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第1页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第2页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第3页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第4页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8年多时间扎根脱贫一线,带着干部群众脱贫的事迹,在湖南引起热情反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xx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盼望你喜爱。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篇一

一次次动人讲解并描述,人们走近楷模;一番番灵魂撞击,人们洗涤初心。

11月18日,中共中心传播部在北京向全社会传播发布黄诗燕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12日,发布黄诗燕先进事迹的《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在中心播送电视总台央视1号演播厅录制。

中共中心传播部副部长蒋建国参与录制并为“时代楷模”颁发奖章和证书。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更生,省委常委、传播部长张宏森,中宣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领导常勃、孔德龙、冷志明、接萍,省委传播部、省扶贫办领导肖凌之、赵成新,市委常委、传播部长聂方红参与录制。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压倒一切。”伴随黄诗燕消沉的声音,录制现场的大屏幕画面切到20xx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县酃峰宾馆三号楼会议室,炎陵县脱贫攻坚调度会召开。黄诗燕穿着呢子外套,脸色苍白,眉头紧蹙,说话有气无力……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终一个镜头。“吃完中饭后,他回宿舍休息。一去,就恒久地离开了我们。”讲解、画面戛然而止。

“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黄书记倒在脱贫攻坚一线后,中心、省、市各级媒体广泛传播他的先进事迹、优秀品德。他先后被追授市、省“优秀共产党员”及“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扶贫工作等不得。”是黄诗燕常说的一句话。“如何让全县20万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随着央视主持人王宁的发问,大屏出现“7000元黄桃树”的照片。炎陵县黄桃办副主任谭忠诚走上台,讲解并描述照片背后“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的故事。黄桃树就是“摇钱树”,带动炎陵六成贫困村民稳定脱贫。“每一颗炎陵黄桃都有一个红亮的心,黄书记也一样,有这样一个红亮的心。”

“县委书记黄诗燕,炎陵人民好喜爱。”黄书记生前的同事、炎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捧着一套泛黄的《马克思传》,讲解并描述黄诗燕和93岁老党员张朝秀的友情。在共同志向信念下,他俩成了忘年交,张朝秀赠送黄书记这套书,并赋诗赞扬他是“最美扶贫书记”。

一张拍摄于11016年的黑白毕业照在大屏幕亮出,黄诗燕和妻子彭建兰“同框”。结婚30年来,黄诗燕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有忙不完的事。面对妻子的调侃与牵挂,他说,“等我退休了,好好补偿你们娘俩,带你们去北京转一转。”今日,彭建兰和女儿来到了北京,黄诗燕却又爽约了……渐渐地,彭建兰走上台,已哭成了泪人。王宁轻轻走过去,紧紧抱着她,安抚着她。

“没有黄书记,就没有我的今日。”黄书记曾经协助过的脱贫户蓝才洪、张连军来了,端着自己种的黄桃干、红薯干、花生和香菇;曾经并肩奋战脱贫的驻大源村工作队队员刘云慧来了,将一束桂花送到彭建兰手上,“村里已经脱贫了,黄书记走过的独木桥变成了水泥桥,记恩的村民叫它燕归桥。黄书记种的桂花树今年开了许多花,很香,村民一看到桂花就会想起黄书记。嫂子,等到来年桂花盛开的时候,请您到村子里来走一走、看一看……”睹物思人,却已物是人非,大家眼眶红了,泪水止不住地奔涌……王宁缓缓说道,“是啊,脱贫功成,必定有我。一个把人民装在心里的人,最终也被人民记在心中。”

“一句承诺,白首不移;群山清风,为你送行……”浑厚雄壮的《大地赤子》旋律响起,黄诗燕的亲友、同事,村民和首都大学生一起,手握桂花,深情歌颂,深切缅怀,“等到冬去春来,我会看到你;待到繁花似锦,我会看到你……”

“他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作为全国扎根扶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的出色代表,黄诗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9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带着革命老区在全省领先实现脱贫摘帽,用珍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录制现场,中宣部发布追授黄诗燕“时代楷模”称号的确定,蒋建国为“时代楷模”颁发奖章和证书。全场肃立,鼓掌,以最高礼仪,向时代楷模致敬!

视频短片、访谈、歌曲,一一呈现黄诗燕的优秀事迹和崇高精神,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段战天斗地脱贫攻坚的日子。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黄诗燕书记用坚忍不拔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重承诺,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时代内涵,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典范。”作为全国大学生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xx级专硕班学生们参与了发布仪式。“深感震撼”的张美辰说:“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我会把黄书记的事迹牢牢记在心里,刻苦学习,锤炼本事,将来踏着前辈的踪迹奋勇前行。”钱程、黄怡聃表示,“在黄诗燕书记身上看到了时代精神、先锋力气,将以他为典范,把这种精神力气好好地传承下去。”

不忘初心,芙蓉花开;大地赤子,光线永在!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篇二

20xx年11月,时任湖南炎陵县县委书记黄诗燕,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一年来,罗霄山脉深处,他的故事仍时时被人们念起。有挽联写道: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

什么样的力气,能让一名县委书记带着20万老区人民,将山沟沟里的贫困发生率从19.5%降至0.45%?又是什么样的力气,能让一名共产党员在离世一年后,仍被多数百姓深切思念?

这种力气,是脱贫功成,务必有我的决心。炎陵县是一方浸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黄诗燕曾说,炎陵县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向老区人民许下的庄重承诺。他从一颗黄桃入手翻开产业造血扶贫的突破口,拼搏到生命最终一刻。这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红色热土续写的动人故事:对人民敢承诺、能践诺,鞠躬尽瘁,不怕牺牲。

这种力气,是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恒心。八年如一日,黄诗燕的踪迹走过了炎陵县的每一个村庄,翻过了罗霄山脉的多数山头,须臾未曾懈怠。爬坡过坎,须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须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黄诗燕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证明白“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的朴实道理,也正是这个道理,支撑着一批批和他一样的党员干部,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决战贫困的战场上。

这种力气,是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真心。“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出身农家、求学农校、心系农夫的黄诗燕,捧出一颗真心待人民,人民自然视他如至亲,这才有了久久回荡在炎陵山水间的深切思念。

罗霄山下,燕子飞离;红土地上,初心不变。只要以决心、恒心、真心为人民谋华蜜,纵使时间荏苒,山河不会遗忘,人民不会遗忘。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篇三

湖南省炎陵县,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罗霄山片区、井冈山西麓。20xx年6月,黄诗燕担当炎陵县委书记。随后8年多里,他用始终如一的坚守、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献身“红土地”的真情,和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促成这个革命老区胜利脱贫。

20xx年11月29日,完成又一次脱贫攻坚部署后,回到宿舍的他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时年56岁。

惊闻噩耗,当地干部群众哀思万分;时间消逝,“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最美扶贫书记”等赞许在民间始终广为流传。好口碑印证了黄诗燕生前念兹在兹的一句话: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和你就有多亲。

一个“实”字谱春秋

黄诗燕担当县委书记之初,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夫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介绍,上任伊始,黄诗燕抱定“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信念搞“大走访”——自带食材进村入户,与群众一起生火做饭,同桌吃饭,同干农活,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跑无电村,钻土坯房,进“杉皮屋”,访贫问苦……黄诗燕调查后痛感,炎陵县交通闭塞是痛点,资源匮乏是难题,贫困落后是大敌。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1929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标语。“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们要弘扬红军作风,让农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夫一天比一天富!”黄诗燕一席话,让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他提出,大力开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他给自己立“军令状”,梳理群众最难最忧最盼的事,解决一项销一个号。

一个“拼”字担日月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马路两旁,时常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知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居、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知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殊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xx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不自胜:“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靠着一股子拼劲,黄诗燕主导制定黄桃开展规划和奖补政策,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琢磨出广告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还参加包装设计,支持电商销售,推动获评“国家地理标记证明商标”,鼓舞精深加工、组织去除不良品种、限制盲目扩种……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xx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一个“情”字践初心

黄诗燕有两本泛黄的《马克思传》,是炎陵县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送给他的。黄诗燕将其视为前辈对他的期许,始终将书摆在书柜最醒目处。

20xx年,炎陵县尚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平安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黄诗燕发“狠话”拍板:“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居。每户还要给一块菜地,造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

除了多方筹资,他还大力节约开支: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红砖袒露的办公楼不改建,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闯过道道难关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居,2543户农村贫困户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档立卡户张连军说:“我20xx年从山里搬来,黄书记来我家19次,给我一家3口引荐了工作。他真的比亲人还亲!”

在黄诗燕带着下,炎陵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抓脱贫攻坚,取得确定性成功——累计脱贫7324户24056人,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陈远高告知记者,黄诗燕去世前几个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树虽然不在了,但黄书记支持村里修的路、改的电网都还在,桃林面积也从百十来亩开展到近2000亩。”陈远高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会始终念黄书记的好!”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篇四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为打赢这场硬仗,全国280万扶贫干部奔赴一线,黄诗燕就是其中的出色代表。

在这场攻坚战中,有至少700人倒在冲锋路上。沉甸甸的名单中,有县委书记、大学教授,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以忘我的奋斗追逐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幻想,用珍贵生命在神州大地、在扶贫攻坚战主战场,耸立起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群众的挽联,是炎陵百姓对这位扶贫书记的最深思念。心中装有人民,做事为了百姓,奋斗为了信仰。有这样坚决的信念,多大的困难,都能战胜;多残酷的战场,都能成为赢家。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篇五

11月18日21:00,中心播送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将发布中宣部关于授予黄诗燕、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的确定。

黄诗燕同志生前系株洲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炎陵县地处罗霄山区腹地,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xx年47岁的黄诗燕担当炎陵县委书记,扎根基层八年,开展特色经济、改善民生,带着炎陵县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然而,黄诗燕的身体却紧要透支。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