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2019年1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否决英国政府与欧盟此前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脱欧被视为2016年以来重大国际事件,主要是因为它影响()A.经济工业化 B.世界格局多极化C.文化科学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4.观察下图——向“距离”挑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推断出“某时代”指的是蒸汽时代B.依据①和③推测②②对应括号中的主题比较合适的是“在蓝天飞翔”C.电气时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是发电机的发明D.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世界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上述内容阐述了秦统一的A.原因B.过程C.特点D.意义6.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都在向近代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二者相同之处的是()A.都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B.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C.都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D.都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8.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人民公社体制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革命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10.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B.两次内战时期C.“光荣革命”时期 D.《权利法案》颁布后11.人们把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纺纱机。下列关于这部纺纱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它发明在1733年②它被命名为珍妮机③它发明在17世纪④它发明在英国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12.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中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工程师”“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民族反抗”“自强”等词汇的频繁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以下内容符合材料信息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中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神学统治的根基13.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14.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B.建立“斯大林模式”C.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5.“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其中最成功的“模仿”是A.明治维新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革命 D.罗斯福新政16.总书记说:“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英雄人物展现的战斗情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世昌壮烈殉国②陈化成力竭牺牲③左权将军血洒疆场④赵登禹将军壮烈殉国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17.“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雷锋 B.“铁人”王进喜C.焦裕禄 D.周恩来18.“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A.地方建立县制B.实施汉化政策C.创立科举制度D.册封鲜卑贵族19.打破二战以来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战役是A.不列颠空战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20.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有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21.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其农村人口从十月革命时期的82%下降到1990年的33%.苏联能够迅速跻身工业化强国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22.下列属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是()A.曲辕犁 B.秧马 C.耧车 D.翻车23.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24.下表为法国不同人物关于“欧洲联合”的主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物主张1306年法国外交家杜布瓦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15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1713年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提出《争取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1932年法国外长白里安“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1950年法国政治家让莫内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 B.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 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一个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人民的爱国运动一1955年万隆会议上,(人物)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这是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26.1848年,《________》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917年,俄国爆发的“________”,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27.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坚定不移的搏击全球化的浪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据材料概括中国为何要坚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材料二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09年欧债危机加剧了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矛盾愈益突出。2016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特朗普似乎要掀反全球化浪潮,英国公投脱欧,其他欧洲国家内的疑欧势力看涨,极右翼势力纷纷抬头,不论民粹主义政党是否上台,这股力量已经导致欧洲国家的内外政策发生调整和变化,包括对移民、全球化、反恐等,西方有学者预判全球化会出现大倒退。——“从民粹思潮看欧洲政治风向之变”《光明日报》2018年1月22日材料二“脱欧”是指脱离哪个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判断,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出现材料二有学者预判的大倒退?请阐明理由。(无理由不得分)据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首创统一)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巩固统一)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期待统一)(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王老师以“筑梦前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任务一(设计方案一一体会中国精神)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两条游学线路,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并简述理由。线路一:山西平遥古城——河南殷墟遗址——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线路二:山西平型关遗址——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任务二(情境再现——唤起中国觉醒)下面的情境描述中反映出哪些历史现象?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辨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都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者有20多万,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1912年北京2月12日电:“满清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其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于今天宣布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任务三(思维导图——坚定中国道路)请结合史实,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在先进思想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民族复兴道路任务四(联系现实——见证中国力量)下面一组图片从哪一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据此谈谈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字,A符合题意;对外交流、祭祀祖先、记录战争不是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原因,BCD项排除,故选择A。2、D【解析】

依据知识卡片的“苏联解体、鼎足之势、俄罗斯、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力量。故D符合题意;AB出现在苏联解体之前,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决定脱欧前,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英国的脱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欧盟的稳定,同时也给其他一些国家(如法国)提供了先例;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4、C【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图片信息体现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气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是内燃机的发明,因此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C;而其余三项ABD叙述都是正确的。故选C。5、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题干信息“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反映的是秦统一的意义,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秦统一的原因、过程、特点,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6、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下产生的。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的文化,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不是二者的共同点,符合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新文化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然后找出两次运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新文化运动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的儒家思想。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中“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正是自己闯出了一条农业承包责任的形式新路,符合题干意思,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条件下产物”,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是农民创造,中央认可推广。9、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0、D【解析】

根据材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由此判断国王权利受到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还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D【解析】

18世纪六十年代(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发明制造机器,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D正确;含有①③的ABC排除。故选D。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在1860年,是在19世纪中期,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是在18世纪;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1917年,是在20世纪;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是在1859年是在十九世纪中期,但不属于“工程师”“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民族反抗”“自强”的内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期”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大事。13、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大陆会议发表,与马克思无关。B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颁布,C不符合题意;《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与马克思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因此,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不是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苏联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1928——1937年,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意不符;B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实施的,与题干“美国和西方模仿”不符;C项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意不符;D项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也就是突出了经济发展的计划性,通过实施新政美国度过了危机,所以这是对计划经济的成功模仿。故选D。1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黄海激战壮烈殉国是1894年;1842年6月陈化成反抗英国侵略者力竭牺牲在炮台上;左权将军血洒疆场是1942年;赵登禹将军壮烈殉国是1937年。所以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7、C【解析】

根据所学,题干是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广大领导干部为官清廉的殷切期望。焦裕禄是新中国建设的党的好干部,被称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8、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改革鲜卑的习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地方建立县制,是秦始皇,不符合题意;选项C创立科举制度是隋炀帝,不符合题意;选项D册封鲜卑贵族与题意无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9、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1年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国逼近莫斯科。但是,苏联军队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符合题意。1940年4月德国侵略英国,发动了不列颠之战,英国军民坚持抵抗,德国没有占领英国。A项不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柏林战役后,苏联战胜德国,德国投降。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0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政治上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教育上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经济上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甘地的计划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921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①②③符合题意;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涉及宗教领域,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2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还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故A符合题意。秧马出现在宋朝,耧车出现在西汉,翻车出现在三国时期。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迁,识记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23、C【解析】

根据题意《汉书》记载的刘贺为人和刘贺墓考古挖掘刘贺的古物反映的情况截然不同。据所学,刘贺墓考古挖掘属于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更真实的反映历史;《汉书》是人对历史的记载,文献记载具有编者和记载者的主观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4、C【解析】

从信息“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等可以看出,从中世纪开始就存在着欧洲联合的思想,C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是错误的,当时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付诸实践,A排除;法国对德的政策并不是一直主张和解,二者之间还有矛盾,B排除;材料表面上看出来是法国人的思想和政策,只能看出法国人在推进欧洲一体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不能说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D排除。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五四运动.(2)周恩来.(3)1.(4)世界贸易组织(WTO).【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怒火爆发,引发了国内人民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等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1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是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26、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因此题干空处应填写: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27、京师同文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区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避免出现错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中国必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能逃避也无法躲避,只有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强大。(2)欧盟(欧洲联盟);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不会。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无理由不得分)(4)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不断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打造民族品牌;④积极参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⑤积极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等。(答两点)【解析】

(1)依据材料一“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是:中国必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能逃避也无法躲避,只有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强大。(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国家众多,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为进一步加强联系,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2017年3月29日,英国启动为期两年的“脱欧”程序。“脱欧”是指脱离欧盟。欧盟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我认为不会。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4)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应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不断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打造民族品牌;④积极参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⑤积极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等。【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国面对当前形势,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或秦汉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3)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亚各国的联系。(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6)结合所学知识,面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7)依据所学可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实现统一。因为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30、(1)线路一示例: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见证了明清以来以诚信为本的晋商精神;河南殷墟遗址发掘出来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于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曾是唐朝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见证了大唐的盛世景象。这条线路展现了古代中国辉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线路二示例:山西平型关遗址,八路军在这里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条路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武昌起义打击了清朝统治,清王朝统治结束,溥仪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的灭亡,封建帝制被推翻;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剪发辫成为了时尚潮流;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看法: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