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_第1页
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_第2页
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_第3页
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_第4页
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药动学影响因素体内过程吸收:口服给药首过效应;胃肠道环境。分布: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型(疏松可逆,饱和,竞争抑制);血脑、胎盘、血眼屏障。代谢: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耐受)。排泄:肾脏为主,肝胆循环。同酸同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非解离,脂溶性大,易扩散,易吸收。小肠吸收肝代谢;血药减少代谢多;首关消除怎避免;不要口服剩的多。第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药物的速率过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第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时量关系: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量曲线:药时曲线,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量效关系第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最小有效浓度——————————————最小中毒浓度治疗范围起效失效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用药到开始出现作用药物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吸收>消除吸收分布过程消除>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峰浓度最高血药浓度吸收=消除单次血管外给药的时量关系曲线第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药后到开始出现作用的时间。反映药物的吸收、分布。急症时须考虑药物的起效时间。潜伏期肝脏:90%被还原酶系统灭活;舌下给药,不经肝脏,1~2分钟即出现治疗作用。治疗心绞痛!第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度有关。达峰时间和峰浓度。持续期与消除速度有关。二次给药需考虑前次用药的残留作用。残留期第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给药方案生物利用度(F)——反映吸收表观分布容积(Vd)——反映分布血浆半衰期(t1/2)—反映代谢和排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反映代谢和排泄第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曲线下面积(AUC)一段时间内药物进入体循环的总量。评价药物吸收程度,评价制剂质量。形态:起效快慢(潜伏期);持续时间长短(持续期)、消除快慢(残留期)。AUC第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同一药物相同剂量的3种制剂,口服后分别测得的3条药-时曲线(A、B、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相等。3种制剂的疗效那个最好?为什麽?答案:B药疗效最好。因为A药峰浓度已在最小中毒量以上,可以引起中毒,B药峰浓度还没有达到最小有效量,不能引起有效的效应。第1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非血管途径给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了多少。怎么计算???AUC!!!生物利用度(F)

第1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绝对生物利用度(F)

药物全部进入血液循环F=100%评价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第1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的吸收程度相对生物利用度(F)第1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价药剂质量、生物等效性的重要指标。绝对生物利用度:非血管给药的吸收情况与静脉注射相比较。不同给药途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两种制剂吸收情况。各药厂制造工艺不同,同一厂家药物批号不同,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大,可能影响其疗效。第1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国美国召回氯霉素胶囊1968年美国有关当局收回了8种市售不同配方的氯霉素胶囊2亿粒,这些药品全部符合药典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规定的质量标准,但以临床应用证实吸收不良,生物利用度差。第1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假设药物均匀分布达到平衡,按照此时的血药浓度(C)推算体内药物总量(A)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Vd)第1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广不广。多数药物的Vd值均大于血浆容积(少数不能透出血管的大分子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临床意义:第1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管内血浆血管外组织液体重70公斤重的成人42L14L28L3.5L10.5L酚红Vd=4L:说明酚红不向组织器官分布。

甘露醇Vd=14L: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不能通过细胞膜,仅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乙醇Vd=41L:能通过细胞膜而分布在正常人的细胞内、外液中,但不被组织结合。

Vd>100L,可能在体内蓄积。

第1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血浆半衰期t1/2第1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反映药物消除快慢。一次给药后,药物经5个t1/2基本消除(约97%)。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t1/2长,给药间隔长,给药次数少。血浆半衰期t1/2临床意义:第2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t1/2(h)给药方案磺胺异恶唑6每隔6h一次,一日4次;灭滴灵6~11.5一日3次美西律10~20一日2次扑痫酮8士4.8一日2~3次磺胺甲基嘧啶15~45一日1次第2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主要的清除器官:肝脏和肾脏。反映肝肾功能。清除率CL第2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次给药和给药方案一次给药,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稳态血药浓度:多次给药,血药浓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稳定,呈锯齿形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这一水平就叫稳态血药浓度。第2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例分析:李珊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到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复方新诺明,并交代服药的方法:每天两次,每次两片,但第一次服复方新诺明时要吃4片。李珊不禁纳闷起来,第一次为什么要加倍呢?第2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例分析:“首剂加倍”:第一次服药时,用药量加倍。病菌繁殖初期,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如果首剂不加倍,给病菌快速繁殖留下时间,产生耐药性,延误疾病治疗。第2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UCF(%)Vdt1/2CL第2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机体方面因素药物方面因素第2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机体因素年龄、性别;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年龄因素肾小球滤过率心脏指数生活能力肾血流量最大呼吸能力功能(%)年龄(岁)第2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性别因素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第2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精神因素心理活动变化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吃片药就感觉好多了,大脑就是这么好骗。第3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精神因素安慰剂效应:无效的治疗,预料或者相信治疗有效。精神状态和信念可以缓解病情。70多年的研究历史。第3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用伯氨喹或吃蚕豆,产生溶血,肾衰竭死亡。遗传因素量的差异:高敏性(小剂量);耐受性(初次用药大剂量)。质的差异: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先天性遗传异常,机体缺乏某种酶。第3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普萘洛尔血浆浓度(

g/L)肝硬化正常病理因素第3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药物的相互作用给药途径/作用由快到慢:静脉>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舌下>直肠>口服>黏膜>皮肤第3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协同作用:两药合用效应≥单用的总和相加或增强作用)拮抗作用:两药合用效应<单用的总和作用部位相同:竞争性拮抗作用部位不同:非竞争性拮抗第3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速率过程时量关系/药时曲线;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稳态血药浓度、首剂量加倍。影响药物作用因素机体:年龄/性别/精神/遗传/病理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方案/药物相互作用(协同和拮抗)第3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

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

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需时间

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

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自测题-填空题】第3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药物吸收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第3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某药的半衰期是13个小时,体内药量消除96%以上,需要经过:A.13个小时B.26个小时C.39个小时D.70个小时E.96个小时

第3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可将药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首关效应(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经_______和_____代谢灭活或结合,进入_______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肠道肝脏体循环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受体部分激动药【自测题-填空题】第4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一类化物质。预防诊断治疗4.主动转运______膜两侧浓度高低的影响,消耗______,______饱和性及竞争性抑制。不受能量有第4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药物的基本作用是______和______。6.弱酸性药物容易从pH值_______的体液向pH值_______的体液被动转运。低高兴奋抑制第4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首关效应(首过效应)2.极量3.肝药酶诱导剂4.受体激动剂5.肝肠循环6.效价强度7.药物作用的选择性8.生物利用度【自测题-名词解释】第4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⒈举例说明药物的副作用。2.试述被动转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