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教案_第1页
-流体流动教案_第2页
-流体流动教案_第3页
-流体流动教案_第4页
-流体流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体流淌--教案1第一章 流体流淌〔Fluidflow)概述一、为什么要学习这章?1流体: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生产程序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除了流体输送外,化工生产中的传热、传质过程以及化学反响大都是在流淌下进展的。流体流淌的状态对这些单元操作有着很大影响。为了深入理解这些单元操作的原理,就必需把握流体流淌的根本原理。可以说流体流淌的根本原理是本课程的重要根底。二、流体流淌的性质实质:并非指其内局部子的运动〔静止流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动来表达。流体内部很多质点运动的总和,就为流体流淌。质点及流体流淌连续性:指大量分子构成的集团,但其大小与管路线容器的尺寸相比仍微缺乏道。因此,可用统计平均方法来思考问题。这样可摆脱简单的分子运动从宏观的角度来争论流体的流淌规律。不行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密度〕假设不随压力及温度变化,……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密度〕假设随压力及温度变化,……第一节 1—1 密度、比重、重度一、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密度Kg/m3〔SI;ρ=m/vρ=f抱负气体的密度:1atm,ocm3/kmolPV=m/M·RT;ρ=m/v=PM/RT,ρ=ρ·TP/TPo o o〔同一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计算式〕Mm=My+My11 22MM: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分子量1 yy1

…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摩尔分率。④假设用ф表示混合气体的体积分率,则气体平均密度为:ρρφρφm 1 1 2 2液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假设混合前后体积变化不大或不变,则1Kg混合液的体积=各组分单独存在的体积之和,此时混合液的平均密度ρm1/ρ=a/ρ+a/ρ+…m 1 1 2 2a、a1

…——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率ρρ1

——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kg/m3比容υ,υ=1/ρ二、比重〔d〕物质的密度对水的密度之比。d=d/d物 水三、重度〔γ〕单位体积的重量,工程单位为Kgf/m3γ=ρg,ρKgfs2/m4为单位。1—2压力〔压强〕定义:流体垂直作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压强,简称压强,习惯上称为压力。压力的单位:SI:N/M2,Pa,工程单位:Kgf/m2,常见的单位还有atm(标准大气压m,Bar,或Kgf/cm2等,相互关系为:1atm101300N/m2m2103330Kgf/m2=Kgf/cm2==760mmHgKgf/cm2称为工程大气压〔at〕压力的计量基准1〕确定压力和表压压力可以有不同的计量基准,如以确定真空〔零大气压〕确定压力〔absolutepressure;如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则称为表压gaugepressure〕,相互关系为:=确定压力-大气压力〔压力表表压〕2〕真空度〔Vacuum〕真空度。即:真空度=大气压力-确定压力3〕确定压力、表压、和真空度的关系〔P9〕大气压测定压力大气压表压 真空度测定压力确定压力 确定压力大气压确定压力为零〔测定压力>大气压〕 〔测定压力<大气压〕220mmHg〔真空度〕cm〔表压760mmHg,试求它们确实定压力各为假设干〔以法定单位表示〕〔Pa〕解:P大气压力-真空度=760–220=540mmHg=*104Pa1P表压+大气压力=+=kgf/cm2=×105Pa21—3流体的静力平衡一、流体静压力定义: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压力,称为流体静压力。特点:流体静压力的方向与作用面相垂直。从各方向作用于某一点上的流体静压力相等。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流体静压力都相等。流体静压力随位置凹凸而变。P11.根本方程式的推导如右图示,考虑一垂直流体柱,其底面积为A。,在底面 P+ dp以上高度为Z1

的水平面上,流体柱所受的压力为P,此 dzZ1 1处流体密度为ρ;在底面以上高度为Z2

的水平面上,流体 Z柱所受的压力为P。在垂直方向上流体柱所受的力。 P2分析:作用于此薄层上的力有三个: ρgAdz Z2〔1〕向上作用于薄层下底的总压力PA P2〔2〕向下作用于薄层上底的总压力〔P+dp〕A AρgA·dz0,故PA(Pdp)A-ρgAdz0dp+ρgdz=0不定积分P+ρgz=常数,ρP/ρ+gz=常数假设积分上、下限取高度等于Z、Z的两个平面,作用于这两平面上的压力分别为P与1 2 1P,则〔P-P〕/ρg=Z-Z,P=P+ρg(Z-Z)或 P/ρg+Z=P/ρg+Z2 1 2

1 2 2 1 1 2

1 1 2 2则P=P2 0

+ρgh P P0 1流体静力学根本方程式公式的物理意义

Z h=Z–Z1 1 2Z2则压力越大。压力PP2 1

而变,即液面上所受的压力能以同样大小传递到液体内部〔巴斯噶定理〕压力或压力差可以用肯定高度的流体柱表示。留意:公式应用范围:ρ肯定,流体只有一种且是不连续的。3.方程式中各项的意义:Z+P/ρg=Z+P/ρg1 1 2 2〔P:kgf/m2,ρ:kgf·s2/m4,g:m/s2,故P/ρg=m〕Z位压头〔PotentialdP/ρg:称静压Statichead,或单位重量流体静压Pressureenergy〔重量流体从基准面移到高度后,该流体具有的位能为 mgz,单位重量流体的位能,则为mgz/mg=z举例〔P12〕1—4流体静力学根本方程式的应用一、压力测量〔1〕U管压差计〔U—tubemanometer〕AB不互溶,PP

时,指示液在U管的两侧臂上便显示出高差1 2R。 P P1 2Bρ②a、b两点的静压力相等,P=P ZBρa b③依据方程式P=P+ρg(z+R) ca 1 BP=P+ρgz+ρgRb 2 B A B∵P=P

∴P+ρg(z+R)=P

+ρgz+ρ

gR Raa b 1 B 2 B Aa整理得 P1

P=〔ρ2

ρ〕gR bB对气体∵ρPPρgRB 1 2 A注:读数R所反映的是被测流体的表压力。 PP′P′2P′1

P A·ρ2 ABU管压差计所测压力差很小,则用此压差计P″P″12构造:A、C两种密度匀背有不同的指示液C推导:∵PPa bRP=P+P′+P″+ρgRPAρPaa 1 1 1 C A baP=PPPρgR PPPPb 2 2 2 A 1 2 1 2∴P+ρ1 C

gR=P+ρgR2 A即 P-P=〔ρ-ρ〕gR1 2 A C举例P12---P13第三节 管内流体流淌现象1-9粘度一、牛顿粘性定律流体沿固风光流过,中心速度最大,边上为零 层之间形成磨擦。试验证明:对于肯定的液体,上下两板的速度变化率Δu/Δy愈大,作用的剪应力τ也愈大,即:τ=μ·Δu/Δy〔1〕〔1〕 μ:粘度单位:(cgs)达因·秒/厘米=克/厘米·秒=泊〔P〕=100〔CP〕SI:kg/ms,Pa·S工程单位:kgf·S/m2τ:剪应力,Δu/Δy:速度梯度流体的粘度性质体粘度根本上不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全体粘度亦可视为不随压力而变,只有压力P40atm时才考虑。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气体及大局部液体。非牛顿型流体:稠厚或悬浮液,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υ=μ/ρ 运动粘度cm2/s 斯〔s〕SI:m2/s1-10流淌型态流体内局部层流淌状况,只有在流速较小时才明显。影响流体流淌状况的因素:流速u,管径d,流体粘度μ及密度ρ2.雷诺准数Re=duρ/μ=[m(m/s)(kg/m3)]/(kg/m·s)=m°kg°s°流淌形态的推断〔1〕层流(滞流) Re<2023〔2〕湍流 Re>4000〔3〕过度流 2023<Re<4000雷诺准数所反映的是流体流淌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照关系。解释:由于ρu kg/m3*m/s→kg/m2·s过单位截面积时质量流量msρu2=ρu·u=mu(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管截面积的动量。质量越大,动量越大,故此值可看成与单位截面积的惯性力成比例。)u/d反映流体内部速度梯度zM·u/d&剪应力或粘性力而:ρu2/μ·〔u/d〕duρ/μRe=惯性力/粘性力则假设流体速度大,粘度小,Re愈大,则惯性力占主导。假设流体速度小或粘度大,Re小,表示粘性力占主导。可见:惯性力加剧湍动、粘性力抑制湍动。1-10〔P31〕1-11管内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