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1页
《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2页
《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3页
《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4页
《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二学看地形图【教学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点)2.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难点)3.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步骤结论【情境导入】模式一猜谜语(打一地图类型)谜面: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弯弯曲曲几条线,高低陡缓全能显。施工作战离不了,了解地形做贡献。谜底:等高线地形图。模式二故事导入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用故事人物语言导入地形图。观察与发现一、认识等高线展示地形鸟瞰图,观察图中有哪些地理事物?陆地表面这些高高低低不同形态的地形,怎样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呢?(用等高线表示)展示等高线示意图,观察立体地形转化为平面地形图的过程。播放《等高线的绘制》的视频,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并引导分析其特征,理解等高线的含义。1.观察同一条等高线数值有什么特点?2.观察坡度陡缓与等高线密集程度的关系?二、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结合山体模型图与相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对比观察,理解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把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1.同一条等高线海拔相同。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向内减小。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基本概念:等高线、等深线,了解等高线的绘制过程,通过对比,掌握各地形部位、地形的等高线的形态特点,并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到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类型。发现:山体的形状与等高线形状的关系,填表:教师精讲:【手势辅助】利用拳头作地形模型,认识山体各部位名称。三、认识等高线上的地形类型在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上,在这个图中能看出各种地形吗?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图上的地形类型。从海拔、等高线密集程度分析在图上这些地形类型的特点。【承转】大家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并不直观。如果我们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再看,会有什么效果。四、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展示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分析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有什么优势?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到不同的地形类型。山峰:闭合等高线,数值向内增加。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数值向内减小。山脊:一组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一组等高线凸向高处。鞍部:两山峰之间的低地。陡崖:一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更加直观。及时总结,认识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使用简图,便于学生理解。手势辅助,简单可行,加深对地形部位的理解。对比分析,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势。练习与总结展示等高线地形图,思考:1.A点海拔多少米?2.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3.你估计山顶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4.从A点爬到山顶和从B点爬到山顶,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引导学生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歌诀记忆】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向低凸出是山脊,向高凸出是山谷;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结论: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体的形状决定了等高线形状。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5.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通过练习,掌握住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追问与思考还可以把地图上深度相等的点相连,这是等深线。等深线能够表示哪一地区的高低起伏?结论:陆地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及海底地形可以用等深线来表示。增加等深线内容,使等高线知识更加完整。构建与梳理构建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