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石井新市学片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食醋pH10.28.55.82.4A.肥皂水中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B.表中物质的pH数据也可用pH试纸测得C.西瓜汁的酸性比食醋强D.食用食醋可帮助消化,大量食用对人体无害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不同3.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2B.COC.H2SD.SO3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B.C. D.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6.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反应原理为SiO2+4HF=X↑+2H2O,则X为()A.F2B.SiH4C.O2D.SiF4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甲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将甲,乙的t2°C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从N转化到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甲D.从M转化到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的是A.大理石 B.木炭 C.铁粉 D.食盐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0.“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B.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硫醇是混合物D.乙硫醇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为2:6:11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12.如图所示是几幅与化学有关的图片,下列对图中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②小食品干燥剂③C60分子结构④古代字画A.图①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B.图②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C.图③中的物质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D.图④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____.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写出一种即可)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14.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请根据这个热量的变化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氢氧化钠、硝酸铵、浓硫酸、氯化铵,分类依据___,包含物质___。物质或离子的名称往往与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密切,如MnO42﹣(锰酸根离子)、MnO4﹣(高锰酸根离子)、C1O3﹣(氯酸根离子)、K2O2(过氧化钾)、K2O(氧化钾)等。由此推测C1O4﹣的名称为___,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15.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计算: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2)称量: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氢氧化钠应放在_______中称量;(3)量取: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滴管和________;(4)________操作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加速溶解。(5)在量取水的过程中,某同学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会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6.根据如图写出所获得的信息(注:与示例不同)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8。(1)_____。(2)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写出装置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实验室中既能制取氧气,又能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写出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气体,当观察到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然后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E装置,则E装置应盛放的物质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1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肥皂水的pH为10.2,大于7,滴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符合题意;B、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是一个大约的整数值,不能测得表中物质的pH数据,不符合题意;C、西瓜汁的pH为5.8,食醋的pH为2.4,因为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食醋的酸性比西爪汁的强,不符合题意;D、食用食醋可帮助消化,但酸性过强,大量食用对人体有害,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解析】
A、闻到香味是因为桂花中芳香性化合物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选项A正确;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选项B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造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C。3、A【解析】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A。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4、D【解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A.原烧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钠元素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前,盐酸的质量为零,加入盐酸后,在二者恰好完全中和之前,盐酸的质量仍为零,恰好中和后,随着盐酸的加入,盐酸的质量在不断增大,而不会不变,故错误。
C.原烧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剂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未加入盐酸之前,溶液中存在一定质量的溶质,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中和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仍然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
故选:D。5、D【解析】A、甲烷和乙醇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确定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确定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错误;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原理,错误;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升温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析出变浑浊,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正确。故选D。6、D【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硅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依此为1,2,4,4,反应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为4,2,所以X中含有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故选D。7、D【解析】
A、由图可知,温度是t1°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小于t1°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大于t1°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正确;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将甲,乙的t2°C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时,甲乙都是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同,故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M点的温度小于N点的温度,溶解度大于N点的溶解度,故从N转化到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甲,故正确;D、由图可知,M到N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故过程中不能蒸发水,应该加入水,故错误。故选D。8、C【解析】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C、在常温下,铁粉能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发生锈蚀,符合题意;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错误;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正确;C、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故错误;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故错误;故选B。10、C【解析】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物质,发现反应后少了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一个X的分子中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SO2,选项正确;B.乙硫醇中硫、碳、氢的质量比为:32:(2×12):6=16:12:3,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C.乙硫醇有固定的组成,是纯净物,选项错误;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乙硫醇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为2:6:1,选项正确。故选C。11、D【解析】A、废旧电池深埋不能消除污染,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错误;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要合理使用药、化肥,错误;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错误;D、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正确。故选D。12、D【解析】
A、图①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产生水:H++OH+=H2O;故选项错误;B、图②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O=Ca(OH)2;故选项错误;C、图③中的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图④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10(2)甲>乙(3)升温(或增加溶剂)(4)冷却结晶【解析】(1)由于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克甲,说明在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克,因此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乙,故答案为10;(2)从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答案为甲>乙(3)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升温、增加溶剂的方法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升温(或增加溶剂)(4)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提纯甲,可采取降温洁净的方法,故答案为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4、溶解过程中放热氢氧化钠、浓硫酸高氯酸根离子CaO2【解析】
(1)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2)C1O3﹣(氯酸根离子)、C1O4﹣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高,所以叫做高氯酸根离子;氧化钙是CaO,所以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点睛】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15、2烧杯量筒溶解减小【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g×4%=2g;(2)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有腐蚀性,需要放在烧杯内称量;(3)量取液体时,需要用到量筒,利用滴管滴加最后水的量,以量取到所需水的体积;(4)溶解氢氧化钠时,需要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5)仰视读数时,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增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点睛】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贴标签贮存;称量时使用托盘天平,注意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进行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16、质子数为13电子层数为2【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内有13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8;该粒子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得失电子。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BD;红色溶液变为无色;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解析】
(1)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D正确,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澄清石灰水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氧化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无气泡冒出,故选BD;(2)滴有酚酞的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美丽的天空 人美版
- 2024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6课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未来版
-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Period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6 j q x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膀胱造瘘护理查房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心连广宇(问题探讨)单元序列写作(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
- 起重吊装操作培训
- Module5Unit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4年北京市燕山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呼吸训练方法
-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国开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
- 化工装置管道设置紧急切断阀的依据规范(一)
- 2023年福建省考评员考试题
- 2023年港澳台华侨生入学考试中文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保洁员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量子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 鼻窦炎的术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