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探究8000字(论文)】_第1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探究8000字(论文)】_第2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探究8000字(论文)】_第3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探究8000字(论文)】_第4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探究8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研究摘要: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生的费用较高的支出。由于固定资产通常情况下金额较大,受益期较长,如果在买入时就全部计入当期支出,则当期支出就会偏高。而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是在以后期间发生的,在进行利润核算时,又会导致企业以后各个期间的利润偏高。所以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需将固定资产的支出在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我们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要素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优缺点。关键词:影响折旧因素、折旧方法、折旧抵税目录TOC\o"1-1"\h\u7828中文摘要 17828绪论 415071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一)14729研究目的 412639(二)研究意义 425355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25705(一)国外研究现状 514173(二)国内研究现状 610952三、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614173(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610952(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4173 614173(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原因 6 14173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814173(一)年限平均法 810952(二)工作量法 814173(三)加速折旧法 814173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910952六、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1114173(一)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114173(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210952七、总结 1814173参考文献 18 PAGE2PAGE2一、绪论2020年关于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管理,财政部发表了新的政策。该政策几乎涵盖了固定资产的方方面面,从固定资产买入时如何计价到已购买入账的固定资产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变更其账面价值再到报废时卖出,又或者是在每年度进行盘查时,固定资产是否发生盘盈或者是盘亏等等。而我们这篇文章则是要研究固定资产在折旧这一方面的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其中有一项政策是这样表述的规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业务扩大到了整个制造业的领域。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经到了31.31万亿元,尤其是在一些新兴行业例如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的设备等等。作为制造业的大国各个企业都必然会有很多的机械设备又或是厂房建筑等等。这些占据企业庞大资金的组成部分,其折旧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而我们国家想要全面开放制造业在国际上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就必须要重视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我们研究固定资产的折旧,必然是抱有一定的目的而本文最主要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资产在进行累计折旧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到它。2.在众多的折旧方法中怎样选择一种对企业来说更加有利折旧方法。3.企业税收的问题是如何被折旧方法所波及的。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我们国家原本在会计这一行业就比西方发达国家涉及的要晚。所以很多方面都是借鉴人家已有的政策条例。但每个国家的情况必然会有所不同,随着我们国家的会计体系也日益完善。在某些方面从前那些已经不适用的规定自然要从新制定,作为实践检验真理的国家我们自然要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系列要点。实践意义:企业再买入一项固定资产时,会投入一笔资金。无论这笔资金是大是小都必然都会对企业有一定的影响。而固定资产一旦买入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使用到报废为止。那投入的这笔资金到底该如何怎样分配到它所创造的价值中去,这时候对资产进行折旧就显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以一个企业为参照分析固定资产的折旧。该企业为我国制造业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之一,此外该制造业企业的多项财务指标在我国制造行业中排名都在前100名。我们的研究的意义是通过对这家企业的研究从而找出一个普遍适用于整个制造业的资产折旧方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在上世纪就开始了,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早就在《折旧原理》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偿债基金法,年金法以及单位成本法等多种折旧方法,为折旧原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又有一批批前赴后继的专家学者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会计的基础理论的大体主要是脱胎于国外已经成熟的会计准则,但由于国家制度体系的不同,国家针对国内企业的具体情况总结修改出台了一套适应于本国的理论体系。国内的专家学者在有关加速折旧方法的探讨中发表的诸多研究成果。众多涉及资产折旧的理论应用而生。但由于时代发展之快,我们不能保证之前的理论就一定会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所以近年来财政部也是在不断完善更新关于折旧的制度。确保现行的制度政策适合当前我国的情况。三、固定资产折旧概述(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有很多表述,关于这些表述不同的原因在于对折旧认知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文献中指出,所谓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时间内对其价值进行提前的分摊。(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原因固定资产是企业费用较高的一项支出,根据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它的成本摊销年限是根据它的使用年限来确定的,面对这占比巨大的企业资产之一,人们总是要想办法将它的巨大成本分配到其所产生的价值之中。否则如果在购买支出就全部计入费用时,第一年的利润就是最低点,而往后每年由于资产带来的收益使得利润都比第一年要高。这就不符合会计的规定了。每年年末专业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时会出现利润偏高的现象。总而言之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是会计的一项重要任务。(三)、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就是买入固定资产所要花费的费用的多少。无论你是采用什么样的折旧方法,无论折旧方法是会导致前期或是每一期的折旧额偏高还是相等,在你购买的资产原始价值面前都是无用的。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你的原始价值高那你同样时期下的折旧额就必然会比之前要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下面我就列举三种情况下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如何确定:(1)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其原始价值是依据买价扣除一系列的成本如保险、安装费等等计算出来的。(2)企业自己建造的固定资产,它的原始价值则是购买的各种原材料比如水泥钢筋沙子等等支出。(3)改造和扩充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替换下来的材料卖出的钱从买入材料的钱中扣除的全部价值。2、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其快要报废的时候还可以卖出的钱。想要算出预计净残值就需要一个预计净残值率,而预计净残值率就是预计净残值在原始价值中的平均分配。我们在进行折旧时都要先扣除它的预计净残值以此作为基数。3、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中的预计二字便可以体现出来它是有人为的估计出来的,由于是估计出来的通常情况下肯定是要小于实际使用年限。专业人员在估计使用年限时自然不会凭空捏造,肯定是要有一定的依据的。例如过度的劳损,风化和自然灾害等等,也就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损耗。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我们国家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那必须是最适合我们国家真实状况的,具体有几种方法,分别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我们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资产经历风吹日晒,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又或者说它是由正常的工作但由于工作强度过大而提前报废。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对折旧方法做系统的整理的应用。(一)、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从名字来看不难看出就是在资产可以使用的时间内把它的价值进行平均的分配。这种方法第一步就是将预计净残值从原始价值中扣除,剩下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是按照估计的使用年限进行平均分配。年限平均法的计算方法是要把它的价值进行平均的分配。而分配的前提就是将预计净残值从原始价值中扣除。年限平均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缺点就是你没有办法做出比较,因为你都进行平均分配了,那么每年的折旧额都是一样的。我们在研究企业的各种指标和数据时会用到对比参照的方法,无论是参照自己还是类似的相同个体,都是需要一个参照的,这一点年限平均法显然是不满足的。(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殊途同归。使用工作量法计算折旧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到底完成了多少工作量,同样是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在平均分配到工作总量中去,就可以得到折旧额了。但人是比机器脆弱的,当人个人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力时,企业的工作完成额度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少的,所以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的企业。(三)、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顾名思义就是加快折旧,如何加快折旧比如前期就多折旧一些使其大部分的价值在前期就得以完成折旧。为什么要加快折旧,因为在这个竞争剧烈的市场上,稍有不慎就会破产消失的社会中。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第一原则而存在的组织,必须要尽快的回笼资金,比起固定资产又或是什么无形资产虽然它们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毕竟需要变现的时间,资产的占用金额越大,想要变现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谨慎起见企业都会选择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收回付出的资金。并且当你收回资金时,你是具有一定的投资动机的。我们在财务管理中学到资金具有各种成本,其中一个便是它的投机成本。尊上所述我们可以比较得出,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企业来说是更加有利的。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某知名的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力,经过董事会的商议决定买一个价值50万的大型设备。该大型设备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大概可以使用五年,报废时还可以卖掉核心部分获得5万元的收入。我们对它进行计算和讨论其对所得税的影响下什么样的折旧方法更合适。我们通过对该设备的计算得出的结论为,加速折旧的方法又或是一般的方法。你的设备总折旧额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不同的是如果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在折旧的前期必然会有大量的折旧金额,而后期随着资产使用时间慢慢到期,折旧的金额则是骤减。由于不同的折旧方法使得固定资产在进行折旧时,每年的折旧额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在年终时在核算净利润时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原则上企业之所以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归根结底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固定资产在购入时其原始价值是一样的,所以即便是采用了不同的折旧方法但是并不会影响到应纳所得税的总额,加速折旧的方法导致企业在前期的支出已经大部分被扣除,自然利润就会相对减少。到缴税时自然因利润少而少缴税。对于货币本身来说是具有时间价值这一关键的因素,而这种延期缴纳所得税就相当于企业用这笔钱可以再生利息一样,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有益的。我们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它折算为现值比较那种方法更有利益企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5%。年限平均法:153000*3.325=512856(3.325是5年期利率为15%的年金现值系数)。双倍余额递减法:120000*0.870+144000*0.756+158400*0.658+171300*0.572+171300*0.497=500610.9512856-500610.9=12245.1(元)年数总和法:135000×0.870+144000×0.756+153000×0.658+162000×0.572+171000×0.497=504549512856-504549=8307

(0.870、0.756等都是各年复利现值系数)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从俩种角度来看待折旧的效果,相当于企业盈利了本不该盈利的资金又或是相当于企业节约了12245.1或者8307元的利息支付。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折旧计算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虽然折旧方法是不同的,但并不代表这就会影响折旧的总体额度。折旧总额始终如一的趋于一个定值。企业在选择适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时,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过度劳损、应购入固定资产为之付出的大量现金流、以及固定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变化情况,需要随时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购买时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等等因素。因为我们只是从个例的角度去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只是得出了一个一般的结论。首先年限平均法主要是计算简单,个年折旧额平均分配。双倍余额递减法前期的折旧额很多导致前期利润相对少,工作量法则是比较适合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不同的折旧方法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会有差距体现出来。第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资产进行折旧时在会计期间内的价值分配是不一样的。第二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年终编制财务报表中利润这一要素造成影响。第三从缴纳企业所得税来看,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扣除,企业前期的获利少。缴纳的所得税少;后期获利多,缴纳的所得税多。作为企业来说自然要把双倍余额递减法作为第一实行的方法。六、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一)、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预计使用年限由预计二字可以知道使用年限往往不可能被准确的推算出来,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受人为影响的因素很高,为合理避税提供了可能的方案。比如直接缩短折旧年限就可以在很少的时间内收回付出的成本。虽然这并不是实质性的资金收入,但在登记会计凭证时相当于一笔收入。

例.某私人投资企业有一套价值200万元的不动产,固定资产的以及净残值为10万元,房屋具有10年的使用时间就要被拆除。企业的税率为33%。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额:(2000000-100000)/10=190000(元),则折旧过程中所得税的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190000*5.335*33%=334504.5(元)(5.335为8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如果把企业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年提折旧额如下:(2000000-100000)/6=316666.67(元)在此种情况下折旧节约的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316666.67×33%×4.355=455097.49.49(元)(4.355为6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你是否改变资产的折旧期限,都不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总和,但这并不代表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我们在财务管理中有深刻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大量资金而言,折旧期限短对企业来说更加有益。当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的情况下,节约了资金455097.49-334504.5=120593(元)。由此可知缩短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陕西一个制造业的公司,由于其他公司抵债的原因得到了一个生产设备。经过评估事务所的估价给予该设备的价值为20万元。该设备报废后变价收入可得2万元。评估事务所结合机器使用程度估计能用5年。结合税法规定该公司企业所得税定位33%,资本成本率10%。年限未扣除折旧利润(元)产量(件)第一年1100001000第二年100000900第三年120000800第四年90000700第五年80000600合计31000040001、年限平均法

第一年利润额为:110000-36000=74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74000*33%=24420(元)第二年利润额为:100000-36000=64000(元)应纳所得税为:64000*33%=21120(元)第三年利润额为;120000-36000=84000(元)应纳所得税为:84000*33%=27720(元)第四年利润额为:90000-36000=54000(元)应纳所得税为:54000*33%=17820(元)第五年利润额为:80000-36000=44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44000*33%=14520(元)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24420+21120+27720+17820+14520=105620(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24420*0.909+21120*0.826+27720*0.751+17820*0.683+14520*0.621=81648.6(元)

(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2、工作量法

第一年折旧额为:1000/4000*(200000-20000)=45000(元)利润总额为:110000-45000=65000(元)应纳所得税为:65000*33%=21450(元)第二年折旧额为:900/4000*(200000-20000)=40500(元)利润总额为:100000-40500=59500(元)应纳所得税为:59500*33%=19635(元)第三年折旧额为:800/4000*(200000-20000)=36000(元)

利润额为:120000-36000=84000(元)应纳所得税为:84000*33%=27720(元)第四年折旧额为:700/4000*(200000-20000)=31500(元)利润总额为:90000-31500=58500(元)

应纳所得税为:58500*33%=19305(元)第五年折旧额为:600/4000*(200000-20000)=27000(元)

利润总额为:80000-27000=53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53000*33%=17490(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为:21450+19635+27720+19350+17490=105645(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21450*0.909+19635*0.826+27720*0.751+19350*0.683+17490*0.621=80611.6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1/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为:200000*40%=80000(元)利润额为:110000-80000=30000(元)应纳所得税为:30000×33%=9900(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200000-80000)*40%=48000(元)利润额为:100000-48000=52000(元)应纳所得税为:52000*33%=17160(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180000-80000-48000)*40%=20800(元)利润额为:120000-20800=99200(元)应纳所得税为:99200*33%=32736(元)

第四、第五年的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20800-10000)/2=20600(元)第四年利润额为:90000-20600=69400(元)

应纳所得税为:69400*33%=22902(元)第五年利润额为:80000-20600=59400(元)应纳所得税为:59400*33%=19602(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9900+17160+32736+22902+19602=92290(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9900*0.909+17160*0.826+32736*0.751+22902*0.683+19620*0.621=75584.082(元)4、年数总和法本例中,使用年数总和为:1+2+3+4+5=15(年)

第一年折旧额为:5/15*(200000-20000)=60000(元)利润总额为:110000-60000=50000(元)应纳所得税:50000*33%=16500(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4/15*(200000-20000)=48000(元)

利润额为:100000-48000=52000(元)应纳所得税:52000*33%=17160(元)第三年折旧额为:3/15*(200000-2000)=36000(元)利润总额为:120000-36000=84000(元)应纳所得税:84000*33%=27720(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2/15*(200000-20000)=24000(元)利润总额为:90000-24000=66000(元)应纳所得税:66000*33%=21780(元)第五年折旧额为:1/15*(200000-20000)=12000(元)利润总额为:80000-12000=68000(元)应纳所得税:68000*33%=22440(元)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16500+17160+27720+21780+22440=105600(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16500*0.909+17160*0.826+27720*0.751+21780*0.683+22440*0.621=78801.36(元)我们在比较哪种方法更节税时,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至关重要,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年限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第一年2442021450990016500第二年21120196351716017160第三年27720277203273627720第四年17820193052290221780第五年14520174901960222440总计10562010564592290105600现值81648.680611.6275584.08278801.36

依据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采用年限平均法会导致企业在初始年份的折旧额最多,减少了应缴纳的所得税,这就好比企业在后面的年限内可以利用这笔现金流获得一部分收益。相较于企业来说实现了合法避税的效果。双倍余额递减法所缴纳的税最少,年限平均法最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加速折旧的方法法在折旧的前期就计提了相比起来更多的折旧,使应纳所得税减少,就好比企业在开始的年份内就可以利用这笔资金赚取利息。在运用其它的方法计算折旧时,年限平均法是在折旧年限内分摊,产量法是根据它的每年产量来分摊折旧额,该企业产量在开始的几年内高,冲减了开始几年的所得税。所以我们得出结论产量法比较年限平均法的节税效果更显著。七、结束语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遵循会计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分析、计量、核算。如果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混乱,企业的投资不能快速收回,企业不能实现盈利,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会计人员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折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此方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的研究,得到三种折旧方法的折旧总额和总纳税额都一样,但在一样的折旧年限内固定资产折旧年计提额不相同。由于资金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