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5-唐宋诗的声律、语言与修辞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5-唐宋诗的声律、语言与修辞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5-唐宋诗的声律、语言与修辞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5-唐宋诗的声律、语言与修辞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5-唐宋诗的声律、语言与修辞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诗声律、语言与修辞1/145第一节唐宋诗声律这部分内容以占据唐宋诗歌主流地位格律诗声律特点为例,重点介绍格律诗四声、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及其在作品中详细作用。2/145一、四声1、何为四声四声,是指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声调,是汉语特点。语音高低、升降、长短组成了汉语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原因。3/145那么,何为格律?《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格式和规则。(此解释并不准确)“格律”一词,最早用于律法与音律,唐人开始用以称诗。4/145宋末元初时期,中国北方许多地域汉语声调发生一些改变,音韵学称之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今人了解入声字,除依据中古时期韵书外,还能够借助方言,如北方地域晋方言,南方地域吴、闽、赣、湘、粤、客家等方言。5/145入声字韵尾都为塞音:[p]、[t]、[k]或[ʔ],发音较为短促,显著存在气流阻塞现象。学习旧体诗词,须尤其注意那些变成平声入声字,如:阴平:屋、昔、锡、贴、薛、泼、哭、黑、捉、剥、出、一、七、八、十、杀、札、说等等;6/145阳平:竹、熟、福、服、幅、德、决、觉、菊、族、轴、烛、国、学、琢、逐、独、狭、合、乏、石、活、勺、泊、局、毒、薄、节、择、革等;上声:索、辱、铁、雪、血、法、笔、骨、渴、北、甲、掠、撇等;去声:质、物、药、陌、屑、叶、洽、术、末、麦、裂、烈、热等。7/145诗词四声中,除须尤其注意入声字外,还要注意掌握一字多读或古今异读情况。(1)一字多读骑,读去声时,为名词,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读平声时,为动词,如陆游《剑门道中遇雨》:细雨骑驴入剑门。8/145思,平声,动词,思念;如李白《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去声,名词,思想,情怀;如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莫羡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诏用长材。教,平声,动词,使、让;如王昌龄《出塞》:不教胡马度阴山。去声,名词,教化;如毛涣《送澄上人还日本国》:万里求文教。9/145(2)古今异读其它如望、叹、过、看等字,虽今天读去声,但中古时期是平、去两读,而意义相近或相同。(今读平声看除外)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无名氏《春》: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杜甫《送蔡都尉》: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皎然《题周谏别业》:柳巷任疏容马入,水篱从破许船过。10/145元稹《西归绝句》:天色渐明回一望,玉尘随马度蓝桥。李商隐《春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白居易《代州民问》:官职故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杜甫《夜宴左氏庄》: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11/1452、四声概念提出和声律理论构建语音音调分为四声现象即使在上古汉语中已存在,但其发音规律发觉,以及概念提出,却是在南朝时期。史载,齐永明时期,依据佛经翻译时音转情况,发觉汉语语音发音规律,周颙著《四声切韵》(已佚),沈约著《四声谱》,明确提出“四声”概念。12/145周颙、沈约、王融、谢眺、范云等人,共同完成了由“四声”发觉到诗歌声律理论建构。《南史》沈约传载:“又撰《四声谱》,认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妙其旨,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

13/145一句或一联中,四声参差互用,赋予可供吟诵文学以声韵节奏美感,是诗赋、词曲语音规范理论基础。声律理论出现,使诗完全摆脱了音乐束缚,成为独立文学体裁,所以在文学史上含有划时代意义。14/145二、押韵(用韵、压韵、叶韵)1、何为押韵韵是诗词格律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押韵,就是在一首诗或词一段,或一段几句中,在一些句末尾,使用韵母声音相近或相同字,使诗或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友好。这个押韵字,往往被称为韵脚。15/145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流、楼二字韵母读音相近;苔、栽、来三字韵母读音相同,即韵脚。16/1452、押韵作用和目标:其一,用有规律字串接全文,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如佛教典籍《佛所行赞经》是用五言无韵诗翻译,试读其中几句:往到太子前,各进种种术,歌舞或言笑,扬眉露白齿,美目相眄睐,轻衣见素身,妖摇而徐步,诈亲渐习远。情欲实其心,兼奉大王言,漫行婇隐陋,忘其惭愧情。17/145其二,相同或相近声音在同一位置重复,组成回环往复美感。其三,顺口、悦耳,易于诵记,便于作品流传和推广;其四,韵脚声音有时候能够起到衬托气氛、辅助情感表示等作用。18/145普通地说,响度高韵适于表现雄伟、豪放、开阔、欢快等感情,响度低韵适于表示悲愤、忧伤或平和等感情。最经典如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难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19/145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张志和《渔歌子》则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0/145也因为这么原因,从我国现存最早诗歌《弹歌》、《诗经》到后世诗歌,极少有不押韵,即使如《诗经》句尾用虚字例子,也能够找到押韵印迹。如《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君子,福履将之。21/145《齐风·著》: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古诗中句子末尾多虚字,所以往往在各句倒数第二或第三个字上押韵。3、押韵方式22/145普通来说,诗押韵都是在偶数句末尾,但并不绝对。(1)逐字押韵,一韵到底。如曹丕《燕歌行》,杜甫《饮中八仙歌》等;(2)三句一换韵。如元结《大唐中兴颂》:23/145嘻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寮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系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我卒前驱……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24/1454、格律诗押韵格律诗押韵要求很严格:偶数句尾;押平声字;一韵到底,不得换韵;同一首诗中韵字不能重复,等。因为格律诗在唐代成为考试文体,所以国家统一要求了押韵标准,从唐到清,格律诗声韵依据《切韵》-《唐韵》-《广韵》-《礼部韵》-《平水韵》-《佩文韵府》系统。25/145《平水韵》中平声有三十个韵部:上平声15部: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部: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26/145近代语音即使改变很大,但因要求很严,通常人们押韵仍严格按照平水韵标准,这就出现了一些今天看起来不太押韵情况。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7/145三、平仄1、何为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最主要原因,考究平仄是近体诗本质特点。所谓平,即中古四声中平声,其特点是没有高低起伏改变,即“平声平道莫低昂”;仄是不平之意,四声中上、去、入三声因有高低起伏声调改变,故归入仄声。28/145平、仄两类声调在诗歌中交织使用,诵读起来就会产生一个抑扬顿挫美感,显得富于音乐特色,从而增强了作品艺术效果。有作品因平仄声调利用,还能起到辅助表示思想感情、深化诗词意境作用。29/145二、格律诗平仄规律格律诗声调安排基本标准是错综友好而不单调,即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互异。”则必定产生平仄相间、平仄相正确要求,为了把各联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又有了粘标准。30/145从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出发,格律诗平仄规律便能够用三句话来表述: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在详细说明之前,还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普通说来,依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标准。31/145近体诗以两个字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排列起来,只能有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四种形式,末一字为单字,或平或仄,随句而定。每一节奏单位第二字为节奏点所在,不能随意变更,详细而言,五言为第二、四字,七言为第二、四、六字,所谓平仄规律,就是针对这些节奏点而言。32/145其二,偶句押韵,限押平声韵。对应地,奇句不押韵——首句末字为仄,不押韵;为平,普通入韵或用邻韵。后者也有例外,黄庭坚《香炉峰》: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甄是上平声十一真韵,烟和燃是下平声一先韵。33/145其三,一句之中最终三个字,不能都是平声或仄声,不然成为“三平调”或“三仄调”;普通来说,近体诗忌三平调或三仄调。以上三点,是我们深入了解近体诗平仄规律基础。34/145首先,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启功先生曾以“平仄竿”方式形容这一内容,即如一个能够无限延长竿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从中任意截取五字或七字,如: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等;就组成“一句之中,平仄相间”格式了。35/145其次,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出句:(甲)仄仄平平仄对句:(乙)平平仄仄平需要注意处:1、偶数字(节奏点),绝对不能违反;2、绝不能违反“相对”标准,不然为“失对”。36/145诗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37/145复次,各联之间,平仄相粘。意思是下联出句中偶数字平仄必须与上联对句中偶数字平仄相同。如违反,称为“失粘”。出句:(甲)仄仄平平仄对句:(乙)平平仄仄平出句:(丙)平平平仄仄对句:(丁)仄仄仄平平乙、丙二句之间,形成粘关系。38/145借助于平仄对应和粘合,形成诗句平仄规律同与异,共同组成整首诗歌韵律一致性与改变性。如王翰《凉州词》:39/145葡萄美酒夜光杯,平平仄仄仄平平欲饮琵琶马上催。仄仄平平仄仄平醉卧沙场君莫笑,“君”字之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古来征战几时回。“古”字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均为改变之处40/145三、律诗格式(谱式)以上甲、乙、丙、丁四种句式,便是五言律诗(律绝)基本句式;而七言律诗(律绝)句式,则是在每句之前加两个相反字节。甲:仄仄平平仄,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41/145只要掌握上述三句话以及需要明确事项,不论哪一个基本句式开头,都能够推出全诗平仄格式。所以,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格式不外乎四种。42/1451、由句式甲推导出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43/1452、由句式丁推导出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山色远含空,--张祜《题平平仄仄平。沧茫泽国东。松江驿》平平平仄仄,海明先见日,仄仄仄平平。江白迥闻风。仄仄平平仄,鸟道高原去,平平仄仄平。人烟小径通。平平平仄仄,那知旧遗逸,(此句三仄)仄仄仄平平。不在五湖中。44/1453、由句式丙推导出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空山新雨后,仄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仄仄平平仄,明月松间照,平平仄仄平。清泉石上流。平平平仄仄,竹喧归浣女,仄仄仄平平。莲动下渔舟。仄仄平平仄,随意春芳歇,平平仄仄平。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45/1454、由句式乙推导出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牛头见鹤林,——杜甫《望仄仄仄平平。梯径绕幽深。牛头寺》仄仄平平仄,春色浮山外,平平仄仄平。天河宿殿阴。平平平仄仄,传灯无白日,仄仄仄平平。布地有黄金。仄仄平平仄,休作狂歌老,平平仄仄平。回看不住心。46/145附:入声字辨识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北方人欲调平仄,须先认清入声,始可言格律。”说明辨识入声对于学习格律诗含有主要意义。除个别生僻字外,入声派入平声字约有600字,从来有很多学者探索记忆方法,惯用有以下几个:47/1451、查找工具书惯用韵书,如《诗韵》、《佩文韵府》、《诗韵新编》等,都是依据平水韵分部编写,手持一册,方便检索。一些大型辞书如《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则是按《广韵》分部,需要适当地注意。48/1452、利用近体诗平仄规律格律诗平仄要求很严,在必须使用仄声字位置,假如读如平声,这个字通常是入声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急字、白字为入声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节、发为入声字。49/1453、利用语音演变规律李荣《四声答问》一文总结为:(1)凡b、d、g、j、zh、z六声母组成阳平调字,皆入声字(鼻字除外),约二百八十多字。(2)凡d、t、L、m、n、b、p声母跟韵母ie拼合时,皆入声字(爹字除外)。50/145(3)凡zh、ch、sh、r、k等声母拼合uo时,皆入声字。(4)凡以üe为韵母字(除嗟旧读jue、瘸、靴外),皆入声字。(5)凡d、t、L、z、c、s六声母跟e拼合时,皆入声字。

(6)la、fo皆入声字。也能够用排除法排除一些非入声字。51/145(1)鼻音韵尾非入。凡韵母以鼻音(m、n、ng)为韵尾,皆非入声字。如阳光、长安、咸阳等。(2)uei韵非入。如危、垂、吹等。(3)zi、ci、si非入。如咨、思等。(4)m、n、l、r阴、阳、上声非入。如妈、马、麻、拿、惹等。52/1454、利用谐音偏旁记忆如,已知白、百、析、及等字是入声字,则分别以它们为偏旁字大多是入声字。但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如作、昨、炸等都是入声字,但乍却不是入声字;噫、臆、薏、憶等皆入声字,但意字却不是入声字。53/1455、利用惯用词汇记忆如八月节、独立国、吸铁石、吃白食、白皙、白族、别集、剥削、博学、搏击、出格、合格、哲学、集合、坚固、认识、结石、节食、石窟、歇息、失足、吸毒、习俗、血迹、压缩、叔伯、杂说、直觉、竹笛、卓绝、卓识等等,全都是入声字。54/1456、背诵一些押入声韵诗词记忆如柳宗元《渔翁》、《江雪》,杜甫《北征》、《哀江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李白《大车扬飞尘》,李贺《官街鼓》,岳飞《满江红》,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等。55/145对应地,七言律诗也能够推导出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四种格式。(略)四、对仗对仗,也叫对偶,是一个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两个句子安排在一起,来表现一定意义,加强表示效果修辞方法。56/145对仗是汉民族追求对称审美情趣在语言表示方面详细表示。日常生活用语中就有很多考究对仗词汇,如保家卫国、崇山峻岭等,而骈文、四六、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也以对仗为主要审美追求。57/145对仗,是格律诗要素之一,但并非起源于格律诗,古诗中已经有很多对仗句子,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如《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但这些对仗句子远不如格律诗那样要求严格。58/145一、对仗位置1、对仗常规:中间两联对仗普通来说,在律诗四联之中,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如杜甫《野望》: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隐,昏鸦已满林。59/145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也就是说,中间两联对仗,是律诗最常规、最普通形式。另外,还有各种位置对仗形式。60/1452、首联对仗首联可对可不对,并无硬性要求。假如首联采取对仗形式,则必须是在中间两联对仗基础上,也就是说,首联对仗时,全诗实际上共三联对仗。如杜甫《恨别》:61/145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3、尾联对仗对仗不适合作结束语,故普通尾联是不对仗,但也有例外。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2/14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尾联对仗用流水正确形式,表示一脉而下、畅快淋漓思想感情。4、四联对仗63/145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普通说,律诗尾联宜放,诗意至此得以舒展;四联皆对,通常表现为诗人借此来表示郁结内心苦闷,其效果是收,将感情收紧。

64/145又如杜甫《垂白》: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借以表示老而无成慨叹。65/1455、一联对仗:颈联对仗这么情况极少,但仍有实例。如孟浩然《早塞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66/145二、对仗要求对仗基本要求是平仄相对,字面相对。前者好了解,毕竟要符合格律诗平仄要求,但也所以与古诗中对偶相区分;后者比较复杂,基本规则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详细而言,又表现为词性、词类、句式、结构相对。如王绩《野望》中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67/145树树与山山,是叠音词相对;秋色与落晖,牧人与猎马,是偏正结构名词性词组相对;驱犊与带禽,是动宾结构动词词组相对;返与归,是动词相对;皆与惟,则是副词相对。又如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一中二联:68/145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万顷穿银海,千寻度玉峰。冰崖与风叶,屐齿与裘茸,银海与玉峰,都是偏正结构名词词组对仗;落与乱,穿与度,都是动词相对;万顷与千寻是数量词相对。69/145但词性相正确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不一样词性词语或词组,只要在句中作用相同,也能够相对。郭锡良《古代汉语》下册:“用今天语法术语来解释,那就是:凡用作主语、宾语,一律能够看成是名词;凡用作定语,能够把名词和形容词看成一类;凡用作谓语,能够把形容词和动词看成一类,凡用作状语,普通都能够看成是副词。”由此可知,格律诗对仗要求较为灵活。70/145如张祜《题松江驿》颔联: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先本是时间名词,迥本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状语,故能够相对。王勃《秋日别薛昇华》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动词漂泊与形容词苦辛相对。杜甫《玉台观》颈联: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州。含有数量性质名词群,与数词十相对。71/145三、对仗技巧对仗技巧有很多,下面对律诗中惯用对仗技巧作一介绍。1、工对格律诗十分重视词语对仗,尤以名词对仗最为考究,为此,人们将名词种类作了细致划分,出现了《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书籍。王力先生则名词划分为十四小类:72/145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花果、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另外,数目词、颜色词、方位词等,均自成一类,极少与其它词语相对。工正确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1)同一小类词相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器物对器物,称之为工对。73/145如沈佺期《杂诗》之三颈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少妇与良人同为人伦类,今春与昨夜同为时令类,意与情同为人事类。白居易《余杭形胜》颔联: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绕与拂,郭与城,荷花与松树,三十与一千,里与株,都是同类词语,字字相对,非常工整。74/145(2)习惯并称词语诗与酒、兵与马、人与物等,虽非同一小类词语,但因习惯上被人们平列并称,通常也被视作工对。如杜甫《不见》颈联:灵敏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虞世南《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颔联: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75/145(3)句中自对同时两句相对杜甫《春望》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为地理类,草、木为植物类,各自在句中形成自对,同时又分别成对。一样例子还有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没有中。76/145又如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颈联: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院与廊,凫与鹭,是句中自对;小院回廊与浴凫飞鹭又形成联中相对,其它部分,春与晚,为时令类名词,寂寂与悠悠是叠音词,共同组成工对。77/145(4)反义词相对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元稹《赠严童子》颔联: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78/145对应地,假如同义词相对,则似工而实拙。如杜甫《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都是为意思,属同义词。这类例子偶一为之,尚不要紧,假如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则形成诗歌大忌——合掌。79/145如郎士元《送钱大》首联: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宋之问《初到黄梅临江驿》首联: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合掌降低了诗意内涵,降低了诗歌艺术表现力,故被古人列为诗歌大忌。80/1452、宽对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其要求比较宽松。(1)词性相对张谓《送裴侍御归上都》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刘方平《秋夜呈皇甫冉郑丰》: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81/145(2)半对半不对一联之中,部分对仗情形。通常不能出现在颈联。如杜甫《月夜》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李白《渡荆门送别》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82/1453、借对借对又叫假对,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二字同音特点而组成对仗。对应地,借对能够分为借意义和借声音两类。(1)借意义利用汉字多义性特点,诗句中表意时用甲义,而借其乙义(另一意义)来对仗。83/145如孟浩然《归终南山》颈联: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青阳是春别名,《尔雅·释天》:“春为青阳。”诗中用青阳为春来表意,同时用“青”“青色”之意,与出句中“白发”组成对仗。又如郑谷《鹧鸪》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黄陵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帝舜之祠。84/145(2)借声音利用汉字同音现象,多见于颜色对。如借“清”为“青”。杜甫《野望》颔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马戴《送人游蜀》颔联: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85/145借“沧”为“苍”。刘长卿《松江独宿》颈联: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州。杜甫《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颈联: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除颜色对外,也有一些名物对。86/145如孟浩然《裴司士见访》颈联: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借杨为羊。杜甫《恶树》颈联:枸杞因我有,鸡栖奈汝何。借枸为狗。87/1454、流水对对仗普通是平行两句话,各有表意独立性。但也有一个对仗把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使得十个字(五言)或十四个字(七言)成为表意整体,一联中任何一句独立出来没有意义,或表意不完整。这么对仗就是流水对。88/145流水对组成必要条件:(1)出句与对句在字面上形成对仗;(2)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相承而连贯,共同表示一个完整意思。如李白《春思》颔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孟郊《游子吟》首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89/145王维《终南别业》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经典流水对惯用连词串联上下句,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骆宾王“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后者更同时利用了本句自对而两句相对、地名对和流水对三种对仗技巧。90/145流水对在律诗、对联中以其较强艺术性,以及“畅而不隔,行云流水”特点,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古人甚至利用流水对来调整全诗气韵和节奏,使得诗篇愈加灵动自然。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五言律)中联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道出了流水正确意义和价值。91/145由上可见,古人对于对仗要求非常高,但过分追求对仗效果,也难免闹笑话。陈正敏《遁斋闲览》载,有李廷彦者献百咏诗于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上官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是!”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92/145五、拗救律诗中,平仄不合格律要求字称为拗字。拗字破坏了诗歌平仄协调性,对应地也出现了补救之法。这种现象就称为拗救。王力《诗词格律》解释为平仄“赔偿”。拗救方法,最常见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相救,一字两救。93/1451、本句自救本句自救有两种情况:其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三)字用了仄声,则第三(五)字要用平声字,以免犯孤平,句式改变为“(仄仄)仄平平仄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月光明素盘;杜甫《九月五日》:抱病独登江上台。94/145其二,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三(五)字用了仄声,则第四(六)字改用平声,句式也对应地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后者因非常普遍,人们渐视其为格律中变格,而不再视之为拗救。95/1452、对句相救(1)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中第四(六)字用了仄声,则将对句第三(五)字变成平声,加以补救。两句句式改变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如杜甫《宴胡侍御书堂》:暗暗书籍满,轻轻花絮飞;杜甫《雨不绝》: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96/145(2)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写成“(平平)仄仄仄仄仄”时,对句则要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改变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如杜甫《夜雨》: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楼钥《游龙井》: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这也能够视作上种情形改变。97/145(3)一字两救两种拗字同时出现时,用对句中一个字同时救两处,便成为一字两救。如杜甫《促织》: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难字既救本句中故字之失,兼救出句第三字得字之失;黄庭坚《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能字兼救不字、喜字之失。98/145拗救,是格律诗平仄改变特殊现象,并不适合用于全部句式。如: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第二字绝不能拗,韵脚字不能拗,仄仄仄平平第四字不能拗;另有一个情况不能成为拗救,如律诗中对句中出现拗字,绝不能到下一联出句去救,等等。99/145第二节唐宋诗语言特点唐宋诗语言问题,包含节奏、语法及词汇等很多方面,本节着重介绍用典。一、典故及其分类典即典故。诗中用典故及前人成辞成语,是中国传统诗词创作惯用手法。

100/145典故成语,通常有较早出处和基本涵义,经过历代诗人重复利用,每一个典故都积淀了某种特定意蕴;读者由其简练字面意义,能够深入到“事源”或“语源”层面,会通古事今情,进而充分领会诗词作品丰富意蕴。101/145按时代,典故可分为古典和今典。我们通常所说典故,是指“古典”而言,即后代人用前代典故。相对于“古典”是“今典”。“今典”说,由陈寅恪先生提出,指诗人在诗歌中凝练地征引当代主要时事,以对当代所发生重大社会事件作出含蓄、委婉评价。102/145今典提出,是陈先生;而其使用,则早在古代诗人那里就开始了。如杜甫在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长篇抒情诗《北征》中说:“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就是针对唐玄宗在逃亡路上赐死杨贵妃之事,而将古典与今典适用情况。103/145“今典”、“古典”即使在时间上有前后区分,但并不是一成不变,伴随时代发展,唐代“今典”到了宋代,就变成了“古典”;而在对“古典”使用中,各个时代诗人又都融入当初时代原因,而成为古典、今典适用基础。104/145按内容,典故又能够分为事典与语典两类。“事典”,往往出自典籍中某一故事,其起源能够是历史、神话、传说、寓言等;“语典”,则为前人经典性语言,起源极广,不论经、史、子、集,其中语言材料都可能被人们化用而成为语典。105/145二、典故性质和作用关于典故性质,启功先生曾有一个有趣比喻:用典是把事物压缩成为“信号”,即把一个复杂故事(或一项详细理论)及其所蕴涵意义,经过剪裁、压缩、简化等,做成一个小小集成电路,放在读者脑子里,这么就在有限文字中表示了尽可能多信息。106/145所以,与其说典故是诗特殊语汇,不如说它更像一个艺术符号。它凝聚着浓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美感内涵,在我们诗词传统语言形式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它能使诗词在简练形式中包含丰富、多层次内涵,使诗词显得典雅,富于书卷气,精巧含蓄,意味深远。107/145典故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说理。诗词说理,往往寓于形象和意象中,但也有用典。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借典故说明一个道理:真伪正邪,需要时间检验。108/1452、有利于修辞。用典不是修辞手法,但可起到修辞作用,类似于比喻、借代;而其本身所浓缩丰富信息,又使它作用超出了普通意义上修辞。如李商隐《无题四首》: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内涵比比喻要丰富、复杂多。109/1453、有利于阐发不便直说思想。诗贵含蓄,重暗示,诗人不便明说或不想明说意思,能够经过典故,波折地给予表示。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上片借江南清秋风光抒写词人思念中原愁恨。下片则连用三个典故表示抑郁难伸悲愤情怀:110/14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如同此。分别用《晋书·张翰传》、《三国志·陈登传》、《世说新语·言语》中桓温典故,抒发词人复杂内心情感。111/1454、有利于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二句,用《华阳国志》中五丁杀大蛇开通蜀道传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用日神羲和驾六龙车巡天神话故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五句,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成句。112/145这些起源不一典故,引发读者对蜀道自然环境艰难和人事环境险恶,产生丰富联想和想象,从而认同诗人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用典不是目标,它直接服务于诗词艺术表现力;其最高境界应该是用典与诗意浑然天成。113/145三、用典技巧1、点化。所谓点化,是指诗人在继承、借鉴前人诗句、诗意基础上,有所创新用典手法。即“因旧而益妍”。点化有几个情况:114/145其一,点化前人诗句。如杜甫《宿江边阁》之“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乃点化南朝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之“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只改动了四个字。对此仇兆鳌认为,杜诗有“点睛欲飞之妙”。由此来看,点化利用得高明,确实能起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艺术效果。

115/145其二,点化前人句式。这类例子很多,比较显著如:吕本中《夜雨》诗:“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怎样今夜雨,只是滴芭蕉。”后两句用韩愈《宿龙宫滩》“怎样连晓语,只是说故乡”句式。这么点化,只限于用前人句式,而诗意完全没相关系。116/1453、点化前人诗意。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117/1452、翻案。所谓翻案,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以到达诗歌创新意图。如杜甫七律《九日蓝田崔氏庄》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杜诗用孟嘉落帽典。杨万里:“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118/145翻案类型:其一,对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翻案。如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王安石《贾谊》诗: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119/145翻案,实际上表达了人一个逆向思维。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翻从来赞颂项羽英雄气概之案。又如《赤壁》诗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则认为:“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愈醒。”120/145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评价,往往又有现实政治背景。如李清照: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其二,对前人诗文翻案。如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之“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黄庭坚《题晁以道雪雁图》却说“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净如练”。121/1453、当家故事。典故用当家故事,更多地用在四六文写作中。如秦观除秘书省正字,以“启”谢馆阁诸公:切观前史,具见敝宗。西蜀中郎,孔明呼为学士;东海钓客,建封任以校书。虽为将相之品题,且匪朝廷之选取。夫何寡陋,遽尔遭逢。一为三国时秦宓事,一为中唐时秦系(自号东海钓客)事。

122/145又范仲淹曾冒朱姓,后归本宗。作启曰:志在逃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用范睢、范蠡故事。诗歌利用当家故事,唐代已经有尝试,至宋更成为诗人显示个人学问才华,寻求诗歌创新主要伎俩。

123/145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所用典故皆张家事,且都与歌妓相关。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分别用张生、张祜(张建封)、张苍、张又新、张禹等人故事。

124/145过分地用典,则会造成诗意生硬艰涩,甚至成为读者阅读障碍。如苏轼《雪后书北台壁》: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对于罗列典故,堆砌成文现象,宋人或称之为“獭祭鱼”,“掉书袋”;更有些人直接称之为“沿袭”、“偷窃”。125/145如初惠崇有两联极自负诗:剑静龙归匣,旗闲虎绕竿;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前用司空曙成句,后用刘长卿成句,时人作诗嘲之:“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所以,我们对于诗词用典,应该区分对待。126/145第三节唐宋诗修辞特点一、炼字诗词作家非常重视对字句锤炼,如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宋人卢延逊说“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以及韩愈、贾岛讨论“推”“敲”问题,郑谷“一字师”故事等,这些诗坛佳话,都说明古人对于诗歌炼字重视。127/145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作诗在于炼字。如老杜‘飞星过白水,落月动沙墟。’是炼中间一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是炼末后一字。《酬李都督早春》诗云:‘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若非‘入’与‘归’字,则与儿童诗何异?”这是说炼动词。128/145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说老杜诗“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及“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炼“何”、“且”与“岂”、“应”等字,是为炼虚词。“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贫”和“老”,是炼形容词。129/145炼字目标在于,使整句诗富于艺术表现力,经过几个字,抓住读者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如,杜甫《洞庭湖》:东南吴楚坼,乾坤日夜浮。岑参《客舍》: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130/145诗中所炼形容词,通常是其意动或使动使用方法,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能同时表示出动作及动作结果。而诗词中虚字,往往表示范围、情态和语气,杜甫“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既包含自谦、自负,又透露出怨言不满等情绪。另外,炼字还包含叠音词。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增强了诗句形象性和节奏感。其它如数字、象声词等。131/145二、神似赵令畤《侯鲭录》卷八载,田承君云:王居卿在扬州,孙巨源、苏子瞻适相会,居卿置酒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和靖《梅花》诗,然而为咏杏花与桃李皆可用也。”东坡曰:“可则可,恐杏花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