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节综合说明书...............................................0
1.1工程概况...................................................0
1.2勘察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3
1.3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5
1.4类同工程实例及经验.........................................9
1.5.拟建天然气输气管线及阀室工程预分析........................11
1.6勘察目的和应解决的主要工程技术问题........................19
第二节勘察工作量布置说明.....................................21
2.1勘察点平面布置............................................21
2.2勘探孔深度................................................25
2.3钻探取土..................................................26
2.4标准贯入试验..............................................27
2.5静力触探试验(单桥)......................................27
2.6沿线电阻率测定............................................27
2.7地下水、地表水采取........................................28
2.8工程测量..................................................28
2.9室内土工试验..............................................29
第三节勘察报告书拟定内容和提交的主要图表.....................30
3.1开挖直埋段................................................30
3.2穿越段(定向钻和顶管)....................................32
3.3阀室.......................................................33
第四节实施勘察方案的质量保证与施工组织措施....................36
4.1勘察工作程序..............................................36
4.2勘察质量控制重点..........................................37
4.3质量保证措施..............................................39
4.4施工组织管理..............................................40
4.5安全生产管理与保证措施....................................42
第五节勘察实施方案............................................45
5.1钻探......................................................45
5.2原位测试..................................................46
第六节工程勘察进度计划安排....................................47
6.1施工计划安排..............................................47
6.2工程进度保证措施..........................................47
6.3工期风险因素及对策........................................48
第七节服务与承诺、配合........................................50
7.1可提供的服务..............................................50
7.2承诺......................................................52
第八节工程勘察费预算..........................................52
附图表目录:
编号附图表名称表号张数
1勘探点平面布置示意图1-1-1-77
2勘察工作量一览表21
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项目、数量一览表31
4勘察进度计划表41
5工程勘察费预算表51
第一节综合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拟建天然气输气管线走向及性质
拟建************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改造项目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上海市
天然气主干管网的一部分,主要由输气管线、线路阀室和电厂计量站组成。
本工程输气管线途径松闵路、茜浦泾河及光华路,有关线路走向详见下图L1:
图1.1:天然气管道工程走向图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详勘主要包括输气管线及线路阀室两部分,其中:
输气管线:沿松闵路北侧向东敷设,穿越新闵支线铁路后向东延伸至茜浦泾
河,穿越茜浦泾河进入闵行区;沿茜浦泾与茜浦泾支流之间的岛向北敷设至光华
路;沿光华路南侧向东敷设至华电项目基地,最后与基地内的电厂计量站相接,
线路全长约8.2km。输气管线采用埋地敷设形式,直埋敷设地下管道最小覆土厚
度(地面至管顶)为L5m;当地下管道顶管穿越河道时,管顶至规划河底距离不
小于2m;当地下管道定向钻穿越河道时,管顶至规划河底距离不小于6m;当地
下管道穿越铁路时,管顶至铁路轨底距离不小于2m。本工程输气管线设计压力为
4.0MPa,为高压输气管,钢管外径①508mm,壁厚11.9mm,材质为L360MB
(X52)o
线路阀室:一座,位于六磊塘南侧,三号桥桥土兔北侧。阀室形式采用以往天
然气项目的统一标准阀室形式。建筑面积为75.64m2,框架结构,层数1层,高
度,独立基础,基础埋深,单柱底荷载,容许沉降量
3.3m-3.54m60kN80mmo
备注:本工程设电厂计量站一座,位于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六磊塘以南、北沙
港以东、颛兴路以北热电冷三联供改造项目电厂内,电厂用地范围由电厂统一进
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报告内容应能满足电厂计量站设计、施工要求。故本工程
计量站不属于本次详勘招标范围。
有关本次管线勘察工作量见下表1」:
管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管道
L360MB,直缝埋弧焊钢管
1km8.2
D508xll.9mm
管道穿越
1铁路穿越m/次50/1顶管
2市政道路穿越m/次105/2顶管
3一般市政道路穿越m/次50/2大开挖,加套管保护
4市政道路穿越m/次950/2定向钻
5大型河流和水塘穿越m/次1877/4定向钻
6穿越等外级道路m/次110/20大开挖,加套管保护
7河道m/次345/5截流直埋
8河道m/次60/1顶管
由于本次招标文件未提供管道及穿越段具体位置及地形图,因此工作量布置
仅以示意图形式表示。
本工程招标单位•****************•
招标代理单位.******************
1.1.2勘察阶段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勘。
1.1.3对本次招标文件的理解
(1)招标人未提供地形图及管道、穿越段具体位置平面图,标书编制时天
然气管网平面位置仅以招标文件提供的“输气管线线路走向图"为准。
(2)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包含开挖段与穿越段
两部分。通常开挖段包括陆域直埋和涉及小型河流时的围堰直埋;穿越段是指穿
越大中型河流、铁路及市政道路等,采用定向钻和顶管施工的地段。
(3)本工程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直埋管道管顶覆土厚度为1.5m,管道直
径DN500mm,故一般直埋管道管底最小埋深约2m。同时根据与设计单位沟通
获悉,对于采用顶管施工工艺管道,最大管底埋深暂假定按地表下(河流处为两
岸地面以下)7m;对于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管道最大管底埋深暂假定按地表下(河
流处为两岸地面一下)10m考虑。
(4)本工程仅设阀室1座,根据招标文件,其基础型式为独立基础,后经与
设计沟通获悉,具体基础形式应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亦不排除采用桩基础或
其它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由于未提供阀室设计总平图(仅提供阀室工艺流程图,
无具体尺寸),根据以往类同工程经验对于建筑面积为75.64平方米的高压阀室
基础尺寸暂按8.7mx8.7m(正方形)考虑。
(5)有关勘探孔要求主要参考招标文件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对不能满
足现行规范的,按规范执行。
1.2勘察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
1.2.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由招标单位提供的文件:
"***********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改造项目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勘察招标文
件、"输气管线走向图"及"阀室工艺流程图"。
(2)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A、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以
下简称“上海岩土规范”)
B、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C、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D、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E、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DG/TJ08-72-2012)
F、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天煤气、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GJ08-10-2004)
G、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镇高压、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DGJ08-102-2003)(以下简称“上海天然气管道规范”)
H、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
(DG/TJ08-1001-2004)
I、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
J、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以
下简称“国标岩土规范”)
K、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L、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M、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N、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8)
P、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
Q、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R、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输油气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0053-97)
(以下简称“行业天然气规范”)
S、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T、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U、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V、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W、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Y、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正本)及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通知计价格(2002)10号
Z、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年版)
(4)收集到本工程沿线道路桥梁及其他邻近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和有关类同
工程的经验。
1.2.2勘察方案编制原则
(1)通过充分收集沿线邻近工程勘察资料,建立对本工程沿线工程地质及水
文地质条件的基本认识,力求勘察方案科学、经济、合理。
(2)勘察方案编制根据各类规范、规程及招标文件要求,并结合燃气管线铺
设的工程经验及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进行。
(3)以各种成熟的勘测技术,包括钻孔取土、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
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结合本工程需要进行勘察、综合分析评价,提供的勘察成
果能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
(4)根据天然气管道(包含开挖段、穿越段)、阀室等施工工艺、管道埋藏
深度以及沿线地层分布特点,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并确定必须的资源配置、工
期和各种保证措施,以达到满足本工程各阶段设计、施工对工程勘察的要求为原
则。
1.3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1.3.1地貌类型
拟建天然气输气管线沿松闵路、茜浦泾河及光华路铺设,根据收集沿线地质
资料及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附图A,
沿线场地属湖沼平原12区地貌类型。
1.3.2沿线地基土构成及工程地质特性
经现场踏勘和结合线路走向图,本工程天然气输气管线主要沿松闵路、茜浦
泾河及光华路敷设,为合理编制方案,我单位收集了本工程沿线如************等
6项工程勘察资料。
收集代表性勘探点资料详见下图"收集资料点位置示意图",本次将收集的
上述工程中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勘察点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说明: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时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a、由于沿线勘探孔数量很多,故选择部分代表性勘察孔,以能反映沿线地
层分布特征为原则;
b、孔深的确定:根据招标文件,定向钻施工仅需了解20m深度土层资料,
阀室考虑短桩基础最深按桩端入土18m考虑,故绘制剖面时,孔深仅取25m。
由于本次收集勘探点相对于本工程超长距离管道有限,同时局部孔深仅20m,除
阀室外基本上可满足本工程天然气输气管线勘察要求。
c、第①2层分布仅限于明(暗)浜分布区,虽明、暗浜众多,但相对本线路
仅局部分布,因此考虑图件比例原因未标注。
沿线场地工程地质剖面图示意图
①②③④
3T32-3.993.90T75
-26
根据收集资料,本场区25m深度范围内地层分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浅部土层:浅部2~3m以上则分布第①1层及第②层土。第①1层填土,除明
浜、鱼塘区外,普遍分布,一般以粘性土为主,土质不均,状态松散、工程性质
较差。第②1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含氧化铁条纹,土质一般自上而下逐渐变软,局
部夹薄层粉性土,静探Ps最小平均值约为0.76MPa,属中等压缩性,土质较好,
一般可作为本工程阀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同时该层也是本工程天然输气管道的
主要敷设层。
第③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属饱和软弱土,高压缩性,土质较差,为天然
地基主要压缩土层,场地内均有分布。第③2层灰色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该层土
土质不均,仅在沿线局部区段分布。
本工程沿线均缺失第④层淤泥质粘土,第⑤1层为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
静探Ps最小平均值为0.85MPa,土质一般,可比选作为本工程阀室的桩基持力
层。
有关本工程沿线各土层特征描述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见下表
1.3.2。
各土层特征及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表表1.3.2
层深厚WPeIpC<PEsNP
±名0.1〜0.2状态压缩性土层描述
序度度(%)(°)击
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小
①1填土1.06
石子等杂物,土质松散不均匀。
1.01
可塑〜含氧化铁条纹,局部夹薄层粉性
②粉质粘土31.21.860.88216.31917.54.150.76中等
软塑±,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
3.62.6
淤泥质粉质粘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砂,
③144.91.721.25716.51413.02.180.50流塑高等
土偶见贝壳碎屑及腐殖质。
10.06.4
砂质粉土夹粉含云母、贝壳碎屑,夹薄层粘性
③233.61.820.935230.511.985.82.17松散高等
质粘土±,土质不均。
12.52.5
高等〜含云母、有机质,夹腐殖质及泥
⑤1粉质粘土36.61.801.03816.71615.03.720.85软塑
中等钙质结核,土质自上而下渐好。
25.012.5
本工程沿线典型静探曲线详见下表"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
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
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
孔号|C5I标高I3.24m1孔深|25.00m1比例|】:】00
深
层底屋庭平均位
土层m度
上层深度Ps比贯入阻力曲线衿
褊「名称
(m)加)(n)(MPa)(n)).?.1电.N,Q,k,蛆.咯.率.维,4.¥,军旭「"MPa
「
>)1填土
0.802.140.802.89
l,
②粉殖粘土
:
0.262.700.68
i1
:
「
r.ii
③1淤混质粉质枯土二■
-
1'
10.20-6.966.700.-10L
一II
③2砂质粉上夹粉质
枯土
1;12
12.80-9.562.603.19
113
I--14
埼15
i16
I,17
1、IR
粉质粘土I'-)19
、l?1
空
25.00-2i.7612.200.?5»5
说明:
(1)第②1层粉质粘土,层位及厚度稳定(明暗浜区除外),土质较好,为本
工程天然气管道敷设层,同时可考虑作为本工程阀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2)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属高含水量、大孔隙比,低强度、高压缩性
±,为上海地区典型软土层,是天然地基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压缩层。
(3)第⑤1层灰色粉质粘土,土质一般,该层土厚度较大,土质一般自上而
下渐好,由于本工程拟建1层阀室荷重较小(60KN/柱),若受条件限制无法采用
天然地基时,也可比选该层中下部作为其桩基持力层。
1.3.3场地地震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1)构造与地震
据收集资料,上海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浙西T完南台褶带和下扬子
台褶带的北东延伸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总体表现为隆起状态,构造变动以断裂
为主,由断裂分割而成的正向隆起断块,称之"上海台隆"。区内断裂构造较为
复杂,先后形成了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等4组断裂。研究表明,
本区内未发现深大断裂,已有的地震震级历史记载也属中小级。因此,上海属于
地震频率低、强度弱的地区,影响本区地震烈度的主要震源区为南黄海震源区,
计算地震烈度最大为6度。
2)液化和震陷
上海地区地震灾害类型主要是液化和震陷问题,可液化土层为第四纪全新世
以来沉积的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根据国家抗震规范和上海相关规范,本工程液
化判别深度为20m,有关液化判别内容可见"不良地质现象"章节。
关于软土震陷,因上海地区浅部地层等效剪切波速Vsr大于90m/s,故一般
可不考虑场地震陷影响。
3)抗震基本条件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地震设防烈度
分区,本工程拟建管线沿线场地属IV类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抗震地段的划分
上海地区为软土地区,按国标抗震规范,软土地基属抗震不利地段;根据《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相关条文说明,上海地区不利地段主要
指可液化地段、近岸地段或大面积暗浜分布地段,其余均为可建设的一般场地。
5)拟建场地的适宜性及稳定性
本工程沿线无滑坡、崩坍等重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近岸地段、大面积明、
暗浜分布区和可液化土层分布地段,虽属抗震不利地段,但采取一定的工程手段
加以处理后,可保障工程的安全。故本工程沿线场地,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1.3.4地表水及地下水
(1)地下水
上海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中的潜水,部分地区浅部粉性土层中的微
承压水和深部粉性土、砂土层中的承压水。
1)潜水:
根据收集邻近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天然气基槽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5m,因
此与本工程直埋管道有密切关系的主要为浅部土层中的潜水。
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以蒸发消
耗为主。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埋深,一般离地表面0.3~1.5m,年平均地下水高
水位离地表面0.5〜0.7m。由于潜水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故水
位呈季节性波动,平均单位降雨量可使潜水水位上升1.2~1.8cm/d,因此潜水水
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雨期持续时间。
地下水的水温:埋深在4m范围内受气温变化影响,4m以下水温较稳定,一
般为16〜18。。
2)微承压水
本工程局部分布第③2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为微承压含水层,根据上海地区
的区域资料,微承压水及承压水水头埋深一般在3~llm,一般呈周期性变化,
随季节、气候、潮汐等因素变化。
本工程微承压水对穿越段施工尤其是定向钻施工(最大深度10m)会构成一
定影响。
(2)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质
据收集资料分析,场区的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有微腐蚀性,对钢铁有弱等的
腐蚀性。本工程天然气管道材质均为钢管,故对管道防腐有较一定要求。另外地
下水水质对施工中触变泥浆有一定影响(如C卜过高,泥浆会严重失水,使泥浆稠
度增高,影响正常使用),硫酸根离子等作为管道外防腐的依据,故勘察时需采
取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另外勘察时应调查沿线是否存在污染源(如化工厂、有使用酸性工艺的企业
等),若发现污染源,应加取地表水及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1.3.5不良地质现象
(1)明(暗)浜塘
距现场踏勘,沿线水系发育,不仅有宽度较大河流,还有诸多小河沟、断头
河、水塘等,此外还可能有部分河道因农田改造治理而已变为暗浜、暗塘。根据
经验,上海地区中小河流及暗浜深度一般3〜5m,其填充物以杂填土为主,有时
分布有浜底淤泥,对管线会构成一定影响。详勘时可结合具体郊县地形图并配合
小螺纹孔以探测河流断面及河底淤泥分布状况,对暗浜区也可结合施工进行施工
阶段勘察工作。
(2)地下障碍物
沿线已有建筑基础、道路管线对线路开挖及穿越构成一定影响,一般地下障
碍物通常可采用物探和调查方法确定。
(3)地震引起的土层液化、震陷
本工程沿线20m以浅较普遍地分布第③2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根据收集
沿线工程勘察资料,该层为可液化土层,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故详勘时将进一
步加强浅部20m范围内土性鉴别以及液化判别工作。
上述土层液化对本工程管道敷设及阀室持力层选择工程均有一定的影响,故
设计时应加以考虑。
(4)浅层沼气
上海地区浅层沼气(天然气)在嘉定一奉贤南北向古海岸以东等地广泛分布,
是第四纪全新世浅海相沉积的产物。浅层沼气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地层中,共有三
个稳定的层位:第一含气层一般埋深12.0-25.0m,具有分布广却分散的特点,
对地下工程的影响最大;第二、第三含气层一般埋深分别在30m和50m以下。
本标段湖沼平原区软土层中也有可能赋存沼气,本工程采用顶管及定向钻施
工时需引起注意,本次详勘将进一步查明浅层沼气的分布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
勘探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沼气溢出,做好观测、记录和测量工作。
(5)地面沉降
上海地面沉降原因已由开采地下水单因子逐渐转向开采地下水和城市建设活
动双重因素影响,而且在微量沉降阶段,城市建设的影响权重越来越大。由于地
面沉降的累积不可逆,对工程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本工程为线路工程,
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较为严格,因此地面沉降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海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在这历史发展期,
地面沉降由缓慢一急剧一缓和直至发展到基本控制时期。地面沉降直接危及
建筑物与市政设施的安全与稳定。上海地面沉降主要因抽取地下水导致第四纪地
层释水压密引起,80年代中期开始,因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上海地面沉降出现
新的加速趋势。所以城市改造建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沉降制约因素。
除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外,邻近工程建设(深基坑降水及密集高层建筑)
均会引起局部地面沉降,两种因素叠加,会对本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关地面沉降具体资料可参见本工程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1.3.6沿线环境条件
(1)踏勘获悉沿线环境条件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A、本工程天然气输气管线主要沿松闵路、茜浦泾河及光华路敷设,松闵路、
光华路沿线多为绿化、农田为主,部分民宅、厂房;茜浦泾河两侧则以绿化、苗
圃为主。
B、沿线均为平坦的平原地形,地面标高(吴淞高程)一般在3.0~4.0m之间。
C、拟建场地沿线主要涉及茜浦泾河及其支流等多条明浜、鱼塘;
D、沿线道路纵横交错,自西向东涉及新闵支线铁路、新飞路、书海路、申港
路、光华路、光华支路等多条公路;
上述所涉及的河流均有可能进行顶管或定向钻工艺穿越穿越。
拟建天然气管线沿线地形卫星扫描图
1.4类同工程实例及经验
岩土工程注重类同工程经验的借鉴,为使本投标书更具有针对性,故收集上
海已建输气管网勘察设计施工中涉及到岩土问题及处理经验进行收集供借鉴。
实例:上海城市输气管网一期工程I〜IV标
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自白鹤镇〜漕泾镇,整个管线全长为95km。天然气
多采用地埋方式,直径4813mm,管材为X60钢,埋设管顶深度为1.2m。如穿
越河流沟槽开挖段、公路及主要河道区段,根据情况不同分别采用围堰直埋、顶
管和定向钻三种施工方式。另外涉及白鹤镇首站等场站建筑,与一般工业厂房建
筑类似。
可借鉴经验:
1.4.1直接开挖沟槽经验
(1)管道埋深(即覆土厚度)应满足抗浮设计要求,当管道上覆填土厚度不
足(如穿越浜塘),为防止上浮,每隔一定距离打一组小方桩,或采用上部压块
方式。
(2)沟槽开挖时,为防止槽底地基土被扰动严禁超挖,并预留15cm,待管
道安装前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3)沟槽底部如土质不均,采用砂垫层处理。
(4)遇暗浜应清除浜底淤泥,并进行处理如采用砂垫管基或素碎管基。
(5)开挖后的沟槽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或排水措施,及时清除沟底积水。
(6)对于穿越小河沟一般采用围堰直埋方式,将止水较好的土工编制袋装素
填土组成围堰。同时,将管道基础置于原状土层或进行砂垫管基或素险管基。
(7)变形观测资料:根据收集白鹤〜江桥2公里试验段沉降观测资料,2年
内管道累计沉降量为20mm。
1.4.2顶管经验:
(1)查明浅部是否有②3层粉性土分布,因穿越段土层性质不同,对顶进阻
力有较大影响。
(2)施工前查明顶进段是否存在地下障碍物对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3)工作井及接收井应考虑有可靠的支护措施及良好的排水系统。
1.4.3定向钻经验:
(1)通常在均质粘土地层最容易钻进;砂土层要难一些,故勘探时应重点查
明粘性土及砂性土分布情况。
(2)定向钻穿越地下水尤其承压水及微承压水对其影响较大,故勘察时应查
明各承压含水层的分布。
(3)穿越河流的定向钻应查明河床形态及岸坡情况。
(4)对于穿越大型河流,应考虑河床冲刷及河道疏浚等因素及河床底土性变
化等不确定因素,为定向钻施工中可及时调整,勘探孔应适当留有余地,控制性
勘探孔应进入管底以下10m。
1.4.4场站经验
通常场站包含有生产办公楼、仓库、门卫、仪表间、消防泵站等,与一般工
业民用建筑类似,多采用天然地基,如场地内有明浜等浅部缺失较良好的天然地
基持力层,则也可采用桩基方案。
L5.拟建天然气输气管线及阀室工程预分析
本工程天然气输气管线采用地埋方式,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工艺涉及开
挖及穿越两大类,同时本工程还涉及1座阀室。因天然气输气管线(含开挖式和
穿越式)以及阀室等涉及的施工工艺及岩土工程问题不同,故分别进行预分析。
1.5.1开挖段岩土工程问题预分析
(1)陆域段(直接开挖)
1)常用的施工工艺
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次天然气管道直径4500mm,管顶覆盖层厚度为1.5m,
故管底埋深约2m,除暗浜及个别段填土较厚外,绝大部分区段管线砌置于第②层
土中,根据上海同类工程经验:通常采用直接开槽敷设,管底采用铺碎石、素混
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
2)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
A、地基承载力:因天然气输气管线荷重较轻,对地基强度要求不高,故沿线
②层承载力一般均能满足要求(浜中淤泥等除外)。
B、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根据上海已有类同工程经验,当管道下局部遇浜底淤
泥、松散的填土时,由于土质不均,有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会引
起管道或接头损坏,影响正常使用。从目前收集沿线浅部土层资料分析,表层土
不同地段土性差别较大,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如下:
a)明(暗)浜底部淤泥呈流塑状,土质差,故对沿线遇明(暗)沟、塘、浜
等不良地质段,应挖除浜土用素土回填,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夯实。
b)回填土与第②层粉质粘土之间土性压缩模量存在一定差异,如当管线位于
土层交界处且土性变化较大时,将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对管线构成不利影响。
C沟槽开挖:本工程埋管沟槽开挖深度约2.0m左右,可采用放坡开挖,因
上海地区地下水水位较高,开挖时应注意明沟和集水坑排水,并注意局部粉土的
流砂现象。
D、市政道路下开挖:本工程有2处穿越一般市政道路,20处穿越等外级道
路。根据设计要求,一般采用大开挖方式。由于道路下路基与周边土层有一定差
异,同时道路运行车辆荷载对管道有一定影响。故该区域一般采用加套管保护措
施。
(2)小型河流段(围堰直埋)
A、常用的施工工艺
上海地区小河深度不大,无通航要求,据已有工程经验一般采用围堰直埋施
工,即先围堰截流再清淤埋管。
B、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
a)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小河中筑围堰,一般采用止水能力较好的土工编织袋
装素土组成围堰。堆放时应注意围堰体的稳定性。
b)围堰体与岸边交接处,应注意止水,以保证干作业施工。
c)浜底淤泥应清除干净,管道基础应置于原状土层中或进行换垫处理。
d)当管道底部位于软硬不同的土层时,亦应注意在软硬土层分界处的不均匀
沉降的控制。
e)覆土厚度应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
1.5.2穿越段岩土工程问题预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穿越段采用定向钻和顶管两种施工工艺。其涉及的岩
土工程问题分述如下:
(1)定向钻
本工程穿越大型河流、水塘及主要市政道路时,有可能采用定向钻施工,本
工程共涉及6处,其中穿越市政道路2处,总长度约950m,穿越大型河道及水
塘4处,总长度约1877m。根据设计了解,本工程定向钻最大深度暂按地面下
10m考虑(定向钻的钻探深度一般根据河床深度、疏浚深度、抓锚深度和设计预
留深度确定)。根据收集的沿线地质资料分析,定向钻有可能涉及到本工程沿线
20m以内各类地层,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本工程第③2层为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夹砂较重,其上第③1层则以粘性
土为主,土质相对较软,当定向钻穿越这两种土性差异较大地层时,有可能造成
定向钻方向偏离。
2)在第③2层中钻进时,应注意该层渗透性较强,在潜水作用下易产生流砂
和管涌,引起掘进面失稳和地面沉降。
3)当穿越第③1、⑤1层饱和粘性土时,应注意该层土透水性较差,渗透系数
一般为10-6cm/sec左右,土层流动易造成开挖面失稳,同时土层高塑性易粘着设
备或造成管路堵塞。
4)本工程茜浦泾段输气管线沿茜浦泾铺设,应注意河床的冲刷问题和稳定问
题,评价岸坡稳定性,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空气能热水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移动硬盘录像机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禽类屠宰机械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盲点监视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男士休闲西服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电动滑板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煤矿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热流道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清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蚕豆病课件教学课件
- 7 《包身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汽车吊吊装 专项施工方案
- 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眼视光行业眼镜验光员技能大赛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化学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化学键教学设计 人教版
- DL∕T 612-2017 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