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3·北京朝阳区高一下期末]某班同学在开展美国史研究性学习时展示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学习主题是()A.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运动B.妇女争取普选权的斗争C.美国学生反对侵略越南D.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2.[2023·江苏南通高一下期末]如表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运动情况简表,由此可以折射出美国()时间事件结果1955“罢乘公共汽车”运动1956年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帕克斯诉求1957小石城事件(公立学校种族隔离)艾森豪威尔动用军队保护黑人孩子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1961“争取种族平等大会”发动的自由乘车运动肯尼迪对自由乘车运动的参与者提供了一定的人身保护A.黑人奴隶制度依然盛行B.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存在C.政府大力支持黑人运动D.政府注重保护黑人的权利3.[2023·湖南长郡中学一模]如图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徽标。其中上方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缩写,下方的横线寓意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准上进行。中部呈“U”字型,是英文“联合体”的缩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A.表达对世界分裂局面的担忧B.象征世界货币体系正在解体C.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D.寓意各国关税壁垒逐渐瓦解4.[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下期末]《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1979年到1997年之间,(发达国家)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这主要说明发达国家()A.经济发展水平获得快速提升B.分配格局中存在不合理因素C.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下降D.强化国家干预取得显著成效5.[2023·河北保定高一期末]二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C.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D.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6.[2023·湖北鄂州高一下期末]20世纪70年代起,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严重威胁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福利国家,加之人口老龄化危机,福利政策维系艰难,导致民粹主义强势兴起。这一现象表明()A.国家宏观调控存在严重缺陷B.社会再分配未能消除社会矛盾C.福利政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D.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7.[2023·河北金太阳高一下联考]1946年,英格兰银行实行国有化,开始了英国国有化的进程。两年时间里,英国煤矿、民航、铁路、公路、煤气、钢铁、电力等部门相继完成国有化。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A.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B.经济公有化特色明显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D.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8.[2023·山西高一下联考]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新创办的1300多家新科技企业中,最小的72家企业的启动资金总和仅2亿美元;到1979年,这些企业的营业额达60亿美元,并创造了13万个就业机会和9亿美元的出口收入,使政府获得4.50亿美元的税收。这批企业的创办()A.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B.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C.得益于“福利国家”的建设D.有助于缓解经济“滞胀”9.[2023·山东烟台高一下期末]西欧和北欧的福利国家,在1960—1975年间福利的增长达到了顶峰。这一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6%,而福利开支的增长率则达到5.6%~9.1%。这些国家的福利支出()A.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B.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C.解决了收入分配不平等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0.[2023·山西太原高一下期末]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形成了一种“混合式经济制度”,使得国家更容易进行现代化经济事务的计划与管理,同时也相对地大大推动了需求的增加。这种“混合式经济制度”()A.受到苏联模式的启发B.主张由政府主导经济C.引发第三次科技革命D.避免了“滞胀”的发生11.[2023·江苏宿迁高一下期末]下图为二战后美国雇员人数演变情况。该图说明美国()A.宏观调控的加强B.“福利国家”建立C.社会结构新变化D.科学技术新发展12.[2023·福建厦门高一下期末]1942年英国“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向政府提交《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提出要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该体系()A.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B.加剧了贫富分化C.实现了国民收入合理分配D.保障了充分就业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0分)13.[2023·河北承德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1945年英国大选决定战后政策方向。保守党坚持经济自由主义,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最终工党大获全胜。执政后,工党政府陆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材料二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保守党执政。但是,两党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活动,却可以用“计划”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这套社会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战后大约20年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似乎已走进了“富裕社会”。——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原因与措施。(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6分)14.[2023·安徽池州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科学的产生是人类劳动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科学运用于社会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学运用于社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摘编自周银珍《科学伦理: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的利弊为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参考答案1.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被逮捕的美国黑人妇女帕克斯体现美国的种族歧视;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体现美国黑人争取民主权利;1992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成员举行示威游行体现美国妇女追求平等权利,说明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故选D项;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运动不能解释“‘全国妇女协会’成员举行示威游行”,排除A项;妇女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只能解释第三幅图片,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答案:D2.解析:据材料“‘罢乘公共汽车’运动”“小石城事件(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可知二战后美国仍然存在歧视黑人现象,故选B项;美国南北战争后黑人奴隶制度就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大力支持黑人运动,排除C项;政府不注重保护黑人的权利,因此才存在歧视黑人的现象,排除D项。答案:B3.解析:据材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结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可以推知,这一设计寓意各国关税壁垒逐渐瓦解,故选D项;“‘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是贸易的逐渐自由化,而非世界分裂,排除A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贸易体系,排除B项;徽标内涵未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排除C项。答案:D4.解析:据材料“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可知发达国家的分配格局并不合理,上层家庭收入增加过快,故选B项;据材料“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快速提升,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中等收入家庭收入也有所增加,生活水平不会下降,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979—1997年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答案:B5.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西方国家与信息相关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而原有的老工业区逐渐衰退,故选B项;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加深,而题干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变化,排除A项;国际分工格局与老工业区的衰退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排除D项。答案:B6.解析:据材料可知福利政策并未完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未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故选B项;国家宏观调控如果存在严重缺陷的话不会促进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复苏,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引发经济危机的是国家干预太多,经济危机导致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排除C项;福利政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实行国有化政策,即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福利政策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社会矛盾,对低收入阶层群体的帮助,与材料中强调的国有化政策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仍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不是经济公有化,排除B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排除C项。答案:D8.解析:据材料“1970—1979年”“并创造了13万个就业机会和9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可知20世纪70年代创办的这批新科技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既增加了国家税收,又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美国走出经济“滞胀”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D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计算机、核能、生物工程、空间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新科技企业并不一定都集中在计算机领域,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苏联经济陷入衰退,美苏关系逐渐呈现出缓和趋势,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机制的调整是当时新科技企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而非“福利国家”的建设,排除C项。答案:D9.解析:由“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6%,而福利开支的增长率则达到5.6%~9.1%”可知,福利开支的增长率远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福利开支的增长率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不是稳步增长,排除A项;题干中的福利支出与科技发展无直接关联,且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科技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排除B项;福利支出增加会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使得国家更容易进行现代化经济事务的计划与管理,同时也相对地大大推动了需求的增加”,可知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混合式经济制度”,故选A项;“混合式经济制度”并未否定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市场调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引发了“滞胀”危机,排除D项。答案:A11.解析:据图可知,二战后美国非农雇员数迅速增长,制造业雇员数变化不大,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工业就业人数变化不大,即生产力发展带来美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故选C项;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项;科学技术新发展是社会结构新变化的原因,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出,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据材料“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知,国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用国家力量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故选A项;社会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贫富分化,排除B项;“合理”说法错误,社会保障体系是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排除C项;“保障了充分就业”说法过于绝对,且社会保障体系与就业无关,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可知二战期间英国政府对经济的成功干预为战后的国家干预积累了经验;据材料一“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可知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惨痛教训迫使政府意识到自由放任的弊端,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据材料一“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可知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工党取代保守党上台执政,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材料一“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可知民众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急需借助国家的力量实现战后重建,使得当时的工党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获得了民众的支持。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二“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可知在私有企业之外还建立起国有企业,实行计划指导;据材料二“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可知政府加强了经济立法来规范市场行为;据材料二“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可知政府开展了福利国家建设,注重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2)据材料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可知战后英国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据材料一“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知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采取的干预政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人们更加客观理性地意识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答案:(1)原因:二战期间对经济的成功干预;经济危机的深刻教训;主张干预经济的工党上台执政;战争给英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破坏;民众支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措施:建立国有企业;加强经济立法;实行计划指导;调节财富分配;开展福利国家建设。(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有效控制了失业率;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同时也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改变了人们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的认识。(6分,答出三点即可)14.解析: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据材料“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拟定论题为: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结合所学近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相关知识展开阐述,可知“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牛顿的物理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弱化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科技革命促进经济近代化,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近代化的初步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兴起。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人们社会生活巨变、城市化、交通进步、思想观念变化等;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更加深远,现代化交通、石油化工、现代通讯等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进行总结,世界近代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生活的巨变,促进了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此外,据材料“科学运用于社会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学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