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9《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包含了“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教材主要讲述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经济危机爆发后,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英法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局部战争发展为全球战争;英法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扭转了战争局势,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教学立意凡华体系的失衡,经济危机的催化、法西斯主义的盛行、绥靖政策的纵容,使人类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瓦解了旧的国际秩序凡华体系,构建了新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促进了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当今西方大国试图歪曲历史,大搞历史虚无主义,歪曲战后国际秩序,造成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坚定捍卫战后国际秩序。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丰一中选考历史科的高一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学习,对于战争与国际秩序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将把一些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在情境中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辨析不同的史料,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培养孤证不立、互证等史料实证意识。通过时间轴、地图作业,了解二战的过程,培养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叙事能力。通过对构成雅尔塔体系的一系列会议内容的分析,理解雅尔塔体系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是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体现了强权政治。感悟雅尔塔体系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4、通过影像史料,了解当今西方国家是如何歪曲历史、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通过情境创设,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水平4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旧国际秩序破坏之因,旧国际秩序破坏之路,新国际秩序的构建,新国际秩序的捍卫。教学难点不同史料的价值,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秦刚在3月、4月的发言视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而且紧扣主题:国际秩序。展示课标及目录一:旧国际秩序的破坏破坏之因展示漫画名叫“先生们,我要为你们切一部分”,它讽刺的是什么。(凡尔赛体系瓜分战败德国)。它与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呢?(凡尔赛体系引起了德国人的不满)。这些图片史料反映了凡尔赛体系引起了德国人的不满,但是图片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史料相互印证。展示:1919年6月28日《德意志报》头版材料,说明了凡尔赛体系还埋下了德国人的复仇情绪。当时还有哪些国家会有类似情况?“对美国的战争开始于今日!我们一定要报仇!”——日本海军将领加藤宽治“要么修改条约,要么进行新的战争!”——意大利墨索里尼这两句话都是二战发起国的重要人物说的,他们的话反映了日本、意大利也同样对凡华体系不满。日本在华盛顿体系里被限制,意大利也没有从凡尔赛体系里获得相应的利益。所以德意日试图突破凡华体系,为二战埋下了祸端。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问题的形式层层递进,知道漫画、图片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史料,但是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理解凡华体系埋下了二战的祸端。展示法西斯宣传画、希特勒《我的奋斗》节选内容、战时日本右翼团体地下党成员野木春道的口述史料,问下面这些分别是什么史料?有何史料价值?教材中还有哪些史料能说明法西斯主义的特征?设计意图:理解法西斯主义的特征,知道从类型上和内容上分析不同史料的价值,并且学会找史料互证。过渡:在法西斯主义盛行的时候,1929年--1933年还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师讲述:以华尔街股市崩盘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时很多人的财产在股市一夜之间化为虚无,很多人排着队等着跳楼。面对危机,美国进行了罗斯福新政,挽救了危机。而德国日本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说希特勒现象之所以能从一种偏激的边缘政治,地位一再跃升,最终成为国家命运的主宰,显然都是拜大萧条所赐。也就是经济危机成为了二战的催化剂。设计意图:以图说史,理解经济危机与二战的关系。展示漫画:慕尼黑阴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法西斯不断对外侵略,英法对此采取了什么态度呢?(姑息、纵容)为何采取这种态度?(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维护本国和平,祸水东引)体现了什么政策?(绥靖政策)正是绥靖政策的姑息、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形象的理解绥靖政策的含义。总结旧国际秩序的破坏之因:祸起凡华体系,法西斯主义的鼓吹经济危机的催化绥靖政策的纵容。这一切根源上来说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与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旧国际秩序的破坏破坏之路接下来我们请同学们来叙述一下二战的过程。要求:完成时间轴填空,并结合时间轴,在地图上用箭头画出战争过程,并且进行历史叙述。结合时间轴,大家分析一下二战历程发生了哪些变化?战争: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法西斯:从步步紧逼到节节败退英法美:从绥靖纵容到卷入参战反法西斯国家:从单独作战到协调作战。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地图作业,了解二战的过程,培养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叙事能力。二:新国际秩序的构建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国家还召开了4次会议,构建了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我节选了其中部分内容,分析一下会产生哪些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对构成雅尔塔体系的一系列会议内容的分析,理解雅尔塔体系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是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体现了强权政治。感悟雅尔塔体系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新国际秩序的捍卫二战后构建了雅尔塔体系,使世界维持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但是到今天,一些国家发表奇谈怪论歪曲战后国际秩序。歪曲、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多国:干涉中国台湾问题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入侵钓鱼岛美国:宣称英美同盟打败了纳粹,只字不提中国对二战取得胜利做出的贡献。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挑唆地区冲突甚至发动战争。试图以“基于规则的秩序”取代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学会运用史料探究、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回溯了一战后的凡华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