寂寞,比浮萍更伶仃。西元前551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因父母禱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端的是德不孤,必有鄰。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幾位元最重要心靈導師,在西元前6世紀中晚期這個特殊的時間裡,幾乎同時相約在東西方接踵面世。先孔子15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于西元前566年在迦毗羅衛降生;後孔子11年,古希臘哲學、辯證法奠基人赫拉克裡特出生;孔子去世後10年,蘇格拉底面世;具體出生年月不詳的老子,卻與孔子在西元前518年的周王室洛邑有過清茶嫋嫋融會心的促膝交談,因交談者的偉岸身量,這次會晤註定是空前絕後的,那是站在人類思維巔峰上的最偉大智者的會晤,是中華民族兩位精神原創者的絕世會見。人類文化的天空,因這幾顆耀眼星宿的橫空出世,陡然變得璀璨至極。從此,他們彼此鑲嵌在人類哲學的母版天空上,熠散著冷峻而永恆的光亮。而現實之中的孔子,只帶著俗世遮罩給他的卑微與辛勞敘寫他成長中的歲月。3歲喪父的孔子,在寡母顏征在教育下,自幼就習好禮儀,“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及長,20歲時擔任委吏(管倉庫的小吏),21歲時改做乘田吏(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此即孔子自況:“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西元前522年,30歲的孔子從此已奠定了治學、作人、為政等堅實的學問與道德基礎。至是,開始授徒設教。顏無繇、仲由、曾點、冉伯牛、閔損、冉求、仲弓、顏回、高柴、公西赤諸人先後從學。魯國權臣孟僖子將死,囑其二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說:“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由此可見,其學問與道德之名已經盛傳。孔子的政治生涯是從西元前501年的51歲開始的,先任中都宰,次年升為小司空,後擢而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實現大治。官位的亨通,生活的裕如,這些永遠是不屬於哲人的。即便擁有,也只會是暫時,一切都會轉瞬而逝。因為真理在懷,他會時時向虛枉與醜陋質問,因為愛意在胸,他會時時對民眾的苦難流下艱澀的眼淚,因為道義在肩,他會時時向謬誤的現實憤然。果然,西元前497年,為敗壞魯政,齊國選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季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終致失望的55歲的孔子,遠離母國,踏上了周遊列國的漫漫風塵之中。臨走時,他唱了一首歌,“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遊哉,維以卒歲!”雞鶩升堂,鳳凰遠潛。月雖是故鄉明,但親愛的故鄉已被位居上僚的少數混蛋搞得烏煙瘴氣,理想被現實徹底瓦解,只剩下失望之後的深深絕望。那就輕咳一聲,拂下衣袖,轉身而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遠走時的心境,永不是《詩經》中“適彼樂土”的那種欣然,而是充滿鬱憤的無奈,很像憤然離開李希諾斯夫親王時的貝多芬。音樂家留下的紙條是:“親王,你之為你,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了自己。親王們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至於貝多芬,卻只有一個。”孔子沒有貝多芬的私人化怒怨和憤懣,他只因大道不行而盡棄所獲,出逃與遠離也非尋找新的依託和寄靠。就這樣,毅然決然,他將自己從一個大司寇變成了一個流浪漢。哲人在自我形體認知上是沒有歸屬感的,他的本意就是漂泊,就是伶仃,就是遊牧。駐也由我,行也由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羈絆我自由的雙腳,這就是大自在的人生,這就是永恆的行者。一流的心靈,不光盛放著智慧和關愛,還永遠留著一張空蕩的床,供憂患棲息,讓憂傷小憩。所以,不管佛陀,還是老莊,不管真主,還是耶穌,都講求逃離安逸,堅持苦修,于財色名利的紅塵之外尋求抵達智慧的艱難跋涉。但,一個55歲的老人,就為了對真知與道義的嚮往與擁抱,從而不顧年邁體衰,放棄至尊的高官位置,扔掉優裕的生活條件,毅然自我放逐,遠離故鄉,一頭走向前途未蔔的夜色蒼茫之中。這無論如何,都令人感慨萬千。這是中國文化史上最令人辛酸的一幕。夕陽西下,一個憂傷的老人,一輛破舊的牛車,一條通向遠方的迷茫之路。他將從這裡走出去,用雙腳丈量山河,用思想丈量文化。那就走吧。沒有猶豫,也沒有遲疑。三這一走,就是漫長的14年。需要多麼堅韌的健壯肉體,才能經受長達14年之久的坎坷崎嶇路之上牛車的顛簸呢?何況他這時已經是一個55歲的羸弱老人。信念,是一種存放在內心的力量,它由天地間一種無聲的精神喚醒,成為生命的大自覺。而一經產生,其力度就遠遠大於一切,包括孕育這種力量的肉體自身。當一個人為理想而活,為真理存在,雖篳路藍縷而不苦,雖赴湯蹈火而自若。簡約生活,輕視肉體,慨然生命,全因為他心中托著尊貴無比的信念。“吾欲仁,斯仁至矣!”懷著無限的美意,持著永恆的善念,以禮律約自身,克制非分之念,在推己及人中,尋求自身的博大和真誠,將執政理念定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彬彬有禮的世風化民導眾,為淵驅魚,為心植綠,為百姓謀福祉。孔子的精神力量就來自於此。道義在肩,舍我其誰?因為真正的智慧和知性,必是以追求人格完整為目的。他只向更為完美的人格折腰,只願意在陶冶情操的路上,甘心接受所有的苦難和磨礪。但,路上等待孔子的,又絕不只是饑腸轆轆的窮蹇,風塵僕僕的艱辛,還有無盡的兇險磨難。就像頭戴荊冠,背負沉重十字架走向他個個山受刑路上的耶穌,所展現的高貴與仁慈,災禍如影隨形伴隨在周遊路上的孔子,正是在危機四伏中他特有的從容與淡定、自信與快樂中,向世人展示了他大義凜然的精神稟賦,人格的尊貴無比和人性的魅力無限盡綻其中。艱難重重,困苦多多。西元前497年,去衛適陳,過匡地(今河南省長垣縣境)時,匡人誤認孔子為陽虎(因陽虎曾欺壓匡人,而孔子的長相又極似陽虎),圍困孔子。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西元前494年,孔子過蒲,恰逢公叔氏發動叛亂,再遭蒲人野蠻扣留。虧弟子公良孺施勇鬥狠,才得以脫險。西元前493年,去衛如曹,在適宋的路途上,曾與弟子習禮于枟樹之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西元前489年,孔子離陳過蔡地去楚國時,被陳蔡大夫率徒圍困。絕糧七日,弟子饑餒皆病,子路、子貢均面有慍色,但孔子依然大雅傳誦,習禮不息,弦歌不止。大家都在皺眉頭,孔子卻幽默地引用《詩經》中“匪兕匪虎,率彼曠野”,來反問學生們,我們既非犀牛,也非老虎,為什麼總徘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的學說不對嗎?顏回回答是:“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為此欣然而笑,滿臉春風地說:“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有財,吾為爾宰。”假如你有錢了,我去為你當管家。面前是無盡的困苦、磨難、威脅,付之的卻始終是持定,自若,不屑,甚至發自內心的微笑。聽聽孔子在生命遭到威脅時隨口擲出的傲岸、豪縱乃至俏皮的話語,你就不能不對他心生敬意。面對周遊路上的一次次拒絕,面對路遇的一次次生命險境,這個枯瘦的老頭兒始終沒有放棄甚或減弱自己的弘道之志,反使他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這就是孟子後來總結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既然胸中抱定大道,並將整個生命悉數奉獻給道,那麼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弘道,雖明知道之不行,也要知其不可而為之,直至盡其道而死,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朱熹說:“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一個人內在德性生命境界的高下,決定了其外在人生實踐的優劣,欲在人生中張揚自己,顯功德於世,先決條件是德性生命的塑造。所以,人與道永非互為主客體關係,而只能是前者施,後者受。孔子已從常人的“愉快”生活含義裡高高拔離。具體些講,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是“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圖樂之至斯焉”;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統而言之,是在仁德之心的培護之中,通過持之以恆的不斷內外雙修,獲得德性生命的萌芽、茁壯、參天,繼而於仁者之心中升騰起無限的欣然和暢快,進而形成行仁弘道途中無限的動力,並竭誠盡力投入到其中。“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是句極具啟發而又深含寓意的話。他用整整一生在恪守踐行。此時,他胸中裝著無限,所以不再拘泥于恒常的窮蹇生活細節,他心中有使命召喚,所以自然磊落使氣,凜然於人,用微笑作答一切。“吾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這是孔子一句相當自負的政治宣言。但現實的世界,從來沒有一片可供他仁政思想跑馬馳騁的牧場。他的王道主張、民本思想、仁政綱領卻決定了任何一位統治者,都願意用優厚待遇供養這樣一位文化偶像做擺設,卻不會真正啟用。而他也絕不願意將自己做為統治者飾物,來裝點誰的門面。所以,他只能一直在路上。唐開元十三年,在泰山封禪之後,取道曲阜祭奠孔子的李隆基甚至還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而這聲悠長的發問,早在孔子生年就被另一個人問過,問者是魯國隱士微生畝。他話語倨傲,居高臨下地問孔子:“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的回答是,“非敢為佞也,疾固也!”我不敢為賣弄口才,是這個世界病得太重了。病在哪裡呢?孔子深刻看出,乏仁。遍地佞邪虛枉,哪裡是“仁”所棲息的枝頭?處處瓦礫荊葛,“道”又在何處安身?在孔子那裡,仁,是一種道義沛胸、無暇他顧的修養。仁,同時是一種不為生活羈累、物我兩忘的境界。仁,具有最完美的人格,最高尚的品德、最和善的愛意,是人類最高智慧與終極道德的結晶。它是人與自己內心、他人、及整個外部世界一種同體感通的情懷,是真理的最高敬奉。為了求得仁,人就必須要學習,博古敏求,學而無厭。為此,他首創性地大規模招收學生,聚眾授徒。不管流亡的路上,還是燕居在故鄉,總有一大幫學生簇擁著他,聽他教誨,受其啟悟。弟子3000,賢人72,,就是孔子煌煌的教學成就!孔子這一全方位的學術建設,為後來的戰國諸子提供了治學行為所仿效的樣板,他們或傳授生徒,或撰寫著述,或遊歷諸侯,或建立學派,均沒有超過孔子所創下的為學模式。在中國最早的這間課堂裡,師生酬答有致,彼此談笑風生,話題寬泛而精深。夫子的全部教學主張,就是以文發學生之蒙,以行積學生之德,以忠立學生之節,以信全學生之身,以禮約學生之形。他的教學,是將古代文獻典籍的知識教育,和以忠信為人性之本的道德教育,以及社會實踐三者結合修為的綜合體系。他要的,是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自我,達到對人生當下和永恆的了悟,形成一個永遠的探索過程,貫穿人的整整一生。在孔子那裡,為學,遠非僅僅熟讀六經課本,然後俯仰天地,以飽學自命。他通過弟子曾參之口,道出為學之人的首要——盡忠,守誠,執信,然後對之時時習練,在心領神會、身體力行中,走向人格與學術的雙重完善。一個在現實世界處處碰壁,始終顛沛流離在路上的老人,為什麼始終高揚著清矍的面龐,謙和有致,不改其度,即便厄于陳蔡,也教習嚴明,話語琅琅,無一日不大雅傳誦,無一時不弦歌悠揚。是自我蒙蔽性陶醉?還是絕望至極點,轉身尋求心靈的另一向度溫存?都不是。孔子眼裡的禮樂,完全不同與今日吾儕酒足飯飽後的無聊K歌。我們是在發洩,孔子是在發心。他已將禮樂作為學生修德明心、為學論政必經的一扇門。而且,作為日常功課,須臾不可廢。《禮記?樂記》:“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原因是,致樂以治心,致禮以治躬。禮就紮根于人心之仁,它憨憨地坐在人性最溫柔、最慈善的角落,有陽光斜披,靜穆而善良。有仁心才有仁行,才有高貴的俯身,才有同情的眼光,和憐憫的眼淚。所有不端的思想和行為,病灶都是他心中乏仁。仁者人也,不仁則不人。所以作為人,怎麼能不習禮呢?“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這是個邏輯遞進關係。他有個主張,“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他主張對富與貴的訴求,但必須限定在“以其道而得之”的尺度匡衡之內;他也認同惡貧去賤的人性本能,但給出的限制仍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個“道”在哪裡?就在於“仁”。只有仁德之人,才會名利於我如浮雲,安於仁德,貧富自適。也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看清世間種種的虛枉和短暫,順仁而安。為此,君子要安貧樂道。安貧是為了守“道”,終日咧著一張苦瓜臉去守,他能堅持的時間便很可疑,所以孔子提醒要樂道。只有樂在其中,才有興趣與恒心。錢理群說過句我認為相當高明的話——做任何事,刻苦的結語常常是兩個字:及格;興趣的結語也是兩個字:出色。所以,孔子對“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評語是尚可,但還不夠,應該更上層樓,登到“貧而樂,富而好禮”這一層。也即在此時,孔子在奔波的路上連續遇到一系列隱士,並為他們所譏誚、批評。石門、荷蕢、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微生畝,他們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面對天下無道,自己無法作為時,絕不同流合污,而是在堅守自己節操同時,選擇避世,以獨善其身。當世不可避時,則退而求其次,選擇避地,再等而下之避色、避言。孔子自己是不避世的,因為他胸中懷擁著大道,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強調道德人格的崇高價值,有著以天下為己任,匡正時弊的社會擔當。但他並不因自己巍峨而忽視甚至去鄙視其他山峰的低矮。相反,他對向自己毫不客氣譏諷加指責的七位隱士,送去了自己的贊許。這就是來可泓先生所說的,“孔子是反對隱士思想和行動的,他也曾被長沮、桀溺等人罵得很難堪。但孔子認為他們是賢者,比之於當政的鬥筲之徒要高尚得多。”所以,孔子一面稱他們為賢人,一面卻堅守自己積極進取的用世之道。支撐孔子這樣做的內在生命力量在哪裡?是《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的天地自在精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孔子自己說。孔子命運多艱,處處碰壁,就是因為他要保持人格的完整,要自己言行一致。假如他屈身與生活講和,彎腰向權貴摧眉,為自己找一個含混的藉口,老人家還會顛簸在路上,與窮蹇為伴嗎?面對官位,孔子的態度是:不汲汲於求位,也不避位,無可無不可。無道則隱,死守善節,獨抱潔操;有道則現,行仁推禮,達民化人,這是孔子永恆的用世主張。如果政治黑暗,那麼就要隱起來,至於隱於野,隱於市,還是隱於朝,是在嶺上與白雲耳鬢廝磨,還是在山澗梅妻鶴子,怎麼隨意怎麼來。但只要政治空氣清新,外部環境許可,大家就應該果斷地走出去,將自己的學術和政治理想,盡可能地實現在各級領導崗位上。但他始終昂揚向上,欲用一己之力來挽救即將垮塌的文明,不管在何時。明知不可為而執意為之,並矢志不渝,砥礪而行,這便給人生打上了幾許悲壯的色澤。五天涯遙遙,何處是我家?我推仁化民的政治抱負又最終能在哪裡實現?周遊的路上,他一定暗自一遍遍問過這個問題。至齊、衛、陳、蔡、楚,一次次的碰壁,一回回的見阻,雖絲毫動搖不得他沛然于胸的大道,但卻也使他日漸蒼老的心中,開始泛起白居易式的歸鄉之情,“窮通與生死,其奈吾懷抱?江山信為美,齒發行將老。在郡誠未厭,歸鄉去亦好。”西元前484年,從家鄉魯國遞來了一枝玫瑰。弟子冉求為季氏將左師,與齊軍戰于魯郊,克之。季康子問他是怎樣學會作戰的,冉求說,學於孔子,遂薦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歸魯。至此,孔子結束了在外十四年的顛沛流離生活,重回母國。這是個溫暖的邀約。68歲的孔子,在行將就木的人生末班車上,仿佛看到了一絲希冀。但,回來後的他很快就懂得,這只是他一份純系美好遐想的一己之願。雖然,此時的魯國國君已是魯哀公,執掌大權的季桓子也換為季康子,但魯國還是那個魯國,一切依舊。魯哀公向孔子問政,孔子曰:“政在選臣。”又問:“何為則民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回答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哀公不置可否。季康子也向孔子問政,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季康子欲行田賦,將軍費改按田畝徵稅,使冉求問孔子,孔子曰:“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季氏不聽(《左傳?哀公十一年》)。魯國再次向興沖沖歸來的遊子豎起了堅硬的手掌。至此,這個白髮蕭疏的文化老人,終於徹底明白,己志終不得抒,己道終不得行於天下。“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隔著2500年的月光路,哲人那聲悠長的喟歎,在今天聽來,仍然那麼淒切,那麼嘶啞,那麼絕望!作為一個用心靈構建生命,用思想涵蓋生活的人,他的神經末梢自然比別人更纖細,他的感官系統自然比別人更敏感。萬木凋敝,落葉飄零,別人眼裡再尋常不過的季節更迭現象,在他這裡卻得以延伸和拉長,情從心生,傷時感世,引出身家之戚,勾出黍離之悲。他因心靈質地上的細膩而更接近自然,他因思想上的豐博而更為敏感,所以,他比別人更具有神性的感知和領悟能力。一生懷著繼先聖絕學,開萬世太平,懷克己復禮大志,倡行仁德大道,立意效法周公的孔子,在一派日薄西山的氣息奄奄之中,面對堅硬而無奈的現實,終於知道大道難伸,己志不抒。盤桓在心頭持久而崇高的歷史使命,壓抑在胸口的艱澀憤懣與徹底失望,都使這位永不向現實低頭,永遠欽敬並迷戀遠古文化禮制的睿智老人,心中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和強烈的隱痛。英雄暮年,壯志難酬。死,並不可怕,忘懷生死的孔子向來達觀,“朝聞道,夕死可也。”但崎嶇而漫長的人生路即將走到終點,面前的這個亂世仍然嘈雜一片,道還是沒有聞,仁還是沒有布,禮還是沒有行,“均、和、安”的理想社會體系還是沒有建立。雖然秉持一生的信仰旗幟依然高高飄揚,但此時,卻尤顯孤單和冷清。懷抱的堅執道義依然鮮明而剛烈,但此時,卻更為獨孤而淒然。一切已不可為,無所為,無力為,那就將一腔鬱悶化作一聲逋峭的長歎,盡付眼前寂寥的山河吧。司馬遷《史記》中的一句話大可玩味: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終也不仕。但讓人驚訝的是,這個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老人,沒有因此而絕望,從此退隱柴扉,與世隔絕,而是抱著守死善道的信條,鑽進書齋,專心從事古典文獻整理和教育事業,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贊《周易》,潛心聚徒授業。自此之後,他不再過多關注時事和世情,而是埋頭浸淫於書齋,將自己的思想用學術形式傳諸後人,走向更加學術化和理論化的晚年思想者道路。中國後世學人,不管在年輕時如何獨上高樓,或西風凋碧,到垂暮時分大都退隱田園,關起門來,三徑就荒,做起啟育後生,或學理研究之路,就是從這裡找到了最初的範本。這是孔子一生之中文化事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西元前522年,30歲的孔子開始設帳授徒,琴張作為開門弟子第一個從遊,自此,顏回、仲由、曾點、冉伯牛、閔損、冉求、仲弓、高柴、公西赤……諸人先後入學,這些人組成了孔門弟子的第一集團。西元前484年,68歲的孔子受季康子之召,自衛返魯,有若、曾參、言偃、卜商、顓孫師……諸人皆為此時從學,他們組成了孔門弟子的第二集團。圍繞孔子早年與晚年的個人思想變化,這兩個學生集團也呈現出互不相同的集體治學風貌。之前的孔子有用世之想,時時寄望於自己的學術主張與政治理想能付諸社會實踐。因而,前期的弟子,多重于世道實用,學為的是行,注重體道於仕,注重學術的社會實踐化。這是冉求為季氏宰,子游為武城宰,原憲為單父宰,子路先為季氏宰,後又為衛大夫孔悝之邑宰,以及子貢以一個國際政治家形象行走在列國的重要原因。而當他在飽經風霜地周遊列國返魯之後,孔子深知己道不行,仁政難布,由此,用世之心漸漸淺淡,轉身向書齋,深入於學問之中。所以,後進的弟子潛心學理,在禮樂的理論層次愈加細密,淡化用世之心,集體致力於學理探研,注重發幽見明之功,而且分別成為托缽師門的一代思想宗師。即便在此時,孔子仍在說:“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聽來,尤令人神傷!此身已老,但嚮往用一己良知積極改造社會的火焰依然沒有熄滅,以德化民的用世之思依然那麼嚮往。世上最打動人的美,往往最沉靜。不管是為家國英勇殞身,為道義慨然殉命,還是為愛情默默固守,為踐諾揚骨瀝血,其間所蒸騰、揚烈的精神,便是人的不尋常堅執與守恆,從而有了撼人的力度。崇高,就在那時拔離大地,巍巍矗立。六“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這是孔子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絕唱。聲聲嘶啞,字字催淚,裡面彌漫著無盡的悵惘,歎婉,憂鬱,絕望。西元前479年,人類一代思想宗師孔子闔然長逝,享年73歲。那個將人生志向定位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慈祥孔子,走了。那個時時返身而誠,虛心而中空,保持清醒的生命意識的謙遜孔子,走了。那個重民之急,行益民之舉,敬鬼神而遠之的務實孔子,走了。那個謙遜辭讓,恒貞其德,守正持端的文雅孔子,走了。那個胸擁大道,心憂黎元,認定一己之身只為道生,一腔熱血只為義流的豪縱孔子,走了。那個談笑風生,風趣幽默,有著巨大生命親和情趣的快樂孔子,走了。那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將貴族子弟與犁牛之子同置一堂傳授真知的教師孔子,走了。故人遠遁,杏壇空空!在其身後,他親手撫育的桃李,已在滿山遍野綻蕊吐芳,灼灼其華。他親手栽植的儒家文化,已經蔚然風尚,鬱鬱蔥蔥,化育萬民。回望兩千多年前那個叫孔丘的老人風塵僕僕的背影,你我會在淚眼婆娑中懂得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人,只要聽命於心中的召喚,受肩負道義的引領,他就會無視人生的任何表像存在,轉而進入心靈的自我世界。俗世的價值比較,此時隱退了,生存和信仰的關係,此時更新了,幸福與苦難的意義,得到重新厘清和界定。此時,再來回頭審視孔子的“道”,便不能不心生欽敬。在老子眼裡,道,是一種自然存在。它無遠弗界,又虛無縹緲,只可尊奉,卻不可觸摸,甚至不可名狀。這便是他一句著名的話,“道,可道,非常道。”而在孔子眼中,道,是一種人內心培護的仁道情懷,是責任,也是榮光。它近在咫尺,不離須臾,全憑個人努力修為與持護即可得到。這也是他一句著名的話,“道不遠人,吾欲仁,斯仁至矣!”品啜人類早期兩位靈魂大師的思想,就不難看出如下差別。前者帶有濃厚而無奈的宿命色澤。你看,發芽的枝條最後還是枯萎,升起的太陽最終還要西沉,一切不可抗拒,一切也無需抗拒,袖手吧。所以,莊子有“生以待亡”觀念,認為人生下來就是等死的。後者,則呈現積極進取的昂揚姿態。是的,再參天的大樹也要倒下,再亮麗的旭日也會黯淡,但只要我屹立在大地上一刻,我就要蔥郁十五分鐘,哪怕我現在已是夕陽,那也要給世間拂上和煦的霞光。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在天、地、人三者之間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主題概念,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從而對人注重精神生命的開掘、個體道德實踐、人格的自我完善開啟了耀眼的航燈。他開創了一個將人的內在世界與天地萬物相互貫通、融洽和諧的生命境界。認定人受稟于天道,自性中含有神性,但沒有任何東西能遮蓋人由天道所生的神秘的創造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種創造力是自生的,也沒有任何力量能阻礙它的發展。因為孔子心中蘊藏著無限,所以,他的胸懷便會遼闊無比,他的目光便會飛縱千里,從而包容一切,涵蓋一切,洞明一切。這個有趣的老頭,從此,用他手中擎亮的那盞燈照亮千古。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誰橫亙在東西方文化源頭的是兩條大河。一條是起源于蘇格拉底,繼之于柏拉圖,傳承於亞里斯多德,然後浩蕩東去的藍色河流。另一條是發軔於孔子,繼之於子思,傳承於孟子,然後攜百川、納萬流,雄渾入海的黃色河流。它們同時澤被萬世,浸潤並哺育了各自的文明,且影響至今。令人驚奇的是,它們在孕育、發展和壯大的早期路上,從雪山融水,到涓涓細流,再到波瀾壯闊,其發展竟然如此酷肖,而且每個階段都有著彼此對應的座標。抱著用自己思想為萬眾接生的蘇格拉底,同樣堅持述而不作,他以深邃的智慧和綿密的思想開創了希臘哲學紀元,給學生柏拉圖以深刻影響。老師死後,柏拉圖用《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篇》等對話錄形式,闡述了老師博大而精微的思想。做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年輕時進入柏拉圖學院學習,學成後在雅典建立呂克昂學校,繼承並發揚乃師的學術思想,創辦了著名的逍遙學派,並成為亞歷山大的帝師。這個三人學術接力陣營所營造的學術天空,整整影響了希臘化羅馬時代乃至今天的西方文化走向。行一己仁道,力圖為東周理想國的孔子,薈萃其全部學術思想的對話錄《論語》,也是由其弟子及門人所撰。子思闡揚和發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而且多採取引述孔子之言的方式申明自己主張。到孟子這裡,他與對應在另一學術傳承鏈條上同等環節的亞里斯多德,不但生活在同一時代,而且有著共同的遊學、創辦學院、為帝王師等等人生經歷。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左手托宗師衣缽,右手開一代之先,在將本門學術思想精深化、博大化路途上,有著重要繼往開來作用的人物。西方人眼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三聖賢,亞里斯多德有著大開門戶的至偉作用。東方人眼中,孔子、孟子的學說早已為一個“孔孟”片語所焊接,孟子本人則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在墨學、農學、老學位居顯學的戰國時代,正是孟子憑藉自己單槍匹馬的努力,承繼孔子道統,開創了儒家繁榮昌盛的全新局面。孟子,是東方的亞里斯多德。一真是吝嗇,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裡有關孟子的記述,就區區一段文字,長度甚至遠不及做為客人硬塞入本傳的騶衍。《史記》載:“孟軻,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實這已足夠。孟子的生平、遭際、思想、學術,在其間已大體呈現。與孔子相比,孟子更像個沒有頭緒,毫無來歷,一個從彌天大霧中突然跳到眾人面前的人。有關孟子的出生年月,向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他出生於西元前4世紀上半葉已為定論。其遠祖為魯國赫赫有名的孟孫氏。應驗了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過的一句話,“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魯之三桓之家後來果真從史書上漸漸消遁。因家道衰微,孟子祖上從魯國遷居鄒國,完全成為一個普通平民之家。如此,來為苦孩子出身的孟子推溯家譜便很難。關於孟子的父母,正史上記載寥寥,語焉不詳。《春秋演孔圖》、《闕裡志》等說,孟子父親名激,字公宜,母親姓仉,但學界認為這些均于史無據,純屬無稽之談。連同西漢韓嬰《韓詩外傳》所記載的孟母斷機杼、買東家豚肉,以及劉向《列女傳》中載錄的孟母三遷等等故事,史家也都認為是憑空臆造,屬於後人為“亞聖”的增飾美白,不足為憑。事實上,就連43歲之前的孟子的一切活動也是空白,不僅《孟子》一書中未曾提及,而且所有的文獻都不見任何文字記錄。令人有神龍見尾不見首之歎。其實,有神龍在天,觀其騰躍之雄姿,聽其咆哮之滾雷就夠了,為什麼一定要煞有介事地重塑那個孵化了他的已然不存在的蛋殼呢?既然找不到出處,那就不問出處。于英雄,應作如是觀。二鄒與魯是如此之近。一陣清爽的北風,就能將朗朗在魯地學庠裡的誦書聲吹送到近在咫尺的鄒國。流風所布,自然使得鄒受其薰陶,儼然為禮樂之邦。《莊子?天下篇》說,“鄒魯之士,縉紳先生。”讀其書,感其人,慕其德,年輕的孟子一定時時將崇敬而嚮往的目光投向北方,一遍遍去追思那個叫孔丘的巍然矗立的藹然智者。文化的感召力量,永遠是超越國界的。最終,他負笈北上,遊學于魯,求教于子思門人。地理上的近緣性,學理上的承繼性,這種雙重影響,決定了孟子一生的學術思想指向。“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硃,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孟子?盡心下》)自己所處之世離孔子不遠,自己所在也與孔子如此之近,那麼孔子之後無人為繼的大責,自然就由自己來肩負,而且責無旁貸。“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他不僅將自己定位於“聖徒”的位置,“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而且為自己定下神聖使命,“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跛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三這個使命便是定紛止亂,於嘈雜一片中確定一種清朗之音。孔子歿後,儒分為八。韓非在《韓非子?顯學》裡說:“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當然只是韓非個人的學術觀念,所以他在八派中剔除子夏一脈,不僅使後人費解,而且又將孔子及門弟子與再傳、三傳弟子並列,使學者不知所從。儒學八派的劃分並沒有嚴格的學術界定意義,只是孔子去世之後至戰國末年的儒學大概情況。但從這個梗概之中可以看出,權威坍塌,眾口嘵嘵。凡為一代宗師,他必定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有著開宗立端的創始意義,有著極高的成就,他端坐在高處,身影也必耀古爍今。但,這也附帶形成了宗師的不幸。他磅礴的體系,他巍峨的高度,他深渾的厚度,都使他的衣缽傳承者難以悉數承接和傳遞。空穀回音,這音色難免渾濁、失真、偏狹起來。釋迦牟尼於西元前486年在拘屍那迦城附近裟羅林中入滅之後,在西元前387年,佛教開始分裂為上座和大眾兩部。基督升天之後,1054年基督教分化為希臘正教和羅馬公教兩宗,15世紀出現第二次新舊教會大分裂,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了信義宗(路德教派)、聖公宗(英國國教派)以及歸正宗(加爾文教派)等,其後又從支派中再次的分裂出這種小教派。儒學也逃脫不了這種宿命。原因不難理解。孔子在世時,他創立的儒學呈現出博大、開放的氣象。孔子對弟子十分講究因材施教。儘管有著共同的原則和教學內容,但因弟子之間彼此個性與天賦的差異,他會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區別對待,罕譬而喻,予以啟發。這樣就造成了弟子們學有所專的結果,客觀上造成了孔門後學在學術上趨向分化。儒學的分化與式微,孔子學說不同程度的歪曲,暢墨之學盈天下,儒學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回應這種挑戰的人正是孟子。孟子的學說來自子思,子思為曾子高足,以昭明聖祖之德為己任。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說:“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督儒歡歡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遊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據此可知,思孟學派的學術主張是法先王,並據往舊思想資源造作五行說,在戰國中晚期形成非常非常大的影響。述仲尼之意的孟子,在這些對立學派的反復駁難、互相攻詰中重新找回儒學。針對法家的刑名之術,孟子倡言仁義,以王道對抗霸道;針對楊墨兼愛、尚同之說,孟子強調人倫綱常的重要性;針對許行學派的自食其力、市賈不貳主張,孟子堅持社會分工,強調物之不齊的必然性;針對告子的性無善惡,孟子堅持人心本善,仁義禮智根於心。正是他的睿智與善辯,凜然與高邁,折服了一個個強詞奪理的對手,使儒學重振,熠熠放光。韓愈在《原道》中說:“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軻師子思,而子思之學出於曾子。自孔子沒,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故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此說,可謂見道之論。四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化德布仁,幹君求治。一個人如果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註定了他的身影必將遊走在路上。偶爾有鮮花歡迎,那也是暫時點綴,或純屬門面性的排場,他行走的背影,必將是棲棲惶惶。在孔子如此,在孟子也是這樣。然而,現實又過於堅硬了。當孟子之世,“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並起。”(劉向《戰國策書錄》)。弱肉強食,殺伐盈野,攻殺不斷,其結果是統治者大力延攬人才,積極追求稱霸圖王之路。這其實已經說明,大一統且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周王朝既已式微,諸侯所面臨的問題不再是如何遵循君臣之義,推行王道,實行仁政,而是在激烈的生死存亡爭鬥之中,如何保護自我,圖存發展。那麼,孟子的王道思想即使再美輪美奐,但對人人自危的各國諸侯來說,他們就只能面帶微笑地讚賞,或出於禮貌上的尊重,卻絕對不會採納並推行。這不是孟子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的無奈。但對於學人來說,那又是一個享有獨立意識,可以自由思想的偉大時代。中華文化史上那麼多哲學巨人集體出現在這時,用各自理論相互責難、駁詰,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景,這本身就值得人永遠感懷。社會動盪不安,諸侯之間磨刀霍霍,這自然使得君王們為稱霸圖強而競相招賢納士,俯身智慧,禮遇文化,尊重士人,這種政治生態無疑給學人帶來了寬鬆的學術氛圍。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學人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也絕不依附於特定的權勢集團,而是抱著強烈的“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自主意識,這自然造就了知識份子群體獨立的人格,也紛繁了頻繁游走于各國士人階層的自由傲岸身影。稷下學宮,就是當時屹立在中華大地的最重要學術重鎮。齊威王為富國強兵,霸諸侯,王天下,建立稷下學宮,廣招天下文學遊說之士,如司馬遷所說,“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於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世主,豈可勝道哉!……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稷下學宮的學人們享有極高的禮遇,生活待遇優渥,最重要的是可以不任職而論國事,不參政卻可問政,這就保證了學術相對於官場的自我獨立性。百花齊放,海闊天空!稷下學宮的全盛時期,這裡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有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因而,這裡自然成為等級最高的文化交流場所,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淵藪。正是這種文化的感召,和儒家生命本體中“經世致用”的強烈社會責任感促使,西元前347年,在鄒國授徒多年,已屆不惑的孟子走出了家門,面向東方那個人文炳煥的著名學宮緩步而去。自此,他走上了趙岐《孟子題辭》中所說的“遂以儒道游于諸侯”之路。這是條風霜彌漫、雨雪交加的路。五從西元前347年到西元前323年,除了中間3年歸鄒葬母守喪,24年的漫長生涯裡,他一直待在齊國稷下學宮。無疑,齊威王是孟子的第一個來自統治階層的聆聽者。齊王饒有興趣地問,春秋五霸應該是仁君吧。孟子的回答有些掃興,五霸何能稱聖君,不過假仁義以謀利而已。然久借不還,焉知其不弄假成真,據為己有呢?故五霸亦有仁義之舉,亦行仁義之政,但不同於堯舜,非聖君也。他進一步指出,“國君好仁,天下無敵。”“規矩,方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于友,弗獲於上矣。信于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于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未之不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仔細聽聽,道理還是孔子的老道理,但看待問題的角度已經迥然不同。孔子講仁,培養的是高踞於一般民眾之上的君子人格,帶著濃郁貴族色彩。孟子講仁,注重的是民眾利益,輕視君權,具有明顯的平民色澤。民本思想,是孟子一切思想與主張的出發點。他提出王者禦民,是出於其“不忍人之心”,“發不忍人之政”,即王政。一切政治經濟制度皆為民設,君亦為民設,君王的存在原因是“得乎丘民”。他關於仁政思想的每一條主張,無不述之合情,言之成理,但卻終未改變齊威王。這個抄襲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故事的齊國君主,晝思夜慕的不是如何施行仁政,而是怎樣才能迅速崛起,稱霸諸侯。那麼,尷尬只能留給這位擔任稷下客卿的孟子。此時,再去打量稷下學宮的創建與興衰歷史,便會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稷下學宮基本上與田齊政權共始終,伴隨田齊政權的強弱而興衰。稷下學宮的興辦,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包括為王國設計藍圖、擬定典章、出謀劃策。當這一切實際需求得不到時,學人的學術主張不能和王國政治方向合拍,那麼,學人便成了政治擺設,圖具裝飾作用。西元前323年,孟子終於知道齊威王不能用己道,施仁政,此時聽說宋國將行王政,於是,謝絕了齊威王贈送的百鎰黃金,離開臨淄,懷揣新的理想,開始了他的宋國之旅。前方等待他的又會是什麼呢?六一切像極了此前100多年前的那支遊學隊伍。同樣抱著一顆吾道必行的火熱之心,同樣懷著匡世救民的大願,跋山涉水,櫛風沐雨,一直奔波在路上,永無安身棲居的終點。那時,是孔子帶著顏淵、子路們跋涉在行仁布德的崎嶇路上。這次,是孟子帶著萬章、彭更們遊走在推行王政的坎坷路上。只是,打頭兒的老師年齡更老,對世界打量的目光更峻厲,面對諸侯的態度更強硬。“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這是孟子面向學生高舉的出行綱領,也是他的政治宣言。由於卓著的學術影響力和個人感召力,所到之處,迎接他的幾乎都是笑容、款待和重金饋贈,同時,他面對的也似乎永遠是一面或委婉拒絕或冰冷高矗的牆。在宋國,甚至和宋王偃面都還沒見,只與宋大夫戴盈之的一場會談,就已宣告了孟子仁政思想在宋國不得行的命運。鄒穆公請孟子回到故國。那就回去吧。鄒魯戰爭中鄒國官吏戰死多人,但民眾視而不見,見死不救,這讓鄒穆公很是惱火,他對孟子說,“誅之,則不可勝誅。”孟子卻又不合時宜地批評道:大王倉廩中堆滿了五穀,府庫中盛滿了珠寶,百姓卻上不能養父母,下不能蓄妻子,每當荒年饑歲,老弱者棄屍於溝壑,青壯年拋妻別子,背鄉離井,逃荒謀生,而達官貴人們卻花天酒地,揮金如土。他們為何不向大王報告災情與民之饑困,以便開倉賑民,救民出水火呢?此就是強君害民。百姓飽受官吏之苦,如今有了報復之機,豈能夠捨身相救?鄒國不需要這樣的批評者,孟子更不願留在這樣的國度。於是踅身奔魯。魯平公對孟子心懷思盼,聽到孟子來魯,欲前往拜訪,此時小人臧倉進獻讒言,於是魯平公不見孟子。西元前322年,孟子帶領弟子來到滕國。出於心中的敬重,滕文公將孟子師徒館于上宮,但也僅是與孟子口頭上侃侃而談仁政而已,這裡依然不是王政思想根植的土壤。西元前320年,孟子離滕到魏。梁惠王張口就是,“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愈老愈硬的孟子毫不客氣,厲聲指責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與梁惠王多次談論中,孟子為魏國開出仁者無敵的治國良方,但翌年梁惠王即死去,代之的是他更不成器的兒子梁襄王。只見了一面,孟子出來後就輕蔑地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於是決計離魏而去。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天下之大,何處是我家?七從齊國出走14年後,他再次聽到來自齊國的召喚:——歸來吧,歸來呦,浪跡天涯的大師……呼喚聲聲,情意綿綿。就像一個一氣之下憤而離婚的女子,當她獨守閨怨,以一個棄婦身份與更多不堪的垃圾男人見過,並冷靜思考之後,會漸漸想起起初的那個男人的種種好來,於是就有了重婚的念頭。這是個拙劣的比喻。孟子當然不是這樣,原因在於西元前319年,齊宣王即位,執政後他辦的第一件事便是振興馳廢已久的稷下學宮,禮聘天下學士,應者雲集而來者千數百人,盛極一時。孟子拖著疲憊的身軀,再次回到闊別已久的臨淄。齊宣王給予了孟子前所未有的禮遇,任其為無職事,也無言責的卿大夫。齊宣王向孟子詢問“齊桓晉文”的如何稱霸之事,孟子卻避而不談,扭轉話題大談他的仁政主張,提出了制民之產、恆產恒心、不征不稅等為政策略,強調保民而王,樂民之樂,憂民之優。在孟子心中,只有仁政是普天之道,而王霸之說、刑名之論、取勝之術、利益之論等等都是違背王政的邪說。“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辟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秦用商鞅進行變法,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用孫臏、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蘇秦、張儀縱橫天下,天下無不以攻伐為賢……孟子反對上述這些人的思想觀點、政治措施和軍事行動,在孟子的心目中,他們根本不是什麼英雄豪傑和大丈夫,而是十惡不赦的罪人。達些人越顯赫,越榮耀,越需要自己挺身而出,與之抗衡,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天下萬民。他堅信,天下哪怕只要有一個聖君明王能接受他的“仁政”思想,整個天下便可運於掌握之中,人民便會安居樂業。但齊宣王還是沒有採納孟子的主張,這使孟子再次產生離開的念頭。雖然宣王帶著極大的尊敬向這位文化老人開出條件,“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孟子對此輕蔑一笑,他不需要這個,他需要的是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王道樂土。破鏡難以重圓,有裂痕的婚姻靠乳膠粘不住。他再次啟程。西元前312年,他落落寡歡地離開了齊國,決定回到故鄉,狐死首丘。離開齊國邊邑晝城後,他仰天悲歎,“天未欲平治天下!”在外飄零了35個春秋的孟子,回到了故鄉。他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會被任何諸侯採用,於是蟄伏書齋,不復出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盡心上》)這個以身殉道,對垂暮之年的孟子而言,就是邊進行學術整理工作,為往聖繼絕學,述孔子之意,邊開館授徒,闡述其思想學說。他在這裡找到了他人生最後的快樂。“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此時,父母俱存于耄耋之年的他已絕無可能,但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已經做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也已經做到,他該掀須一笑的。帶著他“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的獨有快樂,這個智慧的老人于西元前305年與世長辭。八孟子的學說體系建立在性善之上,他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表現在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四端。道德價值的自覺與生俱來,即人心本善。人之所以不善,是受私欲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由此,人必須靠自我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自家內心的善端,通過“盡性”,培養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主張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有仁政。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實行王道,為民制產,反對霸力。他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但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諸侯危社稷,則變置。”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從中可以看出,分別凸現在孟子學術思想體系和人格精神稟賦之中的兩個字眼:一是貴民,一是傲岸。這兩項特質,幾乎在他一生的行為與言語中俯拾即是。他努力要成就一種具有狂者胸次的大丈夫人格,以天下為己任,肩負道義,堅定不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這是他一句驚世駭俗的政治宣言。與齊宣王討論“湯放桀,武王伐紂”時,齊宣王問“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慷慨回答:“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把不仁不義、殘害百姓的商王紂稱為一夫,稱周武王推翻商紂王,並非犯上作亂的弑君行為,而是為民除害。齊宣王問卿時,孟子更是石破天驚地說,貴戚之卿是,“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讓貴為王者的齊宣王聞之為之“勃然變乎色”。因為齊伐燕問題,生氣的孟子甚至在得知齊宣王準備召見自己時,故意稱病不朝。第二天出門吊東郭氏時,齊王派人來問病,孟仲子派人半路上阻攔孟子,勸他去見見齊王。傲岸的孟子不但不去,乾脆不回家,躲到景醜家留宿。景醜指責他,君臣之間應該主敬,我怎麼只見齊王敬你,不見你敬齊王呢?孟子回答,齊國沒有一個人向齊王講仁義,不是因為仁義不好,是他們認為不值得與齊王談,這是對齊王最大的不敬。我卻進獻堯舜之道,所以在齊國沒有人能像我這樣尊敬齊王了。齊王有富貴,我有仁;齊王有爵位,我有義。天下最尊貴的東西有三種,一是爵位,二是年齒,三是德行。齊王怎麼可以因為他有爵位和富貴,就輕慢有年齒和德行的我呢?“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更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他罵梁惠王,“不仁哉,梁惠王也!”罵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甚至炮轟一切,指責春秋五霸及當今諸侯、大夫,“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當學生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這樣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人,應該是大丈夫時,孟子厲聲反駁說,“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他甚至當面向齊宣王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是殺傷力多麼大的一句話!隔了足足有1700年之久,到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閑覽《孟子》時,在《離婁》中讀到了它,立刻怒不可遏,惡狠狠地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當天就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不得配享孔子。1394年,朱元璋又命翰林學士劉三吾對《孟子》進行刪節,將重民輕君的大不敬之處刪掉八十五條,編就了一本刪節版的《孟子節文》蔑視君權,傲視王侯,當然是孟子貴民輕君思想作用使然,但更重要卻是他胸中真力彌漫的浩然之氣在發力。“萬物皆備於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自然形成一種浩蕩深渾,至大至剛,獨與天地自在精神相往來的人格。所以,他的生命本體中就植入了所向無敵的綿綿力道。即便是在離齊歸鄉的路上,他仍無視自己年已八秩的壽考,沒有去想這已是自己向世界告別的時分,他極為自負也極為自傲地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他用豪情滿懷、充盈天地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志士仁人。九一路宣揚王道,一路應駁辯難,口乾舌燥的孟子,似乎自己都認為說話太多,有些喋喋不休。他自我申辯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這個不得已,就是因為“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昆明八中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无答案)
- 生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试题和答案
- 2024重庆离婚协议书格式范文
- 2024自动售货机租赁合同
- 2025年度5G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宠物猫寄养与宠物用品租赁一体化协议3篇
- 2024颐和园职工制服采购环保责任及回收利用合同3篇
- 2024甲乙双方关于购买房产的合同
- 2024版公私合营养老院服务协议示范文本版B版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船舶建造安全监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燃烧仿真.燃烧数值模拟方法: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燃烧仿真前沿技术与研究
- 线性代数考试练习题带答案大全(二)
- 排水管网溯源排查项目专项培训
- 重症超声与休克-课件
- 电梯工程师在电梯设计中的工作内容
- 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天天练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液压气动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