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高级中学石金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1、学生自己朗读文本品味全文2、合作探究文章的重要内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感情。2.使学生记住那段历史,反思那段历史,反省人性,珍爱和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视频剪辑导入新课:(另附后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73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另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二、文章主体分析1、标注清文章的段落。2、速读全文,请大家思考一下,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回答(2)教师明确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见闻和感受3、参观者们依次参观了哪些地方?(1)学生回答(2)师生共同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4、文章中写了参观者的什么样的所见所感和反应?填写下面的表格5、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阴森恐怖可怕杀人魔窟……6、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集中营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的?震撼人心的议论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背景材料参观集中营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表现7、简单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侧面烘托细节描写三、合作解决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法西斯如何残杀受难者,但是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和极深的震撼,主要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精彩的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四人一组讨论: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精彩的细节描写和精辟的议论是什么?并分析表达效果。(1)学生回答(2)师生共同明确(提供可参考的答案)A、第一自然段:“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第二自然段:“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种手法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的原因。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B、文章结尾处也有这么一种景物描写,“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以景结情,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沉思,无限悲痛。C、“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细节描写,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使我们思考:曾有多少这样灿烂的生命就倒在了这里,令人唏嘘……

D、“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对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

E“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这也是多么令人伤痛,多么令人无奈,多么令人绝望啊!三、合作探究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了这么多悲剧,作者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作此文?(1)

学生合作完成(2)

学生交流(3)

师生共同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事可报道。但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美国的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借此文,作者向我们发出警报:铭记历史,反省人性,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温家宝在我为什么来到奥斯维辛的现场说:我专程到奥斯维辛来悼念在这里死难的人们。这是人类历史刻骨铭心的一页,它是沉重的,也是不能忘却的。它告诫人们,那些曾经发动过战争,对别国和人类造成灾难的国家必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只有自我反省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灾难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的警示将永远留给人类!四、拓展延伸每一个来过这的人,如果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你想写什么呢?(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