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1/32

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道德主张,领会文章思想内涵。2.强化朗诵训练,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绪,背诵课文。3.学习利用详细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方法,了解作者观点。4.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人。2/32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思绪3/3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疏通文意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想要同时得到正义苟且求得(生存),这里是苟且偷生意思祸患,灾难熊脚掌,为一个宝贵食品表判断憎恶,厌恶通“避”,躲避4/3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什么伎俩不可用呢这么秉性不丢掉不但仅这是因为所以5/32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古代盛饭用圆形竹器古代盛肉或其它食品器皿意思是说,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尔,助词用脚踢因轻视而不愿接收6/3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一个量器。通“辨”,区分有什么益处侍奉所认识贫穷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收(施舍)。乡,通“向”,从前。停顿,放弃天性,天良。7/32整体感知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明概括大意。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能够同时得到情况下,普通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结论,这也是本文主旨。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8/32整体感知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第二段利用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丧失是一个渐变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9/32拓展延伸1.嗟来之食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0/32拓展延伸2.美味“鱼”鱼是古代佳肴之一。古代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11/32拓展延伸3.钟钟,古代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是“勺”,相当于今天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俸禄而已。

12/32第二课时深入鉴赏悟内涵13/32预习与交流请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2)所恶有甚于死者wù,动词,厌恶。(3)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4)一箪食

dān名词古代盛饭用圆竹器。(5)蹴尔而与之cù

动词用脚踢。

(6)乞人不屑也xiè

动词认为值得,这里是接收意思。14/32预习与交流结合课文内容,简明回答以下问题(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能够指哪些事情?应指正义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建设,为了他人安危等。(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能够指哪些事情?应指不正义不正当不道德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3)“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指遭到迫害,碰到生命危险等。(4)“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15/32文本探究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为何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比喻引出来。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论题来。16/32文本探究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叙述?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假如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主要是,求生避患不能违反“义”标准。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何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比如有些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以后却不辩礼义而接收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17/32文本探究3.在论证论点过程中,作者利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利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宝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宝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宝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18/32文本探究3.在论证论点过程中,作者利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利用了事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宝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生丙:利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比喻就是比喻论证;利用了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对比,论证舍生取义可贵、见利忘义可耻。19/32文本探究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详细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络?“本心”详细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标准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20/32思绪探究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这种看法对吗?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绪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都是“本心”赋予人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收“万钟”故事讲是失去“本心”人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21/32思绪探究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这种看法对吗?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论证了观点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普通规律。道理和事实分做两段,比较适当。

22/32语言品析在说理过程中,作者主要利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利用了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即使主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实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23/32语言品析在说理过程中,作者主要利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利用了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人。最终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权贵们。利用了排比。排比,现有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气势和论辩力量。

24/32主旨探究孟子“舍生取义”和孔子“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影响。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愿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宁死也不愿泄露党机密,献出了年轻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25/32提出主张——舍生取义正面分析舍生取义原因反面论证“义”价值和作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一部分“义”重于生命,应舍生取义。26/32

本文论证中心是什么?怎样提出来?所欲→鱼、熊掌加油呦!→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设喻:引出:→取义

生、义论点:类比27/32舍生取义鱼熊掌生义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舍取舍取论证赏析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叙述?28/32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宁死不食。以不辨礼义接收万钟为例,指出为物欲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处。第二部分举出实例,深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29/32义存于心举例论证见利忘义(正)(反)对比论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

者得我30/32拓展延伸请围绕“我心目中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看法。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人,他不愿迁就,不愿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以后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性格和气概。仁义是最大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