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理解诗词意境(学案)-人教课标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B/30/wKhkFmZN_86Aa4kRAAKyir18ULo689.jpg)
![高考复习理解诗词意境(学案)-人教课标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B/30/wKhkFmZN_86Aa4kRAAKyir18ULo6892.jpg)
![高考复习理解诗词意境(学案)-人教课标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B/30/wKhkFmZN_86Aa4kRAAKyir18ULo6893.jpg)
![高考复习理解诗词意境(学案)-人教课标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B/30/wKhkFmZN_86Aa4kRAAKyir18ULo6894.jpg)
![高考复习理解诗词意境(学案)-人教课标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B/30/wKhkFmZN_86Aa4kRAAKyir18ULo689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诗词意境一、知识梳理、意境: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曲,一定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媒介,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并进行鉴赏评价。、意象与意境:有意象才能构成意境,意象的组合就构成意境。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全诗只有一个意象,但这个意象赋予了作者浓烈的情感,形成了特点的意境。()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最经典的代表就是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组合起来,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那意境就是秋意。物象×情思=意象意象意象意境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创造的基础。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意境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象构成意境。两者应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凄寒萧条,感伤哀婉、相应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二、分析意境的解答方法、设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最直接和基本的方式)()这首诗(某几句或某几联)描写了哪些画面?()赏析某一联或某几句(写景、意境较强的诗句)?()分析某句或某联的含义。(写景句)()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或某几联)。、答题技巧:先总答后分述。()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图景(意象),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般情况,括景、情、境三方面缺一不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或者直译;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索,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这时尽量要跟技巧结合。()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三步曲:①绘景——②析境——③悟情常用句式:本诗通过描写(或用什么手法)……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结合诗人的经历)。、学以致用:高考题体验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分)(年湖南)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分)【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总体概括性)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具体用自己语言回答)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分析诗歌情感)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结合手法)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点明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点出情感)【解析】意境要从“情”和“景”两方面入手解答。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如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分)(四川)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分)()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分)[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实则概括内容)()本诗以“乱”为诗眼,(点题)情景交融,(手法)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情感)(总答)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具体人意象、手法、情感分析)【解析】首联,一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望窗外之所见。今夜悬挂于天庭的,竟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这是多么令人扫兴!“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诗人于扫兴之余,便希望早入梦乡。可漏壶此刻仿佛故意作难,滴水声似乎越来越响。这在不眠之人听来,更添烦乱,心绪愈益无法宁贴。“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在目前。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使孤寂的旅人更加难以释怀,而独卧秋床的诗人目不交睫、辗转反侧的情态,也就可想而知了。颔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大凡思家心切,总希望借梦境与家人团聚,但梦醒之后,往往更增怅惘空漠之感。此句虽未明言梦醒后的难堪,但“最觉风露早”五字正是梦醒后的感叹,而将无限惆怅之意,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诗上半篇写羁旅之愁,颈联便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出句“坐感岁时歌慷慨”,是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连那无穷的乡愁和病身的凄寒都在所不顾,毅然坐起,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对句“起看天地色凄凉”,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小小的斗室装不下诗人的愁思,只好望着窗外的天地出神,但映入诗人眼帘的,也仅是一片凄凉的景色而已。此句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包举团裹,勿使吐露,似达而郁,似直而曲,故有含蓄之妙。综观中间两联,一写乡思,一写忧国,名虽为二,实可融贯为一,统称之为家国之思,这正合上文所谓“融贯变化,兼之斯善”的要求。尾联中的“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捱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心悦目之事,唯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正所以衬托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乱”字之前着一“更”字,足见诗人夜来的种种新愁旧梦及凄苦慷慨之意仍萦绕心头,驱之不去,而耳际的蝉声重增其莫可名状的感慨,结句写秋蝉无知,以“叶半黄”的疏桐为乐国,自鸣得意,盲目乐观,诗人以此作为象喻,寄托他对于麻木昏噩的世人的悲悯,并借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慨。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年安徽卷)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解析】第一、二句“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孤月: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当;对着,当楼即为对着楼。满;特指圆月。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动:闪动。夜扉:夜间的屋门。这两句描写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第三、四句“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委:委蛇,曲折绵延,委波,绵延不断的波浪。金:水波闪动着的金光。不定:不住,不止。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逾:越,更加。依,仍旧。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第五、六句“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未缺:即满月的代称。空山:幽深人少的山林。高悬:高挂,这里指圆月高挂夜空。列宿:众星,列宿稀:星星稀少。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廖。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分)(年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分)【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分)(年四川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分)【答案】()“谷静同声彻,山空朋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分)【答案】(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工程总承包协议书
- 餐饮管理居间协议示例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争议解决协议(农产品市场纠纷处理)
- 人力资源培训实习协议书
- 个人借贷无抵押合同
- 民办学校校长聘用合同范本
- 学校电脑采购合同范本
- 产研学合作协议书范本
- 会计兼职协议书范本
- 类风湿治疗协议书范本
-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真题「英语」
- 江苏省2023年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填写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法)参考范本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长方形的面积》-完整版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课件
- 工业企业现场监测工况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沟清理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