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二年级学期春季课题质疑与辩驳:历史的评说教科书书名: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06月教学目标1.根据对两篇史论的理解,能梳理出文章的论证过程。2.研读文本,能归纳文章论述的方法和技巧、语言风格,理解作者论点的合理性。3.举例说明文章“偏颇漏洞”之处,能质疑作者观点并将自己的见解整理成一篇短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的论点和论证方法,学习其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和方法,理解作者论点的合理性。2.能质疑作者观点,从用例问题和逻辑问题等方面举例说明文章“偏颇漏洞”之处。教学难点:参考写作支架,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历史评说对其中一篇史论提出质疑或辩驳。教学过程任务一研读史论,探精寻妙研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史论,把握作者的论点和论证方法,理解作者论点的合理性。明确:《过秦论》作者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证方法:铺排陈述、先叙后议、举例论证、多用对比、多用夸张等。论点合理性:铺排陈述,利用六国与秦国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分析秦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进而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提出“施行仁义”的主张,与汉初民生凋敝的现实有关,旨在安民养民,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证方法:夹叙夹议、举例论证、多用对比等。论点合理性:对比后唐庄宗前期横扫诸国、意气扬扬,很快众叛亲离、死于乱箭之下的史实,指出其灭国亡身实出于人事,进而印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任务二思辨阅读,质疑辩驳请结合历史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对两篇史论提出质疑或辩驳,并完成以下表格。明确:用例问题——例1:为追求辞采的畅达有意改造历史,将一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史实混在一起,忽略细节的真实性。例2:为表达需要,化难为易,例如“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实际并非如此容易,秦与魏交战十余年方获此地。例3:六国内部有各种矛盾斗争,但文章给人一种六国齐心协力,共同抗秦的印象,不符合史实。……逻辑问题——例1:仅通过史实的列举和对比只能得出“攻守之势异也”而不能必然导出“仁义不施”这一结论,史实和结论间缺乏逻辑关联。例2:秦灭亡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法制僵化,不再适应当时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落后,不适应大一统的局面等。……明确:用例问题——例1:文章用例偏少,涉及到伶人的相关语句仅“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使得事例缺少说服力。……逻辑问题——例1:从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中未必只能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观点,即史料与观点不具有必然联系。例2:庄宗亡身灭国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比如皇太后行诰令,皇后行教令,令出多门,政治紊乱等。例3:用来支撑观点的史料偏少,直接得出结论,属于归纳推理,存在严密性不足的问题。……任务三我之观点,有理有据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史论的核心是“现实”——针对社会现实,为现实发声。两篇史论的写作意图都在于维护当朝统治,故作者论证的观点为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而极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自圆其说”。参考写作支架,查阅相关资料(可参考以下四则资料),写一篇历史评说对其中一篇史论提出质疑或辩驳。(不少于800字,写在作文簿上)1.写作支架参考2.学写历史评说3.参考材料四则材料一:《过秦论(上)》是一篇奇文。奇,体现在文章的论点有失公允,文章的论述逻辑亦存在明显的漏洞;但是,作为文论却具有超越历史的价值,至今仍然是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所谓论点有失公允,指的是把秦灭亡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仁义不施”。实际上,论定秦是亡于法家的严刑峻法,属于汉初儒生,不仅在后世,而且在当代也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秦之国祚短促,许多政策恰恰是法家所否定的,如《韩非子》中的《亡征》有一百多种,秦始皇就占好多条。如秦始皇过于勤政,过于集权,正是法家所反对的。秦究竟是亡于法家,还是没有彻底遵循法家,至今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辩。比较折中的看法是,秦亡是内外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认为违反儒家的仁政原则。《过秦论》的论点,无疑有片面性。——孙绍振《雄辩艺术的不朽经典——读《过秦论(上)》材料二: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材料三: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刘氏性悍,方与诸姬争宠,常自耻其世家,而特讳其事。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宫中以为笑乐……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七)》材料四: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对统治当局的腐朽,对自己阶级的没落,欧阳修不可能漠然置之,无动于衷。他一方面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改革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