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估(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畲田……春初斫山,众林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则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耜耕 D.耦犁解析:“春初斫山”以刀、“一夕火之”以火、“明日雨作”,则“苗盛倍收”。可见为刀耕火种,故选A项。答案:A2.(201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由“高可三尺……盛种粒……一人执耧……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的工具,即耧车,故选B项。A项体现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C项是灌溉工具——翻车,D项是曲辕犁,均不具备播种的功能,故可排除。答案:B3.《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文所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井渠 D.灵渠解析:材料中的“蜀守冰”指的是秦国的蜀守李冰,该水利工程“穿二江成都之中”,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据此可以判断是都江堰。答案:A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①项与自然经济这一现象无关。答案:C5.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民营的区别D.以民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工商食官”即西周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答案:A6.下列瓷器在唐代已经出现的是() 解析:唐朝时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答案:A7.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自宋朝至明朝手工业生产原料结构的变动。注意其限制词“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诸因素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因素。故本题应选B项。答案:B8.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③表明手工业取代了农业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由“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可推断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项错误,②项正确;中国古代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③项说法错误;由商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④项正确。故选D项。答案:D9.(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唐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所接受。故选C项。答案:C10.从公元994年起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铸过钱币。但是,市场上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解析:铸钱停止而没有出现钱荒,说明金属货币的功能被取代,而公元994年到公元1005年为我国北宋时期,成都为四川境内,可判断原因为纸币的发行,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在明代,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货币基本为铜钱,故B项错误;交子为宋代四川境内出现的纸币,故C项正确;战乱后经济萧条,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①项正确;“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置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②项正确;“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③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④项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12.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见下表)。表格能够说明()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77∶50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34∶5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0∶50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商税。从表格中可以看到,非农业税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知A项正确。B项说法本身是错的,北宋时“重农抑商”政策只是有所松动,但北宋统治者没有放弃该政策。C项说法错误,宋代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是放松的。从“农业税(万贯)”这一列数据可知,宋代的边境战争只是使农业生产有起伏,并非“严重阻碍”其发展,故D项不正确。答案:A13.“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A.井田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均田制 D.土地兼并解析:均田制下,国家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头划给农民耕种,土地归国家所有。故答案为C。答案:C14.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解析:从材料“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即可看出土地所有者已经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土地。故选A。答案:A15.冯一下先生在《再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中说:“实行‘________’政策后,清朝政府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规定双方交易必须通过十三行进行,于是中外贸易转运就形成下图所示的‘链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q\x(中国商人)eq\x(十三行)eq\x(外国商人)A.根据引文上下文的逻辑,下划线上可填写“闭关自守”一词B.将中外贸易限制在十三行框架下不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D.十三行在中外贸易中处在中介地位上,属于外贸中介机构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由“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可知A项正确;“海禁”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由题目图示可知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于战国时期,而“海禁”从明朝开始推行,故C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各20分,共40分)16.(2016·江苏单科·21)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作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8分)(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6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下令‘开关梁,弛山林之禁”来回答做法,依据“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以补助生活”的信息归纳成效;第二小问“目的”和“后果”,结合所学“重农抑商”目的以及影响从“经济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作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观念。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作答。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17.(2017·江苏单科)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8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经济作物种植、农产品商品化以及商帮等角度归纳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民间海外贸易兴起”“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以及中国手工业的吸引力等角度来回答。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购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上海卖房定金合同范本
- 仪器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农业打药合同范本
- 第五章 第二节 一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业主安装电梯合同范本
- 全国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担保人范本
- CT报告单模板
- 吹灰器检修三措两案
- 足球比赛计分表(共6页)
- 轴承专用中英文对照表 (完整版)
- 了解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根据形旁的表义ppt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 嵩晟富氢水销售方案ppt课件
- 贵人登天门吉时速查表(精编版)
- 广州正佳广场平面图1880414120.ppt
-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护理学基础
-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