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含成品成品课件两篇_第1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含成品成品课件两篇_第2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含成品成品课件两篇_第3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含成品成品课件两篇_第4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含成品成品课件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培训Laboratory

safety

training小1猫汇报时间:2030年xx月Copypaste

fonts.Choosethe

onlyoptiontoretaintext.……实验室守则个人防护紧急救护常识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有害特性事故案例目录实验室守则1PARTLaboratorycode安全的方法便是正确的方法,细致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能使用提供给你的所有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清楚它们的放置位置。必须始终佩戴安全防护眼镜。佩戴防护呼吸面罩,穿工作服、鞋,注意长发。不准在实验室进食和饮水,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吸烟。任何形式的嬉戏打闹都是危险和不允许的。实验室守则操作规程2PARTLaboratorysafetyprocedures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必须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放假前实验室要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实验室的建筑维修设备安装等,均应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实验室如果发生爆炸等事故,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各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总则T

exthere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Copypastefonts.Choosetheonlyoptiontoretaintext.……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实验室电器的安全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实验室环境的安全0

1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实验室操作安全0

20

3个人防护3PARTPersonalprotective010203040506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化妆和清洗隐形眼镜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不应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实验室内的防护服不应当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安全帽的防护作用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防止物体打击伤害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防止机械性损伤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防止污染毛发伤害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01020304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防止异物进入眼睛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产品;防护手套的品种很多,根据防护功能来选用。防水、耐酸碱手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破损。绝缘手套应定期检验电绝缘性能,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使用。保存时避免高温,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连。操作旋转机床禁止戴手套作业。防护手套的使用危险有害特性4PARTHazardousharmfulcharacteristics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无力。深度中毒可致死。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一氧化碳的防护要求0

1三乙胺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0

2三乙胺的防护要求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四氢呋喃的防护要求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四氢呋喃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紧急急救措施5PARTEmergencymeasures如何报火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尽量使用固定电话、准确告知着火点地理位置、着火物质、过火面积、火场中有无人员被困。派人在消防车来路等候、并作指引。灭火器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易燃、可燃气体、电器设备初起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迅速从火场附近的的干粉灭火器箱内取出灭火器,手提灭火器压把赶到火场。将灭火器上下摇动几次,除去灭火器铅封,拔出保险销。一手握干粉喷管,一手握灭火器压把。站在离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口。一手用力压下压把,另一手将喷管对准火焰跟部左右移动喷管,由近而远,使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直至火灾被扑灭。二氧化碳灭火器迅速从火场附近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箱内取出灭火器,手提灭火器压把赶到火场。除去灭火器铅封,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站在离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口,用力压下压把,将喇叭口对准火焰根部左右移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火灾被扑灭。如何使用灭火器先确定伤患人员或你自己均无进一步的危险;迅速采取行动,镇静地对最紧迫的状况给与优先处理;如患者呼吸停止,应清理呼吸道,实施人工呼吸;控制出血;减轻伤患焦虑;移动伤患之前应将骨折部位及大创伤部位予以制动处理;观察并记录伤患状况及任何变化;使围观人群散开,保持伤者四周环境之安静;对神志不清/疑有内伤/腹部有贯穿伤者,均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如需要时尽速寻求支援或送往医院。急救原则事故案例6PARTTheaccidentcase事故简要经过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氯化反应塔物料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06千克梯恩梯(TNT),爆炸半径约为30米,造成1号厂房全部倒塌。案例一: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7.28”爆炸事故案例二:台州某化工企业“11.13”氢氟酸中毒事故事故经过从2OO4年3月起,该公司使用某仓库,将原溶液为55%的浓氢氟酸进行1:1000的稀释后卖给附近的一些公司作为洗涤用,但他们一直未向有关部门报告,擅自经营危险品。13日下午l3时左右该公司雇佣5人搬运浓度为55%的氢氟酸。因盛装氢氟酸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桶破损,而下人不知道泄露的液体品名、毒性、及注意事项,所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事搬运工作,在搬运过程中裸露的皮肤有疼痛也未引起重视,直到搬运结束后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后因疼痛加剧于l3时40分被送到台州医院路桥分院医治,并于当晚2l时被转入台州医。实验室安全培训Laboratory

safety

training小1猫汇报时间:2030年xx月Copypaste

fonts.Choosethe

onlyoptiontoretaintext.……总论一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二血液及代替品的生物安全三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里面共52页,只展示部分预览图一、总论凡是为预防、诊断、治疗任何人类疾病或损伤、或者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学、血液、生物物理、细胞或者其他类型检验的部门,统称为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每天要处理来自临床的标本,如血液、穿刺液、分泌物等,对这些“未知疾病标本”无法知其危险程度,因此,每个临床实验室每天都面临生物安全隐患。临床实验室危害源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易燃性、腐蚀性、有毒性、强酸性化学品等电器设备、辐射、噪声等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和种类对空气的污染对水的污染对物体表面的污染实验室排出及扩散出的空气是重要原因之一医院污水操作不当或感染性物质的溢出造成地面、仪器等的污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受到实验室生物污染而发生的感染。实验室感染实验室感染的途径空气传播:接种环、吸管、注射器使用时经口传播直接接种:针刺、划伤等黏膜接触:如HIV能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节肢动物媒介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硬件管理实验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一级防护二级防护软件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管理责任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和设备设施等特点,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详细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持证上岗新工作人员经过培训通过考核后,还须与有资格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1个月,才能获得上岗证。所有人员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新的培训建立并保存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档案实验室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高压灭菌器的检查、维护和更新生物安全柜检测高压灭菌器定期检测灭菌效果安全记录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危害评估记录危险标识危险废弃物记录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实验室分区清洁区(工作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室等半污染区(防护区):包括缓冲间、更衣室和卫生通道等污染区(核心工作间):包括样本收集区、处理区、培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等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出口通路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食物不能存放在血液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的材料存放处,应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吸烟工作区内应禁止化妆(手霜除外)和处理隐形眼镜不应佩戴戒指,耳环,腕表和手镯等利器,包括用过的针头不应折断、重新戴套或被动戴套。应鼓励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接触的生物体感染。丢弃的利器应立即放入耐扎容器中所有离心机应该有封闭的盖子,旋转时不能掀开禁止使用口吸吸液所有样本和废弃物应假定含有活性病原体,应以安全方式处理。所有进行涡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标本应以确保承运人员、公众和接收实验室的安全的方式运送,并遵守法规要求(危险物品运输法规)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临床实验室理化安全准则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通则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containmentfor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程序和规程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病原微生物危险度分级WHO&通用要求危险度1~4级(渐高)

条例危险度一~四类(渐低)危险度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危险度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危险度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危险度4级个体和群体危险均高临床检验相关生物危险等级分布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评估应从三个方面予以考量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流行性实验室环境及实验室操作的特殊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免疫状态在对相对信息了解较少时进行危险度评估时,应谨慎地采取一些较为保守的标本处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标本取自患者,处理此类标本时最低需要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根据使用的一级和二级防护屏障的不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为四级。按防护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即:一级生物安全水平(BSL-1)二级生物安全水平(BSL-2)三级生物安全水平(BSL-3)四级生物安全水平(BSL-4)一级生物安全防护(BSL-1)实验室

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适用于非常熟悉的致病因子,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开展工作。二级生物安全防护(BSL-2)实验室

实验人员接受过致病因子处理的培训,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过程,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他物理安全设备中进行。

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感染上严重的甚至是可导致生命危害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BSL-3)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危病毒实验室———让.梅里厄P4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防护(BSL-4)实验室1.澳大利亚:(1)Geelong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VIC)。(2)Coopers平原昆士兰卫生署(QLD)的病毒学实验室。(3)国家高安全性实验室,维多利亚传染病参考实验室在北墨尔本(VIC)的主持下运作。2.法国LABORATOIREP4让·梅里厄在里昂。德国(1)菲利普斯的马尔堡大学病毒学研究所,(2)the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在汉堡。意大利(1)拉扎罗斯帕兰扎尼医院国家传染病研究所。(2)PoloUniversitario-(Milano).保持至少8个生物安全4级设施,目前正在规划至少7个:国际(BSL-4)实验室防护装备壁挂式洗眼器护目镜防护服2003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生物安全四级(

P4)实验室协议书》,这意味着中国内地首座

P4实验室将落户武汉。临床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规程临床实验室标本处理所有操作戴手套采血人员受过培训血清分离时注意眼和黏膜的保护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气溶胶产生使用消毒剂处理使用后的移液管和溢出标本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盖玻片和涂片应用镊子夹取,丢弃前应清除污染和高压灭菌。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禁止口吸,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锐利物品禁止直接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离心机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生物安全柜保持负压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其运行性能进行验证可减少气溶胶暴露

有关实验室意外处理规程泄露事故:立即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上报吸净漏出的液体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尽可能使用漂白剂、酒精或苯酚对工作台进行消毒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合适的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上生物危害的标签。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时,则应立即更换。锐器所致事故性划伤或擦伤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③随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调查:医务人员中每年至少发生60万次钝器伤埃及:医务人员中69.4%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针刺伤,35.6%医务人员最近3个月曾发生过针刺伤;台湾:医务人员每年高达87.3%发生针刺伤和其他锐伤;医生中42.5%的锐器伤是侵入性操作;护士中39.1%锐器伤是处理针头;清洁工中95.4%是清理医疗垃圾污染的针头刺伤。锐器所致事故性划伤或擦伤传染性物质溅入黏膜①标本或传染性物质溅入黏膜或间接接触,应立即用专用装置清洗,再用滴眼液或漱口液清洗。②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微生物实验室相关安全准则微生物实验室有关标志在实验室门口应贴上生物危险标志,并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