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7)课件_第1页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7)课件_第2页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7)课件_第3页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7)课件_第4页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7)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苏轼词两首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体味诗词的语言美。2.思维与审美:(1)采纳“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诗词,分析歌形象,并感受词人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鉴赏苏词的艺术特色。有很多经典的诗词,往往都是诗人在最不幸的时候创作出来的,如陈子昂官场失意后吟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岳飞被诬陷时向天长叹“潇潇雨歇,凭栏处〞。诗人的不幸令人扼腕同情,然而诗人的不幸却造就了中国诗歌的繁荣灿烂,给后世留下众多不朽之作。一代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却在这里完成“突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唱。激趣导入主题群文通读·读苏轼内容索引010203文本读写联动文本精准导读文本精准导读(1)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脉络图,请依据图中提示,将该词写作思路后两部分的内容填入图中①②处。Ⅰ通读导图引路,概览全文赞周瑜叹自己(2)《定风波》一词所抒发的词人的主要情感特征是什么?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并将其填入图中③处。超然旷达、忧乐两忘微任务活动一分析诗歌形象1.《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其作用是什么?Ⅱ深读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答案(1)“小乔初嫁了〞写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写周瑜气概不凡,风姿俊朗;“羽扇纶巾〞写其从容儒雅的风度;“谈笑间〞表现其指挥假设定;“樯橹灰飞烟灭〞则说明其战果辉煌,大获全胜,建立了盖世功业。(2)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是为了和词人自己的形象形成对照,自然引出下文对自身的感慨。2.《定风波》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试简要分析。答案此词通过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塑造了一位有着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的词人形象。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微任务活动二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蕴含的词人情感3.本词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答案本词开篇三句,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4.赤壁之战中有许多英雄,词人为什么在词中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词人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正,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2)周瑜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词人一生壮志难酬,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在这样鲜亮激烈的对比中,词人悲从中来,发出了“人生如梦〞的郁愤和感慨。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含意和词人寄寓其中的情感?答案(1)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短暂,得失算得了什么,任何英雄伟业都会被时间淘洗消失,不变的只是江月。(2)表现了词人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情怀开始变得旷达洒脱。微任务活动三品味语言,鉴赏评价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①“乱石〞两句一仰视一俯视,写山的奇峭高峻,写江的汹涌澎湃,给人不同平常的雄奇之感。②“乱、穿、卷〞写形,“惊、拍〞写声,“雪〞写色,有静有动,有形有色,雄壮奇伟。③将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在一起。7.“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有何含义?答案“轻〞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表现出词人被贬后豁达豪迈、自由自在的心境。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慨叹,是一种惆怅失意的感情,是词人思想消极的一面。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词人渴求得到君主的信任,能像周瑜那样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感情的一种抒发。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Ⅲ延读疑难探究,思维提升答案(观点一)这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慨叹,是词人在被捕入狱后谪居黄州,身心受到庞大打击时的自慰之语。(观点二)苏轼一生以治国安天下为己任。即使在这样的人生低谷中,他也并没有想要及时行乐,“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罢了。(观点三)词人此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未成,眼望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感到自身生命的短暂,“人生如梦〞之感慨纯属人之常情。它是词人将自己和周瑜对比之后发出的,其实这种对比本身就是词人追求奋发向上的人生的一种积极表现。(观点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它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求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词人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看似是“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求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助读材料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章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坛上,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上,擅长行书、楷书,能自革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集有《东坡文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2.背景展示(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却未有所成,郁郁于心。因见景顿生种种联想,借往事抒发感慨。(2)《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当时苏轼谪居黄州已有三年。《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因往相田。〞途中遇雨,故作此词。3.文学常识豪放派:豪放派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词句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词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4.名家点评(1)《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2)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续录》(3)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余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4)《定风波》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必备知识积存卡片句子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同“樽”,酒杯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今义:①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②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③轻浮放荡。向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动词,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名词,途径、方法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名词,道路如人生如梦动词,好像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动词,及,比得上任一蓑烟雨任平生副词,任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名词,任务,责任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动词,担当且何妨吟啸且徐行连词,译为“又……又……”“一面……,一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副词,暂且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将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还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连词,而且,并且4.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东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灰、烟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羽扇、纶巾羽扇纶巾名词用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二、名言警句1.课内名句(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7)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课外名句——苏轼名句(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三、文化常识1.赤壁: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文中的“赤壁〞是苏轼误认黄州赤鼻矶为赤壁,因而后人称黄冈赤鼻矶为文赤壁。2.羽扇:用鸟类羽毛做成的扇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末盛行于江东,晋陆机、傅咸皆有《羽扇赋》,传蜀诸葛亮、晋顾荣皆有着白羽扇指挥众军之事。3.纶巾: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者的装束。4.竹杖芒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四、词语积存“还〞字古代读音、意义例考:许慎《说文解字》对“还〞(繁体字为“還〞)的注解是,复也,户关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还〞的注音也只有huán音。可见,“还〞在古汉语中没有hái音,以此类推,古代诗文中的“还〞字应该读huán,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还〞都应读huán。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还〞在古汉语中有时作为通假字出现,通“旋〞,读xuán,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其中“还〞通“旋〞,“转身〞的意思。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还〞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4个义项。①返回。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再如:“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左传·文公十四年》)②交还,归还,可引申为“交纳〞。如:“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③通“环〞,“围绕〞的意思。如:“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再如:“还庐树桑。〞(《汉书·食货志上》)④仍然。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再如:“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柳宗元《田园》)“还〞字在古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正确把握其读音和意义,对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作品大有裨益。返回主题群文通读·读苏轼美文一:文赤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江山如画,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慢慢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庞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肮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关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假设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尽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赏析】文章开篇,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承上启下,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历史抒写。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发配来黄州,因了“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而变得超然旷达。文章最后说,苏东坡在文赤壁也打了一场胜仗,显示了主旨:倡导苏东坡面对命运戏弄的豁达情怀。美文二:来生便嫁苏东坡(节选)刘艳琴纵览古今,如东坡般真性情者实乃凤毛麟角,这一点,从他对待妻子的情谊上可见一斑。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东坡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东坡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三万株啊,要种多长时间,点点滴滴的泥水中,包涵了多少情和爱!他是把自己那一缕相思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候在爱妻身旁。又是十年后,苏东坡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考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弗何幸,得如此优秀的男人“不考量,自难忘〞,“年年肠断〞!作为女人,得其中一个十年就已足矣,二十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王弗地下有灵,也该笑得如鲜花般灿烂吧。何况此时的东坡已于六年前娶了小自己十一岁的王弗的堂妹王闰之。苏东坡并没有因有了新欢就忘了旧情。再说王闰之。作为进士之女,嫁一个年轻貌美前途无量的书生应该不成问题;作为王弗的堂妹,她是应该了解甚至见过苏东坡这个姐夫的。能以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去做填房,除了崇拜和敬佩,大概就是感动于东坡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了。不幸的是,二十五年后,王闰之又病逝了。这位陪着他宦海浮沉在黄州、惠州、儋州的穷达多变中绝无怨尤的贤德妻子、视前妻子如己出的贤德母亲的去世,使东坡的情感再受重创。苏东坡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王闰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公麟(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并终于在十一年后由苏辙将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灵柩与苏东坡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除了这两位妻子外,还有一个由侍妾扶正的王朝云。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苏东坡左右,在他最得意时,也在他最倒霉时。特别是在坡翁最后的海南流放的岁月里,在那些侍妾“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朝云的生死相依,更应该源于刻骨铭心的敬爱,这个比朝云大二十六岁的“白须消散〞的“病翁〞,能打动朝云的除了才气,应该就是深情了。朝云没有看错,三个妻子中,苏东坡给朝云写的诗词最多,坡翁称之为“天女维摩〞,以知己看待。大概是上天也嫉妒东坡如此得女人的爱恋吧,三十三岁的朝云在扶正了十一年后又病逝,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丰湖边上,俯瞰二人一起开拓的放生池,一湖净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居然令东坡不忍重游。朝云死后,苏东坡就一直鳏居,再未婚娶。他给朝云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每逢暮雨倍思卿〞,在苏轼此后的日子里有多少夜雨孤灯的夜晚,就有多少“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百结愁肠。朝云就这样款款地走在暮年东坡的深情里,直到永远。每一想到苏东坡对这三个女人的情和爱,我眼里心上总是有些潮湿,思绪软软地蔓延开来,弥漫成一片旷古的遐思。遐思中我又想到了苏辙。苏东坡的真性情还彰显于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在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入狱后,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苏东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苏东坡病重,念念不忘的是:归来之后始终不见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重情重义的男人,这样一个兄长和丈夫,普天之下,能有几人?怎不令无情的“豪杰〞仰倒,怎不令游戏爱情的男人汗颜!应该说柳永和杜牧都是很有女人缘的,可到头来,不也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既是青楼,又是薄幸,更没见史书有过他们对妻子耿耿相思的记载。所以,千年的搜寻中,我要嫁给苏东坡,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兄长,嫁给一个全心全意爱妻子的男人。(有删改)【赏析】这篇文章写苏轼,没有写他的才气,而是从情感精神层面上走进东坡的情怀里,感怀他对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考量,自难忘〞,写出了他对兄弟的真情。作者说要“嫁〞给苏轼,其实表达的是对苏轼的崇敬之情。文章大气磅礴,浑厚深沉,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两篇文章在对苏轼的描写上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案《文赤壁》一文重点描写苏轼的人生遭遇以及他伟大的人格;《来生便嫁苏东坡(节选)》一文则主要赞美苏轼对妻子和兄弟的深情。微思索你对苏轼有怎样的熟悉与评价?请写出你的看法。微写作答案(示例)我眼中的苏轼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国学之一。而在我眼中,苏轼的诗词是茫茫诗词海洋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文如其人,一首首风格迥异的诗词使苏轼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楚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年轻时就已经满腹经纶的苏轼虽被贬谪到黄州,却依旧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词句,真不愧是豪放派词人中的魁首。苏轼的豪放、乐观、豁达充分地显现在他诗词的字里行间。报国无门而“早生华发〞的苏轼在感叹“人生如梦〞之余,能洒脱地“一尊还酹江月〞,放下荣辱,自得其乐。苏轼无论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阴影。人到中年,苏轼被贬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苏轼却能“老夫聊发少年狂〞,自比“孙郎〞,让全城的人看他“亲射虎〞。即使是“鬓微霜〞,他依旧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万丈豪情,即使是年轻人,又有几人能与之媲美。晚年的苏轼,虽险遭杀头的厄运,却从不消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豪情不减当年。此时的苏轼“回首一直萧瑟处〞,他眼中的世界广阔、宁静而清澈,“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达到?苏轼的豪放诗词世人耳熟能详,很多人一定认为他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但可贵的是苏轼豪放却不失细腻,朴实却不失婉约,志向高远却又重情重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考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时所写的悼念之作。不用特意回想,根本就忘不了,文字看似平淡,却道出了他对亡妻十年来的无尽思念。夜晚,苏轼睡梦中又回到家乡,仿佛又见到妻子在窗前“正梳妆〞,千般思念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如此凄凉、悲伤的词句,动人心魄,令人断肠。苏轼对亡妻情深意切,对手足兄弟也同样无限牵挂。中秋佳节,思念弟弟却不能相见,苏轼不由得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对千里之外的弟弟只能送以“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依依深情,感人肺腑。苏轼的诗词豪放如旭日喷薄,婉约如微风拂柳。品读他的作品,你会仿佛跨越历史的长河与诗人成为知己,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交流,阵阵激情在胸中回荡,长期不消。月圆之夜,我举杯望月,依稀看见苏轼也举杯和我共邀明月……返回文本读写联动【素材点击】苏轼既是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文学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苏轼26岁出仕,66岁病逝,从政40余年。他才华横溢,为民请命,然而,他的仕途却屡有不顺,曾因“乌台诗案〞而入狱,多次被贬至湖北黄冈、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等荒蛮之地。虽然面对这样的人生际遇,但苏轼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为官,无论官职大小,品级凹凸,为民务实是其一贯的政治作风。Ⅰ撷素材·善积存任职杭州,苏轼不为安逸舒适所役,常常深入民间视察百姓疾苦,曾经“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的西湖在苏轼的治理下恢复旧景,生产繁荣,数万百姓受益。“苏堤春晓〞的美景更为后世津津乐道。密州蝗灾,饿殍遍野,“民多弃子〞,苏轼“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救活了几千婴孩,“洒涕循城拾弃孩〞成为千古美谈。古代的仁人志士,名节重于泰山,一生甘愿粗衣陋食,节俭生活,也不愿贪图小利,遗臭万年,苏轼便是其中的代表。百姓有必需,苏轼鞍前马后;百姓有急,苏轼挺身而出;百姓有难,苏轼同进同退。苏轼为政为民务实,胸怀爱民惠民思想,他死后,“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口碑自在民心,其高尚的官德为历代所传颂。【运用角度】【出色片段】你,苏东坡,从峨眉来到华夏许多角落,你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心,为民请命,勤政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诗篇。“莫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你两袖清风,一肩明月,你用名节捍卫了一个官员起码的道德底线。你不计得失,不慕荣华,你的心中只有奉献。你的名字背面是仕途的不顺,正面是历史的勋章,你是不计得失的民族脊梁。你,徐本禹,从繁华的都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毕业大同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