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外科学一其他外科疾病(二)
对于参加考试的同学,现在只有10多天了,时间紧
迫!
真题演练
A1型题
1.毒蛇咬伤后,下列局部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早期结扎
B.扩创排毒
C.艾灸法
D.烧灼法
E.封闭疗法
2.破伤风的潜伏期是()
A.24小时
B.2-3天
C.4-14天
D.20-30天
E.2-6个月
3.确诊为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是()
A.右侧腹痛,伴恶寒、发热
B.右下腹痛突然而剧烈,检查发现右侧囊性肿物
C.突发性右下腹绞痛,腹软,肾区叩痛
D.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右下腹压痛拒按
E.阵发性右侧腹疼痛,伴恶心欲呕
答案:CCD
知识点总结
毒蛇咬伤
考点一我国常见毒蛇的种类、有毒蛇与无毒蛇在形态和齿
痕上的区别
L常见毒蛇种类
神经毒者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血循毒者有蛭蛇、尖吻
蝮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混合毒者有眼镜蛇、眼镜王蛇
和蝮蛇。
2.有毒蛇与无毒蛇在形态和齿痕上的区别
有毒的蛇咬伤后,患处会有粗大而深的毒牙痕,一般有2-4个
毒牙痕。而无毒蛇咬伤后,牙痕呈锯齿状或弧形,数目多,位
置浅,大小一致,间距较密集。
考点二毒蛇咬伤的病因病机(助理不考)
中医认为,蛇毒系风、火二毒,风者善行数变,火者生风动血,耗
伤阴津。风毒偏盛,每多火化;火毒炽盛,极易生风。风火相煽,
则毒邪骋张,必内客营血或内陷厥阴。毒蛇咬伤后,风邪入侵,
经络阻塞,则麻木微痛;风邪内动,则吞咽不利,视物模糊;风入
厥阴,则牙关紧闭,呼吸微弱,甚则死亡。火邪入侵,气血壅滞,
迫血妄行,则患部肿胀、出血;热盛肉腐,则肌肉溃烂;热入营血,
则寒战高热,神昏澹语,甚则死亡。
蛇毒的主要成分是神经毒、血循毒和酶。
考点三毒蛇咬伤的治疗措施
1.局部常规处理
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局部用药和烧灼、针刺、火罐排
毒以及封闭疗法等。
2.辨证论治
(1)风毒证
证候:局部伤口无红、肿、痛,仅有皮肤麻木感,严重者呼吸困
难,四肢麻痹。
(2)火毒证
证候:局部肿痛严重,常有水疱、血疱,严重者出现局部组织坏
死,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方剂: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风火毒证
证候:局部红肿较重,多有疮口剧痛,或有水疱、血疱,寒战发热,
严重者烦躁抽搐,神志昏愦。
(4)蛇毒内陷证
证候:高热、躁狂不安、惊厥抽搐,局部伤口由红肿突然变为
紫暗或紫黑。
3.抗蛇毒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又名蛇毒抗毒素,其特异性较高,效果确切,应用
越早疗效就会越好。
破伤风(助理不考)
考点一破伤风的病因病机
破伤风是指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乘虚侵入而引起发痉的一种
急性疾病。西医亦称本病为破伤风,属特异性感染。外伤所
致者又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
小儿脐风或脐风撮口。
考点二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4-14天,短者24小时之内,长者数月或数年不等。
2.前驱期
一般1~2天,患者常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汗、烦躁不
安、打呵欠,下颌微感紧张酸胀,咀嚼无力,张口略感不便;伤口
往往干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创口疼痛并有紧张牵制感。
3.发作期
典型的发作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利阵发性抽
搐。
(1)肌肉强直性痉挛
先从头面部开始,进而延展至躯干四肢。其顺序为咀嚼肌、
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
(2)阵发性抽搐
是在肌肉持续性痉挛的基础上,轻微的刺激,如声音、光亮、
震动、饮水、注射等均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抽搐。
发作间歇期的时间长短不一,在间歇期,疼痛稍减,但肌肉仍不
能完全松弛。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尿闭,舌红或
红绛,苔黄或黄浊,脉弦数等。
4.后期
因长期的肌肉痉挛和频繁抽搐,大量体力被消耗,可致全身衰
竭而死亡。病程一般是3-4周,严重者可达6周以上。
考点三破伤风的治疗原则
以熄风、镇痉、解毒为治疗原则。尽快消除毒素来源和中和
体内毒素,有效地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
气管切开,不能进食者可鼻饲。
肠痈
考点一肠痈的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损伤睥胃,导致肠道功能失调,湿热内生,积结肠道
而成痈。
2.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致气血瘀滞,肠道运化失司,败
血浊气壅遏而成痈。
3.寒温不适,外邪侵入肠中,经络受阻,郁久化热成痈。
4.郁怒伤肝,忧思伤睥,气机不畅,肠内痞塞,食积痰凝瘀结化热
rft]力k痈。
考点二肠痈的诊断
1.临床表现
(1)初期
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
腹部,右下腹压痛是本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
点。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可有压痛点。
(2)酿脓期
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右下腹
可触及包块。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口渴,便秘或腹泻。舌
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溃脓期
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大
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壮热自汗,口干唇燥。舌质红或绛,苔黄糙,
脉洪数或细数等。
2.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初期,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都会增高,在
酿脓期和溃脓期,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X109/L以上。
(2)尿常规
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右侧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
和白细胞。
(3)其他检查
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可辅助确诊。
考点三肠痈的辨证论治
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配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L内治法
(1)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
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
紧。
治法彳亍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下腹可触及
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方剂: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烦渴,腹胀,便秘,
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法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
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
抽脓1次),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还可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肛滴,如大黄牡丹汤、
复方大柴胡汤等煎剂150~200mL,直肠内缓慢滴入(滴入管
插入肛门内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