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中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材料二: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能依靠数据。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较为清晰。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宙”“纪”“世”都是地质年代分期单位,三者中“世”的层级最小。B.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未必源于温室气体排放。C.人类在全新世步入农业社会,因此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D.竺可桢通过格陵兰冰块印证了唐代气候温暖,说明同时期北美气温也偏高3.下列关于古代气候的研究,方法不当的一项是()A.通过《竹书纪年》中周孝王时汉江结冰等史料,佐证该时期中国偏冷。B.通过考古资料证明,汉武帝时期一些亚热带植物生长北界远超过当代。C.通过对岩溶石笋开展研究,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自然因素的作用。D.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B.中国气温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说明气温在时空上有复杂性。C.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D.从图2来看,在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5.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教训,给我国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言者师陀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①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完了吧。”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魏连德,你喝水不喝?”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②“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魏连德回到了家。“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魏连德很生气。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要牵我的牛,要我怎样耕种呀!”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的低头。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谁呀?”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地、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财主;财主家的儿子……”“对呀,对呀,他们留在家里做什么呢?难道他们比别人做儿子的要好些吗?”“财主的儿子是念书的!”保长露了牙的模样像狼。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你们——你们是什么?”那正在吃草的山羊吃了一惊,“什么”?仿佛也这样问了,一面向众人眨着眼。魏连德的小女跪在地上,用小小的手臂搅住羊的脖颈。“不要理他,乖乖吃你的草!”魏连德很想奔上去狠狠地给保长一顿拳脚;可惜保长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看见他一样。“你的钱准备好了没有?”“我没有!”保长碰了钉子,就不再声响,实际他也的确怕会弄出什么乱子。和穷鬼们争吵有什么好处呢?在众人不说话的一瞬,他直扑魏连德的女孩,什么也不说,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哦,哦,我的……”魏连德的小女一看见自己的羊没有了,向空中扬起胳膊,嚷着嚷着就倒在草堆上哭起来,他的老婆大声吼道:“强盗,强盗,青天白日他可敢抢劫啊!”魏连德一面直奔保长,后面的庄稼人一片呐喊。保长跑得很快,直把后面的山羊拖得踉踉跄跄一路上翻着跟斗,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任怎样都赶他不上。“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保长太太远远地就埋怨保长。保长不理,一口气冲进去,关起门来。魏连德不能够进去。他躲到窗户下面,听保长气咻咻地喘着说,“你懂什么!刚才我带回来一笼小鸡,这又是一只羊;冬至来了,把羊宰了吃饺子。”“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你才是混蛋!”保长生气地说,“要吃小鸡,你就得当保长;要当保长,你就先得使财主们欢喜;要使财主们欢喜,你就得得罪那些穷种,骂算得了什么,损着什么了吗?”大概是真害怕会被剁成饺子馅,山羊忽然间东冲西撞地在屋子里跑起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被弄翻了,女人尖了嗓子叫着,男人咒骂着。“当人家拼命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啃老百姓的骨头……”魏连德咕噜着,正要打进去,不料背后有人嘻嘻地笑道:“他不知道的还多着哩!”③回头一看,是一个又肥又大的家伙:也剃着光光的脸,但并不红,而是像水浸过的馒头一样的白。魏连德还没有听清后面说了什么,就有人拖住了他的腿。“你要写家信吗,伙计?”魏连德不要写信,他的老婆和小女都在家里等着他打胜了回去,难道他忍心向他们报告他的死吗?然而这样的话他没有说出,他流出了最后的眼泪。④飞机嗡嗡地在空中盘旋;机关枪生气地在远处咯咯地笑着;炮弹呜呜地翻起泥土。一个在前线服务的童子军向魏连德致了敬礼。“他已经光荣地死了,愿他平安。”“死得光荣……”一个掩埋队的人低声应着。1937年10月上海(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写抗战初期的农村生活状况,表现百姓困境。魏连德的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B.魏连德被“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吸引,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其回到家乡时心情的沉重。C.保长“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可见其无赖霸道;“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保长的蛮横无理。D.小说的一些情节具有明显的魔幻荒诞的意味,如魏连德与妻子对话、山羊吃惊发问、害怕被剁成馅而乱跑等情节。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通过描写房屋,展示了战地的硝烟弥漫,使小说蒙上紧张压抑的气氛。B.句子②通过语言描写,以魏连德的老婆呵斥孩子的话表现其此刻内心的烦躁。C.句子③中“又肥又大”“光光的脸”,寥寥几笔,生动地写出了保长的贪婪与狡诈。D.句子④选取“飞机”“机关枪”“炮弹”这此事物,描写出了战争的惨烈。8.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小说以“无言者”为题的意图。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冲突。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宗既好俳优,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材料二: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昔者卫候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节选自贾谊《新书·审微》)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大功始A就B封赏C未及D于一人E而先F以伶人为G刺史H恐失天下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劳,指犒劳,慰劳,与《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中的“劳”字含义不相同。B.格,指搁置,推脱,与《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中的“格”字含义不相同。C.伐,敲击,与《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中的“伐”字含义相同。D.墨子,墨家创始人,善辩,主张“兼爱、非攻”,对古代逻辑学形成有重要贡献。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去了,唐庄宗因此而兴兵伐梁,灭梁后救出周匝并重赏了他。B.郭崇韬认为若先封赏伶人会丧失人心,庄宗虽认可此言,但执意封赏,可见他刚愎自用。C.人们登上高处喜欢眺望,看到了深渊就想去探看,其实这并非人性使然,而是地势作用。D.管仲、老子和俗语三者表达了相同意思,即要扼杀事物可能出现的不良苗头,防患未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2)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14.材料二中说“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此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贺铸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①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②。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注]①祖席:饯别的宴席。②卷白:即“卷白波”,此指劝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翻”义为“反而”,首句将词人怀乡思归和送别友人的情感全盘托出。B.“便莫惜”句是劝酒之辞,表现了主客频频举杯,纵情豪饮的洒脱情怀。C.“动管色,催行色”写袅袅不尽的管弦在席间回荡,似乎在催促行人上路。D.“纵明月”句写两人即使离别之后相隔千里,也会共望明月,彼此牵念。16.贺铸在词中多次运用叠句,一唱三叹,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情感深挚。请赏析下片的两组叠句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出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打算写一篇文章,手机一响,就A地刷一刷信息,半天过去只写了几行字;想看会儿书,忽然想起阳台上的花还没浇,电费、煤气费也该缴了,忙活了几个小时,书还是没看几页。那些看似不怎么花时间,动动手指的小事,其实是消耗专注力的“黑洞”。①当我们总是B,难以全心全意地去专注某事,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结果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收获甚微。②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精力过于分散,导致C,结果什么也没干好。而生活中,一个领域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③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每件事。④终有一天,你也会D,成就更好的自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结果”与文中加点的“结果”,音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你看他一貌堂堂,后来不是没结果的。(李渔《巧团圆·解纷》)B.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曹雪芹《红楼梦》)C.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鲁迅《药》)D.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11T 089-2025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病害注浆处治技术规范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方案
- 打造礼品品牌的形象规划计划
- 动物科学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可化为面积相等的… 教案
- 前台文员安保意识与培训计划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经济金融基本术语试题及答案
- 排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计划
- 探索团队内的潜在领导者计划
- 猪场转让合同范本
- (二模)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有关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北京外国语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保密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开学第一课:学习哪吒精神勇闯难关做阳光少年2024-2025学年初中班会课课件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文旅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陕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教学设计-5.1 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