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中“演变”以及选项中“源于”“推动”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这是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中“封”字含义的演变,由土堆、到地域再到田地归属的标志,可知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A项正确;“封”字的演变本身不能推动宗法制的瓦解,排除B项;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书写工具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事务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可知,在秦朝,九卿在名称上是国家的政府机构名称,同时根据其职能可以看出其又是为皇帝进行服务的机构,说明秦朝九卿既是内臣,又兼是外臣,体现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D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与材料九卿职能无关,排除A项;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与材料中九卿职能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与九卿职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 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 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答案〗C〖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壁画内容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说明绘画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C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壁画的装饰功能并未丧失,而是增加了教化功能,排除B;壁画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与地方豪强无关,排除D。4.唐开元初年,中书舍人的职权由负责诏令起草逐渐转移到以对于上行文书的押判为主,原本之事也因此多以他官权知,并逐渐形成了“知制诰”的制度。这一变化()A.扩大中书舍人的权力 B.加强君主的决策权C.强化宰相执政职能 D.为官员提升晋升机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中书舍人的职权被押判和其他官员分割,“原本之事也因此多以他官权知”,这一变化体现了唐朝初年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B项正确;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分割,削弱了中书舍人的权力,排除A项;中书舍人在唐朝就是宰相之一,其权力受到了削弱,并非强化,排除C项;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其他官职分割,这个官职并非新设官职,不能为官员提升更多晋升机会,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乡村农民普遍出现了“兼业”现象。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江西赣州农民每当农业生产结束后的秋冬季节,就结伴到其他地方从事贩牛、出售小土布或贩卖私盐等商业活动,也有人到手工业部门从事手工劳动。这说明,宋代()A.农民自给性经济结构被打破 B.国家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C.追求财富已成为社会的主流 D.轻农重商社会观念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江西赣州农民每当农业生产结束后的秋冬季节,就结伴到其他地方从事贩牛、出售小土布或贩卖私盐等商业活动,也有人到手工业部门从事手工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期,乡村的农民会在农闲时节进行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性经济结构被打破,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农民进行工商活动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只有江西地区的农民参与工商活动,无法得知整个社会的态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农民在农闲时节进行工商活动,这仍是重视农业,不存在轻农重商,排除D项。故选A项。6.如图是经济学家刘逛关于清代人均GDP的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GDP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产生这一趋势特点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列强的经济掠夺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人口的快速增长〖答案〗D〖解析〗经济恢复之后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在盛世时期,随着人口增加,人均GDP必然下降,D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中的乾隆盛世不符,排除A;乾隆时期并不存在列强经济掠夺,排除B;封建赋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因此其并不构成人均GDP快速下降的原因,排除C。7.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州县坐落位置创办/重建时间创办人通许县旧在城北凤形冈洪武年间县丞范世英杞县县治东北洪武六年知县张淮鄢陵县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嘉靖十四年知县王时中仪封厅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乾隆年间知县崔维雅新郑县县治西北隅康熙三十二年知县朱廷献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传承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都是由地方政府创办,设置养济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地方统治,故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材料强调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而不是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排除B项;材料不存在地方官员与乡绅的比较,得不出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排除C项。故选D项。8.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 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 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从留学被批评到把希望寄托于留学生身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国人在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故A正确;留学生不是主体,排除B;C项不是其目的,排除C;D与主旨无关,排除。9.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旅顺大屠杀事件没有清朝政府和媒体强有力的声音,反而是《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将清朝战争失利事件当胜利,遭到国际媒体嘲讽。这反映了()A.日本的舆论宣传决定了战争进程 B.清朝政府战争立场不坚定C.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D.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不知如何利用舆论力量来维护国家利益,导致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表明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D项正确;国际舆论对战争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政府利用国内报纸来掩盖战争失败的事实,以此蒙蔽国人,与战争立场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的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1917年,陈独秀借鉴进化论和孔德的观点,把人类社会进化分为“宗教迷信时代”“玄学幻想时代”和“科学实证时代”;1919年,他又认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这表明()A.陈独秀的科学观能与时俱进 B.民主与科学思想被普遍接受C.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片面性 D.五四运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借鉴进化论和孔德的观点”“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可知,陈独秀将先进思想应用于分析人类社会进化,并主张拥护民主和科学,体现了其思想的与时俱进,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陈独秀的科学观,无法得出“民主与科学思想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陈独秀的科学观能与时俱进,与“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片面性”“五四运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1.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职业所占比重职业所占比重农业及园艺0.1%运输及交通事业1.21%工业18.28%政府及市政机关0.72%商业16.36%艺术界、技艺界、运动员0.33%专门事业1.31%杂类55.3%注解:专门事业包括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等职业;杂类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如小商贩、帮佣等职业以及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等。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根据材料“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带动了各个职业参与人数的变化,如工业、商业、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小商贩、帮佣等职业,说明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职业人员构成的占比,无法判定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排除A项;材料是对上海人口变迁的描述,没有体现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以及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的信息,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12.1944年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剿共指南》中指出,“由于皇军历次剿共作战的结果,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很远的山间僻壤,使其独立抗战活动显著下降。但纵观占领区内的全盘治安形势,难以说治安提高了,相反,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由此可推知A.中共的抗日处境日益恶化 B.敌后战场拥有了一定群众基础C.国民党此时正在积极抗日 D.日军在中国战场即将彻底败退〖答案〗B〖解析〗虽然日军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山间僻壤,但日占区的治安形势并没有好转,说明中共抗战活动依然活跃,由此可知这是因为中共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坚持抗战,故选B;对于日军来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是因为中共抗战活动的活跃,这说明中共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日处境并没有恶化,排除A;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民党的抗日活动,排除C;“即将彻底败退”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13.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便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绝大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5月至10月,我国又先后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西欧、北欧资本主义国家正式建交。此举A.宣告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B.开创了全方位的外交新局面C.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同时,也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C项正确。A项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排除;B项是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排除;D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影响,排除。【『点石成金』】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14.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这()A.表明农会获得制度权力 B.培育了基层民主政治体系C.推动农业集体经济形成 D.导致农村旧式权威被打破〖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是“农民大会”“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等等,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村以宗族和乡土精英构成权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权威支配,旧式权威依托于名望、身份、财富以及暴力占有等要素。而新中国通过革命和政治运动手段来对基层权力结构进行重塑和调整,即授权农民组织成立农会,使之具有合法性权威,其目的就在于破除乡土社会的旧式权威,将乡土社会纳入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之中,D项正确;1950年7月,政务院再一次确定,农民协会是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但同时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法,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由此可知农会不是国家正式政治制度,所以也不能说其具有制度权力,排除A项;基层民主政治体现在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它们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农业集体经济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材料措施没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5.1964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的改进问题,首次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B.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 D.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由材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可知,当时的中央政府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了部分权力,这有利于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故选A;当时的中央政府仍坚持大权独揽的原则,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并未被冲破,排除B;人民公社被取代和否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的原则是对整个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而非针对工农业的经济比例问题,排除D。16.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这一改革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反映了新时期科研体制的成熟C.体现了对科技的财政投持续加大 D.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答案〗D〖解析〗根据“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可得出,由企业自行承担风险同时也享受赢利的成果,这充分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D项正确;A项是1984年,排除A;“成熟”表述错误,排除B;根据“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可得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7.公元前2世纪后。罗马出生率明显降低,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公元前18年,通过了朱莉亚婚姻法,规定25—60岁的男子和20—55岁的女子必须结婚,违反者将丧失在遗嘱上自由继承遗产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A.凸显国家利益至上 B.特别重视私法建设C.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D.剥夺公民婚姻自由〖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通过了朱里亚婚姻法”可知,为了保证罗马的兵源,罗马通过了相关的婚姻法,这说明罗马法凸显国家利益至上,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私法建设,B错误;题干信息不能说明罗马法内容体系完备,C错误;罗马法规定公民到一定年龄必须结婚,不等于剥夺公民婚姻自由,D错误。18.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A.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B.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C.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D.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崇拜国王,甚至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皮肤病,可以用来说明世俗权力的增强,推动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C项正确;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据所学,启蒙运动直到17世纪才兴起,排除B项;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与“(欧洲人普遍迷信国王,)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1586年,有人说:“在英格兰王国,最崇高和最完整的权力存在于议会之中。议会废止旧法律,制订新法律”该材料()A.反映英国真实状况 B.体现了君主立宪制C.观点与史实不相符 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最崇高和最完整的权力存在于议会之中”信息,可以看出该材料认为当时的议会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86年的英国还是封建专制国家,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的确立是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以后,材料是与史实不相符的观点,C项正确;材料与史实不符,不能反映英国的真实情况,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建立的,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2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20.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促成用人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人们的信心,启发思想家用理性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论的思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被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1.美国制宪者们的巧妙意图就是将整个权力分散到几个不同的部门中,权力相互牵制,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少数富人的目的。这主要表明,三权分立()A.防止了专制集权 B.体现美国民主本质C.影响了行政效率 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少数富人的目的”可知,美国制宪者企图通过分权制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体现民主本质,B项正确;材料强调分权的目的是为了不危害少数富人,并不是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排除;权力分散到几个不同部门,使其不危害少数富人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材料没有强调分权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通过分权保护少数富人,维护少数富人利益,体现其民主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B项。22.“无论美国还是苏联,既担心独立的德国再次崛起,同时也担心德国有可能被融合到自己对手的阵营中去。所以,美苏都企图以自己的方式整合德国力量和处理德国问题。”美苏的担心和意图()A.引发了美苏“冷战” B.导致了德国的分裂C.引起民主德国巨变 D.造成了德国衰落〖答案〗B〖解析〗材料“美苏都企图以自己的方式整合德国力量和处理德国问题”体现的是在美苏冷战期间,美苏双方都试图按照自身国家利益去处理德国,这必然会导致德国分裂,B项正确;美苏冷战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德国的分裂,非民主德国剧变,排除C项;二战后德国并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23.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主要表明苏联()A.经济改革成就显著 B.原经济模式还没有改变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D.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这主要表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时空定位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根据材料“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并结合所学,二战结束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依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苏联70年代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70年代苏联依然大力发展军事,但材料没有对比信息,并不能说明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排除C项;材料中苏联的做法确实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措施本身,没有涉及到措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4.下图是研究者根据二战后世界发展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A.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不断完善B.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C.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美—苏’两极对抗到‘一超多强’格局”“‘两个平行市场’到‘中心—外围’结构”等信息可知二战后的世界发展史是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D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是“完善”,排除A。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排除B。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才进一步加强,不符合图示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历史,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第25、26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材料一博尔顿(1728~1809)与瓦特合作开设了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支付给工人优厚的薪水,并慷慨地提供其他回报,为伯明翰成为18世纪晚期世界制造业中心起了重要作用。他热衷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研制了硬币压印机,这使他得以承办数个英国殖民地的造币业务。——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材料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企业集团,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并注重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厂内一般都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兄弟还倾注大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荣宗敬撰有《实业救国刍议》等著作,抗战时期目睹企业被日军毁于一旦,郁积成痰去世。——据张铁民、陈明生《民族资本与城市化》等整理材料三解放初期,新生的红色政权在短时间内就抑制了飞速上涨的物价,这让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十分钦佩。1954年,荣毅仁主动提出对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在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陈毅副总理发言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为其竞选副市长拉票。——摘编自陆阳、沈云福《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博尔顿企业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3)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与成功,是在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国情的互动中实现的。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互动的表现和结果。〖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英国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确立;著名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重商主义的传统;等等。(2)兼用中西方理念管理企业(“仁爱”思想,爱国,工人教育和福利);企业管理适应国情(实业救国,主动实行公私合营);根植立业于民族资本;引进西方技术;关注民生(以面粉生产和纺织为主);企业发展与乡土建设协调互补;等等。(3)(示例一)以博尔顿为例。博尔顿创建企业正值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英国的普及,英国企业占据先机。英国政府鼓励科学技术发明,博尔顿发明的硬币压印机,正适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博尔顿在企业管理上的做法,符合英国社会重商、逐利的传统潮流,吸引了人才,鼓励了劳动者,企业也得以发展。〖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一中“伯明翰成为18世纪晚期世界制造业中心”,“承办数个英国殖民地的造币业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确立殖民霸权、伯明翰的地理优势和重商主义传统等方面,分析博尔顿企业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大力引进西方技术”,“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荣宗敬撰有《实业救国刍议》等著作”,材料三中“主动提出对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引进技术、企业管理、爱国爱乡、企业属性、关注民生等方面,概括荣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3)互动:按照题目要求,首先选择博尔顿或者荣氏企业中的一个,明确要说明的主题为,时代、国情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又对国家和时代有反作用;然后根据材料一或者材料二、三所介绍的博尔顿或者荣氏企业经营发展的条件、历程,说明大时代和特色国情,对企业的产生、发展,成败起伏有重要影响,同时企业又在时代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作用;最后说明该企业的发展结果,并总结得出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与成败,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国情密不可分,互动共生。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表是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及影响。时间大众传播媒介类型主要作用15世纪印刷媒介(印刷技术)将知识扩展到权贵之外,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的政治及社会变革19世纪电波媒介(电讯技术)向广大民众提供知识和教育,推动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等社会的巨大变化20世纪电子媒介(信息技术)冲破图书馆而向平民传播信息,甚至可“面对面”交流,推动了不同国家对信息的平等共享——摘编自【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教育平民化论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媒介能更多、更廉价地使书籍等传播到普通民众阶层,使更多的人得到知识和教育;电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电波媒介和电子媒介能更迅捷地传播知识,从而使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社会群体范团更广泛,几乎冲破了任何的人为障碍,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最大化总之,大众传播媒介真正地通过”大众”化使知识和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平民化)示例二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论述: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的发展。近传以来印刷媒介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从而使欧洲和北美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民主政治的建立;电讯和电子媒介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从而使不同国家能够平等地共享信息,客观上有利于国家间的平等。总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通过“大众”化促进了民主权力的大众化和平等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在变革中进步。(“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所学内容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根据“将知识扩展到权贵之外”、“向广大民众提供知识和教育,推动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冲破图书馆而向平民传播信息”等信息可知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教育平民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众传媒的发展,能够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媒介能更多、更廉价地使书籍等传播到普通民众阶层,使更多的人得到知识和教育。所以说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教育平民化。(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7、28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科举制创立以来,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由此,宋代从太学入手进行改革。元丰二年(1079年)政府颁布《太学令》,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法规,重点是建立一套全面而严格的太学考试制度——“三舍法”(外舍生、内设生、上舍生)。《太学令》规定:“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次舍试,补上舍生。公试,外舍生入第一、第二等,升内舍;内舍生试入优平二等,升上舍。皆参考所书行艺乃升”。上舍上等,相当于科举及第,可由政府直接授以官职;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崇宁元年(1102年)地方官学也实行“三舍法”。崇宁三年宋朝廷决定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完全由太学和各地方官学按“三舍法”取士。宣和三年(1121年)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诸路并以科举取士,惟太学仍存三舍,却仅限于以它考试升选生员,到贡举之年,选送一部分合格生员参加礼部省试。北宋兴学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都只是探索,但共同点就是坚持把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取才应本之于学校。——摘编自《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作用。〖答案〗(1)分层次教学;采用升级淘汰机制;以法令推动改革;考试与选拔官员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密切结合;制度不断完善。(2)严格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就暗合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之间的矛盾;未真正起到缓和统治危机的作用。〖解析〗〖祥解〗(1)从“元丰二年(1079年)政府颁布《太学令》”可以得出以法令推动改革;从“上舍上等,相当于科举及第,可由政府直接授以官职;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可以得出分层次教学;采取升级淘汰机制;考试与选拔官员相结合;从“北宋兴学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都只是探索,但共同点就是坚持把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取才应本之于学校”可以得出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密切结合。综合来看可以得出选拔制度不断完善。(2)从具体制度可以看出这些改革有利于选拔人才,完善考试制度。从改革的目的来看,可以得出这一改革缓和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之间的矛盾。但从实质上来看,这些改革只是在内部作文章,并没有真正的起到缓和统治危机的作用。【『点石成金』】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总结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材料所叙述的内容,因此我们只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概括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伍连德(1897—1960年),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我国著名预防医学家、西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著名卫生防疫专家,他为中国现代医学卫生防疫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谓伍连德精神,即从1907—1937年回归祖国的30年间,对祖国卫生防疫事业开创进程中的理想信念、炽热情感、英雄气概、医术造诣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是一切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奉献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统一。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在中华医学会首次会议上,他要求使用国语;1911年东北鼠疫爆发,他临危受命,北上抗疫并取得成功,他在东北防控鼠疫期间开创的隔离方案和救治措施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1915年,他提出中国医学会应以“促进医学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预防医学的兴趣”为宗旨,并采取积极行动,倡导科学救国之路;1935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摘编自《伍连德精神: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伍连德精神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答案〗(1)基本内涵: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自强自立的创业创新精神;奉献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时代背景:政局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经济萧条;向西方学习的救国图存思潮渐趋成熟;列强屡屡侵略,民族危机严重。(2)意义:爱国:视国家主权与尊严至高无上;敬业:为振兴民族医学卫生防疫事业勇于开拓;诚信:凭借高超的医术造诣赢得世界赞誉;友善:济世为怀的大爱感动天地。〖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伍连德精神的基本内涵,由材料一“一切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奉献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统一”可知,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自强自立的创业创新精神,奉献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小问背景,由材料一“1907—1937年回归祖国的30年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和民族生存等角度回答即可。具体来说,即20世纪前期的中国,政局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经济萧条,向西方学习的救国图存思潮渐趋成熟,列强屡屡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对于伍连德精神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可以结合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所学知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四个要求思考作答。首先,就爱国看,由材料一“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在中华医学会首次会议上,他要求使用国语”可知,视国家主权与尊严至高无上;其次关于敬业和诚信,由材料“倡导科学救国之路”“他在东北防控鼠疫期间开创的隔离方案和救治措施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可知,为振兴民族医学卫生防疫事业勇于开拓,凭借高超的医术造诣赢得世界赞誉;最后,关于友善,据材料“1935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可知,伍连德济世为怀的大爱感动天地。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中“演变”以及选项中“源于”“推动”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这是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中“封”字含义的演变,由土堆、到地域再到田地归属的标志,可知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A项正确;“封”字的演变本身不能推动宗法制的瓦解,排除B项;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书写工具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事务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可知,在秦朝,九卿在名称上是国家的政府机构名称,同时根据其职能可以看出其又是为皇帝进行服务的机构,说明秦朝九卿既是内臣,又兼是外臣,体现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D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与材料九卿职能无关,排除A项;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与材料中九卿职能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与九卿职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 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 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答案〗C〖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壁画内容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说明绘画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C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壁画的装饰功能并未丧失,而是增加了教化功能,排除B;壁画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与地方豪强无关,排除D。4.唐开元初年,中书舍人的职权由负责诏令起草逐渐转移到以对于上行文书的押判为主,原本之事也因此多以他官权知,并逐渐形成了“知制诰”的制度。这一变化()A.扩大中书舍人的权力 B.加强君主的决策权C.强化宰相执政职能 D.为官员提升晋升机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中书舍人的职权被押判和其他官员分割,“原本之事也因此多以他官权知”,这一变化体现了唐朝初年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B项正确;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分割,削弱了中书舍人的权力,排除A项;中书舍人在唐朝就是宰相之一,其权力受到了削弱,并非强化,排除C项;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其他官职分割,这个官职并非新设官职,不能为官员提升更多晋升机会,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乡村农民普遍出现了“兼业”现象。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江西赣州农民每当农业生产结束后的秋冬季节,就结伴到其他地方从事贩牛、出售小土布或贩卖私盐等商业活动,也有人到手工业部门从事手工劳动。这说明,宋代()A.农民自给性经济结构被打破 B.国家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C.追求财富已成为社会的主流 D.轻农重商社会观念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江西赣州农民每当农业生产结束后的秋冬季节,就结伴到其他地方从事贩牛、出售小土布或贩卖私盐等商业活动,也有人到手工业部门从事手工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期,乡村的农民会在农闲时节进行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性经济结构被打破,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农民进行工商活动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只有江西地区的农民参与工商活动,无法得知整个社会的态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农民在农闲时节进行工商活动,这仍是重视农业,不存在轻农重商,排除D项。故选A项。6.如图是经济学家刘逛关于清代人均GDP的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GDP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产生这一趋势特点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列强的经济掠夺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人口的快速增长〖答案〗D〖解析〗经济恢复之后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在盛世时期,随着人口增加,人均GDP必然下降,D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中的乾隆盛世不符,排除A;乾隆时期并不存在列强经济掠夺,排除B;封建赋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因此其并不构成人均GDP快速下降的原因,排除C。7.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州县坐落位置创办/重建时间创办人通许县旧在城北凤形冈洪武年间县丞范世英杞县县治东北洪武六年知县张淮鄢陵县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嘉靖十四年知县王时中仪封厅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乾隆年间知县崔维雅新郑县县治西北隅康熙三十二年知县朱廷献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传承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都是由地方政府创办,设置养济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地方统治,故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材料强调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而不是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排除B项;材料不存在地方官员与乡绅的比较,得不出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排除C项。故选D项。8.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 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 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从留学被批评到把希望寄托于留学生身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国人在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故A正确;留学生不是主体,排除B;C项不是其目的,排除C;D与主旨无关,排除。9.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旅顺大屠杀事件没有清朝政府和媒体强有力的声音,反而是《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将清朝战争失利事件当胜利,遭到国际媒体嘲讽。这反映了()A.日本的舆论宣传决定了战争进程 B.清朝政府战争立场不坚定C.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D.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不知如何利用舆论力量来维护国家利益,导致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表明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D项正确;国际舆论对战争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政府利用国内报纸来掩盖战争失败的事实,以此蒙蔽国人,与战争立场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的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1917年,陈独秀借鉴进化论和孔德的观点,把人类社会进化分为“宗教迷信时代”“玄学幻想时代”和“科学实证时代”;1919年,他又认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这表明()A.陈独秀的科学观能与时俱进 B.民主与科学思想被普遍接受C.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片面性 D.五四运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借鉴进化论和孔德的观点”“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可知,陈独秀将先进思想应用于分析人类社会进化,并主张拥护民主和科学,体现了其思想的与时俱进,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陈独秀的科学观,无法得出“民主与科学思想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陈独秀的科学观能与时俱进,与“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片面性”“五四运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1.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职业所占比重职业所占比重农业及园艺0.1%运输及交通事业1.21%工业18.28%政府及市政机关0.72%商业16.36%艺术界、技艺界、运动员0.33%专门事业1.31%杂类55.3%注解:专门事业包括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等职业;杂类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如小商贩、帮佣等职业以及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等。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根据材料“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带动了各个职业参与人数的变化,如工业、商业、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小商贩、帮佣等职业,说明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职业人员构成的占比,无法判定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排除A项;材料是对上海人口变迁的描述,没有体现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以及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的信息,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12.1944年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剿共指南》中指出,“由于皇军历次剿共作战的结果,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很远的山间僻壤,使其独立抗战活动显著下降。但纵观占领区内的全盘治安形势,难以说治安提高了,相反,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由此可推知A.中共的抗日处境日益恶化 B.敌后战场拥有了一定群众基础C.国民党此时正在积极抗日 D.日军在中国战场即将彻底败退〖答案〗B〖解析〗虽然日军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山间僻壤,但日占区的治安形势并没有好转,说明中共抗战活动依然活跃,由此可知这是因为中共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坚持抗战,故选B;对于日军来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是因为中共抗战活动的活跃,这说明中共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日处境并没有恶化,排除A;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民党的抗日活动,排除C;“即将彻底败退”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13.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便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绝大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5月至10月,我国又先后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西欧、北欧资本主义国家正式建交。此举A.宣告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B.开创了全方位的外交新局面C.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同时,也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C项正确。A项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排除;B项是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排除;D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影响,排除。【『点石成金』】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14.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这()A.表明农会获得制度权力 B.培育了基层民主政治体系C.推动农业集体经济形成 D.导致农村旧式权威被打破〖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是“农民大会”“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等等,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村以宗族和乡土精英构成权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权威支配,旧式权威依托于名望、身份、财富以及暴力占有等要素。而新中国通过革命和政治运动手段来对基层权力结构进行重塑和调整,即授权农民组织成立农会,使之具有合法性权威,其目的就在于破除乡土社会的旧式权威,将乡土社会纳入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之中,D项正确;1950年7月,政务院再一次确定,农民协会是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但同时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法,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由此可知农会不是国家正式政治制度,所以也不能说其具有制度权力,排除A项;基层民主政治体现在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它们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农业集体经济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材料措施没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5.1964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的改进问题,首次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B.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 D.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由材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可知,当时的中央政府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了部分权力,这有利于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故选A;当时的中央政府仍坚持大权独揽的原则,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并未被冲破,排除B;人民公社被取代和否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的原则是对整个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而非针对工农业的经济比例问题,排除D。16.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这一改革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反映了新时期科研体制的成熟C.体现了对科技的财政投持续加大 D.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答案〗D〖解析〗根据“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可得出,由企业自行承担风险同时也享受赢利的成果,这充分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D项正确;A项是1984年,排除A;“成熟”表述错误,排除B;根据“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可得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7.公元前2世纪后。罗马出生率明显降低,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公元前18年,通过了朱莉亚婚姻法,规定25—60岁的男子和20—55岁的女子必须结婚,违反者将丧失在遗嘱上自由继承遗产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A.凸显国家利益至上 B.特别重视私法建设C.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D.剥夺公民婚姻自由〖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通过了朱里亚婚姻法”可知,为了保证罗马的兵源,罗马通过了相关的婚姻法,这说明罗马法凸显国家利益至上,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私法建设,B错误;题干信息不能说明罗马法内容体系完备,C错误;罗马法规定公民到一定年龄必须结婚,不等于剥夺公民婚姻自由,D错误。18.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A.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B.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C.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D.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崇拜国王,甚至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皮肤病,可以用来说明世俗权力的增强,推动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C项正确;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据所学,启蒙运动直到17世纪才兴起,排除B项;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与“(欧洲人普遍迷信国王,)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1586年,有人说:“在英格兰王国,最崇高和最完整的权力存在于议会之中。议会废止旧法律,制订新法律”该材料()A.反映英国真实状况 B.体现了君主立宪制C.观点与史实不相符 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最崇高和最完整的权力存在于议会之中”信息,可以看出该材料认为当时的议会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86年的英国还是封建专制国家,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的确立是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以后,材料是与史实不相符的观点,C项正确;材料与史实不符,不能反映英国的真实情况,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建立的,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2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20.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促成用人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人们的信心,启发思想家用理性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论的思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被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1.美国制宪者们的巧妙意图就是将整个权力分散到几个不同的部门中,权力相互牵制,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少数富人的目的。这主要表明,三权分立()A.防止了专制集权 B.体现美国民主本质C.影响了行政效率 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少数富人的目的”可知,美国制宪者企图通过分权制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体现民主本质,B项正确;材料强调分权的目的是为了不危害少数富人,并不是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排除;权力分散到几个不同部门,使其不危害少数富人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材料没有强调分权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通过分权保护少数富人,维护少数富人利益,体现其民主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B项。22.“无论美国还是苏联,既担心独立的德国再次崛起,同时也担心德国有可能被融合到自己对手的阵营中去。所以,美苏都企图以自己的方式整合德国力量和处理德国问题。”美苏的担心和意图()A.引发了美苏“冷战” B.导致了德国的分裂C.引起民主德国巨变 D.造成了德国衰落〖答案〗B〖解析〗材料“美苏都企图以自己的方式整合德国力量和处理德国问题”体现的是在美苏冷战期间,美苏双方都试图按照自身国家利益去处理德国,这必然会导致德国分裂,B项正确;美苏冷战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德国的分裂,非民主德国剧变,排除C项;二战后德国并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23.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主要表明苏联()A.经济改革成就显著 B.原经济模式还没有改变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D.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这主要表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时空定位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根据材料“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并结合所学,二战结束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依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苏联70年代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70年代苏联依然大力发展军事,但材料没有对比信息,并不能说明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排除C项;材料中苏联的做法确实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措施本身,没有涉及到措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4.下图是研究者根据二战后世界发展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A.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不断完善B.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C.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美—苏’两极对抗到‘一超多强’格局”“‘两个平行市场’到‘中心—外围’结构”等信息可知二战后的世界发展史是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D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是“完善”,排除A。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排除B。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才进一步加强,不符合图示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历史,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第25、26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材料一博尔顿(1728~1809)与瓦特合作开设了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支付给工人优厚的薪水,并慷慨地提供其他回报,为伯明翰成为18世纪晚期世界制造业中心起了重要作用。他热衷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研制了硬币压印机,这使他得以承办数个英国殖民地的造币业务。——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材料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企业集团,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并注重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厂内一般都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兄弟还倾注大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荣宗敬撰有《实业救国刍议》等著作,抗战时期目睹企业被日军毁于一旦,郁积成痰去世。——据张铁民、陈明生《民族资本与城市化》等整理材料三解放初期,新生的红色政权在短时间内就抑制了飞速上涨的物价,这让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十分钦佩。1954年,荣毅仁主动提出对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在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陈毅副总理发言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为其竞选副市长拉票。——摘编自陆阳、沈云福《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博尔顿企业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3)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与成功,是在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国情的互动中实现的。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互动的表现和结果。〖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英国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确立;著名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重商主义的传统;等等。(2)兼用中西方理念管理企业(“仁爱”思想,爱国,工人教育和福利);企业管理适应国情(实业救国,主动实行公私合营);根植立业于民族资本;引进西方技术;关注民生(以面粉生产和纺织为主);企业发展与乡土建设协调互补;等等。(3)(示例一)以博尔顿为例。博尔顿创建企业正值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英国的普及,英国企业占据先机。英国政府鼓励科学技术发明,博尔顿发明的硬币压印机,正适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博尔顿在企业管理上的做法,符合英国社会重商、逐利的传统潮流,吸引了人才,鼓励了劳动者,企业也得以发展。〖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一中“伯明翰成为18世纪晚期世界制造业中心”,“承办数个英国殖民地的造币业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确立殖民霸权、伯明翰的地理优势和重商主义传统等方面,分析博尔顿企业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大力引进西方技术”,“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荣宗敬撰有《实业救国刍议》等著作”,材料三中“主动提出对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引进技术、企业管理、爱国爱乡、企业属性、关注民生等方面,概括荣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3)互动:按照题目要求,首先选择博尔顿或者荣氏企业中的一个,明确要说明的主题为,时代、国情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又对国家和时代有反作用;然后根据材料一或者材料二、三所介绍的博尔顿或者荣氏企业经营发展的条件、历程,说明大时代和特色国情,对企业的产生、发展,成败起伏有重要影响,同时企业又在时代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作用;最后说明该企业的发展结果,并总结得出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与成败,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国情密不可分,互动共生。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表是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及影响。时间大众传播媒介类型主要作用15世纪印刷媒介(印刷技术)将知识扩展到权贵之外,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的政治及社会变革19世纪电波媒介(电讯技术)向广大民众提供知识和教育,推动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等社会的巨大变化20世纪电子媒介(信息技术)冲破图书馆而向平民传播信息,甚至可“面对面”交流,推动了不同国家对信息的平等共享——摘编自【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教育平民化论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媒介能更多、更廉价地使书籍等传播到普通民众阶层,使更多的人得到知识和教育;电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电波媒介和电子媒介能更迅捷地传播知识,从而使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社会群体范团更广泛,几乎冲破了任何的人为障碍,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最大化总之,大众传播媒介真正地通过”大众”化使知识和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平民化)示例二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论述: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房地产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生物质生物质颗粒燃料购销及市场推广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行业质量控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负债科目设置与财务报告质量合同3篇
- 2024电商企业业务协同合作协议2篇带眉脚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忠诚协议:共建美好婚姻生活3篇
- 2024招商合同范本:旅游度假区招商引资协议集3篇
- 2024版电子商务订购合同规范3篇
- 2024建筑施工混凝土供应合同
- 夜经济消费发展的优化策略及实施路径研究
- 道 法+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3年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基因检测与健康保险
-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
- 初中七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含答案
- 服装厂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
- 车辆修理厂自查自纠整改方案及总结报告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1
- **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分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