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五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同学要编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专题图册,已经选取了“汉代造纸过程示意图”“宋朝指南针”“元朝铜火铳”等图片,以下图片可以选入此图册的是()A.B.C.D.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 B. C. D.3.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装着糊涂揣着明白的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材料中“此事件”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诺曼底登陆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造成这一后果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A.徐光启B.宋应星C.李时珍D.沈括6.“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朝时期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倭患的反侵略战争是A.岳飞抗金 B.寇准抗辽 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何屡屡失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坚定了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决心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8.2017年5月由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的历史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宣政院设立C.郑和下西洋D.伊犁将军的设置9.下列关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美国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B.美国的扶持促进了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D.“科技立国”政策的实施促使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0.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由此形成的会议精神是A.日内瓦精神 B.万隆精神 C.APEC精神 D.古田会议精神11.阅读下图,图中新年献词发表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将士血战台儿庄B.转战陕北歼强敌C.千里挺进大別山D.百万雄师过大江12.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用史实加以说明。14.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1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第一个封建皇帝是谁?他为加强统治在思想上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是如何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他在外交上的措施是什么?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和西藏各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管理?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抵抗外侮方面进行了哪些斗争?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据所学可知,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已经选取了“汉代造纸过程示意图”“宋朝指南针”“元朝铜火铳”等图片,即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另外的一大发明是印刷术,即D项泥活字版。AB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D。2、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古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故D符合题意。A是古印度文明,B是古中国文明,C是古埃及文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以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古两河流域的文明。掌握古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实现了丘吉尔让美国参战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东交民巷、国将不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织布》、《农耕》、《炼水银、朱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农耕》)、手工业(《织布》、《炼水银、朱砂》)生产技术,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明朝宋应星的作品;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都与宋朝相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依据题干“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何屡屡失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称霸资本主义世界,叙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二战后,美国制定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同时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大力扶持和援助日本,叙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迅速发展,叙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迅速发展,叙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行“科教兴国”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科技立国”,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10、B【解析】

题干材料中“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即“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D【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1949年新年献词”,可知与百万雄师过大江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选项D符合题意;将士血战台儿庄是1938年;转战陕北歼强敌1947年;千里挺进大別山1947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说亚历山大二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后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曾经的封建专制制度。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维护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却使俄国由封建社会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关于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需要重点掌握改革的时间、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对法令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等知识。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等。14、(1)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惮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15、(1)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派张骞出使西域(3)伊犁将军、驻藏大臣(4)郑成功收复,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第一个封建皇帝是秦始皇;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思想上的措施是焚书坑儒。(2)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汉武帝在外交上的措施是派张骞出使西域。(3)本题考查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管理的措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记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加强管理,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加强管理。(4)本题考查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抵抗外侮而进行的斗争,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记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