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使教学落到实处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多措并举-使教学落到实处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多措并举-使教学落到实处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多措并举-使教学落到实处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多措并举-使教学落到实处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徐州市中考化学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铜山县棠张镇中心中学多措并举,使教师教学和1/21各位领导、各位化学届同仁:大家好!受市教研室赵老师委托,让我谈谈在近几年中考复习迎考工作中,我们棠张镇中心中学一些成功做法和体会,其实,与市区和其它县区学校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假如说近几年我们在中考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也与市、县教研室指导与帮助和我校教师辛勤努力是分不开。在这里谈不上经验介绍,只是将我们在化学复习教学中点滴做法作个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不妥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2/21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反应出来知识缺漏、能力差异和知识点地位、中考命题热点,选择小专题,进行知识分析归纳、思索总结,得出这个专题一些带规律性结论来,以扎实基础,突出重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绪方法,掌握解题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升解题技巧和能力。全部专题都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在书本知识体系上创造出来。在小专题教学中,经过引导学生研讨与总结,使学生理清思绪,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在复习和习题教学中,适时利用小专题教学,能够使教学落到实处。一、做好小专题教学,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落到实处3/21在金属活动性次序复习或习题教学中,插入置换反应规律小专题,引导学生回想初中学过一些置换反应,交流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思索时应注意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置换反应规律:1.初中化学中三类置换反应: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盐反应、冶金中金属氧化物和碳、氢气反应。2.在溶液中发生主要置换反应,都和金属活动性次序相关。其规律是:(1)前面置换出后面(2)盐必须是可溶(3)K、Ca、Na三种金属不能把排在其后面金属从它们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Fe反应生成亚铁盐案例一:4/21选择除去杂质试剂,许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在讲到相关习题时,能够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基础上,做出溶液中除杂试剂选择专题总结。1.除去溶液中杂质阴离子除去溶液中杂质阴离子,普通选择一个阳离子和它结合成水、气体或沉淀,试剂中阴离子不要选择,用主要成份中阴离子,当有几个试剂可选时,按生成水、气体或沉淀次序优先选择。比如: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应该选择稀盐酸做试剂,除去杂质;而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应该选择氢氧化钙溶液做试剂,除去杂质。案例二:5/212.除去溶液中杂质阳离子除去溶液中杂质阳离子,普通能够选择一个阴离子和它结合成水、气体或沉淀,也能够用金属置换方法,而且金属试剂不要选择,就在主要成份中。比如:Na2SO4溶液中含有CuSO4应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做试剂,除去杂质;而ZnCl2溶液中含有CuCl2应该选择锌粉做试剂,除去杂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中,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自己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分析方法,集中整理形成份析模式。案例三:6/211.基础计算题分析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分析基本思绪:(1)读题(2)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出题目所给物质量,求什么物质(4)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物质量,求什么物质(5)按格式、步骤解答。对于基础题型,只要在化学反应中找到已知物量和要求物,问题就处理了。2.含杂计算题、体积计算题分析化学方程式表达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纯物质间质量关系。碰到混合物质量要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再计算,求混合物质量要先求纯净物质量。碰到体积要换算成质量再计算,求体积要先求质量。7/213.已知物隐藏型计算题分析(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对于用基本解题思绪分析时不能找出化学反应中什么是已知物计算题,能够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把题目所给物质质量相加(或相减),求出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再解题。(2)巧设未知量,一设多用对于较复杂计算题,用上述方法还不能找出化学反应中已知物是什么时,能够利用物质间质量关系,设出一个物质质量,而在化学反应中同时表示出两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来破解难题。8/21小专题特点,决定了其使用时灵活性,和可重复性。在复习和习题教学中,重点知识重复出现次数比较多,依据教学需要,能够一次总结,屡次重播,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小专题用于教学和复习,能够使学生化学学习得以升华,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拓展思绪和联想,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块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综合了解能力提升应试素质。小专题教学,强化了知识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观点,从而赋予了讲授内容学术性。教师对每个专题内容经过精心准备,实际上就是被内化了学术结果。教师经过实现将一些主要问题9/21讲精讲透教学目标备课,提升了教学水平同时也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利用小专题教学,要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习惯于反思,善于总结,要熟悉教材、课程标准,中考热点。二、作业练习课堂做,使学生学习落到实处学生在完成作业同时,既温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索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决心和勇气。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个体作用,自主选择、自主思索、自主提问、自主领悟,创造性地处理问题。依据已经有经验能够体悟情感、价值观,能够完全独立处理问题,这不但是学习习惯养成问题,也包括一个人精神品质培养。10/21现在学生练习、作业,面临着两个问题。1.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大,怎样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候,又不影响中考成绩呢?2.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惰性心理严重,怕犯错,不懂装懂敷衍了事等原因,剽窃现象严重。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处理这些问题。1.练习课堂做,关注差生,提升整体学习效率。认真上好每一节辅导课、习题课,多个别辅导,少集体讲评。利用辅导课,教师巡视辅导,督促差生做练习,可防止练习放在课外,优生做,中等生抄,差生不做现象。这么能更多关注差生,让他们感受教师关心,唤起他们学习欲望,促进整体成绩提升。11/212.上缴作业课堂做,迫使差生认真学。课堂布置上缴作业,下课收齐教师带走,有效预防剽窃作业现象,差生只好自己做,促使他们认真学习。为了确保他们能独立完成作业,作业难度要小,题量要适当,我们经常把书本和导学评价上学生必须掌握题目、讲评过题目作为作业。这么也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书本和导学评价上习题,在教师讲评习题时,专心听讲,仔细更正和统计,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上缴作业课堂做,确保了学生学习独立性,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12/21三、建立班级互助学习小组,督促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分层次建立班级互助学习小组,督促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教师让学生把每节课、每章知识点整理出来(或教师整理好),让学生放在早上读、课外看。互助学习小组同学相互检验,教师不定时抽查,从而使大多数同学有扎实基础,提升总体成绩。我们互助学习小组,是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组织起来,4、5人一组。成绩发生改变以后,学习小组也做对应调整。学习优异同学,在一起交流学习经验,钻研难题,起到提优作用。基础较差同学,一起学习每节课、每章知识点,相互检验,相互督促,来扎实他们基础。13/21差生尤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经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他人需要,同时,又经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需要。在合作情境中学生学习成绩不但能够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得到他人尊重和关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机会越多,他们越能提升合作技能,从中获益越大。四、制作小巧练习卡和检验卡,督促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对于书本上主要知识,制作小巧练习卡和检验卡,经过练习和检验,督促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14/21用符号表示以下微粒

1.汞原子

,2.两个氮原子

,3.镁离子

,4.四个钠离子

,

5.钙离子

,6.三个亚铁离子

,

7.五个水分子

,8.铵根离子

,

9.六个氢氧根离子

,10.碳酸根离子

,

11.硫酸根离子

,12.硝酸根离子

.15/21写出以下物质化学式1.氮气

2.氧化镁

,3.氧化铜

4.二氧化碳

,5.二氧化硫

6.碳酸氢铵

,7.氨气

8.四氧化三铁

,9.五氧化二磷

10.过氧化氢

,11.高锰酸钾

12.锰酸钾

,13.二氧化锰

14.碳酸

,15.碳酸钙

16.氢氧化钙

,17.氯化钙

18.氯化钠

,19.盐酸

20.一氧化碳

,16/21计算以下物质相对分子质量1.氧气2.碳酸钙3.高锰酸钾4.二氧化碳5.过氧化氢6.氢氧化钙计算以下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1.水2.四氧化三铁3.硫酸铜[CuSO4]4.硝酸铵[NH4NO3]5.尿素[CO(NH2)2]计算以下物质中氮元素质量分数1.碳酸氢铵[NH4HCO3]2.氯化铵[NH4Cl]3.硫酸铵[(NH4)2SO4]4.硝酸铵[NH4NO3]5.尿素[CO(NH2)2]17/21写出以下反应化学方程式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硫磺在空气中燃烧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7.二氧化碳和水反应8.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9.试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0.试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1.加热碳酸12.加热碳酸氢铵13.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4.电解水15.少许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16.一氧化碳燃烧18/2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K-39Mn-55O-16Mg-24H-1Ca-40C-12Cl-35.51.试验室用15.8g高锰酸钾最多能制取多少氧气?2.燃烧4.8g镁条需要消耗空气中多少氧气?3.电解多少水才能得4g氢气?4.试验室用多少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才能取得13.2g二氧化碳?5.把11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