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之介绍48_第1页
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之介绍48_第2页
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之介绍48_第3页
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之介绍48_第4页
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之介绍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家防災體系與

災難醫療體系之介紹台灣災難應變醫療

體系發展之當務之急災害歷史以過去各型災害發生次數及頻率,作為前瞻性減災措施及災難準備的參考。假設在過去一百年災害從未發生,或僅發生一次,列為低發生率。假設在過去一百年災害發生二至三次,列為中度發生率。假設在過去一百年災害發生四次以上,列為高度發生率。所受創程度

以醫院受創程度是指對特定災害發生時,可能造成生命及財產損失的評估。其中包括許多醫院內部硬體結構、軟體設計及人員配置等綜合因素之考量。假設對特定災害造成傷亡的人數小於百分之一,而且財產損失亦小於百分之一,則列為低度受損程度。假設對特定災害造成傷亡的人數介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而且財產損失亦介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則列為中度受損程度。假設對特定災害造成傷亡的人數大於百分之十,而且財產損失亦大於百分之十,則列為重度受損程度。最大威脅最大威脅是指特定災害發生時最惡劣狀況模擬的等級,也就是要考量災害產生最大可能的衝擊,以及災難應變體系最薄弱的情形假設預期特定災害造成傷亡人數以及財產損失,小於百分之五,則列為低度威脅。假設預期特定災害造成傷亡人數以及財產損失,介於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五,則列為中度威脅。假設預期特定災害造成傷亡人數以及財產損失,大於百分之二十五,則列為高度威脅。

災害可能性災害可能性是指對特定災害發生之或然率。尤其是針對新型災難發生可能性的評估。假設預期特定災害在未來一百年發生次數,小於一次,列為低可能性。假設預期特定災害在未來一百年發生次數,可能發生二至三次,列為低中能性。假設預期特定災害在未來一百年發生次數,可能發生四次以上,列為高可能性。評分系統對以上四項標準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計分。低度為一分,中度為伍分,高度為十分。權指數:針對以上四項標準的重要性,分別給予災害歷史兩倍權重、醫療院所受創程度五倍權重、最大威脅十倍權重及災害可能性七倍權重。對於特定災害評估後所得總分,即為以上四項標準依程度配分,乘上加權指數後,所得四項成績之總和。所得總和超過一百分者,為醫院優先考量應變之災害項目。舉例災害項目

災害項目總分計算方式=災害歷史分數*2+醫療院所受創程度*5+最大威脅*10+災害可能性*7

災害項目

災害項目總分計算方式=災害歷史分數*2+醫療院所受創程度*5+最大威脅*10+災害可能性*7

災害項目

災害項目總分計算方式=災害歷史分數*2+醫療院所受創程度*5+最大威脅*10+災害可能性*7

災害項目

災害項目總分計算方式=災害歷史分數*2+醫療院所受創程度*5+最大威脅*10+災害可能性*7

災難的定義一個衝擊事件,造成傷患的數目與治療所需的醫療資源失衡的情形,稱之為「災難」。衝擊事件傷患資源與需求不平衡災難意外事件意外事件災難定義圖式NONO災難的分類-自然災難災難的分類-自然災難災難的分類-綜合災難(自然+人為)災難的分類-綜合災難(自然+人為)綜合災難(自然+人為)醫療類流行性傳染病昆蟲為其傳染媒介齧齒類的動物為其傳染媒介動物為其傳染媒介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遺傳性病其他災難的分類-人為災難災難的分類-人為災難災難特質事件發生開始:迅速的〔幾秒至幾小時〕逐漸的〔幾天至幾週〕有預警無預警長期的〔幾個月至幾年〕災難特質災難事件嚴重程度評估系統PICE分級災難嚴重程度分級〔DisasterSeverityScore;DSS〕醫療嚴重度指標〔MedicalSeverityIndex;MSI〕PICE分級ABCPICE分類外來資源的需求外來援肋的狀態穩定(Static)足以應付(Controlled)地區性(Local)0不需互動發展中(Dynamic)需特別的程式來應付(Disruptive)區部性(Regional)I小警戒

崩潰的(Paralytic)全國性(National)II中準備

國際性(International)III大啟動PICE分級類別社區結構影響原因時間災難範圍半徑傷患數目存活傷患的嚴重度救援時間等級自然完整有損害人為災難自然災難小於1小時1至24小時大於24小時小於1公里1至10公里大於10公里25至100人100至1000人大於1000人大多數傷患不需住院一半傷患需住院大多數傷患需住院小於6小時6至24小時大於24小時分數1201012012012012012MedicalSeverityIndex判斷災難事件,醫療是否需要動員,或是動員程度的指標SeverityofIncident傷患分為以下四類T1:危及生命之傷,需立即處理T2:非危及生命之傷,但需醫院處理T3:輕微傷害,可以不在醫院處理DOA:送達時已死亡,或明顯死亡S〔嚴重度〕=〔T1+T2〕/T3MedicalServicesCapacityMRC:MedicalRescueCapacityMTC:MedicalTransportCapacityHTC:HospitalTreatmentCapacity一般的HTC為醫院的總床數之3%三者之最小者,為速率決定步驟CasualtyLoad傷病患的數目〔不管傷勢的嚴重度〕時常是預估的值不同時間的值,可以分別以N1,N2,N3….等表示MedicalSeverityIndex*MSI=(N*S)/TCMSI>1為災難事件醫療嚴重度指標-範例在台灣某地區有一家化學工廠發生爆炸時間:深夜傷患:約100人床位:地區醫院100床;二家小醫院50床假設S=1.5,醫院能量為200床架x3%=6TC=6x8小時=48MSI=100x1.5/48≒3假設夜晚人力只有平常白天的8成,則MSI約3.8因為MSI>1所以構成災難條件台灣歷史上災難的嚴重度指揮體系之建立與

PaperPlanSyndrome災難醫應變體系(DisasterResponseSystem)之理想層級災難應變系統

(DisasterResponseSystem)不同於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是否需要立法災難應變體系

(DisasterResponseSystem)

專職小組VS諮詢小組災難應變體系

(DisasterResponseSystem)不同於災難醫療體系

(NationalDisasterMedicalSystem)是否需要NDMS災難醫療體系

(NationalDisasterMedicalSystem)

專職小組VS諮詢小組

災難醫療體系

(NationalDisasterMedicalSystem)

主動VS被動

災難醫療體系(NDMS)

之工作項目Assessmentofhealth/medicalneedsSurveillanceofhealthcareissuesAcquisitionanddistributionofmedicalcarepersonnelAcquisitionanddistributionofhealth/medicalequipmentandsuppliesEvacuationofpatientsIn-hospitalcareFood/drug/medical-devicesafetyWorkerhealth/safety災難醫療體系(NDMS)之工作項目RadiologicmonitoringChemicalmonitoring(hazmat)BiologicmonitoringMentalhealthassessmentDevelopmentanddisseminationofpublichealthinformationVectorcontrolWatersafety;waste-waterandsolid-wastedisposalVictimidentification/mortuaryservices指揮系統在NDMS之角色四肢—防疫系統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心理重建系統週邊神經--資訊系統中樞神經--指揮系統意念--指揮官循環系統--後勤支援運動--演習指揮系統之建立防災期之指揮系統—專職之目的回溯過去災難所造成之醫療與公衛之影響並深入瞭解現有救災之資源參與救援國外現有之災難,從中學習其經驗並加植入本國災難應變系統訂定我國各層級災難應變系統之組織架構訂定救災組織各層級之作業內容及作業流程不預警演習指揮系統之建立立法(Legitimacy)知識與教育(Knowledge&Education)變通性(Localvariation)事先共通語言之建立(Coordinationbasedoncommonlanguage)--不能在現場做StudySkillLevelofknowledgeEquipmentTrainingprogram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初期之指揮系統—共通之語言先遣小組作業模式與規範現場一般評估損害種類損害程度交通情況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初期之指揮系統—共通之語言先遣小組作業模式與規範現場緊急醫療需求評估與流行病調查傷患數目傷害種類特殊醫療需求危害物質種類可能造成之傷害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初期之指揮系統—共通之語言先遣小組作業模式與規範災區公共衛生快速評估飲水庇護所食物居民之結構居民健康狀況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初期之指揮系統—共通之語言先遣小組作業模式與規範現場救難指揮中心傷患集結地點醫療站位置之選擇指揮系統之建立衛生通報之內容—建立共通之語言明定通報之時機(何種狀況需通報)明定通報內容(報告哪些內容)明定通報方法(電話、無線電、傳真、網路)明定通報的系統流程(誰該通報給誰)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現場醫療應變模式之建立---共通之語言應變團隊之通用模式組織編組及指揮系統之模組化現場醫療處置及後送作業流程調整通訊方式與資訊傳達系統之制度化指揮系統之建立指揮系統之建立指揮系統之建立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現場醫療應變模式之建立---共通之語言危害物質處理團隊運作模式之建立(DeconUnits)危害物質現場處理模式之建立與演習危害物質病患醫療院所處理模式之建立與演習危害物質處理諮詢中心指揮系統之建立災難現場醫療應變模式之建立---共通之語言生物災難處理團隊運作模式之建立 通報系統之建立生物災難鑑定模式及流程病患處理模式(社區及醫院)指揮系統之建立指揮系統之建立後續醫療需求之評估與回報系統模式之建立-建立共通之語言現場傷病患資料之彙整傷病情況分析醫材與藥材消耗之彙整後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之分析與通報指揮系統之建立恢復期醫療相關問題的處理模式---共通之語言災民及工作人員的心理重建及後續追蹤指揮系統與架構事先之確立創傷後症候群之篩檢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建立及效益評估長期追蹤指揮系統之建立指揮系統之建立恢復期醫療相關問題的處理模式---共通之語言災民醫療補償或傷殘補償的分級或認定標準之建立醫療補助之標準健保給付之標準重傷、輕傷之認定標準殘廢、死亡等之認定標準指揮系統

指揮官之個人臨場表現專職專業與專責之人員

建立災難指揮系統指揮系統之建立架構標準化作業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教育訓練標準化人員熟知標準執行之能力與企圖心指揮系統之建立成功之要件辦理救災指揮官(IC)訓練課程每一人員熟悉災難應變體系(Functionfamiliarity)明確之角色定位(Clearroledefinition)明確之階級制度(Clearhierarchy)不預警之演習(Practice&drill)設立各層級之專職救災機構累積經驗擬定計劃整合資源教育訓練專業評鑑全責指揮成立專職救災機構災害防救法第一條為健全災害防救體制,強化災害防救功能,以確保人民生命、身體、財產之平安及國土之保全,特制定本法。災害之防救,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災害防救法第三條

各種災害之防災,以以下機關為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負責指揮、督導、協調各級防災相關行政機機關及公用事業執行各項防災工作災害防救法第四條

本法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災害防救法第六條

行政院設中央防災會報,其任務如下:災害防救法第七條

中央防災會報置召集人、副召集人各一人:災害防救法第七條

中央防災會報置召集人、副召集人各一人:災害防救法第八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直轄市、縣〔市〕防災會報,其任務如下:核定各該直轄市、縣〔市〕地區防災計畫。核定重要防災措施及對策。核定轄區內災害之緊急應變措施。督導、考核轄區內防災相關事項。其他依法令規定事項。災害防救法第九條災害防救法第十條

鄉〔鎮、市〕公所設鄉〔鎮、市〕防災會報,其任務如下:核定各該鄉〔鎮、市〕地區防災計畫核定重要防災措施及計畫推動災害緊急應變措施推動社區防災事宜其他依法令規定事項災害防救法第十一條災害防救法第十二條為預防災害或有效推行災害應變措施,當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防災會報召集人應視災害規模成立災害應變中心,並擔任指揮官災害防救法第十三條重大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首長應立即報告中央防災會報召集人。召集人得視災害之規模、性質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指定指揮官前項災害應變中心成立時機、程序及編組,由行政院定之災害防救法第十四條災害防救法第十五條各級防災會報應結合全民防衛動員準備體系,實施相關防災、應變及召集事項,其實施辦法,由內政部會同有關部會依法定之災害防救法第十六條為處理重大災害搶救等應變事宜,內政部消防及災害防救署應設特種搜救隊及訓練中心,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搜救組織災害防救法第十七條防災根本計畫由行政院防災委員會擬訂,經中央防災會報核定後,由行政院函送各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據以辦理防災事項。災害防救法第十八條災害防救根本計畫內容之規定如下:整體性之長期災害防救計畫災害防救計畫及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重點事項其他中央災害防救會報認為有必要之事項前項各款之災害防救計畫,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內容之規定如下:災害預防相關事項災害緊急應變對策相關事項災後復原重建相關事項其他行政機關,公共事業,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災害防救會報認為必要之事項災害防救法第十九條公共事業應依防災根本計畫擬訂防災業務計畫,送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應依防災根本計畫,就其主管防災事項,擬訂防災業計畫,報請中央防災會報核定後實施災害防救法第二十條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二條

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以下事項:防災計畫之訂定、經費編列、執行與檢討防災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防災科技研究成果之應用治山、防洪及其他國土保全老舊建築物、重要公共建物及防災設施、設備之檢查、補強維護及都市防災機能之改善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二條

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以下事項: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二條

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以下事項: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三條

為有效執行緊急應變措施,各級政府及相關公共事業,平時應實施以下準備工作:防災組織之整備防災訓練演習災害監測、預報、警報發布及其設備之強化災情蒐集、通報及指揮所需通訊設施之建置、維護及強化防災物質、器材之儲備及檢查防災設施、設備之整備之檢查妨礙災害應變措施事項之改善接受國際救災支援之配合事項其他緊急應變準備事宜災害防救法第二十四條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平安或防止災害擴大,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應勸告或指示撤離,並作適當之安置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五條各級政府及相關公用事業,應實施防災訓練及演習實施前項防災訓練及演習,各機關、公用事業所屬人員、居民及其他公、私立學校、團體、公司、廠場有共同參與協助之義務參與前項防災訓練、演習之人員,其所屬機關〔構〕、學校、團體、公司、廠場應給予公假災害防救法第二十六條各級政府及相關公用事業應置專職人員,執行災害預防各項工作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七條

第各級政府及相關公共事業應實施災害應變措施,其實施項目如下: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七條

第各級政府及相關公共事業應實施災害應變措施,其實施項目如下:災害防救法第二十八條各級後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參與編組機關首長應依規定親自或指派人員進駐,執行災害應變工作,並由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負責指揮、協調與整合各級災害應變中心應有固定之運作處所,充實災害防救設備並作定期演練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九條各級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指揮官應指揮、督導及協調國軍、消防、警察、相關政府機關、公共事業、後備軍人組織、民防團隊、社區災害防救團體及民間災害防救志願組織執行救災工作前項後備軍人組織、民防團隊、社區災害防救團體及民間災害防救志願組織之編組、訓練、協助救災事項之實施辦法,由內政部會同有關部會定之災害防救法第三十條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一條

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於災害應變之必要範圍內,得為以下之處分或強制措施: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二條各級政府為實施第二十七條之措施,得對於其所必要物資之製造、運輸、販賣、保管業者,命其保管或徵用為執行前項命令,得派遣攜有證明文件之人員進入前項業者之營業場所或物資所在處所檢查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三條人民因第三十一條及前條第一項之處分、強制措施或命令,致其財產遭受損失時,得請求補償。但因可歸責於該人民之事由者,不在此限前項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損失為限損失補償,應於調查確定後六個月內,該管政府應補償之。損失發生後,經過四年者,不得提出請求災害防救法第三十四條鄉〔鎮、市〕公所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縣〔市〕政府得主動派員協助,或依鄉〔鎮、市〕公所之請求,指派協請人員提供支援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該災害之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應主動派員協助,或依直轄市、縣〔市〕政府之請求,指派協調人員提供支援協助前二項支援協助項目及程序,分由各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縣〔市〕政府定之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五條為緊急應變所需警報訊號之種類、內容、樣式、方法及其發布時機,除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由各中央防災業務主管機關擬訂,報請中央防災會報核定公告之災害防救法第三十六條各級政府、相關公用事業應依法令及災害防救計畫,實施災後復原重建,並鼓勵民間團體及企業協助辦理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七條為執行災後復原重建,各級政府得由各機關調派人員組成任務編組之重建推動委員會;其組織規程由各級政府定之重建推動委員會於災後復原重建全部完成後,始解散之災害防救法第三十八條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處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不遵守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三款或第五款規定者不遵守第三十二條第一項規定者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九條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處新台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違反第三十一條第二款或第四款規定者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者災害防救法第四十條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違反第三十一條第六款規定者規避、拒絕或紡礙依第三十二條第二項所為之檢查者災害防救法第四十一條趁災害之際而故犯竊盜、恐嚇取財、搶奪、強盜之罪者,得依刑法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災害防救法第四十二條依本法所處之罰鍰,經限期繳納,屆期未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災難應變系統之成敗決定於

專職專業與專責之人員建立

災難應變系統指揮系統之建立防災期之指揮系統—專職之目的回溯過去災難所造成之醫療與公衛之影響並深入瞭解現有救災之資源參與救援國外現有之災難,從中學習其經驗並加植入本國災難應變系統訂定我國各層級災難應變系統之組織架構訂定救災組織各層級之作業內容及作業流程不預警演習災害防救法希望不會是一套

PaperPlan災害防救法之成敗

第二十六條各級政府及相關公共事業應置專職人員,執行災害預防各項工作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kS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RfNcK8H5E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