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依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开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假设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互相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互相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合计,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摘编自《血缘和地缘》)

〔二〕事实上,社会学家按同一标准分类的血缘、地缘、业缘这三大群体,分别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前后相继的历史阶段。最初人类属于血缘群体,建立在血缘群体之上的庞大而复杂的氏族组织是它的高级形式。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制度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逐渐打破了氏族组织的生活空间,开始脱离血缘群体的束缚而互相杂居,从而使氏族组织解体,代之以按地域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国家组织。随着工业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日益充分发展起来,居民于是逐渐依其职业分成了相当稳定的集团,于是业缘群体成为现代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中国的大村落,大体上是由婚姻血缘关系构成的社会群体,据此,我们有理由把它们称为血缘群体,这对那些单姓村尤其确切。在明清二代,在浙江中南部、安徽南部、湖南、福建及两广地区,一族所聚,动辄数百、数十里,并无异姓杂处。直至现在,安徽、江西、浙江山区及闽广一带,单姓的数百户村所在多有。当然,在现今的杭嘉湖、苏锡常以及更北的黄淮流域,单姓村虽有,但普遍存在的是那些以一二大姓为主、间以假设干小姓的村落。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当然在于人口的村际流动。而推动人口流动的原因,在北方主要是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而杭嘉湖和苏锡常是由于近百年来商品经济冲击的结果。中国乡村村落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是地缘群体与血缘群体或准血缘群体几乎是同一个群体。自战国秦汉以来,村落内部的土地实际上是各家庭私有,并通过买卖或典押而转让。只有在宗教势力强大的村落内,数量有限的族田中依稀储存着村社的痕迹,村落内各个二代或三代同堂家庭,乃是私有财产的真正主体。各家庭在村落内的地位,主要地不是决定于它在血缘亲属网络中的亲疏远近,而是它拥有财富——主要是土地的多寡。顺此,家庭之间的财产差别仍是中国村落的更为重要、更为真实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把中国的村落——无论是单姓村、主姓村,还是杂姓村——看成是一个典型的地缘群体。〔摘编自《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1.以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血缘社会是稳定的,它的稳定是指社会结构的静止,不是指社会结构中个人的静止。B.血缘社会中,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一些社会活动,冲突和竞争在血缘社会中是不存在的。C.在乡土社会中,长幼之间是有差次的,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是血缘社会的基础。D.亲密的血缘社会中也会发生交易,但这种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2.以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血缘社会中以血缘作为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等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B.血缘继替维持着社会结构的稳定,而社会结构假设发生变化,就将会影响到血缘继替。C.从血缘转变到地缘是社会性质的转变,血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身份社会的基础。D.血缘社会发展为地缘社会,进而为业缘社会,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发展。3.依据材料,以下不是血缘群体发展为地缘群体原因的一项是〔3分〕4.依据两则材料,概括中国乡土社会血缘群体的特点。〔4分〕5.材料一主要采纳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合欢,合欢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②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③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总是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确实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穿出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嘟的耳垂让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面颊的发梢,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④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纵深的小巷是我们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槐荫披拂处,是一个一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径,重堆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们的脚步晃啊晃。⑤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院子里是一排一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儿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⑥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堆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面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⑦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爱,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⑧我真正熟悉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目光,我把头伸向陵园一角的水龙头。我把水开到最大,长发在水中倾泻。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颗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猛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碰到了。⑨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过长沙,长沙的合欢看见过一个十九岁的白衣少女仰面躺在火车站广场的草坪上,合欢就在她的头顶,默默看她。⑩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旧在小城,依旧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是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⑪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面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⑫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6.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文章却从悠长悠长的小巷写起,小巷的忧伤冲淡了快乐,也暗示了后文的情节的走向。④段对“门庭〞“朱漆〞“门环〞“对联〞的描写,与《我与地坛》中对地坛的描写相似,但并不同样,意在渲染伤感气氛。C.作者与合欢树的相遇很早,但“合欢〞树与名在意识中的统一事隔多年,这使得作者关于合欢既感亲切又一度保持距离。D.作者目睹了多个城市的合欢树,小城、广州、长沙;也从史铁生的文字里与之相遇,这些相遇都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7.以下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标题醒目,“合欢,合欢〞,以反复的手法赋予单纯的树名以深厚的抒情色彩,意味深长。③段对阳光的景物描写,既有助于塑造母亲美丽的形象,也烘托出母子相伴

的温暖幸福的氛围。C.史铁生的《合欢树》及其母子故事穿插全文,与作者母女之情互相映衬,一虚一实,使史铁生的形象更鲜亮。“合欢〞这一意象为线索,同时以时间为轴,写出作者母女生命的轨迹,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情。8.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使用了多种修辞,请找出其中两种加以赏析。〔4分〕

9.第⑥段和第⑪段用了相同的笔墨写母亲的头发与面颊,有什么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义假设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11.以下对课文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者,古代男子在20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并取“字〞。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称“及笄〞,指已到结婚年龄。B.元杂剧,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剧本由曲词、宾白、宫调三部分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C.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一般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欣赏。B.文天祥堪当重任。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担当天下的能力。C.文天祥守节不屈。崖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派遣使者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D.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13.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4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齐桓晋文之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烛之武退秦师》〕14.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色①

范仲淹非烟亦非雾,幂幂②映楼台。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会山公③意?登高醉始回。【注】①野色,野外的景色。②幂幂,形容浓密状。③山公,指山简,西晋名士,曾镇守襄阳,喜酒,经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虽然难以辨清野色,却能感受到掩映笼罩着楼台的野色很浓密。B.白鸟飞来,斜阳低照,打破野色的沉寂。颔联以动衬静,描述野色。C.野色虽美,但它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减少乃至消失,就像远行的帆船。D.这首诗把难以名状的野色描述得活灵活现,表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16.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情感。〔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2〕《谏逐客书》中泰山、海河两个比喻是起陪衬作用,接下去“_________,_________〞才是李斯的本意所在。〔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时时系念国家,在岳阳楼上感慨万千、涕泪交流的情状。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2分〕“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

〕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照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十六七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摘编自王佐良《上图书馆》18.以下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好香的菜——你们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道。B.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一天中太阳会升起15次。——一个有活力、有思想的人。19.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B.给我教益极多的清华,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C.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D.清华给了我极多的教益,这当中我的一大恩师是它的图书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一片灿烂的新世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文物是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②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公共文化机构,③承当着重大责任。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⑤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的浮现形式层面,还要深入到价值层面。⑥通过我们在引导人们欣赏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时,⑦要培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等放在特别位置,注意推介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革新发展、克难攻坚比喻为拓荒牛,把艰难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2021年是农历牛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革新发展拓荒牛、艰难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殷切期望,“三牛精神〞也由此而来。每一种精神带给我们的,或是一种震撼,或是一种感动,或是一种警悟。三种精神中哪一种精神给你留下了最深入的感触和思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

1.B(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冲突和竞争,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和竞争)2.C(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3.A(人情往来的馈赠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乡土社会、血缘群体的特点)4.①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②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其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③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假设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④亲密的血缘群体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⑤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4分。每点1分,答出4点、意思对即可〕5.①举例论证,说明“父死子继〞时,分别举农人之子、贵人之子、富人之子来说明职业、身份、财富的血缘继替,论证血缘对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②比喻论证,如将“亲属〞比作“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来说明亲属原则上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道理。③对比论证,论证血缘社会和地缘社会的区别,如“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6分。每点2分,方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6.D〔“这些相遇都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不对,在广州邂逅的合欢,是傲慢、居高临下的〕7.C〔“互相映衬〞“使史铁生的形象更鲜亮〞不对,应当是用史铁生的文章及母子之情衬托作者的母女之情,塑造作者母亲的形象〕

8.①采纳比喻手法,把合欢树的花比作“棉絮〞“雾〞,写出合欢花的轻快柔美和芳香;②运用了反复手法,写出了合欢花香的魅力,特别了我初见合欢的惊喜与震撼之情;③运用通感手法,写出我对花香的独特感受,富有韵味。〔4分。每点2分,任选两种手法、意思对即可〕9.①第一次是实写,用合欢树的美来衬托母亲的美,写出了童年时对母爱的独特感受。〔2分〕第二次是想象虚写,“我〞人到中年,而母亲老病在床,表现了对母爱的眷恋与回忆。〔2分〕②结构上呼应前文,丰富了母亲的形象,特别了主题。或:这种重复行文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烘托了内心的情感。〔2分〕〔6分。意思对即可〕

10.A〔“郡中豪杰〞是指郡中的豪杰,作“发〞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诸豪杰〞作“皆应〞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11.B〔“由曲词、宾白、宫调三部分组成〞错,当为“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12.D〔D项,“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错误,是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杰的劝降〕13.〔1〕你凭借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4分。重点词语“乌合〞“是〞“何异〞“搏〞各1分)〔2〕重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告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4分。重点词语“谨〞“申〞“颁白〞各1分,“以孝悌之义〞句式1分)〔3〕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4分。重点词语“封〞“肆〞“阙〞“焉〞各1分)14.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15.C〔理解错误,颈联的意思是“它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我真怀疑,它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慢慢到来〞〕16.①含意:有谁能体会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望远,沉湎于野色之中,大醉方归。〔2分〕②情感:诗人以“山公〞自比,写出了生活的情趣,〔2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旷达的情怀。〔2分〕〔6分。意思对即可〕17.〔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2〕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3〕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6分。每空1分,错一处该空不得分〕18.D〔都是补充说明。A项,语义的跳跃;B项,语音的延长;C项,解释说明〕19.C〔A项,主体为教益,后面“它的图书馆〞衔接不当。B项,主体为清华,后面“这当中〞衔接不当。D项,主体为清华,“这当中〞后面“我的一大恩师〞衔接不当〕20.①原文采纳感叹句式,表达情感更为激烈。②原文使用倒装,特别强调“灿烂〞。③原句为复句,节奏鲜亮,便于情感的抒发。〔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1.①搭配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