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齐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南北统一 D.隋朝灭亡2.以下资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如含嘉仓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粮库,积储丰富②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征调一百多万民工修建大运河,三征高丽A.隋朝的兴亡 B.隋朝的灭亡 C.唐朝的兴亡 D.唐朝的灭亡3.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都以此来命名。以下采用这一命名方式的有(

)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如右图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关于此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艺术作品,不可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②属于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图像史料③可用于研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④可用于研究唐朝与突厥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华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反映出(

)A.繁荣的唐朝经济 B.民族的交往交融C.频繁的对外交往 D.多彩的文学艺术6.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以下关键词:“日本”“佛教”“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C.辽宋关系 D.马可•波罗来华7.与如右图所示路线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蒙古灭西夏8.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反映出(

)A.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B.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C.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D.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9.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唐末农民战争 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10.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忽必烈11.《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_____”,“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其中,横线处应填入(

)A.节度使 B.枢密院 C.转运使 D.通判1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不断交流和碰撞。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如图示意图描绘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在宋与辽、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由此推测(

)A.宋与辽、西夏和平相处,没有战争B.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被动挨打,损失惨重C.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往交融D.宋金和议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北宋建立 D.南宋偏安15.他抗击金军南下,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保护了南方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被视为民族英雄。他是(

)A.岳飞 B.卫青 C.霍去病 D.文天祥16.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曲辕犁的广泛应用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关于北宋时期货币使用情况的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市罗一匹,为钱二万。——《宋史·食货志》注:1.钱:铁钱2.二万:约130斤北宋纸币铜版拓片A.纺织业发展迅速且种类齐全 B.纸币产生适应经济发展需求C.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18.《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这样描述道:“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互相攻打”。结束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完颜阿骨打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耶律阿保机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元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20.比较表中北魏孝文帝与忽必烈的治国措施。其相同点是(

)孝文帝忽必烈禁胡服,改穿汉服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行仁政,不嗜杀迁都洛阳1272年迁都于大都①穿汉服②行汉法③行仁政④迁都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②都城都建在长安③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④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2.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回族 D.党项族23.如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个朝代?()A.周朝 B.秦朝 C.宋朝 D.元朝24.如下图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①②处分别是(

)A.诗、小说 B.词、诗 C.小说、词 D.诗、词25.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它们反映的是宋元时期(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发达的中外交通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广泛的民族交融二、材料题(共3题,50分)26、制度的创新材料一: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性,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时期,说明“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理由。(4分)材料二: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定,……一再强调“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摘编自李道涛《试论宋代A______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2)结合所学,将A处填写完整,列举两项体现该政策的措施。(4分)材料三: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辖境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东南与高丽接壤。……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及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2分)27、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大运河与元大运河示意图

隋大运河示意图

元大运河示意图(1)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中可见,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将序号所对应的城市填在横线上)元朝大运河的路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为。(写出一点即可)(4分)材料二:①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发展。例如,②唐朝时期,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那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他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海航行。③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④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2)历史史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区分材料二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将序号填写在正确的位置。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吸引日本遣唐使的原因。(4分)属于历史史实的有:______属于历史解释的有:______材料三: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四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在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从唐到宋,我国的经济格局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28、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投于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4分)材料二:“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续资治通鉴长编》(2)材料二涉及的盟约是哪两个政权之间订立的?依据材料说一说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盟约的。(4分)材料三:八思巴为十三世纪西藏杰出的信仰领袖,他在元朝统一西藏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促进西藏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薛学仁《八思巴在元朝统一西藏中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摘编自《中国通史》(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在民族关系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元朝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4分)材料五: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友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友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友好的活动。——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5)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得照抄材料。字数不少于90字。)(6分)答案1-25BABCBABCBCDBCDACBBACBCDDA26.(14分)(1)隋炀帝时;(2分)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寒门子弟可以由此参政。(2分)(2)重文轻武。(2分)任用文人担任要职;分离统兵权与调兵权;改革科举;区别对待文武官员的选拔等。(2分)(3)行省制度。(2分)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初步基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2分)(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等。(2分)(14分)(1)洛阳余杭政治中心向北迁移(或政治中心在北方)(4分)(2)②③;①④。(4分)(3)经济重心南移;(2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2分)(4)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重视水利的兴修;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2分)28、(22分)(1)民族政策:开明;(2分)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2分)(2)政权:辽与北宋;(2分)作者认为澶渊之盟维持了辽与北宋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减少了军费花销,但也削弱北宋的军事实力。(2分)(3)宣政院(2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2分)(4)民族交融(2分)回族。(2分)(5)评分标准:满分6分,观点正确得2分,能够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所学知识点中不同时期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