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常考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国文化包容性3、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4、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5、中华民族精神作用6、中华民族精神关键和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7、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和路径第1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历程博大精深独特征区域性民族性民族精神主要性(作用)民族精神力量(p71+p76四精一魂)基本内涵内涵关键—爱国主义丰富发展特征、丰富发展弘扬培育孕育精华包容性含义意义原因--见证----汉字、史书典籍①详细②一致性③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为何?(主要性p71\76+必要性p78\79\80)

怎么样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第2页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关系(1)区分①侧重点不一样:源远流长强调纵向时间上久远,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未中止过。博大精深强调横向内容上丰富,侧重于从静态上、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表现不一样:

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2)联络①都是中华文化区分于其它文化特征。②中华文化特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原因。思维拓展第3页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民族性)

民族文化作用: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展现各种民族文化丰富色彩。B.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征。C.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骄傲。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第4页2、中华文化包容性(1)包容性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它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它民族文化中主动成份。(2)包容性意义①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③有利于增强对本身文化认同、对外域文化了解。第5页考点整合中华文化力量表达在哪些方面呢?⑴生命力: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止而延续至今古老文明。⑵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民族创造力表达,又是民族生命力表达。⑶凝聚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第6页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性(作用)----四精一魂民族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火炬第7页

中华民族为何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巨大凝聚、支撑和推进作用。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图示:第8页3、为何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主要性:“四精一魂”p71\76(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p78—79--80

是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必定要求是不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基固体第9页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路径(怎么样?)(1)最主要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作用.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相结合。(5)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传输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第10页

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不停注入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思维拓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第11页思维拓展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一个极为主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文化力量包含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第12页2.比较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系类型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区别中华民族所创造区分于其它民族而独具特色文化形式,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含有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特征就是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文明结果总和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优异传统文化结晶联系中华文化有中华各民族所创造民族文化共性。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各个方面,贯通整个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集中表示了一个民族独有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它民族相区分主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含有巨大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一个详细表示第13页探究四:近年来,以《我团长我团》、《潜伏》、《仁者无敌》、《特殊使命》、《亮剑》、《夜幕下哈尔滨》等为代表一批红色影视片在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播放,它们以不一样手法诠释了中华民族一个共同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关键中华民族精神,使广大观众受到强烈震撼。试利用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回答红色影视热播现实意义。答案:红色影视所张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会产生高昂奋进巨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全民族综合素质提升;含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主要功效,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国政治图谋,抵制各种外来腐朽思想侵蚀。第14页

如今,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为我国饮料市场主打品牌。电影市场主要播放是美国大片,儿童动画片市场主要是日本产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越来越受青年人喜爱,而一些传统中国节日却在走向没落。某高级中学围绕这些现象准备召开一次演讲会,主题是“面对外来文化”。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为这次演讲写一个提要。【答案】提要应包含:主动应对,既要吸收其精华,又要抵制腐朽思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汉字、史学典籍、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更是人类宝贵遗产。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民族文化,因而,依靠中华民族本身力量,完全能够抵抗西方腐朽思想侵蚀。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历史等。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要发扬创新精神,创造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新更大辉煌,实现中华民族新伟大复兴。第15页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我国优异思想家、文学家提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如:修身、治国、平天下。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亲仁善临,国之宝也。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1)上述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2)①中华民族这些精神,不论是在国家兴旺发达时期,还是生死存亡关头,都产生了巨大精神动力,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今天,我们发扬这种精神,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日益激烈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要坚持团结统一,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精神力量。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国际环境中实现发展。要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不停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当代化建设胜利。意义,怎么做第16页材料三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首那段不平凡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取得了又一次振奋。从文化传承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何能永不泯灭。答案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异传统文化之中,含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随时代丰富和发展,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含有中华文化特有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第17页

在长久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聪明才智和强大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必将以民族进步取得赔偿。中华民族从来含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抗洪精神。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率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中国人民”。利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表达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过程中所起作用。答案

①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不尽力量源泉。第18页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悲喜。然而,这个年度给我们记忆不但仅是悲伤或欣喜,还包含一个顽强向上生长力量——在地震阵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不屈和坚韧;在奥运梦圆那一刻、在太空漫步那一瞬间,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自信和自强;在金融风暴、奶粉事件等危机席卷而来时候,我们更正视到了肩头责任。历史将会记载下年中国不平凡经历。利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年中国不平凡经历,见证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2)假如你班就怎样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列出讲话提要。(最少四点)(8分)

(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主要是发挥“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必须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伴随时代改变而不停丰富和发展。⑥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第19页(江苏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暴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经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深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伟大成就,尤其是回顾不平凡年,愈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强大力量。大家约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其中参加讨论。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搜集到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发了同学们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搜集到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应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